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安全性和彻底性。方法2例穿刺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了乳腺原发病灶的射频消融治疗,消融后3个月内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术后进行了常规病理检查。随访12个月行影像学检查。结果切除后病理检查显示病例一原发肿瘤长径小于2cm(1.6cm)的病理检查未见癌残留;病例二原发肿瘤大于2cm(2.5cm)的病例显示肿瘤中心区为坏死组织,范围约3.5cm,周边见少量导管内癌成分。两例患者目前术后随访1年复查,影像学检查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灶。结论射频消融术为原发且长径小于2cm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创伤更小且更为美观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主要临床病理因素和治疗因素对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影响,降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T1和T2的平均无瘤间期显著长于T3(P〈0.05),腋淋巴结阳性数0~3个组的平均无瘤间期显著长于3个以上组(P〈0.05),完成综合治疗组的平均无瘤间期显著长于未完成组(P〈0.05)。未完成综合治疗的主要原因晃对综合治疗不重视。结论:原发肿瘤的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数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诺维本加表柔比星(表阿霉素)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001年9月~2003年2月,76例Ⅱb期至Ⅲb期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入组本次临床试验。入组病例术前接受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诺维本25mg/m^2,第1、8天;表阿霉素60mg/m^2,第1天,每三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的缓解情况,并观察新辅助化疗的毒性反应。结果:原发病灶临床有效率为84.2%,其中完全缓解(CR)19.7%,部分缓解(PR)64.5%,疾病稳定(SD)14.5%,疾病进展(PD)1.3%;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4.5%(11/76)。32例化疗前细针穿刺活检明确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人中,9例(28.1%)术后病理腋淋巴结转移阴性。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症、脱发和恶心/呕吐,共有39例(54.2%)病人发生了Ⅲ到Ⅳ度的白细胞减少症,但未有因此而发生的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诺维本加表阿霉素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乳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及分级在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细针穿刺活检确诊的53例乳腺癌病例,给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2周期,化疗前明确组织学类型、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化疗后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并行术后病理检测,评估化疗疗效,分析各临床病理特征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53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缓解(包括部分及完全缓解)41例(77.4%),其中病理完全缓解3例(5.7%)。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组织学类型及分级密切相关(P<0.01),与年龄、是否绝经及原发肿瘤期别均无关(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疗效仅与组织学类型及分级相关,浸润性导管癌化疗的疗效较非浸润性导管癌疗效佳。组织学分级高者优于分级低者,组织学亚型及级别可作为新辅助化疗敏感病例选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可行性和不良反应。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接受以吡柔比星(THP)50mg/m^2为主的术前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5~7 d天再予手术(试验组)。39例乳腺癌患者同期直接手术(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化疗总有效率为77.7%(35/45);两组的手术难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使原发病灶缩小,减少手术范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可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表达的差异性,探讨其对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Elivision法分别测定53例乳腺癌组织化疗前后C-erbB-2的表达,比较其差异性;同时评估C-erbB-2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53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缓解(包括部分及完全缓解)41例(77.4%),其中病理完全缓解3例(5.7%)。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3例无癌组织进行检测,其余50例患者中各指标的变化情况:C-erbB-2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一致的为43例(86.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rbB-2表达阳性的病例86.7%(13/15)、表达阴性的病例73.7%(28/38)有化疗反应,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性(P=0.472)。结论新辅助化疗不影响乳腺癌组织中C-erbB-2的表达,单因子C-erbB-2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化疗对激素受体的影响及疗效与激素受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vision法测定53例乳腺癌化疗前后ER、PR的表达并比较差异;评估化疗后病理反应情况;分析ER、PR表达与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的相关性。结果:53例乳腺癌化疗后,病理缓解率为77.4%,病理完全缓解率为5.7%。ER、PR化疗前后表达发生完全相反的改变的分别是9(18%)、11(2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或PR的表达与化疗后的PCR率无相关性。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少数病例能达到PCR,且其不影响ER、PR的表达。ER或PR的表达不能预见化疗后的PCR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乳癌手术及术后放疗引起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乳癌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的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微波治疗.结果:总缓解率100%;完全缓解率64.3%(36/56);部分缓解率30.4%(17/56),轻度缓解率3.6%(3/56).轻/中度水肿缓解率100%(48/48);重度水肿缓解率62.5%(5/8).单纯手术后水肿缓解率100%(29/29);术后放疗后水肿缓解率88.9%(24/27).统计学分析,轻/中度淋巴水肿和重度淋巴水肿缓解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纯手术后淋巴水肿和术后加放疗淋巴水肿缓解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放射治疗发生重度淋巴水肿患者无完全缓解病例.结论:微波治疗能使乳腺癌手术及术后放疗引起的上肢淋巴水肿减轻、消退,淋巴水肿程度愈轻疗效愈好,术后放疗且重度淋巴水肿患者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补测在激素受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观察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门诊随访及住院患者中补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PR的表达情况,所有标本(包括原发癌病灶及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由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检测中心进行,根据检测报告,原发病灶阴性而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或PR阳性者补加内分泌治疗。   结果   56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中,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阳性8例(14.3%),PR阳性2例(3.6 %),ER和PR均阳性3例(5.4%),共13例(23.3%)因补查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或PR变阳性而在随访中加用内分泌治疗。肿瘤原发病灶与腋转移淋巴结ER和PR均阴性43例(76.7%),即肿瘤原发癌病灶与腋转移淋巴结ER和PR均为阴性表达的总符合率为76.7%,不一致率为23.3%。   结论   受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病灶与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PR表达具有一定的不一致性,对原发癌病灶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应检查其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受体的表达,可能筛查出原发病灶受体阴性而复发转移病灶受体阳性患者,及时加用内分泌治疗,提高该类患者的疗效,亦可解释部分激素受体阴性而内分泌治疗也有一定疗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保留乳房性乳腺癌手术加哨兵淋巴结活检(附10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加哨兵淋巴结活检临床经验.方法肿块局部扩大切除23例,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80例,全部病例均行哨兵淋巴结活检.结果活检与术后病理对照,准确性95.8%,假阴性率14.1%,假阳性率0.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在早期乳腺癌中以哨兵淋巴结活检取代常规的腋淋巴结清扫,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术可行;术后应进行根治性放疗及全身化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对6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采用新辅助化疗CAF(或CEF)方案,共3 ~ 4个周期,分别测量化疗前、后肿瘤大小的变化,评价疗效。择期行根治手术或保乳手术、局部根治性放疗,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66例中临床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43例,无效(NC)18例,进展(PD)1例,总有效(CR+PR)率71.06 %。未发生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具有降低肿瘤分期,增加根治和保乳手术机会,指导术后化疗方案选择,消灭全身亚临床转移病灶,提示病情预后,提高5年生存率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晚期食管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管癌外科手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病理变化和对手术治疗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2例病灶长度≥5cm的食管癌病人,外科术前对相应食管癌选择性造影并灌注化疗药物,比较病灶长度的变化,结合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学改变,观察其疗效.结果22例介入治疗后,病灶长度有不同程度缩短,其中完全缓解(CR)3例(13.6%),部分缓解(PR)11例(50.0%),稳定(S)8例(36.4%).手术切除18例,切除率81.8%,组织病理发现癌组织变性坏死.结论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有助于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手术切除率,且并发症较少,是食管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新辅助化疗探讨颈、胸联合根治术在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例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行2~3周化疗(CAF或CMF方案),发现原发肿瘤及锁骨上淋巴结均缩小后,同时施行乳腺癌根治术和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术,术后继续给予综合治疗.结果:联合根治术后,全部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无肉眼肿瘤残留.共切除锁骨上淋巴结142枚,平均11.8枚,其中转移116枚,平均9.7枚.最多的患者淋巴结切除20/21(+),平均转移率达81.7%.乳腺腋窝清除术中切除淋巴结290枚,平均24.1枚,其中转移204枚.1例患者的病理诊断为右乳腺内下及中下髓样癌,腋下淋巴结为0/19,而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术后转移情况为1/4(+),属于跳跃性转移.结论:结合新辅助化疗实行联合根治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6例联合术前淋巴显像与术中1探测仪和蓝染料检测乳腺癌SLNB的结果。结果全组SLNB成功率98.2%(703/716),验证组SLNB的假阴性率16.0%(15/94)。淋巴显像共成功地确定出620例患者(86.6%)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并在36例患者(5.0%)中发现了腋窝以外的前哨淋巴结。淋巴显像确定SLN的失败率与原发肿瘤的部位、肿瘤的病理类型和注射同位素到显像的时间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注射示踪剂前已进行肿瘤切除活检的患者,其淋巴显像成功率低于未行肿瘤切除活检者;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显像的成功率低于淋巴结阴性患者。术中确定SLN的成功率在术前淋巴显像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99.5% vs 91.0%,P〈0.01)。术前淋巴显像是否成功确定SLN与SLNB的假阴性率无显著相关性(P=0.731)。结论乳腺癌SLN术前淋巴显像可以预测术中SLNB的成功率,同时术前淋巴显像有助于确定腋窝以外的SLN,但术前淋巴显像并非乳腺癌SLNB所必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阳性淋巴结比率(positive-exampled rate,PER)对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原发乳腺癌患者75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如年龄、月经状态、癌家族史、原发肿瘤直径、阳性淋巴结数、切检淋巴结数、腋尖淋巴结状态、PER、结外浸润(extracapsular extension,ECE)、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estrogen-progesterone receptor,ER-PR)、术后化疗、术后放疗及局部区域复发率(locoregional recurrence rate,LRR),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上述临床病理因素对乳腺癌患者OS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月经状态(P=0.006)、肿瘤直径、阳性淋巴结数、切检淋巴结数、PER、腋尖淋巴结、ECE、术后化疗、术后放疗和LRR(P值均〈0.001)对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OS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直径、术后化疗、术后放疗、LRR和PER(P值均〈0.05)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PER是影响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在国外已有大量经验,国内也越来越被患者接受。我科自1995年1月~1997年6月和外科合作对35例Ⅰ期、Ⅱa期乳腺癌作了保乳手术。现就术后放射治疗照射范围、照射方法剂量及近期效果作初步报道。1 材料与方法32例患者年龄在38~55岁,3例60岁以上均为自愿接受该方法。术前检查病灶均<3cm,单侧、孤立。腋淋巴结未扪及。手术方法:原发灶作肿块边缘外2cm梭形切口,腋淋巴结位于外上象限者与原发灶合并一个切口,余则另作切口。同侧腋淋巴清扫至第二组。保留神经。术后病理:导管浸…  相似文献   

17.
69例年轻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年轻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年龄小于40岁的接受术前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结果]全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9例(13.0%),有效率76.8%(53/69);1例病情进展。5例在化疗后接受了保乳手术。单因素分析发现,含紫杉类方案(TE)是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因素(P〈0.05),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ER、PR、HER-2表达和分子分型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无关。[结论]年轻局部晚期乳腺癌对术前化疗敏感,含紫杉类药物的方案有助于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99mTc- 硫胶体(99mTc-Sulfur colloid ,SC)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7 月到2010年1 月本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于乳腺肿块周围3 点、6 点和12点位置各注射99mTc-Sc37MBq 后15min、30min、1h、2h 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 )显像,术中用γ 探针探测“热点”淋巴结分析术前淋巴显像与术中探测检测乳腺癌SLNB的结果。结果:术前99mTc-Sc 淋巴显像成功确定60例患者(85.71%)的前哨淋巴结,5 例患者(7.15%)发现腋窝以外的前哨淋巴结。淋巴显像确定SLN 的成功率与原发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部位等因素无显著性相关(均P>0.05);与注射同位素到显像的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 术中确定SLN 的成功率在术前淋巴显像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乳腺癌SLN 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99mTc-Sc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导向性,能较好的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TP)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TP”方案化疗1疗程后行子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宫颈癌病灶大小在化疗前和手术切除后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后病理反应等,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化疗有效率为86%(21/23),其中2例完全缓解化疗毒副反应轻微,所有患者均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化疗近期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与乳腺癌术后首发骨转移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我院81例乳腺癌术后首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骨转移好发部位、病灶特点、发生时间及激素受体情况等规律.结果:本组术后首发骨转移患者均曾接受正规的局部治疗和辅助化疗,骨转移与患者术前年龄、肿块大小、腋淋巴结情况及术后肿块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数、病理类型相关;乳腺癌术后首发骨转移好发部位依次是腰椎、胸椎、骨盆、肋骨和股骨,多为溶骨性病灶;中位发生骨转移时间是术后32.2个月.结论:年轻的,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肿块T2/T3,腋淋巴结转移≥4 枚,为术后首发骨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