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百忧解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MESSS、TES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脑卒中后抑郁的显效率为75.0%,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9%和67.2%(P〈0.01);治疗后两组的HAMD和MES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别(P〈0.01);TEss评分没有差异(P〉0.05).结论: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逍遥散联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发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下,予以对照组以百忧解联合心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抑郁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4.0%,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逍遥散联合百忧解,并且配合心理治疗不但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率,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4.
董发昌 《中国医药导报》2007,4(2X):31-31,112
目的:考察电针配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予基础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电针配合百忧解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百忧解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差异更加显著(P〈0.01),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采用电针配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具有疗效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针配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电针配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予基础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电针配合百忧解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百忧解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差异更加显著(P<0.01),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采用电针配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具有疗效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百忧解和多虑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百忧解组(46例)和多虑平组(40例),百忧解组加百忧解治疗,多虑平组加多虑平治疗。采用汉密尔顿(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疗效及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AMD量表减分速度快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多虑平比较,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显效率高,疗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约占脑卒中患者的30%~60%,症状一般在脑卒中后6月至2年内最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认知等方面的恢复。临床上常用多虑平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多虑平的抗抑郁作用起效慢、副作用大。百忧解是一种非选择性的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临床应用能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本观察通过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分别采取百忧解和多虑平治疗,以评估这两种药物对该疾病的疗效及总体康复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入组对象为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8.
蓝崧 《中外医疗》2011,30(11):140+142-140,142
目的观察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连续住院PSD患者56例应用常规加百忧解治疗后,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周后开始起效,6周后效果显著,患者HAMD总评分平均分数降低71.28%,痊愈率达到48.21%,总有效率94.64%。不良反应的有15例,发生率26.78%。结论综合疗效,不良反应,起效时间,百忧解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首选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百忧解(治疗组32例)和脑复康(对照组26例)进行对照治疗,两组同时应用脑血管病治疗药物。采用Zung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 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疗效和功能改善状况。结果:百忧解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Zung量表、HAMD量表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值降低与Barthel评分提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百忧解主要副反应为失眠、焦虑、乏力、恶性和震颤。结论: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能改善神经功能,且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86例急性脑卒中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百忧解治疗,观察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的抑郁情况;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BI)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和BI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24.46±5.71)分和(12.62±1.8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68±3.82)分和(26.15±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和BI评分分别为(16.45±3.21)分和(71.27±8.2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3.83±2.36)分和(58.43±7.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较好,不仅可缓解抑郁症状,而且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伟  周燕 《医学综述》2009,15(1):88-92
抑郁是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卒中后抑郁会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造成卒中病程迁延,是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原因之一。目前认为,它是各种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本文主要综述了卒中后抑郁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涉及脑卒中后的神经生物学改变和心理应激障碍,而且相关因素复杂,研究表明PSD与高血清胆红素、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减低、血糖水平升高、维生素B12缺乏、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相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缺乏特异性,在治疗方面,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目前对于PSD的相关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首次发生脑卒中急性期合并的卒中后抑郁与血清中5-羟色胺(5-HT)浓度和多种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案。结果: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中5-HT浓度较非脑卒中后抑郁低,且与抑郁程度成正相关。左侧病灶发病率高于右侧病灶。结论: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以轻、中度抑郁为主,且相关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到本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联合多塞平治疗,疗程均为4周,随访3个月,从HAMD抑郁评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D抑郁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的ME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发病机制。PSD的发病机制包括机体特定基因对抑郁症的易感性、脑神经元再生减少、低浓度神经营养因子诱发、脑缺血后的继发退行性变化、神经递质含量减少及炎性细胞因子增加;中医学机制为内伤积损、脑神逆乱。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评估通调针刺法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组予以通调针刺法联合心理干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BI均显著增加(P<0.05);两组HAMD评分、BI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调针刺法配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廖玲 《河北医学》2013,19(1):16-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科的12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在本组患者1、3、5个月进行PSD诊断检查,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PSD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PSD发生率与发生的严重程度与病变所发生的具体部位以及病灶规格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SD是急性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的速率与康复的程度,那么应该积极地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治疗与改善,这样才能够确保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得以康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器质性损伤部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其抑郁程度与脑器质性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24项版本和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26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对发生抑郁症depression的患者再进行脑内器质性病变部位的相关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有112例发生脑卒中后抑郁(PSD),总发病率为41.95%,所有PSD患者中病变在额叶的有11例,颞叶23例,顶叶17例,枕叶15例,基底节16例,小脑23例,脑干7例,其中轻度抑郁53例,中度抑郁40例,重度抑郁19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患者其PSD发病率为21.84%,中型发病率为49.26%,重型为59.09%。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其颞叶和小脑部位病变多发生轻度抑郁,顶叶和枕叶病变多发生中度抑郁,额叶脑干以及基底节部位病变多发生中重度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其患抑郁症的程度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并发的一种常见精神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认为心理干预、音乐疗法、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家庭及社会支持、药物治疗和严防自杀是目前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