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后继发性大出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气管切开术是将气管前壁切开,直接通过套管呼吸。如果气管切开位置过低,或套管弯度不合适,伤口严重感染,长期使用带气囊套管压迫气管壁及其邻近组织造成缺血坏死累及无名动、静脉可发生严重出血[1]。一旦发生气管内大出血,抢救不及时就会在几分钟内导致患者窒息死亡。例1,男性,34岁,因食道癌累及气管行食道拔脱胃咽底吻合,全喉切除低位气管造瘘术,放疗8000Gy。术后4个月因咳嗽痰中带血入院。入院后患者突然自造瘘口涌出新鲜血约200ml~300ml,感呼吸困难,极度紧张,立即用吸痰管伸入气管内吸血,同时吸氧,拔出原气管套管插入6.5号麻醉套管,打…  相似文献   

2.
179例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手术。由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条件的改善,可供选择的气管套管及套囊型号越来越合适,以及术后护理的改进,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在逐渐下降。现对本院2007年7月~2008年7月179例气管切开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2岁。因车祸致脑干损伤、脑挫裂伤而入院。入院后第四天并发肺部感染、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遂在局麻下常规气管切开,手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吸痰,伤口每日无菌纱布换药,冲洗气管套管内管。气管切开术后第4天换药后半小时,发现病人呼吸困难,颈部、胸腹部、阴囊、上下肢等部位肿胀,触  相似文献   

4.
随着技术发展和设备改进,因急性呼吸道阻塞而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例已明显减少,但在救治早产儿或有神经系统病损患儿时,有时仍需行气管切开术。为避免气胸、套管脱出后难于重新插入、拔管困难等并发症,曾有学者在手术方法上作了些改进。该作者应用星状成形方法,为68例小儿行气管切开术,并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68例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患儿年龄2天~14岁。其中18例(26%)出生后正月内施术,43例(63%)手术时年龄<1岁。行气管切开术原因:35例因神经系统病变累及呼吸道,33例因气道原发性病变。…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手术水中术后出现呼吸道梗阻是甲状腺手术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1977年至1997年12年间共施行甲状腺手术1286例,其中共发呼吸道梗阻12例,发生率为0.93%。现结合文献复习,对发生原因及预防进行分析,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22岁~68岁,平均49岁。其中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4例,巨大甲状腺瘤2例,给节性甲状腺肿4例,再次手术2例。导致呼吸道梗阻原因分别为:气管软化5例,血肿压迫2例,痰液堵塞2例,喉头水肿3例。12例中行气管插管4例,气管切开3例,气管插管后气管悬吊5…  相似文献   

6.
分析19年来42例儿童后天性喉气管狭窄,年龄自15个月到14岁,平均8岁。主要病因有气管切开术后;喉气管外伤;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术后;气管内插管等。全部病例狭窄严重,依靠气管切开呼吸。采用不同的喉气管重建术。结果40例病人经1~18年随访,36例(90.0%)拔除气管套管,治愈。结论:①提高气管切开术技术,可以减少儿童喉气管狭窄发病率;②3岁以上儿童可以进行喉气管重建术;③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根据喉气管狭窄病变而定。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0岁,因自杀而吞服农药后半小时于1996年6月13日下午5点半被送入我院急诊科。入院后诊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即行积极抢救,因昏迷及无自主呼吸速请麻醉师经口插入带气囊的气管导管,随之连接人工呼吸机以维持呼吸,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相应的药物。3天后患者生命体征均正常,但仍无自主呼吸,气管内分泌物逐渐增多,且不易抽吸,肺部出现湿罗音,为便于吸痰及防治肺部感染,遂请耳鼻喉科医师行常规气管切开术,拔出经口插入的气管导管,另经切口插入带气囊的金属质的气管套管,套管外口仍连接人工呼吸机来维持呼吸。当呼吸机…  相似文献   

8.
自1980-1990年收治12例气管金属异物病人,男8例,女4例;年龄10~71岁。其中气管套管外管断裂落入支气管内4例;义齿误吸5例;注射器针头误吸3例。除1例牙托为正气管异物外.其余为支气管异物。左支气管7例,右支气管5例(其中1例为双侧支气管有断裂套管碎片各1块)。气管套管异物者有1例系喉外伤气管切开术后2年外管断裂落入气管,  相似文献   

9.
继发于气管切开位置错误的致死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气管切开术被视为一安全的简单手术,但应注意到可直接由于手术而产生严重的致死的并发症。一些大宗的病例统计表明,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48%,死亡率为1.4~5.1%。并发症有:出血、气道阻塞、气管狭窄、气管食管瘘、感染等。术中和术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为3.7%,由于无名动脉破裂所致者约0.6~0.7%。至1977年为止,在文献报告的127例无名动脉腐蚀出血中,长期存活的只有8例。此并发症发生于术后1~2周内者最多。易发因素有:(1)气管切开低于第三气管环,因套管小弯部下表面腐蚀无名动脉以至破裂;(2)高位的迷走动  相似文献   

10.
1资料 患者,女,84岁,3个月前因脑梗死反复肺内感染及呼吸衰竭入住我院ICU科,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气管切开窦道形成良好,佩戴带有气囊的气管套管。2010年7月14日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管内血痰,起初量不多,给予静脉、  相似文献   

11.
1997年3月至2000年7月我们对颅脑损伤32例行气管切开术.男19例,女13例,7~62岁,平均42岁,其中脑挫裂伤18例,脑干损伤5例,脑出血4例,颅内血肿5例.治疗性气管切开18例,预防性气管切开14例,32例均处于昏迷状态.抢救成功26例(75%),其中3例昏迷达28~45d.12例死亡(25%),主要因脑干损伤严重,脑出血量达60~100ml,无1例因呼吸道阻塞致死. 讨论颅脑损伤后患者有的处于昏迷状态,舌肌松弛,舌后坠堵塞上呼吸道,随时可引起窒息.咳嗽反射将近消失,患者不能咳出分泌物,大量下呼吸道分泌物积存,可引起肺换气不良、机体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低O2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等,致使脑血管和肺毛细血管扩张,渗透压增高,引起脑水肿和肺充血.颅压增高可抑制呼吸中枢,增加昏迷深度,下呼吸道分泌物更不易自行咳出.引起肺水肿及充血,分泌物增加,加重下呼吸道阻塞,导致患者呼吸衰竭死亡.若能适时行气管切开术,吸除下呼吸道分泌物,则可改善肺换气情况,延长患者生命,争取时间接受治疗.患者一旦出现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还可通过气管切开后的气管套管连接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维持呼吸.本组32例中2例呼吸停止分别在26h和35h经通过呼吸机维持呼吸,抢救成功.气管切开的时机与抢救成功密切相关,手术时间过晚,机体内缺O2和CO2潴留严重,心肺脑肾功能发生不可逆损伤,此时即使行气管切开术,效果也不佳.  相似文献   

12.
气管套管底板断离外管坠落气管1例张宝利,李贵瑛气管外套管底板断离,外管坠落气管是气管切开术后一严重并发症,尚属少见。笔者曾遇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0岁。3年前曾因喉癌全喉切除,术后长期戴管,因未经常检查,更换套管。1993年4月外套管底板突然断...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套囊套管使用中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呼吸机在临床应用的增加,气管切开使用带套囊气管套管逐渐增多,我院1998~2001年行气管切开术戴用带套囊气管套管共200例,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肿瘤致气道梗阻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肿瘤患者 ,常因肿瘤压迫气管或向气管内浸润生长堵塞气道而产生呼吸困难 ,严重时可因窒息甚至来不及气管切开而死亡。我院收治此类患者 2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患者 2 0例 ,男 9例 ,女 1 1例 ;年龄 3 4~ 6 8岁。良性 4例 ,恶性 1 6例 ;复发 2~ 4次 8例。气管受压迫缩窄移位 1 4例 (伴双侧声带麻痹 2例 ) ,肿瘤向气管内浸润 4例 ,肿瘤发展波及声门 2例。Ⅲ度呼吸困难 1 5例 ,Ⅳ度呼吸困难 5例。1 .2   手术方法肿瘤切除前气管切开 :1 4例因严重呼吸困难在肿瘤切除前行紧急气管切开。其中 3例是在插管后 ,…  相似文献   

15.
小儿气管切开并发症160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较常见的手术,其方法和指征比较成熟。小儿气管切开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对手术的要求较高,同时并发症相对较多。本文对我院1977年8月~1997年及2月间有统计记录的小儿气管切开160例临床资料加以总结。1临床资料160例小儿气管切开病例中,年龄4个月~13岁,其原发病以外伤、昏迷和急性喉炎居多。详见表1。160例小儿气管切开病例中各种并发症24例,其发生率为15%。其中出血最高为6.9%;纵隔气肿次之为4.4%;气胸为3.1%;喉狭窄为0.6%。详见表1。表1160例中原发病及并发症2讨论2.回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气胸和纵隔…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术276例报告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93~1996年行了276例气管切开术,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气管切开276例病人中,男197例,女79例,年龄4~74岁,本科门诊、住院病人58例,其它科会诊行气管切开的218例。因炎症、外伤、肿瘤、异物等致喉阻塞而行气管切开的2...  相似文献   

17.
儿童喉气管狭窄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19年来42例儿童后天性喉气管狭窄,年龄自15个月到14岁,平均8岁。主要病因有气管切开术后;喉气管外伤;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术后;气管内插管等。全部病例狭窄严重,依靠气管切开呼吸。采用不同的喉气管重建术。结果40例病人经1 ̄18年随访,36例(90.0%)拔除气管套管,治愈。结论:①提高气管切开术技术,可以减少儿童喉气管狭窄发病率;②3岁以上儿童可以进行喉气管重建术;③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根据喉气  相似文献   

18.
在心肺复苏和脑复苏患者急诊抢救中,气管切开是不可缺少的抢救措施。急诊抢救由于时间限制,消毒往往不严格,气管切开并发感染不可避免;即使是规范的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并发感染也是常见的并发症。近2年来,我们将气管切开并发严重感染患者的气管插管更换为吸痰式气管插管,感染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取得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1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先天性心脏病伴气管支气管异物、肺段支气管异物、围手术期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气道异物取出方法。方法 全麻加表麻,经Storz小儿支气管镜取出143例,从气管切开处取出3例,用Hopkins带钳潜窥镜取出6例。结果 152例成功取出异物,无异物变位所致窒息死亡和气管支气管壁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例经抗炎治疗后自行咳出,1例在去手术室途中死亡(未行手术)。结论 特殊类型体积较大的气道异物,估计难以通过声门者应先行气管切开,以防止异物变位窒息,抢救失败。如异物堵塞于气管内已引起窒息,可立即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待窒息解除,恢复部分通气,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以上再取异物;心脏病及围手术期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气道异物,要根据不同的并发症和心脏病当时的心功能状况,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以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耳部并发症人工气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压氧治疗(HBOT)可并发鼓膜和中耳气压伤,人工气道(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戴套管)可危及正常咽鼓管功能和中耳气压平衡。复习5年中HBOT267例,依有无人工气道分组,对中耳并发症发生率作比较研究。HBOT267例发生鼓膜和中耳并发症(耳痛、分泌性中耳炎、血鼓室和鼓膜破裂)共131例,占49%,有65例并发症展鼓膜切开后鼓室量管治疗。作人工气道者28例,治疗中已施行鼓室量管10例未发生中耳并发症;未置管18彻中,17例(94%)有并发症,需量管治疗者11例(61%)。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14例中8例(57%)置管,而气管切开戴管自主呼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