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以青壮年为主,该病的特点是原因不明,反复发作,在口腔黏膜中的任何部位,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初起时局部黏膜充血、发红、出现针状的白色小点,很快发展成溃疡。直径约2-3mm,表面有一层淡黄色的纤维素膜,病人可以灼热痛感,冷热酸甜可使痛疼加重,从发病到溃疡愈合,如果没有继发感 相似文献
3.
4.
5.
王娜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2,9(6):29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的特点是反复发作 ,轻者间歇发生 ,常数月一次 ;重者可连绵不断 ,持续较长时期 ,以致溃疡此愈彼起 ,经久不愈 ,有些患者病程达数年至数十年之久[1]。中医称之为口疡、口疳、口破等。该病虽只生在口腔 ,但与内脏有密切联系 ,因脾开窍于口 ,心开窍于舌 ,肾脉连咽系舌本 ,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 ,牙齿属肾 ,任督经脉均上络口腔唇舌 ,因此该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 ,但可从溃疡的形状、颜色、疮周粘膜的改变来分辨其寒、热、虚、实 ,从而更有效的辨证施治。近年总结了202例病历 ,将复发性口疮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剖析复发性口疮施行口疮散外治的价值与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入我院接受复发性口疮治疗的100例病患,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漱口;观察组患者应用本院自拟的口疮散对患者患处进行喷洒,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8.
泽漆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本超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11(10):47
笔者自2000年~2004年1月,用单味泽漆煎煮口服,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思密达对24例复发性口疮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取得显著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年龄4岁~67岁,平均34.2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e-Ne激光在治疗复发性口疮中的疗效;方法:92例复性口疮随机分成二组,He-Ne激光照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He-Ne激光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1.53%,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He-Ne激光对促进溃疡的愈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愈合、Hp根除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33%、11.67%,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新三联疗法和传统三联疗法在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证实新三联疗法的临床优势。方法:以本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治疗的12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的传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西沙星联合阿莫西林的新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Hp根除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2%,有效率为93.8%,均高于对照组的85.9%Hp根除率和84.4%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新三联疗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传统的三联疗法有明显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70例胃溃疡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按照1:1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使用泵抑制剂(奥关拉唑)40mg/d、阿莫西林2000mg/d、枸橼酸铋钾480mg/d、呋喃唑酮200mg/d口服.疗程2周。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计量和疗程与联合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71.4%:黏膜炎症阳性率54.3%和6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Hp检验阳性分别为4例(11.4%)和6例(1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用药组的总有效率、黏膜炎症阳性率、Hp检验阳性率均优于三联用药组,差异统计学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可喜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46-47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25%,不良反应率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9%;对照组治愈率85%,不良反应率1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朱丽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1):108-109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42例和奥美拉唑组48例.雷贝拉唑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口服,连用7d后改为单独服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组用药除将雷贝拉唑更换为奥美拉唑外,其余同雷贝拉唑组.观察两组患者上腹疼痛、反酸、嗳气、腹胀、烧心或恶心等不适症状的缓解情况,停药4周后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两组用药1d后症状明显改善,其中雷贝拉唑组30例症状缓解(71.43%),奥美拉唑组23例症状缓解(47.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7d后,两组症状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后4周,雷贝拉唑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5.23%(40/42),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79.17%(38/48),雷贝拉唑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雷贝拉唑组39例Hp阴性(92.86%),奥美拉唑组35例Hp阴性(72.92%),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较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起效更快,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4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奥关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配合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镜介入治疗后联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并采用静脉注射埃索美拉唑20mg+羟氨苄青霉素1.0g+替硝唑0.5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镜注射针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72h空腹胃液pH值,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74.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8、72h两组患者pH值均逐渐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pH值升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再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介入治疗后联合应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吕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5):106-109
目的 探讨含铋剂四联疗法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3月慢性胃溃疡患者138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肠溶片、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消化道综合症状、炎性因子、安全性、复发率及GAS、SS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6周后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腹胀及胃灼热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周炎性因子得到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6周后IL-1、IL-6、IL-8及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用药期间低血压、肝肾异常及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6周后GAS、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含铋剂四联疗法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中能降低消化道综合症状,可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复发率较低,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能否促进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的溃疡修复,提高溃疡愈合率及愈合质量.方法 选取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男28例,女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及常规治疗复合性溃疡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50mgtid,治疗后8周在电子胃镜及组织学水平比较2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及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及愈合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帕司他可以明显促进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的溃疡修复,提高溃疡愈合率及愈合质量,可能与依帕司他改善或减缓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能否促进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的溃疡修复,提高溃疡愈合率及愈合质量。方法选取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男28例,女22倒。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及常规治疗复合性溃疡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50mgtid,治疗后8周在电子胃镜及组织学水平比较2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及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清病愈合率及愈合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0.01)。结论依帕司他可以明显促进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合并复合性溃疡患者的溃疡修复,提高溃疡愈合率及愈合质量,可能与依帕司他改善或减缓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