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末梢血降钙素原(PCT)、前清蛋白(PA)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2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依据病情分为细菌感染组(220例)和病毒感染组(200例),另选2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的PCT、PA和WBC水平,分析其变化与疾病的关系。结果细菌感染组PCT、PA和WBC分别为(4.28±1.10)ng/m L、(96.12±12.01)mg/L、(17.42±4.63)×109/L,病毒感染组PCT、PA和WBC分别为(0.35±0.14)ng/m L、(167.31±22.52)mg/L、(7.01±3.10)×10~9/L,健康对照组PCT、PA和WBC分别为(0.30±0.11)ng/m L、(169.54±26.13)mg/L、(7.82±1.63)×10~9/L,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PCT和WBC明显增高,P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的PCT、PA和WB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检测阳性率为84.09%,PA检测阳性率为74.55%,WBC检测阳性率为67.73%,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55%,与PA和WBC相比,PCT检测阳性率有很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各指标单独检测,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时,PCT、PA和WBC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PA)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9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和86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清标本中 PA 含量,同时对全血样本中的白细胞(WBC)进行计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 WBC 结果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血清 PA 水平低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经1个疗程治疗后 PA 明显升高,WBC 降低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血清 PA 检测有助于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对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均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CT和CRP浓度进行连续检测.结果 细菌感染组90例患者治疗前PCT、CRP测定值分别为(4.23 ±3.48) μg/L、(62.38±17.13) mg/L;治疗后PCT、CRP测定值分别为(1.90±0.90) μg/L、(9.55±3.52) m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15、29.96,P均<0.01).治疗前细菌感染组PCT和CRP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1.04、12.89,P<0.01).结论 血清PCT和CRP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对其进行动态检测对于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122例患儿(细菌性感染67例,病毒性感染55例),检测所有患儿PCT,hs-CRP和WBC的浓度水平,并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治疗前细菌感染组PCT,hs-CRP和WBC分别为7.26±2.24 ng/ml,15.45±8.37 mg/L和(13.57±2.39)×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91±0.56 ng/ml,5.27±3.85 mg/L和(9.79±3.65)×109/L;对照组分别为0.76±0.45 ng/ml,2.45±1.35 mg/L和(6.77±2.35)×109/L;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分别为1.15±0.86 ng/ml,6.21±3.57 mg/L和(9.35±4.56)×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64±0.48 ng/ml,3.68±2.94 mg/L和(8.48±4.73)×109/L.治疗前三组间PCT,hs-CRP和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4-16.56,P均<0.01),细菌感染组PCT与hs-CRP,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3,5.83,P均<0.01).细菌感染组PCT,hs-CRP,WBC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7.23,P均<0.01),但病毒感染组治疗后PCT,hs-CRP,WB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57-4.21,P均>0.05).②在细菌感染组中PCT,hs-CRP和WBC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1,P<0.05),局部与严重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P<0.05);hs-CRP,WBC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0.85,P均>0.05),且局部细菌感染组中PCT,hs-CRP,WBC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P>0.05),严重细菌感染组PCT,hs-CRP和WBC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8.57,P<0.05),且PCT与hs-CRP,WBC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5.37,9.00,P<0.05,0.01).③对于诊断细菌感染以0.5 ng/ml为临界值,PCT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80.6%,阳性预测值为81.5%,阴性预测值为92.6%;以2 ng/ml为临界值,灵敏度为55.2?  相似文献   

5.
末梢血CRP和WBC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儿科275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别测定末梢血CRP和WBC计数,以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计数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组CRP、WBC计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CRP、WBC计数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CRP、WBC计数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检测CRP、WBC计数联合检测有助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被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根据感染原因将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32例)和细菌感染组(40例),检测两组患儿的hs-CRP水平和外周血WBC计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细菌感染组患儿hs-CRP水平为(14.52±2.51)mg/L,WBC计数为(15.11±3.08)×109/L,病毒感染组患儿hs-CRP水平为(3.03±1.01)mg/L,WBC计数为(8.02±2.03)×109/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菌感染组患儿hs-CRP阳性率(90.00%)、WBC阳性率(80.00%)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的hs-CRP阳性率(9.38%)和WBC阳性率(3.13%)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性疾病患儿中开展hsCRP和WBC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诊断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和血清前清蛋白(PA)联合检测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38例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同时用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测定PCT,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A。将两组的PCT和PA指标进行比较,观察其在治疗前后的变死。结果治疗前观察组PCT为(5.25±2.75)ng/mL,PA为(102.48±11.92)mg/L,对照组PCT为(0.05±0.02)ng/mL,PA为(161.03±21.89)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周后,观察组PCT显著降低至(0.06±0.03)ng/mL,PA显著升高至(158.12±21.49)m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PA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老年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于各类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同时进行PCT和CRP检测的新生儿,其中血流感染24例,肺炎27例(肺炎组),并选取排除血流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健康新生儿2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感染性疾病患儿和健康新生儿的PCT和CRP水平。通过诊断试验四格表分别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正常对照组的PCT和CRP水平分别为(0.48±0.01)ng/m L、(1.17±0.09)mg/L,血流感染组分别为(1.51±0.57)ng/m L、(8.98±2.64)mg/L,肺炎组分别为(0.87±0.27)ng/m L、(6.67±1.67)mg/L。后两组的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150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和69例术后患儿检测外周血WBC、N和CRP,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金标准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细菌感染组外周血CRP为(19.58±0.44)mg/L,与非细菌感染组CRP为(7.17±0.22)mg/L和术后CRP为(6.76±0.19)mg/L比较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菌感染组中,CRP水平增高且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患者64例,阳性率为18%;而WBC和N结果分别为57例(16%)和54例(15%);联合检测CRP和N水平增高且细菌阳性结果患者111例,阳性率为31%;联合检测CRP和WBC结果为98例(27%);联合检测WBC、N和CRP结果为150例(52%).结论 联合检测WBC、N、CRP可以为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WBC检测对早期新生儿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该院出生且小于7d的健康新生儿31例(健康对照组),以及因血清PCT、WBC和CRP增高而转入新生儿科,诊断为新生儿感染的6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其中36例为轻度感染(PCT正常组),25例为重度感染(PCT增高组);比较治疗前3组新生儿WBC、PCT和CRP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与PCT增高组PCT、CRP、WB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与PCT正常组的CRP与WB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中,CRP和WBC均增高,但两者常受诸多因素影响;PCT则在重度感染时快速上升,早期轻度感染不显著,而三者的联合测定则能够更早期、更准确、更灵敏地反映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联合检测在新生儿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本院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新生儿50例纳入观察组,5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比较组间血清CRP、PCT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RP、PCT的诊断性能。结果观察组CRP、PCT水平分别为(10.7±6.8)mg/L、(11.2±6.1)μ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0)mg/L、(1.2±0.5)μg/L(P<0.05);CRP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6.9%、70.6%,P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7.5%、85.0%。结论PCT、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重症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婴幼儿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 814例患儿进行hs-CRP及血细胞检测,以hs-CRP>5.0 mg/L、WBC>10.0×109/L为阳性界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s-CRP增高时,WBC、中性粒细胞增高患儿与WBC正常患儿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下降时,WBC增高和正常患儿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增高时,中性粒细胞增高和正常患儿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病情不同时,患儿hs-CRP水平变化不同.对hs-CRP检测结果的解释应密切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动态监测hs-CRP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前清蛋白(PA)和白细胞(WBC)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因感染性疾病来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儿童116例进行研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分为非细菌组(56例)和细菌组(60例),另设在本院儿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64例为对照组,对各组儿童血液PCT、PA水平进行检测和WBC计数,同时检测细菌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PCT、PA水平和WBC计数,分别比较各组水平的差异。结果细菌和非细菌组患儿血液PCT和WBC计数值均高于对照组,而细菌组PA水平低于非细菌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治疗后的PCT水平和WBC计数低于治疗前,而PA治疗后的水平要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PA和WBC计数的检测可作为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指标,同时为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白细胞(WBC)计数在儿童手足口病(HFM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9例HFMD患儿按病情分为普通病例组(171例)及重症病例组(38例),另外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测定3组儿童PCT、CRP、PA及WB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普通病例组的PCT、CRP、PA、WBC水平分别为0.16(0.08~0.34)μg/L、11.7(5.0~19.0)mg/L、(142.6±38.4)mg/L、(11.3±4.6)×12~9/L,重症病例组分别为0.26(0.14~0.92)μg/L、18.4(5.3~41.4)mg/L、(125.5±32.9)mg/L、(13.0±5.6)×12~9/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组的PCT、CRP及PA与普通病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PA及WBC可作为HFMD炎性反应参考指标,用于辅助诊断儿童HFMD,PCT及PA可用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8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RP、PA和IL-6的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PA和IL-6的水平分别为(138.40±68.55)mg/L、(0.092±0.031)g/L和(12.78±7.44)μg/L,病毒感染组为(3.98±2.74)mg/L、(0.249±0.067)g/L和(1.68±0.82)μg/L,而健康对照组为(2.81±2.52)mg/L、(0.211±0.062)g/L和(1.77±0.52)μg/L。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CRP及IL-6水平明显升高,PA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CRP、PA和IL-6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PA和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CRP、PA和IL-6水平呈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甘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3):2783-2785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调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40例按入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饮食调护和专科饮食护理,对照组给予专科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HGB)和白蛋白(ALB)的变化,采用营养主观全面评定法评定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WBC数为(6.54±1.05)×10^9/L,干预后为(5.13±0.77)×10^9/L;对照组患者干预前WBC数为(6.60±0.95)×10^9/L,干预后为(5.98±0.75)×10^9/L。两组患者WBC数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43,2.290;P〈0.01或P〈0.05);两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6;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前HGB为(115.65±10.75)g/L,干预后为(122.93±9.92)g/L;对照组患者干预前HGB为(112.45±15.05)g/L,干预后为(117.29±8.76)g/L。观察组患者HGB数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5;P〈0.05);对照组组内干预前后比较,以及两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ALB为(35.13±3.16)g/L,干预后为(38.6±3.52)g/L;对照组患者干预前ALB为(34.90±2.62)g/L,干预后为(36.38±3.36)g/L。观察组ALB组内干预前后比较,以及两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80,2.040;P〈0.01或P〈0.05);对照组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和三头肌皮褶厚度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以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营养正常、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的例数分别为6,11,3例;干预后分别为13,7,0例。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2,P〈0.05);对照组组内干预前后比较,以及两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饮食调护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营养状况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对诊断血液细菌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贝克曼-库尔特五分群(类)血细胞分析仪(LH750)检测102例血液细菌感染患者、58例非细菌感染白细胞增高患者和62名健康体检者的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并与传统的WBC计数、WBC分类、细胞形态学等感染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液细菌感染组的MNV、NDW、MNS分别为155±14, 24.05±3.84,136±7,非细菌感染WBC增高组的MNV、NDW、MNS分别为151±9,21.23±3.02,141±6,健康对照组的MNV、NDW、MNS分别为144±11,18.76±1.64,144±3.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574,27.421,28.475,P〈0.05或〈0.01). WBC≤10×109/L组MNV、NDW、MNS分别为151±12、22.72±2.54、138±5,WBC〉10×109/L组分别为158±16、25.62±3.17、136±6,与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864、41.014、18.873. P〈0.05或〈0.0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5%组的MNV、NDW、MNS为159±13、25.76±4.02、134±5,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5%组分别为150±15、22.13±2.32、138±4,与健康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05、45.34、19.145,P〈0.05或〈0.01).血液细菌感染组的MNV在临界值(cut-off值)为150时,敏感度为71%(72/102),特异度为92%(57/62),NDW在cut-off值为23时,敏感度为74%(75/102),特异度为98%(61/62).MNV与NDW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好,敏感度高于传统的WBC计数(WBC cut-off值〉10×109/L 时,敏感度为57%)、NE(NE的cut-off值≥0.85时,敏感度为53%)等感染指标.结论 中性粒细胞的MNV、NDW参数诊断细菌感染比传统的WBC总数、NE值、形态学分析更加特异而灵敏,而且客观、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18.
吴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3):2060-206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与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0例hs—CRP升高的患者(〉10mg/L),同时检测其白细胞总数。结果白细胞计数增高组38例,hs—CRP值(37.5±12.3)mg/L;白细胞计数正常组56例,hs—CRP值(22.5±7.5)mg/L。白细胞计数降低组16例,hs—CRP值(17.2±7.1)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者对细菌性感染起着协同诊断的作用,但hs—CRP检测结果比白细胞计数对诊断更为敏感;hs-CRP越高,白细胞就越高,二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外科相关疾病与血浆D-二聚体(D 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了口腔外科疾病患者444例,其中口腔外科间隙感染组(A组)30例、颌骨骨折组(B组)30例和颌面软组织损伤组(C组)31例、口腔良性肿瘤组(D组)113例、口腔恶性肿瘤组(E组)104例、恶性肿瘤术后组(F组)96例、恶性肿瘤术后转移组(G组)40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炎症外伤组为A组、B组和C组,肿瘤组为D组、E组、F组和G组.结果 血浆DD含量为:A组1.42±1.42 mg/L,B组2.30±2.83 mg/L,C组0.71±0.44 mg/L,D组0.56±0.67 mg/L,E组1.42±1.86 mg/L,F组0.72±0.67 mg/L,G组1.00±0.89 mg/L和正常对照组0.52±0.34mg/L.血浆FDP含量为:A组6.29±1.63 mg/L,B组7.16±3.41 mg/L,C组5.46±1.37 mg/L,D组5.34±1.47 mg/L,E组5.94±3.42 mg/L,F组5.18±1.36 mg/L,G组5.28±1.78 mg/L和正常对照组2.91±1.28 mg/L.A组、B组、C组、E组、F组和G组血浆D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8~ 2.182,P均<0.05),D组血浆D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组血浆FD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72~ 6.053,P均<0.05).肿瘤各组血浆DD水平E组和G组高于D组(t=4.454, 2.894,P均<0.05),E组高于F组(t=3.621,P<0.05),G组高于F组(t=2.082,P<0.05);血浆FDP水平E组高于F组(t=2.095,P<0.05),肿瘤其他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外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组内方差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DD=10.245和FFDP=34.204,P<0.05).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组内方差分析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DD=10.568和FmP =17.487,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颌骨骨折、颌面软组织损伤和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进行血浆DD和FDP的联合检测,可及时评估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同?  相似文献   

20.
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邱力军  彭图元 《新医学》2004,35(12):741-742
目的:探讨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重度窒息组22例、轻度窒息组18例.另取同期正常新生儿20名作为对照组.重度窒息组中用肝素治疗14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静脉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各组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果: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正常新生儿组的血浆D-二聚体值分别为(4.2±2.0)mg/L、(2.2±1.4)mg/L和(0.7±0.2)mg/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中14例予小剂量肝素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4.2±2.0)mg/L、(0.8±0.5)m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浆D-二聚体,可了解窒息新生儿体内凝血与溶血功能的变化,为早期诊断DIC提供依据,并可作为窒息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的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