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3)C-嘧塞西啶呼气试验(~(13)C-MBT)测定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咸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无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50例作为慢性肝炎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进行~(13)C-MBT,比较3组~(13)C-MBT各项参数差异,同时对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的~(13)C-MBT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患者13CO2丰度(DOB)峰值时间[(47±18)min]、代谢速率(MV)峰值时间[(47±12)min]明显晚于慢性肝炎组[(32±9、32±11)min]和对照组[(20±7、21±6)min](P<0.05),且慢性肝炎组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DOB峰值、MV峰值、MVmax40、累积丰度(CUM)40、CUM120、肝储备能力明显低于慢性肝炎组和对照组(P<0.05),且慢性肝炎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hild B级和Child C级的DOB峰值时间、MV峰值时间多于Child A级,且Child C级多于Child 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B级和Child C级的DOB峰值、MV峰值、MVmax40、CUM40、CUM120低于Child A级,且Child C级低于Child 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C-MBT各项参数均能有效区分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患者与健康人群,对测定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贾凯  郝建宁  关玉盘 《北京医学》2006,28(10):611-614
目的 探讨13C-嘧塞西啶呼气试验与慢性肝病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40例各种肝病患者分为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每组20例;按病因分为酒精性肝病组(16例)和病毒性肝病组(24例);另选1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做血生化、肝功能检测及13C-嘧塞西啶呼气试验.结果 在对照组(肝功能正常组),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的诸项指标中,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水平逐渐下降: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逐渐升高,13C-嘧塞西啶呼气试验丰度(CUM30,CUM120,MVmax30)水平逐渐下降并且有显著性差异.按病因分组,酒精性肝病组和病毒性肝病组的以上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3C-嘧塞西啶呼吸试验是评价肝病患者肝脏功能的安全有效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3 C-嘧噻西啶呼气试验(13 C-Methacetin breath test,13 C-MBT)作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指标,探索其作为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本院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类型入组.于入院后接受13 C-MBT及其他基本检查,并记录显效时间、13 C-MBT相关结果.通过描述性分析,比较入选患者CTP分级和13 C-MBT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患者的13 C-MBT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入选的患者Child A组15例,Child B组40例,Child C组30例,肝储备功能Child A组(M=0.40)大于Child B组(M=0.22)大于Child C组(M=0.11),与显效时间呈负相关;按照病因分类,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有6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组有17例,与健康对照组(10例)相比,两组肝储备功能均减弱(P<0.01),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肝储备功能高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组(M=-0.16)(P<0.01);对MVmax40,CUM40,CUM120相互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乙型和丙型肝炎肝硬化组(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健康对照组明显大于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低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组.结论:13 C-MBT的安全性和精确性高,且为无创、便捷的检测方法,通过动态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并结合临床相关血液检查,可作为监测及预后评估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动脉血流的特异性改变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12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病因分为两组,A组为60例乙肝病毒型肝硬化(VLC)患者,B组为60例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另选取60例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C组。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查3组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主干的血流参数,计算血流灌注指数(DPI),分析相关参数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相比C组,A、B两组的门静脉主干内径(Dpv)、肝固有动脉内径(DHA)增宽,最大血流速度(Vmax)降低;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因病因的不同也有较大差异,A组Qpv降低,血流量(QHA)则呈代偿性增高;而B组QHA、Qpv总体均呈下降趋势,A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时间平均流速(TAVMHA)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I、P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肝固有动脉血流速度、QHA随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加重逐渐增大,与之呈正相关;门静脉的Vmax、QpV随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加重逐渐减少,与之呈负相关;其DPI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A组、B组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3、0.70(P=0.000)。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动脉血流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对不同病因所致肝硬化肝硬化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刺激试验与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硬化患者25例,晨起空腹采静脉血3 Ml,皮下注射rh GH 4.5 IU,于24 h后采静脉血,测IGF I和IGFBP 3.服用13C-美沙西丁75 mg后,通过13C红外线能谱分析仪检测10个时间段呼出的13C含量.结果肝硬化患者Child A、B组的IGF I、IGFBP3值均明显高于Child C组(P<0.05);刺激后,Child A、B组的IGF 1升高均比C组明显,而IGFBP 3升高各组均不明显.MVmax40、CUM40、CUM120值,在Child A、B、C各组依次降低,除Child A、B组的CUM120值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h GH刺激试验和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均能有效反映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刺激试验与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硬化患者25例,晨起空腹采静脉血3 Ml,皮下注射rh GH 4.5 IU,于24 h后采静脉血,测IGF I和IGFBP 3.服用13C-美沙西丁75 mg后,通过13C红外线能谱分析仪检测10个时间段呼出的13C含量.结果肝硬化患者Child A、B组的IGF I、IGFBP3值均明显高于Child C组(P<0.05);刺激后,Child A、B组的IGF 1升高均比C组明显,而IGFBP 3升高各组均不明显.MVmax40、CUM40、CUM120值,在Child A、B、C各组依次降低,除Child A、B组的CUM120值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h GH刺激试验和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均能有效反映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小板参数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ADVIA2120检测122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压积(PCT),并与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比较。结果肝硬化组PLT、MPV、PCT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Child—Pugh积分增加,血小板P肌、MPV逐渐下降。C级组PCT比A,B级两组显著减低。结论血小板参数能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是评估肝硬化患者肝损坏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预后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对肝硬化肝功能分级及预后评估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5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肝功能检测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进行比较,随访半年观察病情预后。结果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mVmax40值,cum40值及cum120值在对照组、Child-PughA、B、C组间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肝功能分级与传统的Child-Pugh临床分级判定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具有一致性(kappa=0.81,P〈0.05)。随访结果显示,13^C-分级为一级的均预后良好,二级患者2例死亡,死亡率为10.5%,而三级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1.7%,患者分别先后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结论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是一种有效的肝硬化肝功能分级方法,能够准确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和肝脏的储备功能,可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国产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一套简单易操作并在小鼠活体上进行的~(13)C呼气试验检测系统,并探讨国产~(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13)C-MBT)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13)C-美沙西丁经扑热息痛甲烷化合成标记.采用四氯化碳(CCl_4)腹腔注射制作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后饲养1个月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恢复模型,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肝功能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测,于多个时间点采集活体小鼠~(13)C-美沙西丁灌胃后呼出的气体,以红外线能谱仪(IRIS)检测并绘制呼气峰值(DOB)曲线.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于灌胃给药后6-8 min时呼气~(13)C达到峰值(51.9±2.04),随后缓慢下降至本底值;模型组于灌胃给药后16 min左右达到峰值(26.37±5.74),随后亦缓慢下降至本底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急性肝损伤恢复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在相同条件下饲养1个月后,重复~(13)C-美沙西丁呼气检测后两组DOB峰值及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C-MBT可在小鼠活体状态下准确、方便地采集和检测呼出气体的~(13)CO_2变化,并正确评估其肝功能的损伤和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13C-辛酸呼气试验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胃排空功能进行检测,探讨其胃动力学变化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72例,依据Child-pugh分级标准中的A、B、C分级将患者分为A、B、C三组试验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在空腹口服13C-辛酸后,收集检测结果计算患者丰度(delta over baseline,DOB)曲线达峰时间(the peak time,Tmax)、13CO2代谢速率峰值(max metabolisation velocity,MVmax)、240分钟13CO2累积呼出丰度(cumulative expired abundance,CUM240)、胃半排空时间(half-emptyingtime,T1/2)和延迟相时间(lagphasetime,Tlag)。结果酒精性肝硬化A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胃半排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酒精性肝硬化B组、C组患者胃半排空时间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酒精性肝硬化胃排空功能与肝硬化病情损害程度呈高度相关性,随着Child-pugh评分增高胃排空功能相应延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套简单易操作并在小鼠活体上进行的^13C呼气试验检测系统,并探讨国产^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13C-MBT)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13C-美沙西丁经扑热息痛甲烷化合成标记。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制作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后饲养1个月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恢复模型,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肝功能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测,于多个时间点采集活体小鼠^13C-美沙西丁灌胃后呼出的气体,以红外线能谱仪(IRIS)检测并绘制呼气峰值(DOB)曲线。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于灌胃给药后6~8min时呼气^13C达到峰值(51.9±2.04),随后缓慢下降至本底值;模型组于灌胃给药后16min左右达到峰值(26.37±5.74),随后亦缓慢下降至本底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急性肝损伤恢复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在相同条件下饲养1个月后,重复^13C-美沙西丁呼气检测后两组DOB峰值及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C—MBT可在小鼠活体状态下准确、方便地采集和检测呼出气体的^13CO2变化,并正确评估其肝功能的损伤和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肝硬化根据Child—Pugh积分法分级为A级、B级、C级,化验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血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血清CA125,行腹部B超、CT、脑电图检查。另设非肝硬化、非肿瘤、非妇科疾病患者对照,分析CA125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间关系。结果 血清CA125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程度加重而升高,A级较对照、B级较A级、C级较B级均显著升高,(χ^2分别为7.28、8.75、4.14)。结论 CA125水平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肝功损害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瘦素的相关性、不同肝功能状态下瘦素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7例,按Child—Pugh分级A级34例、B级32例、c级31例;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瘦素和肝硬化相关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控制BMI与性别后仍随肝功能的分级进行性升高,Child—Pugh分级系统定量指标中以凝血酶原时间与瘦素相关性最高,瘦素水平女性比男性高,HOMA—IR与瘦素显著相关。结论肝炎后肝硬化瘦素水平增高,随着肝功能异常的严重程度增高,瘦素水平进行性增高,Child—Pugh分级系统的定量指标以凝血酶原时间和瘦素相关性最高,但其与肝硬化指标相关性不如胰岛素抵抗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金舟  谭承富  丁华 《西部医学》2018,30(3):442-445
目的 n评估改良肝尾叶与右叶比值(C/RL-r)在肝炎后肝硬化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行CT扫描的肝炎后肝硬化病例120例(Child Pugh分级:A级40例,B级46例,C级34例)和正常对照组120例,回顾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检查图像。由3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测量计算改良肝尾叶与右叶比值,分别比较该比值在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总体差异及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各组间的差异。 结果 肝硬化组改良尾叶与右叶比值(C/RL-r)大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Child=Pugh各分级组间亦有差异 (P<0.05), Child Pugh B级组>C组和A组(P<0.05),Child-Pugh C组>A组(P<0.05)。结论 C/RL-r在肝炎后肝硬化CT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韩大正  李登举 《医学争鸣》2003,24(10):F002-F002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18~ 4 7(平均36 .8岁 ) ,乙肝肝硬化 16例 ,酒精肝硬化 1例 ,混合性肝硬化1例 ,首次出血 7例 ,多次出血 11例 ,平均出血次数 (2 .0±1.4 )次 ,6例曾出现过腹水 ,食管静脉曲张按昆明会议记录方法分为[1] 中度 7例 ,重度 11例 ,胃底静脉曲张 14例 ,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 ,B级占 12例 ,C级占 6例 .对照组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19~ 4 5 (平均 34.7)岁 ,乙肝肝硬化 19例 ,酒精性肝硬化 1例 ,混合性肝硬化 2例 .食管静脉曲张中度 9例 ,重度 13例 ,胃底静脉曲张 16例 ,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 ,B级占…  相似文献   

16.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目前中医证治分型尚不统一,近年来在血清纤维化、血清肝功能等相关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今后应逐步建立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辨证规范,充分利用Child Pugh分级分析病情、判定预后,同时应注重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患者低钙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钙水平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235 例肝硬化患者,按 Child Pugh分级标准为A、B、C三级;对照组41例,两组受检查均清晨空腹静脉抽血,测定血钙。结果 肝硬化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率高于正常人;血钙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随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而逐级下降,与肝硬化的并发症有关,与肝硬化的病因无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率高于正常人,其发生与肝功能损害有关,肝功能损害愈重,并发症愈多,血钙愈低。血钙浓度可作为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肝功能检验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将我院治疗的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肝功能分级( Child-Pugh)将其分为3级,即A级18例,B级20例,C级2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的检测结果;对比研究组不同Child-Pugh分级者肝功能的检测结果。结果(1)研究组总胆汁酸(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血浆胆固醇(CH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A级患者TBA水平显著低于B级、C级(P<0.05),ALB、CHE显著高于B级、C级(P<0.05);B级患者TBA水平显著低于C级(P<0.05),ALB、CHE、CHO显著高于C级(P<0.05)。结论肝功能检验具有创伤小、结果准确等优势,是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理想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 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肝硬化组 75例 ,男 53例 ,女 2 2例 ,年龄 2 6~ 65岁 ,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根据Child Pugh积分法分为A级 2 5例 ,B级 2 9例 ,C级 2 1例 ;正常对照组 3 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6~ 60岁 ,均为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12 5水平 ,分析CA12 5水平与肝功能分级 (Child Pugh积分法 )的关系。 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 5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t =10 .0 0 4,P <0 .0 1) ,血清CA12 5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升高 ,B级较A级及C级较B级均显著升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q=5.990 6、2 .0 80 0 ,P <0 .0 5或 0 .0 1) ;经过常规保肝治疗后 ,Child Pugh肝功能A、B级血清CA12 5水平显著下降 (t =3 .3 15、2 .80 2 ,P <0 .0 1或 0 .0 5) ,而C级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t =1.172 ,P >0 .0 5) ;血清CA12 5水平与Child Pugh肝功能积分、总胆红素呈正相关 (r =0 .3 3 2、0 .3 16,P <0 .0 1) ,与血清ALB呈显著负相关 (r =-0 .3 3 8,P <0 .0 1)。结论 血清CA12 5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也是肝硬化发生癌变的信号之一 ,CA12 5水平可用于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并且评价PA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7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PA含量,肝硬化组分为肝炎后肝硬化和非肝炎后肝硬化,并按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P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炎后肝硬化组PA含量显著低于非肝炎后肝硬化组(P〈0.01)。按Child—Pugh分级,PA含量在肝硬化组A级与对照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问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随Child-Pugh分级而明显降低。结论血清PA可作为肝硬化的诊断和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对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