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禽蛙及宿主转换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在禽、蛙体内的分布与发育,以及童虫对终宿主的侵袭力。方法:从江西、广东两省并殖吸虫流行区采集溪蟹,分离囊蚴。以每只动物30-200个囊蚴分别感染雏鸡、雏鸭、鹌鹑和蛙,定期剖检。将禽、蛙体内所获童虫经口感染犬或猫,60d后剖检,观察虫体发育情况。结果:两种并殖吸虫均可在鸡、鸭、鹌鹑和鹦鹉体内存活,虫体分布于体腔、肝脏、肺和肌肉。所有虫体为小型滞育童虫。斯氏狸殖吸虫  相似文献   

2.
斯氏狸殖吸虫 195 9年由陈心陶首次报道 ,是中国独有虫种。我们在狸殖吸虫宿主转换的系列研究中 ,对犬与斯氏狸殖吸虫的生物学关系及宿主相容性进行了研究 ,本文报道斯氏狸殖吸虫在犬体内的分布、发育与转换宿主的特点。1 材料与方法从湖北省十堰市采集锯齿华溪蟹 (Sinopotamondenticu latum)中分离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囊蚴感染豚鼠 5 0d后 ,用生理盐水逸出法收集各部位的童虫 ,在林格氏液内保存备用。将发育较小和发育较大的童虫分别感染家犬 1只 ,6 0d后剖杀 ,收集虫体观察。2 结  果斯氏狸殖吸虫在鼠与犬间的宿主转换囊蚴感染豚鼠5 0…  相似文献   

3.
用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径口感染小鼠,定期剖检,共获不同虫龄童虫181条,最长虫龄72d,形态结构与脱囊后尾蚴无异,全部处于滞育状态。将所获童虫再感染小鼠,经宿主转换后,虫体感染能力以及在组织中穿越、移行能力并不衰减,所有虫体仍处滞育状态。转换前后的童虫进入适宜宿主犬体后,均能在肺部检获发育成熟的成虫。小鼠作为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可介导直接转续传播与间接转续传播,转续宿主的存在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数量的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囊蚴,经口感染豚鼠、家兔、黑斑蛙、虎纹蛙、雏鸡,不同时期分批解剖。在动物的体腔、肺、肝、肌肉等部位,均检获虫体。豚鼠、家兔体内虫体的发育,出现分化。有发育缓慢、排泄囊内充满黑色颗粒的小型童虫,也有部分发育迅速、已具生殖器官雏形的大型童虫。蛙和鸡感染后,虫体多分布于肌肉和肝脏。将上述动物体内不同时期所获得的小型童虫,分别经口感染家犬,70d后均从犬肺部检获成虫。结果表明,转续传播或宿主转换是斯氏狸殖吸虫另一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5.
用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大白鼠,检获两种滞育虫体,早期滞育虫体和晚期滞育虫体,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技术对两种滞育虫体的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并与犬体童虫和成虫的酶谱相比较,结果发现在鼠体内从早期滞育虫体到晚期滞育虫体MDH同工酶区带增多,符合“卫氏并殖吸虫的MDH同工酶区带随发育呈增多及复杂的趋势”的研究结果。鼠体的晚期滞育虫体与犬体童虫和成虫的MDH酶谱基本相似,提示卫氏并殖吸虫在转续宿主体内滞育虫体的MDH同工酶的基因表达及修饰过程与适宜宿主体内的虫体可能一致。  相似文献   

6.
泡囊狸殖吸虫在福建省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证实福建省为泡囊狸殖吸虫的又一疫源地 ,补充该虫种的成虫、囊蚴形态研究。 [方法 ]分离蟹体内囊蚴 ,观测其形态并感染动物检获成虫观察。 [结果 ]在建瓯市发现泡囊狸殖吸虫 ,检查与溪蟹同一孳生地溪坑中的放逸短沟蜷 1873个 ,无阳性发现 ;福建拟钉螺和建瓯洱海螺的阳性率分别为 0 .10 % (1/6 95 )和 0 .2 5 % (5 /2 0 38) ,但因与斯氏狸殖吸虫混合感染 ,难以分辨有否泡囊狸殖吸虫尾蚴。第二中间宿主有 4种淡水蟹类 ,以福建华溪蟹为主。发现有斯氏狸殖吸虫单独感染或与泡囊狸殖吸虫两种囊蚴混合感染 ,感染率分别为 36 .8% (4 3/117)和 2 0 .5 % (2 4/117) ,检出囊蚴数分别为 80 6和 40个。将 12个及 4个泡囊狸殖吸虫囊蚴分别感染猫与大鼠 ,5 6d后在猫粪便中检及虫卵 ,6 8d后剖杀 ,检获成虫 6条 ,感染回收率 5 0 % (6 /12 )。 [结论 ]福建为泡囊狸殖吸虫又一疫源地 ,猫为适宜宿主 ,成虫形态特征与斯氏狸殖吸虫相似 ,定种以囊蚴的特征为根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卫氏并殖吸虫童虫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锯齿华溪蟹分离卫氏并殖吸虫囊蚴, 以每鼠80~150 个囊蚴感染小鼠和大鼠, 分别于感染后10~30 d 和80~580 d 分期解剖小鼠和大鼠, 检查虫体。观察童虫的寿命、在死亡宿主或5~8 ℃生理盐水中, 存活的时间及对新宿主的侵袭力。结果: 童虫的寿命较长, 大鼠于感染囊蚴580 d 死亡后检出的童虫仍可转种其它大鼠; 同样, 小鼠体内的童虫也可转种其它小鼠, 童虫寿命不受某一个体宿主寿命限制。在转续宿主间转换, 可延长童虫的寿命, 并保持其活力和侵袭力。死亡小鼠体内的童虫及低温保存的童虫, 仍有较强的活力与侵袭力。结论: 童虫具有较强的活力与侵袭力, 为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卫氏并殖吸虫童虫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锯齿华溪蟹分离卫氏并殖吸虫囊蚴, 以每鼠80~150 个囊蚴感染小鼠和大鼠, 分别于感染后10~30 d 和80~580 d 分期解剖小鼠和大鼠, 检查虫体。观察童虫的寿命、在死亡宿主或5~8 ℃生理盐水中, 存活的时间及对新宿主的侵袭力。结果: 童虫的寿命较长, 大鼠于感染囊蚴580 d 死亡后检出的童虫仍可转种其它大鼠; 同样, 小鼠体内的童虫也可转种其它小鼠, 童虫寿命不受某一个体宿主寿命限制。在转续宿主间转换, 可延长童虫的寿命, 并保持其活力和侵袭力。死亡小鼠体内的童虫及低温保存的童虫, 仍有较强的活力与侵袭力。结论: 童虫具有较强的活力与侵袭力, 为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陈氏狸殖吸虫与猫及大鼠的宿主适宜性。方法从陈氏狸殖吸虫流行区采集溪蟹,分离囊蚴,经口感染家猫、SD大鼠。40 d后检查粪便,观察排出虫卵的时间,90~112 d剖检动物,回收虫体,计算成虫率。结果家猫感染后50 d粪便可检出虫卵;大鼠检出虫卵时间为感染后第68~70 d。猫剖检虫体8条,成虫率87.5%(7/8);大鼠剖检虫体16条,成虫率43.75%(7/16)。结论猫和大鼠均可作为陈氏狸殖吸虫的实验终宿主;陈氏狸殖吸虫与猫的适宜性优于大鼠。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二倍体型(2n)、三倍体型(3n)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滞育童虫人工感染小鼠。结果少数两型囊蚴、滞育童虫在小鼠体内均可发育为大型童虫,但3n囊蚴及滞育童虫发育为大型童虫的百分比都明显高于2n。说明小鼠为两型卫氏并殖吸虫非适宜宿主,但3n较2n卫氏并殖吸虫更适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广州北部山区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现状。方法采集并解剖调查点山溪中螺蛳、溪蟹,检查并 殖吸虫尾蚴、囊蚴。用所获囊蚴人工感染猫、犬,解剖猫、犬查找并殖吸虫成虫。取成虫样本,进行COI 基因、ITS2基因序列分析,与GenBank检索并殖吸虫,COI基因与ITS2基因序列相比较。结果良口螺蛳尾蚴 感染率0.32%(4/1 210),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100%(35/35)。感染度:79.4个囊蚴/只 蟹,11.12个囊蚴/g蟹,最高只蟹检出囊蚴1 050个,蟹种平和华溪蟹。南昆山螺蛳尾蚴感染率0.15%(3/2 000),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 100%(59/59),感染度:105.66个/只蟹,7.87个/ g蟹。蟹 种为平和华溪蟹。吕田螺蛳尾蚴感染率0.03%(1/310),螺蛳种为拟钉螺。溪蟹囊蚴感染率36.73% (36/98),感染度4.55个囊蚴/只蟹,0.53个囊蚴/ g蟹,蟹种为平远南海溪蟹。良口和南昆山成虫COI、 ITS2基因DNA序列与GenBank检索卫氏并殖吸虫COI、ITS2基因序列相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9%、98%和98%、 97% 。结论广州北部山区新发现卫氏并殖吸虫超高度疫源地两处,两疫源地虫种无差异。斯氏狸殖吸虫中 度疫源地一处。  相似文献   

12.
三氯苯达唑治疗家犬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三氯苯达唑治疗家犬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疗效。方法 :腹腔内注射感染囊蚴10 0个 /犬, 共 6只。感染后 170 d,治疗组 3犬口服三氯苯达唑 10 0 mg/ kg· d× 2 d。治后逐日粪检以 Stoll法计数虫卵。治后 38d解剖观察犬肺部虫囊和虫体情况 ,并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感染后60 d6只犬粪便中均发现卫氏并殖吸虫虫卵。治疗后 7— 14d,治疗组犬粪便中并殖吸虫卵阴转。对照组犬双肺虫囊数分别为 18、24 和 2 4个 ,检获并殖吸虫成虫分别为 38、51和 4 2个 ;治疗组犬双肺虫囊数分别为 10、7和 4个 ,仅在 1犬中发现 2条较小的成虫 ,其余 2犬未检获并殖吸虫 ,减虫率平均为 98.5%。结论 :三氯苯达唑对卫氏并殖吸虫 有良好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了解粤北地区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现状。 方法 采集并解剖每处调查点山溪中螺蛳及溪蟹,查找并殖吸虫尾蚴和囊蚴。以所获囊蚴人工感染猫、犬,解剖猫、犬查找并殖吸虫成虫。取成虫样本,与GenBank里并殖吸虫的COI基因与ITS2基因序列比对,进行基因序列分析。 结果 里东、叟里元、下洞河、太坪和小坑5处调查点溪蟹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74.54﹪ (41/53)、68.91﹪ (32/47)、77.77﹪(24/32) 、76.92﹪ (40/52)和81.5% (22/27),溪蟹物种均鉴定为平和华溪蟹。与GenBank三平正并殖吸虫基因序列比对,5处成虫样本COI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5% 、100% 、99.5% 、99.5% 和100%,ITS2基因同源性为100%。大洞调查点的螺蛳检出并殖吸虫短尾尾蚴,感染率为0.058% (1/1,700),螺蛳物种鉴定为放逸短沟蜷,溪蟹检出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8.09﹪ (32/84),溪蟹物种亦鉴定为平和华溪蟹。大洞成虫样本COI基因与卫氏并殖吸虫同源性100%,ITS2基因与卫氏并殖吸虫同源性99.5%。 结论 粤北地区新发现三平正并殖吸虫高度疫源地5处,第二中间宿主为平和华溪蟹。5处疫源地虫种间无差异。卫氏并殖吸虫高度疫源地1处,第一中间宿主为放逸短沟蜷,第二中间宿主为平和华溪蟹。 关键词:并殖吸虫 ;尾蚴 ; 囊蚴 ;感染率 ; 放逸短沟蜷 ;平和华溪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广东省卫氏并殖吸虫分布现状。方法 解剖采集自广东省从化市良口、 龙门县南昆山、 乐昌市大洞和平远县木溪与郭屋等5个调查点山溪的螺蛳及溪蟹, 检查卫氏并殖吸虫尾蚴、 囊蚴。以所获囊蚴人工感染家猫、 犬, 解剖查找并殖吸虫成虫。取成虫样本, 进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基因 (COI基因) 和核糖体基因第二间隔区 (ITS2 基因) 基因序列分析, 并与GenBank中现存并殖吸虫的COI、 ITS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良口、 南昆山、 大洞、 木溪和郭屋5处疫源地的第一中间宿主螺蛳鉴定均为放逸短沟蜷, 其尾蚴感染率分别为0.33%、 0.15%、 0.058%、 0.10%和0.05%; 第二中间宿主溪蟹鉴定均为平和华溪蟹, 其囊蚴感染率分别为100%、 100%、 38.09%、 55.36%和65.26%。良口、 南昆山、 大洞、 木溪和郭屋平均每只蟹检出囊蚴数量分别为79.4、 105.66、 9.16、 16.18个和15.6个, 平均每克蟹含囊蚴数量分别为11.12、 7.87、 0.58、 0.69个及0.85个, 囊蚴鉴定均为卫氏并殖吸虫。人工感染家猫、 犬体内检获卫氏并殖吸虫成虫与虫卵。良口、 南昆山、 大洞、 木溪和郭屋5处调查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样本COI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AF219379.21、 AF540958.1号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 99%、 99%、 98%、 99%, ITS2基因序列与DQ836243.1、 DQ351845.1、 AB354217.1号同种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8%、 99%、 98%、 98%、 98%。结论 广东省新发现2处卫氏并殖吸虫超高度疫源地和3处卫氏并殖吸虫高度疫源地, 5 地虫种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异盘并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豚鼠、家兔和大鼠,20~70d分期解剖。从上述动物的胸腔、腹腔、肝脏、肺和肌肉中,均检获虫体。豚鼠感染20d后,虫体发育出现分化。体腔和肝脏的虫体,发育迅速,生殖器官雏形可见。肌肉中虫体发育缓慢。感染40d~50d,豚鼠和家兔肺部均有虫囊形成,虫体多集中于体腔。此时,多数动物都因大型童虫穿破血管,导致胸腔积血而死亡。wistar和SD两种品系大鼠均为适宜终宿主,感染70d后,wistar鼠除肺部有虫囊形成外,肝脏也获多个虫囊,囊内虫体发育良好,子宫内充满虫卵。将大鼠体内所获50条小型童虫,经口感染家犬1只,62d后,从犬肺虫囊与胸腔中共获成虫12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广州北郊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状况。方法采集调查点山溪中螺蛳1,216只,溪蟹39只,收集当地村庄猫、犬粪便各3份。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和虫卵。解剖虫卵检查阳性猫、犬,查找并殖吸虫成虫。结果螺蛳感染率为0.32‰(4/1,210)。螺种为放逸短沟蜷。蟹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100%(35/35)。感染度:2~1,050个囊蚴/只蟹,2~30.75个囊蚴/g蟹。部分蟹体同时感染二倍体、三倍体两型囊蚴。蟹种为平和华溪蟹。猫、犬粪便各有1份检出并殖吸虫卵,感染率为33.33%(2/6)。解剖虫卵检查阳性猫、犬,检获卫氏并殖吸虫成虫15条。结论首次发现广州北郊从化良口存在严重卫氏并殖吸虫流行,为超高度疫源地(I级)。鉴于卫氏并殖吸虫是我国主要致病并殖吸虫,该疫源地处于从化和广州主要饮用水源的流溪河源头,具有导致流溪河流域人群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潜在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的 对福建省政和县东部并殖吸虫虫种、 宿主种类及其感染率进行调查, 以确定当地并殖吸虫病疫源地。方 方 法 法 采集政和县当地淡水螺、 蟹及野猫粪便, 检查螺体内并殖吸虫尾蚴、 蟹体内囊蚴和野猫粪便中的虫卵。结果 结果 共检 查1 035只放逸短沟蜷和4 890只建瓯拟小豆螺; 仅在建瓯拟小豆螺体内发现并殖吸虫尾蚴, 其感染率为 0.10% (5/4 890)。检查政和博特溪蟹34只, 其中29只感染斯氏并殖吸虫囊蚴, 感染率为85.29%, 每只蟹及每克蟹组织平均囊 蚴数分别为3.85个和0.62个; 检查福建华溪蟹36只, 其中14只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 感染率为38.89%, 每只蟹及每克 蟹组织平均囊蚴数分别为6.43个和0.03个。2份野猫粪便中有1份检获并殖吸虫虫卵。结论 结论 福建省政和县东部存在 由斯氏并殖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引发的中、 高度疫源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陕西地区斯氏狸殖吸虫7条后尾蚴和12条童虫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后尾蚴及童虫体表均有许多褶嵴。后尾蚴体表中线之前及吸盘周围有许多半球形感觉乳突分布。除吸盘周围外,全身布满体棘,前密后稀,呈三角尖刀形或凿形,无纵纹、缺刻及分裂。童虫感觉乳突较后尾蚴显著减少,体棘出现纵纹和缺刻,10~12%的棘已分裂为簇生棘。犬体内童虫与大鼠体内童虫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