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我与非自我”的识别机制发生紊乱 ,产生针对各种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或 /和活化的补体 ,吸附在红细胞表面 ,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寿命缩短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导致AIHA的病因复杂多样 ,AIHA的输血治疗与一般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有所不同 ,输血的潜在危险性更大 ,AIHA涉及的免疫学问题非常复杂 ,输血不当会加重溶血。而对于AI HA ,特别是重症AIHA患者 ,输血是重要的支持疗法 ,有时甚至要靠输血挽救患者的生命。1 洗涤红细胞 :为AIHA患者输血的首选。因输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成分输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成分输血治疗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比较患者输血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以及红细胞(RBC)的变化情况,总结在输血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及有效护理后,Hb、Hct、RBC指标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及护理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取成分输血等有效地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之后,能够取得显著地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蔡兴权  夏兰 《海南医学》2003,14(3):96-9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utoim munehemolyticanemia ,AIHA)是由于病人的免疫系统对“自我与非自我”的识别机制发生紊乱 ,产生针对各种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或 和活化的补体 ,吸附在红细胞表面 ,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 ,寿命缩短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AIHA涉及的免疫学问题非常复杂 ,病因呈复杂多样性 ,AIHA的输血与一般贫血有所不同 ,笔者就 1例AIHA患者交叉配血情况 ,和该类患者输血治疗过程作探讨。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6 0岁 ,曾患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高血压、疟疾 ,半个月前出现面色苍白 ,呈进…  相似文献   

4.
徐忠华  梁晓林 《北京医学》2005,27(4):236-23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种获得性溶血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可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该抗体或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使红细胞加速破坏导致溶血性贫血.国外报道此病占溶血性疾病患者总数的1/3,国内AIHA发病率居溶血性疾病第二位,其中以成年女性患者为主.我们对1例重度AIHA患者在未输血的情况下采用血浆置换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58例,依据质量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29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的29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通过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5%)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2.4%)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统计后P<0.05.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参数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统计后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予以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效果理想,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常因反复输血而产生同种抗体,所以常需对患者检定Rh血型及抗体筛选,才能保证安全输血。Rh血型检定及抗体筛选常采用酶法或抗球蛋白法,但前者有时出现假阳性或某些Rh抗体呈阴性;后者由于红细胞上粘附了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清学特征、及采用输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3例特发性及47例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分析70例输血患者的血清学特征及输血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按照自身抗体类型、红细胞成分进行不相合输血效果的分层分析。结果 70例患者血清学抗体筛查结果显示:Ig M类冷自身抗体有12例患者(17.14%)、Ig G类温自身抗体有54例患者(77.14%)、4例患者为温冷双自身抗体(5.72%);Ig M组的有效率为40.91%、部分有效率31.82%、临床有效率13.64%、无效率18.18%,Ig G组的有效率为53.71%、部分有效率11.11%、临床有效率9.26%、无效率17.6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135,P=0.714)。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自身同种抗体干扰后,采用洗涤和未洗涤红细胞输注的治疗效果相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非洗涤红细胞输注具有方便、快捷及避免过度输注O型红细胞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娇华  伍燕 《海南医学》2014,(19):2948-2949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抗体免疫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造成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此种疾病引起不同程度的交叉配血困难,笔者对本院13例患者进行了输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 产生自身抗体,这种自身抗体针对自身抗原发生作用,吸附 于红细胞表面引起细胞破坏,导致溶血性贫血。AIHA涉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54例,将患者分别按照不同红细胞成分、自身抗体类型分组并给予输血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和O型洗涤红细胞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79.4%,两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 0.05);IgM组和IgG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81.3%,两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和O型洗涤红细胞输血均能有效治疗AIHA,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不同输血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20例)与对照组(n=20例),采用去红细胞悬液输血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输血,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方式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输血,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输血有效率。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7.78%,总有效次97.78%;对照组2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1.11%,总有效次数66.67%;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2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方式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方式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不同输血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均为40例,输血的方法分别为洗涤红细胞输注、悬浮红细胞输注、洗涤红细胞输注与血液置换联合,对比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B组和C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临床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前检查的重要性,从而为临床相关病例提供参考。方法以笔者整理的14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相关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检测结果、抗体鉴定、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交叉配血方案等相关资料。结果 140例患者通过输血前检查,其中温自身抗体112例(80.0%)、冷自身抗体6例(4.3%)、混合型自身抗体22例(15.7%);自身抗体无特异性的有114例(81.4%)、自身抗体类特异性的有16例(1.4%),自身抗体+同种抗体的有10例(7.1%);交叉配血过程中,140例中有78例与献血者的红细胞相合(55.7%),62例不相合(44.3%)。结论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输血前需要完善各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实施交叉配血,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用输血手段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资料取自本院2014-2016年期间诊治由自身免疫诱发的溶血性贫血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从中抽取4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不规则抗体方式了解其血型以及血清相关特征,根据所得红细胞成分、自身抗体类型等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输血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纳该手段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不相合红细胞输注次数为69次,其中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共有51次,无效率占患者比例23.5%;O型洗涤红细胞次数为18次,无效率为27.8%,对上述两组数据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并无意义P0.05;根据患者自身抗体类型进行分类,为免疫球蛋白M组与免疫球蛋白G组,组间输注治疗有效率差异进行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无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O型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方式手段对比,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用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输注手段治疗同样具备高效安全的优点,对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均有突出保障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对于溶血性贫血,溶血的速度和患者对贫血的耐受能力,对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及其输血量十分重要,许多情况并不需要输注红细胞.需要输注时,也不应以提高红细胞计数达到正常水平为目的.对需要长期依赖红细胞输注替代治疗的患者,应充分权衡输血利弊,尽可能减少输血次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延缓或避免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红细胞膜病变和红细胞酶缺陷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减少诱因、对症处理,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输血.  相似文献   

16.
陈宝龙 《当代医学》2016,(30):97-98
目的:探讨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不同输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0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甲组(35例)、乙组(35例)、丙组(36例)。给予甲组患者洗涤红细胞输血,给予乙组患者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给予丙组患者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与丙组患者治疗之后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74.3%)与丙组(97.2%)输血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丙3组患者在接受输血后的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均比输血前要多,网织红细胞比输血前低,血红蛋白比输血之前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研究表明,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取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的临床疗效与采取三洗红细胞输血的疗效相同,但是选择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的治疗方式,效果更好,且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输血方式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输血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悬浮红细胞输血,研究组行洗涤红细胞输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输血后各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输血后网织红细胞以及胆红素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更符合标准指标,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洗涤红细胞输血不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能够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于溶血性贫血,溶血的速度和患者对贫血的耐受能力,对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及其输血量十分重要,许多情况并不需要输注红细胞.需要输注时,也不应以提高红细胞计数达到正常水平为目的.对需要长期依赖红细胞输注替代治疗的患者,应充分权衡输血利弊,尽可能减少输血次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延缓或避免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红细胞膜病变和红细胞酶缺陷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减少诱因、对症处理,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输血.血红蛋白病一般不需要输血.但纯合子型β海洋性贫血患者目前仍主要依赖长期的红细胞输血替代治疗,宜尽量选择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剂,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并发症;当血红蛋白<60g/L时,大部分患者应输血.但是反复输血可引起铁负荷过重.英国血液标准委员会(BCSH)推荐:当输血次数超过10次时,应考虑铁螯合剂去铁治疗;一旦铁蛋白>1 000 μ g/L,则应开始治疗.  相似文献   

19.
廉维 《四川医学》1990,11(4):197-199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在巨噬细胞相应受体调理下,或在补体参与下,使红细胞加速破坏,造成贫血的一种综合病症。术病的血清学特点,使输血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现结合1例典型病例,对AIHA患者应当如何应用血型学的现代理论和先进的血清学技术来进行自身抗体检测的探讨,同时就如何从亚细  相似文献   

20.
<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目前发病率每年约(10~20)/10万[1]。发病机理不明,可能与感染、药物、自身免疫功能紊乱、肿瘤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贫血、黄疸、代偿性脾大,诊断可遵循:是否有贫血→是否为溶血性贫血→是否是AIHA→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诊断依靠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