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深圳市龙岗区2000~2004年麻疹控制与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岗区近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龙岗区发病率波动在20.48-49.80/10万之间,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9.40/10万,呈高度散发与局部爆发并存的流行模式;0-7岁为麻疹的高发年龄;4-6月为麻疹的高发季节;报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7.20%,元免疫史的占64.72%,免疫史不详者占28.09%;外来人口病例占总病例的97.31%。结论:该市应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提高其免疫覆盖率,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及干预作用以控制麻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徐莉  张化江  何丽萍  王建光  张金波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1):F0002-F0002,968
[目的]了解威海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6年威海市共报告麻疹疑似384例,确诊病例287例。其中,2005年发病率为1.97/10万,2006年发病率为9.5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达118.61/10万,乳山市仅为0.17/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病例129例,女性158例;以3、4月发病最多,占71.43%;以16-26岁流动人口为主,占60.78%。在确诊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32.16%,无免疫史者占24.03%,免疫史不详者占43.82%。[结论]外来人口免疫空白是影响威海市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与麻疹免疫,以达到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许昌市区麻疹病例发生、传播、流行的特点,为今后有效预防、控制麻疹的发生流行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许昌市魏都区发生的麻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及免疫水平分析。结果2006年魏都区共报告麻疹病例239例,本地病例111例,其中,0~1岁54例,1~7岁46例,15~40岁11例;接种过麻疹疫苗31例,占27.93%;未接种麻疹疫苗74例,占66.67%;接种史不详6例,占5.41%。结论应提高免疫接种覆盖率及免疫接种质量,特别是加强外来人口聚集的幼儿园和学校的麻疹检测及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分析和预测济南市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判定高危人群,评价加速控制麻疹工作进展。方法根据济南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2000~2005年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济南市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暴发13起。66例。全部为本市人口暴发,无外来人口和混合暴发。在本市人口暴发中,1~4、5~10和30~39岁分别占21.21%、45.45%和12.12%。暴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34.85%。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为60.6l%和4.54%。结论控制暴发的重点在学龄儿童。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暴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控制麻疹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自60年代开始使用麻疹疫苗(MV似来,特别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和冷链系统的建设,MV免疫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为了进一步控制麻疹的发病,实现福建省加速控制麻疹的目标,拟对有关控制麻疹的策略进行浅讨。1控制麻疹的现状1.1MV免疫接种率我省MV免疫接种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兔疫接种率分别达到85%的目标。但从近年来报告的3187例麻疹免疫史分析,未接种者419例,占13.15%;免疫史不详者1315例,占40.26%。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评估也表明,一些地方的实际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通州区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将该区麻疹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通州区共报告麻疹暴发疫情11起,累计病例45例;外来人口病例44例,本市人口病例1例;暴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8.89%,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为91.11%.结论 控制麻疹暴发的重点在于对外来人口的综合管理,高质量的MV常规免疫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暴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2001~2004年麻疹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为分析和预测上海市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判定高危人群,评价加速控制麻疹工作进展。方法根据上海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2001~2004年麻疹爆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上海市2001~2004年共报告麻疹爆发73起,262例。本市人口爆发9起,45例;外来人口爆发62起,217例;混合爆发2起。在本市人口爆发中,<10~14岁和30~39岁分别占46.77%和44.44%。在外来人口爆发中,5~9岁和20~29岁分别占33.64%和23.50%。爆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12.60%,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为42.57%和45.04%。结论控制爆发的重点在学校和外来人口。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爆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凤英  张荣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24-5425
目的 分析咸阳市2005~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咸阳市2005~2010年麻疹疫情报告和麻疹监测系统个案资料,采用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描述麻疹流行规律.结果 咸阳市2005~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 313例,年均发病率为4.39/10万.病例主要集中于3~5岁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4.54岁;3~7月为麻疹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75.48%.患者以本地病例为主(78.22%),83.46%的麻疹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咸阳市麻疹发病与免疫接种效果有直接关系,麻疹病例主要集中于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应提高儿童的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和有效接种率,并积极开展成年人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消除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滁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促进麻疹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滁州市麻疹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资料,统计、分析麻疹流行特征,并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效果和防控措施。结果2002~2006年5年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2.65/10万。2006年麻疹发病率由2005年的7.59/10万降至1.77/10万,低于5年间平均发病率。麻疹的发病高峰正常年份在3~6月份。暴发流行年出现3~7月份、10~12月份两个高峰,分别占当年病例总数的56.00%、40.60%。574例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1.08%,免疫史不详的占60.10%。小于8月龄儿童麻疹病例占5.05%。32例8月龄~1周岁的病例中无免疫史占68.75%。结论及时有效接种MV,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现行的麻疹疫苗初始免疫程序有必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龙岩市麻疹流行状况,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07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结果龙岩市2007年报告麻疹确诊病例49例,报告发病率为1.70/10万;流动人口发病25例,占病例总数的51.02%;发生爆发疫情2起,发病19例,占病例总数的38.78%;确诊病例中10~14岁年龄组最多,占32.65%,小于8月龄儿童和成人也占较大比例;病例中有免疫史的16例,占32.65%。结论龙岩市2007年麻疹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据高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棒种率是消除麻疹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菏泽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5年麻疹监测与控制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05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42例,法定报告系统报告381例。麻疹疑似病例发病后7d内报告率为91.18%,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87.56%,病例调查完整率为100.00%,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56.33%。麻疹确诊病例380例。麻疹发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部分高发县影响全市麻疹发病水平。380例麻疹确诊病例中,1~5月发病的占89.74%;8月龄至7岁的占60.00%,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59.21%。[结论]菏泽市部分地区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是导致麻疹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哈密地区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新疆哈密地区2008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般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探讨麻疹控制策略.方法 对哈密地区2008年麻疹疫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哈密地区2008年出现暴发和高度散发并存的麻疹疫情,共报告麻疹病例440例,发病率96.22/10万,是2007年同期的506.42倍;发病人群以19岁~成人和<4岁婴幼儿多见;报告病例中达到麻疹减毒活疫苗(MY)免疫月龄(≥8月龄)者374例,其中有M'V免疫接种史的占19.25%,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40.37%,40.37%.结论 婴儿母传抗体水平不足和成人麻疹抗体水平低下,成人和婴幼儿已经成为麻疹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3.
陈恩品  王旭雯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11):532-533,541
[目的]了解无锡市近2年来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2009—2010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0年,无锡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15例,麻疹发病高峰为每年的3—5月。5岁及以下儿童及20岁以上人群是麻疹发病的主要人群。病例中无免疫史者占56.70%,免疫史不详者占31.65%。[结论]人群免疫空白是麻疹发病的重要因素。麻疹发病呈现低龄儿童和成人两个高峰,要采取措施提高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控制流动人口和成年人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麻疹流行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2000~2005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合计确诊麻疹387例,年均发病率为9.32/10万。确诊病例中,流动人口占80.62%,本地病例占19.38%;实验室确诊病例占80.88%,临床确诊病例占19.12%。2000~2005年发病率分别为6.10/10万、3.41/10万、8.69/10万、4.48/10万、4.35/10万、26.59/10万。年均发病率,城镇地区为2.98/10万,城乡结合部为14.36110万,农村地区为10.01/10万。387例中,3~6月发病的占74.94%;散居儿童占36.18%,民工占18.09%,学生占10.85%;0~11月龄占19.90%,20-29岁占26.10%;男性占60.47%,女性占39.53%;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7.49%,无免疫史的占54.52%,免疫史不详的占37.98%。[结论]外来人口流人和免疫空白是大兴区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新乡市近些年麻疹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和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新乡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 778例,年均发病率为8.04/10万,2005年、2006年、2008年和2010年3~6月为发病高峰,2007年和2009年1~4月为发病高峰,2010年强化免疫后无病例报告;6岁以下儿童是麻疹发病主要人群。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17.78%;全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8月龄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分别占28.50%、40.17%。结论常规免疫接种率不高是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针对麻疹高发地区开展高质量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柳州市麻疹发病状况。方法对2003—2005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柳州市2003—2005年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851例,诊断麻疹760例,麻疹发病率分别为3.50/10万、7.08/10万、10.82/10万,麻疹发病逐年上升,三年共发生14起暴发,暴发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15.39%。发病年龄以≤15岁儿童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1—5月。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者占14.47%,无免疫史者占33.82%,免疫史不详者占51.71%。2003—2005年1~3岁儿童MV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8.25%、88.07%、73.51%。结论由于漏种、免疫失败和免疫空白点存在等原因,导致麻疹发病逐年上升和局部点暴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龙岩市麻疹流行状况,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方法]对2005年龙岩市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29例,确诊麻疹101例,报告发病率为3.52/10万,其中永定县发病率为15.58/10万,并在2处小学发生暴发.101例病人中,3~7月龄5例,7~13岁41例;4~7月84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76例,占79.2%.[结论]2005年麻疹发病率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存在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兴宁市麻疹疫情状况,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兴宁市麻疹监测系统和法定法定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的麻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8年兴宁市合计报告麻疹疑似病例52例,确诊45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为1.97/10万。石马、水口、罗岗3处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合计发病33例(占73.33%),5、6、9、10月合计发病33例(占73.33%),儿童和学生合计发病36例(占80.00%),男性21例、女性24例,14岁以下28例(占62.22%),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10例(占22.22%)。2007年发生2起暴发,发病7例。[结论]2007~2008年兴宁市麻疹发病率较低,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吕丽娜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65-2766,2769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东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天津市河东区2005—2011年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河东区共报告麻疹病例565例,年平均发病率11.67/10万,病例以0~4岁组的婴儿和25~30岁组的成人为主,分别占29.2%、19.12%。发病时间集中在3—5月,占总病例数的61.24%;5月份达到高峰,占总病例数的21.95%。33.45%的病例无免疫史,18.94%的病例有免疫史,47.61%免疫史不详。结论适时开展8月龄~14周岁儿童强化免疫接种能有效地提高目标儿童的保护率,巩固和提高常规免疫工作,做好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育龄妇女的免疫接种,加强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