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经剖腹产,隔离器内人工哺育悉生动物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动物净化,继而建立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种群。经剖腹产获得的仔畜多数无毛,对温度的依赖性强,人工哺乳期温度通常要保持在30—36℃。以往,我们以提高缓冲室温度来保持隔离器内温度稳定。然而缓冲室大,耗能多,温度难以保持稳定,且哺乳者与仔畜处于同一温度下,严重影响人工哺乳效果。为改善哺乳条件,提高哺乳成活率,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恒温隔离器,经试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野生树在实验室条件下正常繁殖是进行驯化和实验动物化的关键.作者以实验室条件下繁殖的41窝哺乳状态下仔树为研究对象,摸索其哺乳阶段体重、体尺增长的规律,生长发育的渐进性,为进一步驯化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野生树Qu在实验室条件下正常繁殖是进行驯化和实验动物化的关键。作者以实验室条件下繁殖的41窝哺乳状态下仔树Qu为研究对象,摸索其哺乳阶段体重、体尺增长的规律,生长发育的渐进性,为进一步驯化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哺乳阶段仔树鼩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生树鼠句在实验室条件下正常繁殖是进行驯化和实验动物化的关键。作者以实验室条件下繁殖的 41窝哺乳状态下仔树鼠句为研究对象 ,摸索其哺乳阶段体重、体尺增长的规律 ,生长发育的渐进性 ,为进一步驯化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在产科病房中每位产妇分娩后都要学会母乳喂养,护士要根据每位产妇的乳房及乳头的形状不同而指导其有效的母乳喂养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分娩时耐受力下降,巨大婴儿增多使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产妇由于术后腹部切口疼痛、腹部膨隆、行动不便等原因,初为人母的母亲不习惯环抱巨大婴儿,以致于巨大婴儿母乳喂养较困难,母乳喂养成功率下降,为此该科白2005年2月~2006年2月对356例剖宫产术后巨大婴儿使用舒适哺乳垫,使婴儿哺乳含接良好,产妇舒适满意,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SPF级和清洁级兔的种群和生产基地,建立在清洁级环境中饲养、繁殖清洁级兔的技术,提高实验动物用兔的质量。方法 利用子宫摘除术,在无菌隔离器中剥离子宫取仔,用人工哺乳方法将仔兔培育成无菌兔,再将双岐杆菌等5种微生物接种到无菌兔体内,使其成为无特定病原体(SPF)兔,并进一步在清洁级环境中培育成清洁级兔。结果 共做10批,剖孕兔20只,每批得仔兔10—15只,人工哺乳成活率为7.1%~82%。共育成52只,并已开始繁殖。人工培育出的SPF兔和清洁级兔,经国家动物标准检测室(药品生物制品监定所)检测均合乎相应级别的国家标准。结论 人工哺乳培育SPF兔并转化成清洁级兔的技术已经成熟,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朱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0,7(4):299-299
<正> 我院自1995年8月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提高了纯母喂乳养率,为婴儿一生健康打下了基础,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虽是生后哺乳众所周知,但母乳喂养是个脆弱的易变行为,这在剖腹产产妇最为明显,究其原因多种,其中产妇心理障碍占主要原因,为此,我们护理人员对产妇实行了针对性护理。 1.剖宫产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缺乏自信心 产妇自以为遭受手术创伤及疼痛  相似文献   

8.
实验选用怀孕中国1号小型猪6头,采用隔离器剖腹产微生物净化方法,生产仔猪51头,因体重过轻、死胎等淘汰7头,成活44头,手术成活率86.3%;30d断乳成活36头,离乳率81.8%。在隔离器内饲喂10周,术后21d、42d、63d分别用硫乙醇酸盐培养基(USP),营养肉汤(NB),萨布罗氏肉汤(sB)检测粪便、饲料、饮水、进排风口、除粪口部厌氧菌、需氧菌、霉菌,结果皆为阴性。对剖腹产前母猪、45d仔猪进行猪巴氏杆菌、丹毒、口蹄疫、猪瘟、猪细小病毒、弓形体6种致病病原体检测,结果阴性,仔猪达到SPF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对产妇剖宫产率及哺乳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本院进行生产的100例产妇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并按照抽签法的具体规则将所有产妇进行分组观察,每组各有50产妇.根据产妇的具体实际情况,将选择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的产妇归为观察组,而选择自然分娩(未实施任何镇痛措施)的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剖腹产率及哺乳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第一、三产程使用的时间,在研究数值上无显著差异(P>0.05);而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使用的时间比较长,两组产妇组间数值存在差异(P<0.05);另外,在剖宫产率与哺乳情况方面,可知观察组的剖腹产率为20.00%,乳汁不足率为22.00%,而对照组的剖腹产率为24.00%,乳汁不足率为20.00%,两组产妇的研究数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临床分娩上,给予产妇实施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对其剖宫产率及哺乳情况无较大影响,但是会将产妇在第二产程使用时间略微加长.  相似文献   

10.
哺乳体位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坐位环抱哺乳法、坐位横抱哺乳法、侧卧位哺乳法,三种哺乳姿势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将2004年7月至同年12月随机抽样155例剖宫产术的病历,坐位环抱哺乳法52例、坐位横抱哺乳法52例、侧卧位哺乳法51例,比较哺乳时伤口疼痛程度、乳头皲裂、乳汁淤积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坐位环抱浦乳法比坐位横抱哺乳法和侧卧位哺乳法优点显著,便于母乳喂养。结论坐位环抱哺乳法哺乳时伤口疼痛轻,减少乳头皲裂和乳汁淤积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护理水平,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菌子宫摘取术,在隔离器中剥离子宫取仔16只,生存15只,在我国首次采用每24小时插胃管灌胃5~6次的人工哺乳方法,哺乳15只,离乳6只。粪便、垫料、棉拭子经无菌检查,均无细菌生长。同时对人工乳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比较了人工乳灭菌温度与时间对各营养成分破坏情况,比较了人工乳、豚鼠母乳与小鼠母乳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免疫阻断HBV哺乳传播的效果。方法对母亲为无症状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436对母婴,按自愿原则分为母乳喂养组195例和人工喂养组241例。两组母亲均自妊娠28周起每隔4周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共3次;新生儿在生后24小时内和两周时各注射一针HBIG200IU,0、1、6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ug,并进行了一年的随访。结果母亲采用HBIG阻断HBV产前、产时传播保护效果为91.3%;婴儿采用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保护率、表面抗体阳转率、表面抗原阳性率、HBsAg慢性携带率母乳喂养组分别为95.9%、84.1%、4.1%、1.5%;人工喂养组分别为96.3%、86.7%、3.7%、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联合免疫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阻断HBV在产前、产时、产后哺乳的母婴传播,携带HBV的母亲可以给婴儿哺乳,以克服人工喂养给母婴身心带来的不良影响且可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13.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物,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喂养方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明文规定,吃母乳是儿童的权利。但在实施母乳喂养过程中,常有新生儿哺乳时乳头错觉的发生,若不及时纠正,往往导致母乳喂养失败。为此,我们分析产生乳头错觉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加强纠正乳头错觉的护理,确保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1 临床资料   1996~1999年在我院共出生婴儿2 009例,因各种原因导致乳头错觉的新生儿91例,占4.5%。其表现为觅食反射强烈,但触及母亲乳头时或哭闹拒食,烦躁不安;或触及乳头即撮口吸吮致含接困难;或不含接张嘴待乳汁流入。经仔细分析新生儿哺乳时乳头错觉的原因,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护理,除1例因其母亲坚决不接受纠正外,其余90例均获母乳喂养成功。 2 产生乳头错觉的原因 2.1 人工喂养 43例因人工喂养致新生儿乳头错觉,占47%。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知识甚少,产后最初几天无奶,爱子心切,不听从医护人员指导,在初次喂养成功后,怕婴儿吸吮空乳房吃不饱,瞒着医护人员人工喂养,致使婴儿产生乳头错觉。此类产妇产前多未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培训,并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率下降的原因,分城、乡两组对母乳喂养率和哺乳习惯进行了调查。城市组605例,农村组620例。母乳喂养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哺乳习惯如新生儿母婴同室、不定时哺乳、抱奶时间、开奶吸人乳头、攒奶、添加辅食时间等,城乡也有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这是造成城市母乳喂养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联合免疫阻断HBV哺乳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母亲为无症状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436对母婴,按自愿原则分为母乳喂养组195例和人工喂养组241例。两组母亲均自妊娠28周起每隔4周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共3次;新生儿在生后24小时内和两周时各注射一针HBIG200IU,0、l、6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ug,并进行了一年的随访。结果 母亲采用HBIG阻断HBV产前、产时传播保护效果为91.3%;婴儿采用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保护率、表面抗体阳转率、表面抗原阳性率、HBsAg慢性携带率母乳喂养组分别为95.9%、84.1%、4.1%、1.5%;人工喂养组分别为96.3%、86.7%、3.7%、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联合免疫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阻断HBV在产前、产时、产后哺乳的母婴传播,携带HBV的母亲可以给婴儿哺乳,以克服人工喂养给母婴身心带来的不良影响且可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16.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品质的监控是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主要措施之一。国际上各级实验动物科学机构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品质都有明确的要求,但一般多偏重于需氧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而较少涉及厌氧菌。近十多年来,由于厌氧培养技术的进步,培养出许多无芽胞的厌氧菌新种,已引起实验动物界的注意,开展了动物中厌氧菌的检测。在我们进行豚鼠剖腹取胎、生物净化的培育过程中发现,人工喂养的剖腹产豚鼠,在出生后3~10日内,常发生大量死亡,成  相似文献   

17.
毛燕仙 《当代医学》2010,16(9):163-163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础措施。孕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将直接影响产后母乳喂养的开展。对孕产妇适时进行母乳喂养指导是保证母乳喂养开展的重要措施。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发育,而且对哺乳女性自身也有很多好处。虽然人们都知道哺乳的好处,但真正能做到正确而又科学地实施哺乳却不容易,以下我们将谈谈如何把握宣教重点,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传授有关知识及技巧,提高哺乳质量,使哺乳能“顺理成章”地实施下去。  相似文献   

18.
清洁级新西兰兔阶段生长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新西兰兔的生物学等级 ,我部于 2 0 0 0年在广东地区通过剖腹产人工哺乳净化的方式培育出第一批清洁级新西兰兔。在清洁级兔的生产繁育过程中 ,对清洁级兔不同年龄的阶段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 ,对部分生物学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1 材料和方法1 1 动物 无菌剖腹产新西兰兔 39只。1 2 饲养环境 清洁级饲养环境。1 3 清洁级兔的饲料 第一阶段 (0~ 4 2d)饲料配方为 :每10 0 0ml人工乳中含全脂奶粉 2 0 0g ,复方氨基酸 2 5g ,复合多维 6g ,矿物质 6g,食盐 5g。人工乳中全部成分经6 0 Co γ照射消毒后无菌配制成人工乳 ,饲喂前预热…  相似文献   

19.
《中外健康文摘》2007,(12B):37-37
哺乳有益于儿童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哺乳还能让母亲得益。其实母亲哺乳益处颇多,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相似文献   

20.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及停止哺乳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在哺乳期的初期,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医治中如医生不能准确地掌握停止哺乳的时机,不能合理的指导患者哺乳,不仅医治效果不佳,而且会加重病情.我科近2年来收治乳腺炎病例2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