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hs)、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动态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增强的免疫透射比浊法对35例初发AMI患者血清CRPhs、cTnI、Mb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CRPhs在发病后不断上升,在48h前后达到高峰(13.20±6.69)mg/L,1周后CRPhs基本降至正常水平;Mb在12h前后达到高峰(203.5±92.6)μg/L,48h基本降至正常;cTnI在24h达到高峰(10.56±4.65)μg/L,1周后检测仍然较正常水平偏高。结论动态监测CRPhs、Mb、cTnI血清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9):2523-2524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的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ACS的患者13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9例,60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TnI和hs-CRP的含量,并作相互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包括AMI、UAP、SAP)cTnI、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的cTnI、hs-CRP的含量比UAP的均显著升高(P〈0.05);UAP组的cTnI、hs-CRP含量也高于SA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TnI、hs-CRP水平与ACS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ACS发病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比较心脏标记物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动态性变化,探讨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及6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CTnI、CK-MB和hs-CRP检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CK-MB和hs-CR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nI、CK-MB和hs-CRP在AMI早期诊断中有应用价值,三者结合可以提高对AMI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陈玲玲 《安徽医学》2012,33(9):1224-1226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检测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yo)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4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受检人员的cTnI、Myo以及hs-CRP的血清水平。结果治疗组的Myo、hs-CRP以及cTnI 3个指标的浓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yo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0~4 h出现上升,8~12 h达峰值,12~24 h后出现回落,3 d后降至正常值;cTnI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4~8 h出现上升,8~12 h达峰值,12~24 h始终处于高水平,3 d后出现回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逐步上升,2~24 h达高峰,3 d后回落至正常值。结论采用Myo、cTnI以及hs-CRP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各具优势,联用3个指标进行检测能够将各自优势进行互补,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提倡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cTnI及CK-MB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hs—CRP、cTnI及CK-MB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夹心ELISA法及免疫抑制法测定63例UA患者和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血清hs-CRP,cTnI及CK-MB含量。结果:UA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为(6.34±1.69)mg/L,与SA组(2.21±0.96)mg/L及健康组(1.10±0.64)mg/L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UA患者血清cTnl含量为(8.60±8.34)μg/L,与SA组(2.47±1.79)μg/L及对照组(1.95±1.94)μg/L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CK-MB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UA患者存在微小心肌损伤,炎症反应是UA一个重要发病因素,cTnI是判断微小心肌损伤特异且敏感的指标,hs-CRP在UA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超敏CRP(hs-CRP)以及肌钙蛋白T(cTnT)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临床确诊为ACS的患者,测定其血清IMA、hs-CRP、cTnT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计算单项或联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50例ACS患者IMA与hs-CRP、cTn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01)。IMA与hs-CRP、cTnT水平呈负相关(r=-0.53、-0.50,P<0.01)。ACS患者IMA与hs-CRP、cTn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936、0.657、0.856,在最适诊断参考值分别为70.15 U/mL、1.30 mg/L、0.01μg/L,诊断的灵敏度为87.5%、78.0%、80.0%,特异度分别为96.0%、57.5%、80.0%,约登指数分别为0.84、0.36、0.60,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1.88、1.84、4.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70%、8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68%、76%,三项联合检测灵敏度可达99.5%。结论血清中IMA和hs-CRP、cTnT水平升高与心肌缺血程度有密切关系。IMA可作为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指标,对ACS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三项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了ACS早期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杜永涛 《当代医学》2012,18(22):32-33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84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7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K-MB、cTnI及hs-CRP水平,并比较两组间3种指标的差别.结果 AMI患者血清CK-MB、cTnI及hs-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标志物以cTnI达到峰值的时间最短,其次为CK-MB.结论 AMI患者血清CK-MB、cTnI、hs-CRP均明显升高,联合检测可避免单项检测结果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100例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入院24 h内检测MPV、LVEF及hs-CRP、cTnI水平,根据MPV水平进行四分位分组,Q1组(MPV≤11.22 fl)、Q2组(MPV为11.23~13.52 fl)、Q3组(MPV为13.53~14.26 fl)、Q4组(MPV≥14.26 fl),每组25例;同期根据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匹配选取5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差异,并分析观察组患者MPV与LVEF及hs-CRP、cTnI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①观察组MPV、LVEF及血清hs-CRP、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42,t2=31.411,t3=102.362,t4=61.234,P<0.05);②不同MPV组间LVEF及血清hs-CRP、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Q1组、Q2组、Q3组、Q4组血清hs-CRP、cTnI水平依次增高,LVEF依次降低;③观察组患者MPV与LVEF直线相关性分析呈负相关(rLVEF=-0.362,P<0.05),与血清hs-CRP、cTnI水平直线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rhs-CRP=0.448,rcTnI=0.512,P<0.05)。 结论 老年AMI患者MPV水平明显增高,与LVEF、hs-CRP及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其可作为评估AMI患者病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何宇东  罗娜维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67-3868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cTnI的水平变化在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共5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1例,对照组为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cTnI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1)UAP、AMI组Hs-CRP、cTnI均显著高于SAP组(P<0.01);UAP组与AMI组比较,Hs-CRP、cTnI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炎症在UAP、AMI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Hs-CRP、cTnI可作为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独立有效指标(3)联合检测Hs-CRP、cTnI,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可以增加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38例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与Cys C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为(11.92±7.19)mg/L,健康受检者hs-CRP为(5.15±2.23)mg/L,两组相比,研究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Hcy与Cys C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加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hs-CRP、Hcy与Cys C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检测对于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O(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运用金标法检测两组人员的cTnI水平,运用胶体金法检测hs-CRP 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清cTnI和和hs-CRP 均明显比对照组高( P<0.01);治疗组患者cTnI 和hs-CRP 的阳性例数分别为56例和78例,阳性率分别为56%、78%,hs-CRP的阳性率比cTnI高( 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TnI和hs-CRP 水平显著升高,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栓塞(PE)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6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和8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Hcy、hs-CRP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E组中Hcy、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血清Hcy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31,P<0.01).结论 急性PE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的升高,可作为预测急性PE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叶晓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86-87,95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表达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探讨其联合检测的意义,以期为研究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实验以130例不同时点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70例体检为正常的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时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MB含量,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MB明显增高。病情恶化患者hs—CRP、cTnI、Myo及CK—MB持续高水平,病情好转患者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MB持续下降。结论心肌梗死发病后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MB明显升高,联合检测hs—CRP、cTnI、Myo及CK—MB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监测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谢桂容 《河北医学》2015,(6):923-92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加重病因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患者50例(稳定组)和加重期患者50例(加重组),测定血清PCT和hs-CRP。结果:加重组患者血清PCT和hs-CRP 水平均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PCT 和hs-CRP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判定AECOPD 患者是否由感染因素加重,血清PCT的敏感性87.50%、特异性72.22%、准确性82.00%,血清hs-CRP 的敏感性90.63%、特异性66.66%、准确性82.00%,二者联合的敏感性96.88%、特异性94.44%、准确性96.00%。结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PCT和hs-CRP水平升高,因感染原因加重者血清PCT和hs-CRP 水平更高,血清PCT联合hs-CRP 有利于判定COPD加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130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110例,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总胆红素,用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并做结果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hs-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增高(P<0.01)。结论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负相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CK-MB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nI值>3.35μg/L、CK-MB>24U/L。结论:AMI组cTn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并且AMI组cTnI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阳性率。对诊断AMI有重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寻找不稳定性颈动脉粥样斑块可能的血清学标志。方法对88例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结果分成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同时行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结果①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70例(79.55%),其中36例(40.91%)伴不稳定斑块且多位于梗死侧,梗死侧不稳斑块构成比显著高于非梗死侧(P〈0.001)。②不稳定斑块组hs-CRP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及对照组;危险度分析显示血hs—CRP水平升高易发生不稳定斑块(OR=2.05,95%CI1.419~7.3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与不稳斑定块有关(P〈0.05)。结论①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关系密切。②hs—CRP可能是一项独立的反映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入院期间行冠脉造影术后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34例,非冠心病对照组3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A组)40例、中度狭窄组(B组)38例、重度狭窄组(C组)56例。检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GGT、血脂、hs-CRP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血清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hs-CRP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 < 0.05),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非冠心病组(P < 0.05)。B、C组血清GGT、TC、TG、LDL、hs-CRP水平均高于A组(P < 0.05),B、C组血清HDL低于A组(P < 0.05)。C组血清GGT、TC、TG、LDL、hs-CRP水平均高于B组(P < 0.05),C组血清HDL低于B组(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GT、TG、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HDL是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 < 0.05)。结论 GGT、血脂、hs-CRP的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