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达唑的驱钩虫效果,我们于1986年10月至1987年4月在四川省内江县永安乡,采用3d疗法,对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达唑(每片含C型甲苯达唑100mg和盐酸左旋咪唑25mg)的近期(治后2周)和远期(治后20周)疗效进行了现场观察。 234例中男性105例,女性129例,年龄15~70  相似文献   

2.
在体外美洲钩虫成虫接触药物后活动性明显下降,体表皱缩,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蠕动缓慢,咽收缩无力并且不规律,体态膨胀不均匀,48小时内虫体趋于不动。药物对体内蛔虫和体外钩虫作用的超微结构显示:微绒毛变性且部分消失;肠细胞分泌颗粒积聚并融合,出现自噬空泡,糖原减少,线粒体变性。蛔虫卵细胞间出现溶酶体,子宫细胞内质网疏松,分泌颗粒融合,糖原缺乏;精细胞充满致密小体,线粒体广泛变性。未见钩虫生殖细胞超微结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对蛔虫和钩虫作用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个美洲钩虫成虫接触药物后活动性明显下降,体表皱缩,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蠕动缓慢,咽收缩无力并且不规律,体态膨胀不均匀,48小时虫体趋于不动。药行对体内蛔虫和体外钩虫作用的超微结构显示:微绒毛变性且部分消失;肠细胞分泌颗粒积聚并融合,出现自噬空泡,糖原减少,线粒体一。蛔虫卵细胞间出现溶酶体,子宫细胞内质网疏松,分泌颗粒融合,糖原缺乏;精细胞充满蜜小体,线粒体广泛变性。未见钩虫生殖细胞超微结构明显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国内多采用各种化疗措施控制钩虫感染的回升,而在冬季采用全民服药驱虫控制钩虫感染回升的报道不多。作者于1995年10月与12月,在安定县岭口镇儒沐塘,对全村居民采用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达唑伍用驱虫,进行了控制钩虫感染回升的现场观察。观察方法1 粪检 在治疗前、治疗后半月和半年,均用改良加藤氏法和试管滤纸培养法,14岁以下儿童加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凡钩虫卵阳性者,均计数虫卵,培养钩蚴阳性者,则进行抽查以鉴定虫种。2 土壤分离钩虫卵 采集屋内外的表土,每份重100g,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分离虫卵。3 土壤分离钩蚴 在治疗前和治…  相似文献   

6.
本观察共分4组:甲组104例,首服阿苯达唑300mg和复方甲苯咪唑1片(含甲苯咪唑100mg、左旋咪唑25mg),第2、3次各服复方甲苯咪唑1片,1.5d服完;乙组117例,每次服阿苯达唑100mg和复方甲苯咪唑1片,1.5d共服3次;丙组61例,阿苯达唑600mg顿服或1.5d分3次服,每次200mg;及丁组87例,1.5d服3次,每次服复方甲苯咪唑2片。4个组治后半月复查,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的阴转率分别为:甲组100%(36/36)、95.0%(76/80)、65.7%(44/67);乙组100%(42/42)、100%(75/75),66.7%(54/81);丙组100%(19/19)、82.1%(32/29)、52.8%(19/36);丁组96.3%(26/27)、73.8%(45/61)、62.3%(33/53)。蛔虫卵和钩虫卵减少率均在95%以上甚至100%,鞭虫卵减少率也可达80.1~93.9%。4个组的服药后副反应均甚轻微,以头昏和胃部不适多见,副反应率分别为11.8%、5.4%、0%及4.7%。结果提示两药小剂量伍用较单药常用量为优,且以驱治蛔虫和钩虫的效果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比较了阿苯达唑、复方甲苯咪唑和噻嘧啶3种药物治疗钩虫感染者的效果。 材料和方法 1 对象 凡粪检钩虫卵阳性者均作为治疗对象,共收治124例。 2 粪检方法 用改良加藤法检查钩虫卵,治疗前后均作钩虫卵计数;并取同粪0.5g,用试管滤纸培养法培养钩虫幼虫,鉴别虫种。 3 药物与分组 阿苯达唑片剂,湖北  相似文献   

8.
9.
为寻找驱除钩虫和驱治其它肠道线虫混合感染的最佳方案,我们于1988年9~10月,采用阿苯达唑伍用小剂量复方甲苯咪唑驱除肠道线虫,并与两药单用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一、治疗对象和方法(一)治疗对象为江苏省江都县吴堡乡居民粪检线虫卵阳性者。(二)检查方法为定量透明法与盐水漂浮法联用。定量透明法按沈一平等报道的方法进行,每份粪样镜检2张厚片;盐水漂浮法用自制金属定量圈(孔径10mm,长7mm)刮取经100孔/英寸铜丝布滤过的粪  相似文献   

10.
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治疗钩虫、鞭虫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驱治钩虫和鞭虫感染的疗效。方法用伊维菌素6mg和12mg分别伍用阿苯达唑200mg顿服治疗钩虫感染者,伊维菌素12mg伍用阿苯达唑200mg顿服治疗鞭虫感染者;同时,用阿苯达唑400mg顿服分别治疗钩虫和鞭虫感染者。用虫卵阴转率评价疗效。结果6mg和12mg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钩虫感染者,其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3.3%和95.5%,12mg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鞭虫感染者,其虫卯阴转率为94.3%;而单用阿苯达唑治疗钩虫和鞭虫感染者,其虫卵阴转率分别为66.7%和47.1%。结论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驱治钩虫和鞭虫感染的效果良好,两药有协同作用,而不良反应轻微、短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驱治钩虫和鞭虫感染的疗效。 方法 用伊维菌素 6mg和 12mg分别伍用阿苯达唑 2 0 0mg顿服治疗钩虫感染者 ,伊维菌素 12mg伍用阿苯达唑 2 0 0mg顿服治疗鞭虫感染者 ;同时 ,用阿苯达唑40 0mg顿服分别治疗钩虫和鞭虫感染者。用虫卵阴转率评价疗效。 结果  6mg和 12mg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钩虫感染者 ,其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93 .3 %和 95 .5 % ,12mg伊维菌素伍用阿苯达唑治疗鞭虫感染者 ,其虫卵阴转率为 94.3 % ;而单用阿苯达唑治疗钩虫和鞭虫感染者 ,其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66.7%和 47.1%。 结论 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伍用驱治钩虫和鞭虫感染的效果良好 ,两药有协同作用 ,而不良反应轻微、短暂。  相似文献   

12.
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咪唑均属广谱、高效、低毒驱肠道寄生线虫药,据报道,其对蛔虫和蛲虫有良好的驱除效果,对钩虫疗效也较好。为了探索控制蛲虫感染的有效方法,1987—1988年我们曾在浦北县的两所幼儿园进行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3.
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咪唑控制蛲虫感染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咪唑对兖州市2所幼儿园进行驱虫实验,儿童易于接受,驱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阿苯达唑与小量复方甲苯咪唑伍用的驱虫方案,对驱治钩虫和其它肠道线虫混合感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进一步了解和验证这种伍用方案的效果,我们进行了扩大病例的观察。一、治疗对象和方法 (一)治疗对象江都县吴堡乡居民,经定量透明法(2片)和盐水漂浮法(3片)粪检肠道线虫卵阳性者(孕妇和有严重心、肝、肾病变及精神病史者除外)列为治疗对象。 (二)分组阿苯达唑(商品名肠虫清)系中美天津史克公司产品,批号Z8903033,每片200mg;复方甲苯咪唑为南京第二制药厂产品,批号880501,每片含C型甲苯咪唑100mg,盐酸左旋咪唑25mg。受治者按年龄、性别、虫种和虫卵数尽量均匀分配于各组,A组104例,男性42人,女性62人,年龄3~80岁,首次同服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讨复方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对幼儿蛲虫病的治疗效果,于1985年5月至11月治疗幼儿蛲虫感染者368例。 一、方法与对象 于治前和服药后3d,用透明胶纸肛拭法,于清晨对幼儿园2~6岁儿童采样检查,凡蛲虫卵阳性者作  相似文献   

16.
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咪唑配伍驱治肠道线虫的疗效已得到公认,为了比较其不同剂量配伍及疗法对肠道线虫的驱虫效果,尤其是对美洲钩虫和鞭虫的驱虫疗效,我们在1990年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比较观察。 材料和方法 1 驱虫对象 对吴江市横扇镇亭子港、北前和轮牛3个村的居民采用Kato—Katz法(1片)加饱和盐水浮聚法(2片)进行粪检筛出的肠道线虫感染者,经体检无怀孕、发热,无急、慢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的,作为本次驱虫对象。  相似文献   

17.
随着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在驱肠道线虫中的广泛应用,有关药物抗性的问题已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者通过对既往研究的比较分析,观察上述3种药物对蛔虫、鞭虫和钩虫的作用。以治愈率(CR)和减卵率(ERR)作为药物疗效的判断指标。结果发现:用WHO推荐的治疗剂量,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驱蛔虫的效果都很好,平均CR为95%—97%、ERR为99%—100%,且不同治疗剂量对疗效影响不大。但若用于驱鞭虫和钩虫,疗效降  相似文献   

18.
阿苯达唑对蛔虫、蛲虫、钩虫、绦虫、吸虫、贾第虫等感染有较好的驱虫疗效,被誉为一跨纲性的驱虫药物。1986年我们应用杭州药厂生产的胶囊型阿苯达唑(每粒含药100mg)对我省常见的、感染率高的、危害较大的蛔虫、蛲虫进行了现场驱虫观察。治疗对象,蛔虫为西安市郊县一所中学的部分学生:蛲虫为西安市的二所托儿所2~5岁的幼儿;检查方法,蛔虫  相似文献   

19.
对小学生分别用阿苯哒唑2片和复方甲苯咪唑2片顿服驱除蛔虫,虫卵转阴率为96.08%和100%,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阿苯达唑合并复方甲苯咪唑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以阿苯达唑600mg合并复方甲苯咪唑6片(每片含甲苯咪唑100mg,左旋咪唑25mg),1.5d 3次分服.1月后复查,钩虫、蛔虫、鞭虫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6.2%,100.0%和75.0%.虫卵减少率为99.9%、100.0%和93.5%.服药后5d内排虫情况,对蛔虫驱虫效果最快,前3d的排虫数占总排虫量的95.0%;钧虫次之,第2—4d的排虫数占总排虫的91.0%;对鞭虫的驱虫效果较慢,排虫量从第3d开始上升,至第5d达高峰,显示鞭虫排虫时间较长.观察180例服药者,出现10例副反应,副反应率为5.6%.结果提示,两药伍用驱除肠道线虫较单药常用量疗效更优、疗程缩短,且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