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将氟康唑制成0.2%滴眼液,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无菌方法配置成滴眼液,选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 -200)测定滴眼液含量,对2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进行对照分组疗效观察。结果:氟康唑滴眼液制备,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结果准确,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总有效率为95.2%。结论:氟康唑滴眼液是一种可供临床选用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应用5%那他霉素联合0.25%两性霉素B和0.5%氟康唑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用0.25%两性霉素B和0.5%氟康唑滴眼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病至治愈时间为(15+5)d,明显短于对照组(25+7)d,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他霉素联合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局部烧灼清创联合氟康唑和那他霉素治疗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探讨不同保守治疗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甲组(34例)、治疗乙组(38例)。甲组行碘酊烧灼溃疡面及结膜下注射氟康唑注射液并联合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乙组行碘酊烧灼溃疡面,氟康唑结膜下注射并0.2%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结果甲组治愈率88.23%,乙组治愈率68.40%,甲、乙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碘酊烧灼与不同种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对真菌性角膜溃疡均有一定治疗作用,而那他霉素组(甲组)治疗效果强于氟康唑组(乙组)。  相似文献   

4.
李鸿翎 《医药导报》2002,21(11):729-729
目的:探讨0.2%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用0.2%氟康唑滴眼液滴眼及0.5 mL球结膜下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9例.结果:9例中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前房积脓消失,角膜染色阴性.结论:0.2%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1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用0.5%氟康唑滴眼每半小时~1小时1次,视病情好转减少滴眼次数,与清创烧灼术联合治疗观察疗效,抽出没有用过氟康唑治疗的1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7.7%,对照组治愈率36.3%,两组比较治愈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0.5%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较好,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刺激,可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每毫升含2mg氟康唑的氟康唑滴眼液点眼,每日4-8次,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35例。结果 35例(35只眼),其中轻度病人20例,治疗10-15d而痊愈;中重度病人15例,治疗时间20-40d,病情痊愈或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者14例,总有效率为97%,1例因病情重,就诊晚,角膜濒临穿孔行角膜移植术。结论 氟康唑滴眼液具有高效、低毒、抗真菌谱广、眼内通透性高、应用方便、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周杨平  宁秋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36-237
目的观察氟康唑滴眼液联合络活碘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滴眼液治疗,治疗组给予氟康唑滴眼液联合络活碘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5.00%(42/56),总有效率92.86%(52/56);对照组治愈率60.71%(34/56),总有效率75.00%(42/56)。两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氟康唑滴眼液联合络活碘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0.2%氟康唑注射液联合0.1%双氯酚酸钠滴眼液交替点眼为主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以0.2%氟康唑注射液联合0.1%双氯酚酸钠滴眼液交替点眼为主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5例(35只眼)。结果35例患者(35只眼)中31只眼角膜溃疡愈合,视力不同程度提高,占88.5%,未愈4例占11.5%,未愈者都因收治时溃疡严重,前房大量积脓,角膜组织溶解,需予手术治疗。结论0.2%氟康唑注射液联合0.1%双氯酚酸钠滴眼液交替点眼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疗效理想,而且病程明显缩短,很适合基层医院首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黄侃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2):146-147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进展,以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结果 68例患者,治愈61例(89.7%),有效6例(8.8%)。平均疗程17d,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联合龙胆泻肝汤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古世成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33-234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对21例(21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施以氟康唑粉与5%碘酊作用于溃疡面。结果:除1例因真菌性眼内炎摘除眼球,其余20例患者均获得明显治疗效果。结论:应用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毛莉 《黑龙江医药》2013,(6):1057-1058
目的:观察探讨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对于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3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1例,治疗组应用碘酊烧灼联合药物治疗给予2.5g/L碘酊烧灼溃疡面联合氟康唑滴眼液治疗,同时局部涂以1%阿托品眼膏散瞳。中、重度者将溃疡表面干燥、易碎的坏死组织尽可能地搜刮清除,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用药护理,观察治疗情况。结果在治疗组19例中治愈15例,溃疡面愈合最短8天,最长58天,平均32天;好转3例,视力均有显著提高;无效1例。治愈率79%,好转16%。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结论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疗效可靠地治疗方法,无明显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6,(6):1348-1349
目的:评价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抗真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康唑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总有效率和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为80.49%(P<0.05),角膜溃疡、前房脓肿、畏光和异物感消失时间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滴眼液联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两性霉素B,眼疾症状消失时间快,不影响正常视力。  相似文献   

13.
罗兵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532-532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病灶刮除、生理盐水冲洗、2.5%碘酊烧灼创面、结膜瓣覆盖等方法综合治疗,观察病变角膜的改变。结果:治愈35例(83.3%),显效4例(9.5%),有效1例(2.4%),无效2例(4.8%),总有效率95.2%。结论:对真菌性角膜溃疡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其他辅助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17例真菌性角膜炎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11例和对照组6例。对照组主要采用氟康唑滴眼液治疗,试验组主要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0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姜茂华  李新 《安徽医药》2005,9(3):181-181
目的探讨氟康唑粉与5%碘酊局部应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对28例(28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施以氟康唑粉与5%碘酊作用于溃疡面.结果除2例重型患者因角膜穿孔和眼内炎行眼内容剜出术,其余26例患者均获得明显治疗效果.结论氟康唑粉联合5%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方法简单、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本眼科自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用该方法治疗18例18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例资料。结果17例17眼患者经该手术治疗后角膜溃疡愈合,1例1眼因术后7d羊膜溶解脱落,二次羊膜移植后溃疡愈合。未出现角膜穿孔病例。结论羊膜移植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对25例(25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采用局部用药、碘酒烧灼、全身药物治疗等方法的疗效.结果 25例眼经药物治疗后,治愈16例,好转9例.结论 通过对本组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眼科医院对真菌性角膜溃疡40例进行治疗观察,一组为酮康唑和0.3%二性霉素B滴眼液联合治疗(70例),另一组用0.3%二性霉素B滴眼液。结果:酮康唑和二性霉素B组,有8例并发穿孔,治愈19例,好转1例,治愈率95%;疗程最短15天,最长70天,平均41.9天;14例视力提高1~8行,5例无变化,1例下降。二性霉素B组,有5例并发穿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用离心法制得的角膜胶原膜载释氟康唑(普芬)眼液在兔眼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从猪巩膜中提取、纯化胶原,采用离心法制备角膜胶原膜,在普芬眼液内浸泡用于治疗兔眼真菌性角膜炎.结果 胶原膜载释普芬眼液治疗组病灶愈合平均时间11 d,局部滴用普芬眼液组病灶愈合平均时间18 d,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8.94%、63.15%和92.10%、7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离心法制得的胶原膜载释普芬眼液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给药途径的创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对氟氯唑和酮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对照研究。探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将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分为氟康唑组(n=16)和酮康唑组(n=14),比较组间的治愈率和平均疗程。结果:氟康唑组治愈率为93.8%,平均疗程17.5d。酮康唑组治愈率仅为57.1%,平均疗程34.5d。且间治愈率和平均疗程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组的治愈率和平均疗程均明显优于酮康唑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