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式膝关节粘连松解术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伸直型膝关节僵直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选取1995-1/2003-12池州市中医院骨科膝关节僵直患者18例,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30°~70°,屈曲度10°~70°,平均22°。采用改良式膝关节松解术解除膝关节僵直,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每日松开石膏板数次,行被动膝关节伸屈活动数次,同时每周更换不同屈曲角度石膏板,第1周固定膝关节屈曲位100°~110°,第2周80~90°,第3周60~70°,3周后除去石膏夹板,鼓励患者坚持锻炼,随访2年。疗效按judet标准:关节活动度>100°为优,80°~100°为良,50°~80°为可,<50°为差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及早期功能训练,并获2年随访,随访率100%。根据judet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术后膝关节屈曲改善50~100°,平均60°。结论改良式膝关节松解术配合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改善僵直膝关节的活动能力,重建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15例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复位术前后的功能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对15例(17髋)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复位术前后的功能锻炼。重点包括复位前肢体的静力性收缩锻炼;复位后3周内进行石膏内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拆除石膏、患肢皮牵引期间先进行被动屈伸膝关节训练,3d后逐渐过渡到主动屈伸膝关节;复位后第7周拆除皮牵引,继续加强髋、膝关节的主、被动屈伸训练,以增强下肢肌力。训练中严密观察有无并发症,及时调节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训练。经2~5年随访,本组有14髋(占82%)髋关节恢复优良、关节活动屈曲>90°,无再脱位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持续被动运动器在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仪君 《护理学报》2002,9(3):47-48
笔者报道对 78例膝部骨折术后使用持续被动运动器的观察。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第 1天开始 ,患肢置于下肢持续被动运动器进行被动活动 ,每天 2次 ,每次 1~ 2h ,膝关节活动度由 0~ 3 0°开始 ,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日增加活动范围至膝关节屈曲 80~ 90°停机 ,同时指导患者在其他时间进行主动股四头肌收缩和膝关节活动训练。实践证明膝部骨折术后早期使用持续被动运动器进行康复锻炼 ,对防止膝关节粘连和僵硬起到积极作用 ,使患者早期得到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
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53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术后未作持续被动运动(CPM);CPM组28例,在手术24 h后即行CPM锻炼, 分别记录入院时、出院时、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 结果出院时膝关节活动度对照组屈(69.40±15.17)°,伸(-4.32±4.71)°;CPM组屈(90.64±16.57)°,伸(-0.71±3.78)°.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组(11.24±1.42)分,CPM组(8.89±1.84)分.出院时关节活动范围达90°者, 对照组6例(24%),CPM组21例(75%). 结论早期作CPM能明显提高膝关节镜术后效果,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但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术后关节功能康复中的意义。方法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灭活处骨缺损应用脱钙骨基质颗粒加骨水泥修复,局部用钢板或异体皮质骨板内固定,不用外固定。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术后24h开始使用CP对患肢进行持续被动功能锻炼,连续3周。B组35例术后进行常规功能锻炼。结果7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骨缺损处无骨折和骨不连,内固定良好。至3个月时,A组膝关节活动度110°~160°,平均141°,B组膝关节活动度90°~140°,平均126°,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手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膝关节功能术后CPM能进一步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2001年5月~2004年11月,我院对15例膝关节粘连患者进行松解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18~56岁。股骨远端骨折6例,髌骨骨折3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2例,同侧下肢多发性骨折1例,均合并创伤性关节炎,术前膝关节屈伸功能0°~10°2例,10°~20°4例,20°~30°9例。1.2治疗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股四头肌成形术进行关节内松解粘连,术中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0°~120°。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持续镇痛,术后立即行持续CPM被动功能锻炼,用最小的速度,3~7d后调快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手术松解和术后膝关节伸屈主被动训练治疗膝关节粘连的随访效果。方法:对象为2002-12/2004-08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中心收治的24例膝关节粘连患者,均为经正规保守治疗,膝关节活动度小于90°。所有患者接受膝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前手法推拿松解,了解活动度增加的情况;术中屈曲膝关节对关节内、外间隙及髁间窝粘连进行松解;退出关节镜后轻柔手法松解。手法松解与镜下松解清理交替反复进行,直至膝关节屈曲达110°以上,伸直为0°。再次行关节镜下全面清理及软骨修整。术后行膝关节的主被动屈伸康复训练:①伸膝训练:术后第1~2天,首先行伸膝功能训练,膝关节达到或接近伸直位后,转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股四头肌内侧头的收缩每次维持10s,20次为1组,每天练习3~5组。②屈膝训练:术后第1天开始持续被动活动机功能训练,每天两三次,1.0~1.5h/次,其起始角度设置为术前活动度增加5°~10°,每天增加5°~10°,直至达到或接近术中最大活动度,10d左右。出院后继续每天进行膝关节伸屈主被动训练,连续半年以上。所有病例术后每月随诊1次,记录膝关节的伸屈度数(膝关节活动范围110°~125°为优,90°~109°为良,60°~89°为可,60°以下为差)、行走的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按实际完成处理,2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3个月平均活动度从54°(20°~90°)增加至103°(70°~125°),平均增加49°;优8例,良12例,可4例。半年增加至115°(75°~130°),平均增加61°(40°~100°);优10例,良11例,可3例。无一例患者发生再粘连,步态改善,跛行消失,关节无肿痛,能交替上下楼,有22例患者自觉关节不灵活,增加活动后可缓解。②术后并发症:10例患者出现关节腔积血,行关节穿刺治疗;有1例发生关节内感染,在关节镜下冲洗,控制感染后,3周后再次手法松解,膝关节屈曲达95°;无骨折、韧带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松解的方法治疗关节粘连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结合早期膝关节的伸屈主被动训练能有效的维持和巩固手术效果,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再次粘连。  相似文献   

8.
陈红云  陈丽宜  贾晗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621-2622
目的:研究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主动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10月在我院行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例,术后行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25例,术后应用CPM机按常规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记录术后第1、3、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关节屈伸活动度,记录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9个月的随访.术后第1天,两组VAS疼痛评分及关节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两组VAS疼痛评分及关节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内侧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主动功能锻炼为患者的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9.
总结关节镜下松解治疗42例膝关节粘连僵硬患者的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膝关节恢复最大活动范围的重要保证,采取术后第l天开始,在麻醉镇痛期内即给予全幅度持续被动运动器(continuous passibe motion,CPM);术后当天即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和等张锻炼;术后第2、第3天,拔除麻醉镇痛管后,鼓励患者坐在床缘,膝后垫一软枕,膝部尽量伸直,足背伸,停10 s,放下,停5 s,,进行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坚持功能锻炼是防止膝关节再度粘连僵硬的重要保证,指导患者出院后继续加强患肢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重点加强膝关节主动屈曲锻炼.手术时所有患者膝关节都能被松解达到 110°或以上,随访6~24个月,关节活动度96°~125°,Lysholm's评分术前35~63分,术后80~98分,没有骨折、再粘连等合并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下肢关节功能康复架在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关节功能康复架在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自己设计制造的下肢关节功能康复架.对膝关节及周围骨折病人术后8~10d.行膝关节被动活动.每日3-4次,每次伸、屈40-50次,伸屈结束时停留于自然位置.并辅以肌肉主动收缩锻炼.以15d为限。结果:临床应用50例.在被动活动结束时,关节活动度≥90度.未见移位、分离、内固定松动等骨折端的并发症,结论:关节功能康复架是膝关节及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早期被动活动的较理想的辅助器械;早期被动运动对关节功能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声波  陈国龄 《现代康复》1999,3(11):1368-1368
目的:伸直型膝关节僵硬康复。方法:术后2h开始持续被动运动器(CPM机)锻炼。结果:21例屈膝120。7例,屈膝0°~120°12例,屈膝70°~90°2例,患基本恢复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结论:早期采用CPM机手法被动屈膝关节及主动锻炼.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骨关节炎、关节疼痛及强直或屈曲挛缩等疾病的有效方法 ,但术后缺乏正确的功能锻炼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使关节强直或屈曲挛缩的矫正效果不佳。现将一例在美国行了右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僵硬 3 月的病例中实施康复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病人刘某 ,男 ,42岁 ,因“骨关节炎”致右膝关节僵硬 ,强直 10 年 ,于 1998年 11月在美国洛杉矶加洲大学医院行了“右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术后患肢用CPM活动器被动锻炼膝关节 ,活动度为伸 0° 屈 5 0°。逐渐增加活动度直至 90°。 3天后出院回国 ,在家中继续膝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加强创伤性膝关节粘连松解围手术科学的康复护理,增加肌力及加大关节活动度锻炼, 防止术中松解后关节活动度再度丢失,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手术松解膝关节周围粘连组织,围手术期运用心理护理、CPM锻炼、主被动功能锻炼、止痛等手段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康复。结果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10~60°,平均38±8.2°,术后随访时活动度为89~135°,平均112±5.4°,手术前后增加74°。所有患者术后无伤口坏死、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科学而系统的康复护理,在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粘连松解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姜顺  王卫东  刘刚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2):102-102,105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式膝关节粘连松解术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伸直型膝关节僵直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选取1995-1/2003-12池州市中医院骨科膝关节僵直患者18例,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30&;#176;~70&;#176;,屈曲度10&;#176;~70&;#176;,平均22&;#176;。采用改良式膝关节松解术解除膝关节僵直,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每日松开石膏板数次,行被动膝关节伸屈活动数次,同时每周更换不同屈曲角度石膏板,第1周固定膝关节屈曲位1000~110&;#176;,第2周80~900,第3周60~70&;#176;,3周后除去石膏夹板,鼓励患者坚持锻炼,随访2年。疗效按iudet标准:关节活动度&;gt;100&;#176;为优,80&;#176;~100&;#176;为良,50&;#176;~80&;#176;为可,&;lt;50&;#176;为差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及早期功能训练,并获2年随访,随访率100%。根据judet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术后膝关节屈曲改善50~100&;#176;,平均60&;#176;。结论改良式膝关节松解术配合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改善僵直膝关节的活动能力,重建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1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3个月内进行分阶段功能训练,膝关节屈伸达30°~13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粘连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对50例膝关节粘连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于术后第1天即开始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松动术、推髌、止痛、物理因子治疗、肌力训练及关节牵伸等;待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rt;90°时,可让患者出院在家中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定期随访。 结果术后12个月时发现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增加67.36°,以康复治疗1~6个月内改善幅度较显著;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进展,该差异逐渐缩小。患者髌上10 cm处大腿周径较康复治疗前增加4 cm;患者膝部肌群肌力随着关节屈伸角度增大而迅速改善。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提高膝关节粘连患者术后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能进一步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使用同种异体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术术后实施康复训练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00-01/2003-1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例为观察对象,术前患膝后抽屉试验>10mm,关节镜下确诊为后交叉韧带撕裂,并需要重建。进行同体异体骨-髌腱-骨处理的同时进行关节镜下检查清理,并用同一康复方案进行术后训练。①术后14d,不能行走,采用理疗,被动移位;电刺激,膝关节训练伸直位;股四头肌训练(直腿提高);踝泵活动;髋关节内外旋至最大程度。②术后2~4周,带支具双拐负重行走,采用理疗;被动移动髌骨;下肢功能活动器活动0°~90°,开始训练膝关节伸直位;床上被动屈膝锻炼,本体感觉训练开始,脱鞋行走。③术后4~8周,带支具双拐负重行走,采用理疗;被动移动髌骨;下肢功能活动器活动0°~120°,膝关节伸直位训练。④术后8~12周,带支具单拐行走,采用理疗;被动移动髌骨,膝关节伸直位训练,被动屈膝>120°~140°锻炼。⑤术后12~24周,带支具完全负重行走,采用理疗;固定自行车训练;双膝夹救生圈游泳或游蝶泳,开始训练;双腿下蹲45°至单腿下蹲;上下台阶练习;登楼梯,进行患腿站立,逐渐至金鸡独立。⑥术后半年至1年,逐渐加强下肢力量,逐渐升级在户外平地跨自行车以提高肌力及活动度,当患膝达健膝80%的强度时,可在所有路段跨自行车,并开始跑上楼梯(走下楼梯)和健身房进行抗阻屈膝练习。提高协调性,训练本体感觉。主要观察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手术前后后抽屉试验及X射线照片比对。结果:9例获得平均18个月的随访。①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术前平均46.5分,终末随访平均89.8分;后抽屉试验术前9膝,术前(!)7例、(")2例,术后(+)3例、(-)6例。②术后膝关节屈膝均大于120°,均无伸膝受限。③术后一膝遗留膝关节运动后疼痛、可忍受。结论:经合理的术后康复方案训练后,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髌腱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能有效地恢复膝关节功能,避免了自体取材的并发症及训练不当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止痛泵辅助下术后即刻行持续性膝关节被动训练对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患者膝关节僵硬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08/2003-08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就诊拟行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的患者20例,采用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术后在止痛泵辅助下即刻行持续膝关节被动活动。根据Judet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屈膝功能评定。屈膝>100°为优,80°~100°为良,50°~80°为可。结果20例患者均接受了14个月的随访。14个月时屈膝功能由术前平均26°增至95.8°,参照Judet的疗效评定标准优70%(14/20),良25%(5/20),可5%(1/20),优良率95%(19/20)。结论改良的股四头肌成形术术后即刻在止痛泵辅助下行持续关节被动活动,有利于膝关节屈曲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关节功能康复架在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自己设计制造的下肢关节功能康复架,对膝关节及周围骨折病人术后8~10d,行膝关节被动活动,每日3~4次,每次伸、屈40~50次,伸屈结束时停留于自然位置,并辅以肌肉主动收缩锻炼,以15d为限。结果:临床应用50例,在被动活动结束时,关节活动度≥90度,未见移位、分离、内固定松动等骨折端的并发症。结论:关节功能康复架是膝关节及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早期被动活动的较理想的辅助器械;早期被动运动对关节功能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股骨干骨折的患者117例,分为2组,观察组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15~65岁;患肢左侧38例,右侧27例;CPM 组患者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7~69岁;患肢左侧29例,右侧2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给予药物、冷疗、膝关节被动和主动屈伸锻炼(主要训练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训练。观察组术后采用运动疗法进行早期功能训练治疗:术后0~2周进行良肢位的摆放、踝泵训练、下肢大肌群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2周强化以上训练,增加主动关节屈伸;3周开始,坐位下,膝关节上方保护下行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持续5~10 s ,每天10次,行被动屈膝牵伸练习,控制在无痛或VAS评分3分以内,持续30s~1min ,每组5个,每日3组。以上训练每次30min ,每天2次,共20d。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持续被动关节活动仪(Cou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练习,并在医生常规指导下进行主动活动,家属可少量辅助,30min/次,每天2次,共2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