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目的比较传统试管酶试验检测法(TCT)和微柱凝胶卡式检测法(MGCP)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3项诊断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的210例HDN标本同时用TCT法、MGCP法对患儿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血清游离抗体检测及患儿红细胞放散液鉴定3项试验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拟诊的210例HDN标本用TCT检测出符合ABO-HDN血型血清学特征的阳性标本160例(76.2%);MGCP检测阳性190例(90.5%)。TCT和MGCP直抗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6.6%、71.9%、76.2%和81.4%、86.2%、90.5%。两种方法的HDN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MGCT比TCT检测凝集强度高1+—2+。结论MGCT法能快速准确检测出HDN,操作简单方便,方法学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能较长时间保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0.5%,可为HDN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依据,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壮族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汉族患儿的差异.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269例疑似HDN壮族患儿和295例汉族患儿进行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以出生3 d为临界点,分析不同日龄壮族患儿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 的差异.结果 壮族A型患儿各试验检测阳性率均高于B型(P<0.05),日龄不超过3 d者各试验阳性率均高于日龄超过3 d者(P<0.05).壮族新生儿各试验检测阳性率高于汉族,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O血型为A型的壮族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检测阳性率高于B型;壮、汉两族阳性率相近.溶血三项试验对HDN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黄疸患儿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HDN 血型血清学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程度。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276例母婴血型不合的黄疸患儿进行血型血清学3项检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及抗体释放试验。结果临床诊断为 HDN 108例,阳性率为39.13%。患儿出生后0~2 d 内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0.00%。结论血型血清学试验可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尽早采集患儿标本可提高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与患儿性别、血型、日龄之间的关系,分析溶血3项试验对HD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08例疑似HDN患儿的血样标本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检查,以上试验均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结果在2208例中,有1021例确诊为ABO-HDN。不同性别新生儿HDN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61,P=0.000);A型和B型患儿HDN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14,P=0.000);随着患儿日龄增大,HDN阳性率逐渐降低。在确诊为ABO-HDN的患儿中,直抗试验阳性率为19.59%,游离试验阳性率为96.96%,释放试验阳性率为100.00%。结论HDN主要发生于ABO血型系统,患儿性别、血型与HDN阳性率与有关,患儿日龄越小,HDN阳性率越高。释放试验的准确率最高,且是诊断ABO-HDN的最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检测方法进行直接Coombs试验,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怀疑为AIHA的128例患者标本同时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直接Coombs试验,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检测患者同期血红蛋白水平、网织红细胞比例、胆红素及游离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不同型别患者间的差异.结果 应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直接Coombs试验阳性检出率为88.4%,试管法阳性检出率为37.7%,患者红细胞包被不同免疫球蛋白时溶血程度不同.结论 微柱凝胶卡式法较试管法敏感,操作简单,易标准化,结果判读客观,可长期保存.对AIHA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卡式全自动血型仪法与传统血清学法对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卡式全自动血型仪法与传统血清学方法对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东莞市无偿献血者45 709份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筛查阳性的标本采用抗球蛋白法进行鉴定,比较两种方法检出不规则抗体的性能,并对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卡式全自动血型仪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95例,检出率为0.208%,传统血清学法检出不规则抗体16例,检出率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式全自动血型仪法阳性检出符合率为56.547%,高于传统血清学法阳性检出符合率28.571%(P0.05);RhD阴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2.242%,高于RhD阳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率0.198%(P0.05)。结论卡式全自动血型仪法鉴定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血清学法,对RhD阴性献血者更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类型以IgM型无临床意义的抗体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08例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血清学结果,为新生儿溶血病(HDN)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试验技术对疑为HDN的108例黄疸患儿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结果检测疑为HDN患儿血样108例,阳性45例,阳性率为41.67%,其中ABO血型系统所致的HDN 43例,阳性率39.81%,Rh血型系统所致的HDN 2例,阳性率为1.85%。结论母婴血型不合的HDN主要发生于ABO血型系统,占95.56%(43/45),放散试验敏感度最高,是判定HDN最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疑诊HDN患儿163例,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以及放散试验。结果 163例患儿共确诊72例HDN,ABO血型系统所致HDN占93.06%,其中,A型30例,B型37例;Rh血型系统所致HDN占6.94%;出生时间不超过3d的新生儿HDN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出生3d以上的新生儿。结论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检测HDN具有准确、操作简单、标本用量少以及敏感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本院临床疑似HDN 212例患儿血液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结果疑似HDN患儿血液样本212例,确诊为HDN 50例(23.6%),其中ABO-HDN 45例(21.2%)、Rh-HDN 5例(2.4%)。45例ABO-HDN的患儿中,A型23例,阳性率为36.5%(23/63);B型22例,阳性率为28.2%(22/78)。3项试验的检出敏感性:50例HDN确诊患儿中放散试验阳性率为100%,DTA阳性率为28%,游离试验阳性率为92%。结论微柱凝胶法能快速准确检测出HDN,具有操作简便、标本用量少、方法学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为HDN提供可靠诊断依据,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在新生儿溶血病(HDN )产后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401例疑似 HDN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母婴血型鉴定,并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与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 T )、游离抗体试验以及放散试验检测。结果401例疑似 HDN新生儿确诊275例,其中母婴ABO血型系统不合占96.00%(264/275),Rh血型系统不合占4.00%(11/275)。ABO血型系统不合 HDN患儿中,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占95.83%(253/264)。401例疑似 HDN新生儿中,微柱凝胶免疫法DAT、游离试验与放散试验至少1项检测结果阳性者占68.58%(275/401),试管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占44.39%(178/401),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应用进行HDN检测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微柱凝胶法、甘氨酸/EDTA放散试验检测南昌地区新生儿溶血病(HDN),并通过对患儿出生天数、就检时期、其母IgG血型抗体效价与HDN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提高本地区HDN的检测诊断水平.方法 对南昌地区200例疑HDN患儿及其母亲采用微柱凝胶法、甘氨酸/EDTA放散试验做HDN相关性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例随机送检标本中,ABO-HDN 130例(阳性检出率65.00%),256 ~ 512效价HDN患者检出率为43.85% (n =57),高于1 028~2 028效价HDN患者检出率30.77% (n =40)(P<0.05).130例ABO-HDN中,101例(77.7%)就检时期为1≤n≤3 d,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23例就检时期的3<n≤5 d的标本(17.7%)(P<0.05).结论 应用微柱凝胶法、甘氨酸/EDTA放散试验检测HDN并做相关性分析,能够准确、快捷、高效地提供检测结果,对提高南昌地区HDN的检出率与诊断率具有很好作用,不失为本地区可推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早期诊断指标的特征及临床价值,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HDN住院患儿411例,对患儿血标本进行HDN溶血3项及胆红素水平检测,检测母婴血型,并分析母亲孕期血型抗体,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确诊HDN阳性患儿188例,其中A型血占59.0%,B型血占40.4%。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5.3%、100.0%、88.8%。确诊HDN患儿胆红素峰值水平高于非HDN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儿胆红素峰值水平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N患儿的母亲孕期血型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64者占66.7%。结论 HDN患儿以A型血为主,胆红素峰值水平与HDN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有关,母亲孕期血型抗体与HDN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戴安娜全自动血型仪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型仪和传统试管法检测2300份标本的血型;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对900例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全自动血型仪和试管法检测血型一次性判读准确率分别为99.87%、100.00%;在900例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30例,主侧不合3例,次侧不合27例,将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标本用聚凝胺法检测,主侧不合3例,次侧不合3例。结论全自动血型仪用于 ABO 血型和 RhD 血型检测安全、快速、可靠、灵敏度高;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较敏感,但假凝集及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会导致配血困难,耗时较长;聚凝胺法简便、快速、假阳性较少,但有可能导致抗体漏检。  相似文献   

14.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相关实验中的应用。方法 81例ABO血型不合,拟诊为HDN的新生儿标本用传统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结果试管法、微柱凝胶法检测结果分别为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结果相符27例、21例,符合率33.3%、25.9%,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游离试验符合50例、56例,符合率61.7%、69.1%,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释放试验符合57例、64例,符合率70.4%、79.0%,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直接抗球蛋白实验,传统试管法比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在游离试验及放散试验中,微柱凝胶法比传统试管法灵敏度高。微柱法操作简便、标准化,耗时短,标本用量少,结果易判定等优点,尤其表现在放散试验和游离试验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简称卡式法)及试管法在新生儿血型抗体检测中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及产科住院出生7 d内新生儿血液标本1 482例,除去142例AB血型后,同时用微柱凝胶血型检测卡、抗人球蛋白卡、试管一次离心和多次离心法检测1 340例血型抗体,并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1 340例送检血样中,新生儿血型抗体在各个ABO血型的检出率是不一样的,B型新生儿血型抗体检出率最高。试管法一次离心对于新生儿血型抗体检测没有任何的优势。在血型检测卡检测阴性483例标本中,抗人球蛋白卡检出率为51.76%(250/483),高于试管多次离心法(37.27%,180/483)。结论在全自动血型检测卡新生儿血型鉴定时,出现血型抗体检测不出的标本,可以把血浆和反定型细胞加入抗人球蛋白卡继续试验,可提高新生儿正反定型一致率,为新生儿输血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程环 《临床医学》2020,40(4):50-51
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与聚凝胺法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检验的输血患者584例,均进行聚凝胺法检验与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ABO及Rh(D)血型的鉴定准确率。结果在584例输血患者中,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检出21例阳性,阳性率为3. 60%(21/584),聚凝胺法检出10例阳性,阳性率为1. 71%(10/584),卡式微柱凝胶技术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聚凝胺法检验ABO血型鉴定准确率为97. 77%、Rh(D)血型鉴定准确率为97. 95%,卡式微柱凝胶技术ABO血型鉴定准确率为99. 66%、Rh(D)血型鉴定准确率为99. 83%。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相较聚凝胺法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灵敏度较高,判断血型准确率较高,加强不规则抗体筛选,利于提高输血安全性,效果较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和RhD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和聚凝胺法鉴定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1 175例输血患者ABO和RhD血型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观察两种方法检测ABO和RhD血型及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并记录科室分布情况。结果血型鉴定结果显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鉴定ABO血型的一次性准确率为99.83%,显著高于聚凝胺法的98.72%(P=0.002);卡式微柱凝胶技术鉴定RhD血型的一次性准确率为99.91%,显著高于聚凝胺法的99.32%(P=0.039)。卡式微柱凝胶技术不规则抗体检测中16例患者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1.36%;聚凝胺法不规则抗体检测中10例患者表现为阳性,阳性率0.85%。2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血液科、肾病科和感染科共21例(84.00%),其他科室5例(19.23%);有输血史者22例(88.00%),有妊娠史者12例(48.00%)。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和RhD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结果容易判断且稳定、可靠,操作过程简单易行,能有效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疑似HDN的母婴血液标本,并对发现的由不规则抗体导致的溶血病进行检测,为HDN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6年1月到2018年10月,本院产科和新生儿科的632例疑似HDN的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血液标本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及HDN 3项试验:直接抗球蛋白实验(DAT)、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检测。结果 632例标本中,HDN的阳性306例,阳性率为48.4%,疑似HDN有64例,占10.1%,不可证实为HDN有262例,占41.5%。其中A型有180例,HDN阳性占145例,阳性率达80.56%;B型有233例,HDN阳性占157例,阳性率达67.38%,O型有210例,HDN阳性占1例,阳性率达0.48%,AB型有9例,HDN阳性占3例,阳性率达33.33%,A型、B型、O型和AB型HDN阳性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32例疑似HDN的标本中,检测出同时具有不规则抗体+免疫性抗A的9例,仅含免疫性抗-A的136例;同时具有不规则抗体+免疫性抗-B的10例,仅含免疫性抗-B的170例,同时具有不规则抗体+免疫性抗-A和抗-B的1例,仅含免疫性抗-A和抗-B的2例;仅因不规则抗体导致的HDN患儿4例,其中包括2例抗-S,2例抗-Ec。结论 ABO HDN较为常见,因此临床上比较重视,而其他系统引起的HDN较少见,易被忽视,但这些抗体可能引起中等及严重程度的HDN甚至引起胎儿严重贫血水肿和死胎。因此,孕期需做好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要鉴定,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伊犁地区1 034例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结果,研究不同民族新生儿溶血病的检出情况,探讨不同民族患儿HDN检出率差异,不同母婴血型组合HDN检出率差异,以及性别、族别与HDN的类别的关系。方法对1 034例疑HDN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3项实验"检测,分别采用试管盐水法检测母婴ABO血型及Rh血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新生儿游离实验及释放试验均采用试管抗球蛋白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检出HDN阳性605例,阳性检出率为58.51%,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分别为273例(74.38%)、214例(50.12%)、118例(49.16%),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汉维=49.02,χ2汉哈=40.27,均为P0.05),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维哈=0.056,P0.05);ABO-HDN阳性检出率为女性患儿高于男性患儿,汉族高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而Rh-HDN阳性检出率为男性患儿高于女性患儿,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远高于汉族(χ2族别=45.36,χ2性别=4.17,均为P0.05);不同母婴血型组合HDN检出率存在差异,按母婴O-A、O-B、母婴ABO相容组、其它母婴ABO不容组依次递减(χ2=394.18,P0.05)。结论 ABO-HDN占HDN绝大多数,在ABO-HDN中汉族的发病率最高,母婴血型为O-A组发病率最高,Rh-HDN主要见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男性患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试管法筛查不规则血型抗体的可行性及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准备和曾经输血的患者标本5220例,同时使用改良试管法与卡式微柱凝胶法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一致性。结果5220例被检血清标本中,使用试管法筛查出不规则血型抗体阳性18例(0.34%),卡式微柱凝胶法检出不规则血型抗体阳性19例(0.36%),两种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改良试管法筛查不规则血型抗体,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准确度高,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同时选择输注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