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时血钠、血钾的变化及其与出血部位、病情轻重、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入院24h内、3~5d、7~8d空腹血钠、血钾。结果:急性脑出血389例,并发低血钠69例(17.74%),高血钠23例(5.91%),低血钾74例(19.02%),高血钾15例(3.85%)。在脑出血患者中低钠血症发生率较高,与脑出血部位、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关,高钠血症、高钾血症发生率较低,与病情轻重及预后也有关。低血钾虽发生率较高但与病情及预后无关。结论:血钠血钾均可作为脑出血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紊乱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420例)的血清钠、钾水平分为高钠/钾血症组、正常钠/钾血症组、低钠/钾血症组,分别分析不同电解质水平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低血钠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P=0.007),高血钠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低血钾组病死率与正常血钾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高血钾组病死率与正常血钾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8)。结论急性脑出血常出现血清电解质紊乱,患者的预后与脑出血部位、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低钠、高钾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出血病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兵  刘辉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7):154-155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电解质紊乱和脑出血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钾、钠和氯水平,将患者分为高钠、钾、氯血症组,正常钠、钾、氯组和低钠、钾、氯血症组,分别比较各组与病情轻重及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低血钠组中,中重度患者所占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P<0.05),低血钠组病死率也明显高于后者(P<0.01);高血钠组在病情轻重、预后方面与正常血钠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血钾组相比,低血钾组和高血钾组在病情轻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高血钾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与正常血氯组相比,高血氯组重度患者百分率低于正常血氯组(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常出现血清电解质变化,低血钠可作为判断急性脑出血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之一,低钠、高钾情况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电解质改变与病情轻重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轻型331例,中型288例,重型189例)血清钾、钠和氯水平,将患者分为高钠(钾、氯)血症组、正常钠(钾、氯)组和低钠(钾、氯)血症组,分别比较不同电解质水平与病情轻重及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低血钠组中,中重度患者所占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P<0.01和P<0.05),低血钠组病死率也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P<0.01);高血钠组在病情轻重、预后方面与正常血钠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低血钾组及高血钾组与正常血钾组相比在病情轻重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但高血钾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高血氯组重度患者百分率低于正常血氯组(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常出现血清电解质变化,低钠、高钾可作为判断急性脑出血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脑出血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将16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21 d的生存与死亡预后分为2组,其中死亡组20例,生存组140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的大量出血、意识障碍、脑干出血、血钠异常发生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的预后与大量出血、意识障碍、血钠异常、脑干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其血钠水平与并发症、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2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钠水平分为轻、中、重三组,分析血钠水平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预后转归的关系。结果血钠水平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显著相关(P<0.01),血钠水平越低患者预后越差。结论血钠水平越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临床工作中要积极纠正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87例心衰患者血钠与临床症状,预后,治疗的关系,发现心衰患者合并低血钠时,预后与血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低钠血症与其它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评价低钠血症临床治疗对策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06例肝硬化低钠血症患者的血钠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低钾血症、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钠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血钠越低,肝功能越差(P〈0.01);低钠血症常合并低钾血症,血钠水平越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越高(P〈0.01),患者死亡率越高(P〈0.01)。结论血钠水平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血钠越低,其它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且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胃泌素水平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有无消化道出血、脑出血部位、脑出血量分为合并消化道出血组、单纯脑出血组,非丘脑出血组、丘脑出血组,基底节区小量脑出血组、基底节区中大量脑出血组,用放免法测定各组(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内)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清钠紊乱的发生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93例行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血钠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低钠血症组、正常血钠组和高钠血症组。术后18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以mRS分级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分析3组的发生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93例患者中,72例出现低钠血症,12例血钠正常,9例出现高钠血症。其中,低钠血症组中预后不良5例,正常血钠组预后不良1例,高钠血症组预后不良5例。c2检验提示资料有线性关系,随着血钠水平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降低。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钠值OR为3.8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常合并发生血清钠紊乱。随着血钠每升高一个等级,预后不良发生的可能性增加3.805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钾钠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检测20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钠(钾)水平,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0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平均年龄在(66.5±11.5)岁,检测20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钠(钾)水平,在患者入院后次日晨,对空腹、未进食的患者采集3ml静脉血,然后来检测血钾、血钠水平,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有效地避免血清电解质由于进食而造成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血钠组患者相比,低血钠组的病死率要明显高些(P<0.01);病情为轻度的患者所占比率要大大低于正常血钠组(P<0.01).与正常血钠组比较,高血钠组在预后、病情轻重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量>30ml的23例中,出现低钠血症11例(47.8%),出血量<30ml的15例中,出现低钠血症4例(26.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血钾组的病死率明显要低于高血钾组(P<0.05),而对于病情轻重方面,高血钾组和低血钾组没有什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救治中,应高度重视低钠血症伴高钾血症的发生,立即监测血清钾钠,及时纠正,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出血部位与低钠血症的关系,并发低钠血症后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对412例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血清钠降低情况及头部CT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死亡108例(26.2%);低钠血症患者68例,死亡38例(55.9%),p〈0.01(x^2=24.272),低钠血症的程度与病死率呈负相关(Y=0.974),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与低钠血症的发生,以及低钠血症的程度关系密切,血清钠越低,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自2005年6月~2007年6月住院患者共1210例,对其中出现的低血糖及低血钾症病例24例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2005年6月~2007年6月住院急性脑卒中合并低血钠及低血钾患者24例进行研究,其中脑出血14例,脑梗死10例,均于入院当日开始测血清钾、钠,观察血钠、血钾值的变化及其与脑卒中病情轻重、预后关系。结果24例患者中成功抢救17例,2例因低血压、休克死亡,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心源性猝死,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家属放弃死亡。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应激反应,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可以作为判断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脑卒中发生低血钠、低血钾症者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4.
童为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43-144
目的探讨血糖升高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急性脑出血合并血糖升高患者87例(34例伴糖尿病),观察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脑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病情重,预后差,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出血后出血量多(〉30 mL),血糖水平升高(〉9.6 mmol/L),降糖速度慢(〉7d),显效率低。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与心力衰竭的转归关系。方法 :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2 2例合并低钠血症 ,18例血钠正常 ,比较血钠正常组与低钠血症组死亡率及低血钠范围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血钠正常组与低钠血症组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钠浓度与死亡率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廷国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989-990
目的探讨血钠紊乱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7例脑出血患者按血钠水平分为高钠血症组、低钠血症组和正常血钠组,并进行两两组间对照,观察其对预后影响。结果脑出血并高钠血症17例,死亡10例,病死率58.82%;脑出血并低钠血症30例,死亡5例,病死率16.67%;正常血钠组160例,死亡6例,病死率3.75%。3组相比,高钠血症组病死率最高(P<0.01),低钠血症组病死率次之(P<0.05)。结论血钠紊乱对脑出血预后有明显影响,高钠血症、低钠血症均预后不良,前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7.
韦炜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9):632-632,636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情况以及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对12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血钠测定,同时观察血钾以及发生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和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85.94%(110/128),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与肝功能分级有密切关系(χ2=359.68,P<0.01),血钠水平越低,肝功能越差。79.09%(87/110)的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伴有低钾血症,血钠水平愈低,低血钾发生率愈高(P<0.01),发生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和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机会愈多(P<0.05),且死亡率愈高(P<0.01)。结论监测血钠对评价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勇  方怀志 《海南医学》2003,14(3):57-58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时血钾、钠、氯测定及其和中风类型,病情的轻重以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MEDICA EASYLYTE PLUS电解质分析仪检测患者入院后次日晨空腹血的钾、钠、氯值。结果 500例患者中出现低血钠82例,高血钠51例,低血钾140例,高血钾12例,低血氯91例,高血氯52例。低血钠,低血氯和中风类型,病情轻重,预后有关。低血钾,高血钠,高血氯与中风类型,病情轻重,预后无关。高血钾,与中风类型,病情轻重无关与预后有关。结论 低血钠,低血氯可以做为判断急性脑血管病病情轻重,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肝硬变腹水患者的低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背景] 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低钠血症较常见, 但疏于诊治.[ 病例报告] 对128 例肝硬变腹水患者中合并低血钠的83 例(65 % ) 进行分析.其中肝功能Child Pugh A 级44 例,血钠(131-8 ±1-7)m mol/L;B级30 例,血钠(124-7 ±2-9)m mol/L;C级9 例,血钠(116-9 ±3-8)m mol/L.血钠在131 ~134m mol/L 之间有32 例,死亡2 例(6 % ) ;在126 ~130m mol/L 之间有24 例,死亡4 例(17 % ) ;低于125m mol/L23 例,死亡8 例(32 % ) .[ 讨论] 血钠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硬变腹水患者肝功能代偿情况,低血钠与预后有一定关系,血钠程度与死亡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对肝硬变腹水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地监测血钠的变化,及时纠正低血钠,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合并心肌缺血 (MIS)的发生率 ,出血部位、出血量与MIS关系。方法 :分析 78例既往无冠心病史各个部位脑出血MIS发生率、出血量与MIS关系。结果 :78例脑出血MIS发生率达 65 .4% ,脑干及丘脑出血破入脑室MIS发生率高。结论 :脑出血易并发MIS ,如出现MIS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