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初发型心绞痛、恶心型心绞痛、各型自发性心绞痛,它可发展为心肌梗塞或猝死,亦可逐渐恢复为稳定型化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少数病人无心绞痛发作期间,静息心电图有慢性心肌缺血性改变,即T波持续例置,当心绞痛发作时描记心电图T波反而变得直立,这种现象被称为“假性正常化”。现选自我院1989~1993年住院具有T波“假性正常化”改变的2例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孟庆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165-1166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T波“正常化”偶有发生,但其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2003年10月~2005年12月间收集的16例患者T波伪正常化心电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在45~73岁之间,平均60.5岁,本组16例均为心绞痛患者。发病诱因:劳累3例,情绪因素2例,饮食过饱2例,其余9例未发现明显诱因。全部病例均在发作前、发作时及发作后1h、3h各做1次常规12导联心电图.同时应用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患者3例,例1、2,男,59岁、64岁;例3,女,72岁。3例胸闷、胸痛5个月~1年加重5天而入院。其中例2伴间断性头晕,血压基本正常:心电图示例1、2胸导联V2~V6 T波明显深倒(0.2~1.5mV),伴ST段下移0.10~0.15mV,例2还伴有V4~V6出现Q波(0.03~0.05mV);例3胸导联V4~V6T波(0.10~0.20mv)较低平伴ST段下移。结合老龄既往病史,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予以硝酸甘油类、抗凝扩冠及支持对症治疗3天,症状无明显改善,例2反而加重。复查病例,  相似文献   

4.
左爱华  张海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890-1891
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血脂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43岁~75岁。均符合以下标准:初发劳力型和恶化型心绞痛,治疗前48h有1次以上的心绞痛发作;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正常上限的2倍;心绞痛发作时伴有下列ECG异常之一,相邻两个导联的ST段缺血性下移>0.1mV、T波倒置、ST段抬高或伪改变。排除标准:演进中的急性Q波心肌梗死;有抗凝禁忌证;他丁类药物过敏;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延伸或再梗死;活动性肝…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自发性心绞痛病人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本组20例病人,男18例,女2例,年龄52—71岁,平均62岁,均为住院病人,自发性心绞痛采用叶任高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8)分型法,Ⅰ型为卧位性心绞痛16例,发作时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或原有倒置变成直立(假性正常化),Ⅱ型变异性心绞痛4例,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不稳定性心绞痛(73例)和非Q急性心梗(33例)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对比观察。前者男50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10岁,后者男24例,女9例,平均年龄63±9岁。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1)临床上有进行性心绞痛,轻度劳累即易诱发,静息心绞痛;(2)胸痛时心电图有一过性ST-T波改变,无新Q波出现;(3)胸痛后肌酸磷酸激酶正常或小于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时T波假性正常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就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且心电图提示T波异常(包括低平、倒置)患者,完善实验室相关检查、超声心动动图、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多排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心肌梗死(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T波假性正常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入选97例患者,将T波假性正常化及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13.871,95%CI:1.980~283.672,P=0.023)及T波假性正常化(OR=0.227,95%CI:0.055~0.891,P=0.035)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相关。男性为危险因素,而T波假性正常化为保护因素。结论 非心肌梗死患者平板运动试验时出现T波假性正常化提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94年1月~1997年11月采用中等量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32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均为住院患者,57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1~70岁,平均52.7岁;对照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40~69岁,平均sl.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稳定心绞痛采用Bertrand分型法。I型包括初发心绞痛和恶化性心绞痛;Ⅱ型为静息性心绞痛,Ⅱ。为发作时ST段抬高,Ⅱb型为发作时ST段下降或T波倒置或原倒置的T波变为直立(伪改善)[1]。两组患…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文病例均按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坐谈会修定的诊断参考标准进行诊断。本组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48岁~72岁,平均58.2岁。病史6个月~18年.平均6年2个月。其中合并糖尿病加例,合并高血压32例。48例中劳力性心绞痛26例,非劳力性心绞痛1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例,梗塞后心绞痛2例。治疗前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有gmT缺血改变36例,2例梗塞后心绞届均有病理性Q波及gr-T损伤改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程德红 《中原医刊》2005,32(12):40-41
不稳定心绞痛表现为静息心绞痛、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目前已趋向于将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随着对UA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认识,已证实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加血栓形成而导致UA,表明了这类患者临床上的不稳定性,进展至心肌梗死的危险性。UA发作时,常有心电图ST-T改变,绝大多数表现为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但也有少数病例表现为原异常ST—T的“正常化”,易使诊断延误或在治疗上造成心肌缺血“恢复”的假象和安全感。因此,充分认识这一点,对UA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22例UA发作时心电图“假性正常化”病例资料,予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心电图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胸痛发作时心电图(ECG)改变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了246例UA患者胸痛发作时标准12导联ECG的变化,观察了ST段压低、ST段抬高、T波倒置和无ST-T改变4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性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分析了ST段压低对UA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胸痛发作时ECG有ST段压低81例(32.9%)、ST段抬高20例(8.1%)、T波倒置28例(11.4%),无ST-T改变117例(47.6%)。ST段压低组AMI和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为19.8%,显著高于ST段抬高组(5.0%)、T波倒置组(7.1%)和无ST-T改变组(1.7%)(P<0.01),后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ST段压低对住院期间发生心脏事件(包括AMI、心脏性死亡和难治性心绞痛)的阳性预测值为23.5%,阴性预测值为92.7%。校正年龄、性别、心绞痛分级等因素后,胸痛发作时ST段压低仍是UA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MI和心脏性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约为8.0(P=0.0012)。结论 胸痛发作时ST段压低是UA患者近期内发生AMI和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ECG是除生化指标外对UA进行危险分层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周振明 《医学争鸣》2005,26(3):264-264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3-01/2004-08冠心病住院患127(男93,女34)例,年龄40~86(平均65.1)岁.冠心病诊断分型采用WHO1979年标准及现行诊疗常规.①急性心肌梗死18例,其中ST段抬高(Q波)心肌梗死14例,非ST段抬高(非Q波)心肌梗死4例.②心绞痛33例,其中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初发劳力性心绞痛6例,恶化性心绞痛14例,自发性心绞痛9例,变异性心绞痛1例)。  相似文献   

13.
1997~ 1999年 ,笔者对 30例经内科常规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U AP)患者 ,联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肝素抗凝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43~ 70岁 ,均为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1979年 )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并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 (AMI)。入选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 :1胸痛反复发作 ;2发作时心电图 ST段下移 0 .1m V或 T波倒置 ;3应用口服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48~ 72小时后胸痛仍反复发作 ,…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于2003年7月~2005年12月对我院住院4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运用自拟理气活血汤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共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42~71岁,平均54.5岁;病程2个月~12年;其中初发型心绞痛11例,恶化型心绞痛16例,自发型心绞痛6例,梗塞后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1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男86例,女44例;年龄43~71岁,平均58±12.5岁;体重45~93kg,平均72±13.6kg;其中有高血压病史70例,高血脂病史4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2例,糖尿病26例,吸烟74例。  相似文献   

16.
张保和  李振军  杨震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54-1055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T波倒置及其假性正常化与冠心病(CAD)的相关性及其在C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5例临床拟诊CAD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CAD患者的体表心电图T波及其动态变化。结果 96例T波倒置患者经诊断为CAD者68例(70.8%)7,9例T波无倒置者经诊断为CAD者49例(6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波倒置组中有T波假性正常化7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57例(76%),无T波假性正常化21例经确诊为CAD者11例(5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波倒置与CAD无关,而倒置T波的假性正常化与CAD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心肌缺血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过渡型,发作时可有暂时性心电图改变,但出现短暂异常Q波者少见。现报告一例如下。男,53岁,因持续性胸痛3小时于1982年4月6日入院。9个月前开始有发作性胸痛,伴苍白、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我院自1995年1月~1997年8月共收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0例,其中应用肝素治疗57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分型标准[1],不稳定性心绞痛包括:(1)初发劳累型心绞痛;(2)恶化劳累型心绞痛;(3)自发型心绞痛。110例病人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对照组。肝素组57例,男45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8±16.3岁,初发劳累型心绞痛18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34例,自发型心绞痛5例。无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改变,ST…  相似文献   

19.
资料与方法2008年3~9月收集5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41例,女11例,年龄35—72岁,均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每次5000U,注射1次/12小时,注射时间7天。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nginapectorisUAP)为介于稳定劳力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如不及时处理,部分病人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作者于1996年10月~1997年11月对30例UAP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冶疗取得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入院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的UAP住院患者50例,其中初发劳力性心绞痛19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17例,自发性心绞痛14例。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30例,T波低平、倒置6例,阿段压低并T波低平、倒置11例,ST段抬高1例,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30冽,男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