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酶标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4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sIL-2R)水平,并同健康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病人和哮喘缓解期病人相比较;同时观察哮喘病人入院第四天sIL-2R变化同FEV1.0%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哮喘发作期sIL-2R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和哮喘缓解组及慢支肺气肿组(P<0.05),sIL-2R变化同FEV1.0%变化有显著相关性(r=-0.766,P<0.05)。提示活化的淋巴细胞同哮喘病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方法对133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包括支气管哮喘并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P)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MP感染的肺心病患者的sIL-2R水平及血清总IgE水平。结果显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MP感染率为34.59%;肺心病加重期组及支气管哮喘感染组的M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组(P<0.01);MP感染的肺心病组的sIL-2R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细菌感染的肺心病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单纯MP感染的COPD患者sIL-2R水平与周围血象淋巴细胞成负相关(r=-0.7084,P<0.01),单纯MP感染的肺心病患者的血清IgE水平高于普通细菌感染的肺心病患者(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在检查丙肝病毒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42例正常人及87例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另外,将感染者分为3组,即A组(抗-HCV-Ab(-),HCV-RNA(+)),B组(抗-HCV-Ab(+),HCV-RNA(-)),C组(抗-HCV-Ab(+),HCV-RNA(+))。结果:87例感染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较正常人都明显增高P<0.001),所有组的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也与正常人差异显著(P<0.01)。不同组彼此间比较sIL-2R和TNF-α水平,除A组与C组外,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间都有显著差异(P<0.001~0.05)。结论:对sIL-2R和TNF-α水平的检测可作为丙型肝炎辅助化验检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ELISA法检测临床确诊的48例多发性硬化症(MS)病人血清28例脑脊液(CSF)中sIL-2R水平;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8例MS病人血中mIL-2R的表达。结果表明(1)MS患者组用激素治疗前血清及CSF中,sIL-2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C)(P〈0.01),其中MS急性复发组显著高于缓解组(P〈0.01);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NC组(P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哮喘患儿各期血清ECP,IL-5,sIL-2R和IgE水平及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用37℃凝血1h的血清,以法马西亚CAP系统检测哮喘各期和对照组ECP,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5,sIL-2R和IgE。结果表明ECP,IgE和sIL-2R均为发作期和稳定期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发作期不同程度高于稳定期,IL-5各期阳性率为A51.43%,AP56.0%,S30.77%,N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补体Ⅰ型受体(CR1)表达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的变化。②方法采用淋巴细胞花环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72例冠心病病人和63例健康人淋巴细胞CR1花环率(L-CR1R)及血清sIL-2R浓度变化。③结果冠心病病人L-CR1R明显降低,sIL-2R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6.414,7.806,P<0.001)。冠心病病人L-CR1R与sIL-2R呈负相关(r=-0.815,P<0.001)。不稳定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病人L-CR1R和sIL-2R比较,差异亦具有极显著性(F=7.860,11.579,q=6.627~10.550,P<0.001),且以AMI病人的变化最明显。④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CR1表达和血清sIL-2R浓度异常与冠心病病情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9例梗阻性黄疸(A)组和10例单纯胆囊结石(B)组的IL—2、C-3、C-4和PVBF水平变化,并对A组中BTP、PVBF与IL—2、C-3、C-4关系进行分析。A组根据阻塞性质分为A-1组(恶性梗阻)和A-2组(良性梗阻)。结果显示A-1组TB、BTP显著高于A-2组(P<0.01);A-1、A-2、B组IL—2、C-3、C-4、PVBF方差分析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除A-2与B组C-3外(P>0.05);TB、BTP与IL—2、C-3相关分析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PVBF与IL—2、C-3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果表明梗阻性黄疸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可能由于肝脏活性的巨噬细胞功能降低和抑制性巨噬细胞被活化,导致淋巴细胞活化降低。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甲素对哮喘动物模型气道反应性的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豚鼠,形成哮喘动物模型(哮喘组)。用雷公藤甲素(简称“雷公藤组”)处理哮喘模型后,测定以上二组和正常对照组豚鼠对组织胺的气道反应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计数、低密度Eos(HEos)百分比以及E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活力增强活性(EVEA)。发现哮喘组气道反应性非常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雷公藤组(P<0.01),雷公藤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且,哮喘组Eos绝对计数和HEos%均与气道反应值(PC20值)显著相关(r=-0.76和-0.88,P<0.05和0.01)。雷公藤甲素处理不能抑制哮喘模型肺内的Eos聚集,但却降低HEos%至正常组水平。哮喘组BALFEVEA显著高于对照组、雷公藤组。哮喘组BALFEVEA与HEos%呈显著的正相关(r=0.75,P<0.05)。以上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索具有降低哮喘动物模型气道反应性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减少“活化”的HEos有关。雷公藤甲素可能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sIL-2R水平溃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患者高于中度患者(P<0.05);中度患者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1)。19例中、重度患者治疗后sIL-2R水平显著降低(P<0.01)。提示sIL-2R水平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及疗效判断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采用ELISA法对42例Graves病病儿细胞因子失衡及其与发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初诊组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P<0.001或0.002);IFN-γ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P<0.05),而IL-4水明显升高(P<0.001);且IFN-γ/IL一4比值与血清T3和T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4、0.56和0.55、0.63,P<0.05);(2)复诊组中,治疗效果好组IFN一γ水平、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P<0,05),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效果差组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提示:Graves病体内存在以Tb1类占优势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失衡;抗体阳性病儿其细胞因子类型向Th2转化;异常的细胞因子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受损;细胞因子的监测对于Graves病的病情估价、协助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30例狼疮性肾炎(LN)病人尿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免疫球蛋白自由轻链(FLCI)进行检测。发现LN活动组的sIL-2R平均值为160±180U/ml,明显高于LN非活动组(92±23U/ml,P<0.05)和正常对照组(85±19U/ml,P<0.001);LN活动组尿FLCI的阳性率(77%)亦明显LN非活动组15%,P<0.01)。提示尿液中sIL-2R和FLCI的增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T-B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嗜酸粒细胞(EOS),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gE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人类组织相关抗原(HLA-DR)百分率表达与气道高反应(AHR)的关系。方法: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强的松20mg/d,疗程一周,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最高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并检测外周血EOS、SIL-2R、IgE、CD3、CD4、CD8和HLA-DR百分率。结果:EOS、SIL-2R、IgE水平及CD4、HLA-DR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而反映通气功能的指标PEF,FEV1明显好转(P<0.01)。结论:EOS、SIL-2R、IgE和CD4、HLA-DR百分率表达增强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观察恶性肿瘤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②方法采用红细胞受体花环试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及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66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及36例健康人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sIL-2R水平的变化,③结果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CD4及CD4/CD8明显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CD8及sIL-2R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36-131.52,P均<0.001);E-C3bRR与CD4,CD4/CD8呈正相关(r=0.409-0.527,P均<0.001),与CD8,sIL-2R呈负相关(r=-0.395--0.420,P均<0.001);sIL-2P<0.001),④结论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扩张试验肺功能参比较和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支气管扩张试验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价值,对224例已确诊的发作期哮喘患者进行了支气管扩张试验,比较扩张试验前、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最大呼气流率(PEFR)、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的阳性率和变化率。结果显示FVC阳性率40.2%,变化率15.3%,FEV1.0阳性率76.8%,变化率23.8%,PEFR阳性率79.9%,变化率34.5%,MMEF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作期患者的末梢血及支气管粘膜内的嗜酸粒细胞(EOS)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哮喘发作期患者末梢血及支气管粘膜内EOS显著增高(P<0.01),FEV1.0明显下降,它们之间有相关性(r=0.6230,P<0.05)。提示:哮喘发作期患者FEV1.0降低与末梢血及支气管粘膜内EOS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通痹灵(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滑膜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采用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检测脂多糖(LPS)诱导关节滑膜细胞培养上清中IL-1、TNF-α的活性和PGE2的含量。结果:AA大鼠滑膜细胞培养上清中IL-1、TNF-α的活性和PGE2的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通痹灵可使AA大鼠滑膜细胞异常升高的IL-1、TNF-α和PGE2分泌功能恢复正常(与AA组比P<0.01,与正常组比P<0.05);甲氨喋呤(MTX)也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了滑膜细胞的分泌功能(与AA组比P<0.01,与正常组比P<0.05);消炎痛对PGE2的产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AA组比P<0.01,与正常组比P<0.01),但进一步上调了AA大鼠滑膜细胞分泌IL-1、TNF-α的功能(与正常组比P<0.01)。结论:IL-1、TNF-α和PGE2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通痹灵对RA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滑膜细胞过度分泌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用Morris法检测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与20例老年健康者的心电图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_1),并与门控心血池显象检查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组PTFV_1、左室整体射血分数(EF),右室高峰充盈率(PFR)、房缩分数(ASF)与老年健康组相比均显著异常;老年冠心病组PTFV_1≤-0.03/mm·s者的EF、PFR、ASF的异常程度显著高于PTFV_1>-0.0mm·s者(P<0.001)提示:PTFV_1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了解头颈癌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②方法采用红细胞花环试验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30例头颈癌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和sIL-2R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头颈癌病人E-C3bRR明显低于对照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意义(t=5.78,3.45,P均<0.01)。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r=-0.58,P<0.01)。④结论E-C3bRR和血清sIL-2R水平的检测对头颈癌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10例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正常人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HA)、Evans综合征等病患者血清sIL-2R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分别为1341.7±565.7,1143.1±347.8,1330.9±357.0和1441.3±97.2U/ml,且与正常对照(419.1±243.7)间差异存在显著性。ITP病人sIL-2R与末梢血小板数量呈明显负相关;SLE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sIL-2R差别显著(P<0.001)。认为sIL-2R可作为免疫性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及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
低压缺氧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低压缺氧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选用轻一中度哮喘缓解期病人27例,在低压舱内进行间断低压缺氧治疗10天,观察其治疗效果,检测血浆皮质醇和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比较肺功能改变。结果:⑴哮喘病人治疗后随访显示,发作间歇延长和用药减少,有效率达88.9%;⑵肺功能变化: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最大呼气流速(PEF)明显增加(P〈0.0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HEV1)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