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微出血在磁共振成像不同序列上的影像特点,并评价不同序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187个病灶)微出血病例影像资料.对比DWI和T2*WI、SWI和T2*WI对微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扩散加权成像和T2*WI、SWI和T2*WI对微出血的检出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微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查过程中发现怀疑有微出血的病例,需加扫SWI或T2*WI.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于脑出血以及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以脑出血为诊断结果(患者37例,共50个病灶)以及脑梗死为诊断结果(患者83例,共107个病灶)且均接受DWI以及SWI序列检查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不同序列对两种疾病的检出率及不同组别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相位值(PV)。结果:在常规序列扫描下两种疾病检出率相比,无差异性(P>0.05)。在DWI序列检查下脑梗死病灶检出率高于脑出血,而SWI序列检查下脑出血病灶检出率高于脑梗死(P<0.05)。相较脑出血患者,脑梗死患者病灶周围ADC值较低,PV数值、病灶中心ADC值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的诊断中,以DWI及SWI序列检查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且对两种疾病的检出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3.
蒋春峰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15-15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静脉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脑静脉畸形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T1WI(A组)、T2WI (B组)及SWI序列(C组)和增强T1WI.比较三组对脑静脉畸形的检出率,评价SWI序列较其他常规平扫序列对显示脑静脉畸形的优越性.结果 A组检出病灶6例(27.3%);B组检出病灶8例(36.4%);C组检出脑静脉畸形22例(100.0%),并且清晰地显示所有扩张的髓静脉及粗大的引流静脉,呈特征性“水母头”状.SWI与其他常规MRI序列相比,病灶检出率更高(P<0.01).结论 SWI是能敏感地显示脑静脉畸形的脉冲序列,可以作为MRI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3例临床可疑DAI病例行常规MR(TSE、FLAIR、DWI)及SWI检查,分别检测各方法所示患者脑内出血灶数量。结果 SWI共显示1132个出血灶,较CT、常规MR序列显示更多。结论 SWI能非常敏感地检出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脑内的小出血灶,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正确率,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5.
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脑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SWI序列较其他序列对显示小的出血灶、小的静脉、含铁血黄素、钙化等顺磁性物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56例临床确诊为DAI患者CT及MRI各种扫描方法或序列。结果: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对DAI病灶检出率及病灶范围的显示明显高于CT及MRI常规序列检查及DWI。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大大提高DAI病灶的检出能力,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有力的依据,是DAI患者的MRI检查常规和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60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CT、MR常规序列和SWI扫描,比较各种方法检出出血灶的数目,分析SWI检出出血灶数目和体积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并分析出血灶数目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关性.结果 60例sTBI患者磁共振SWI成像共检出出血灶1714个,MR常规序列和CT共检出病灶515个和165个,SWI出血灶检出数量分别是MR常规序列和CT扫描的3.33倍和10.39倍.随着GCS评分的减少,sTBI患者的出血灶数量和体积均呈增加趋势(P<0.05,P<0.01),SWI检查的病灶数量和体积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418,—0.526,P<0.05),出血灶数量与sTBI患者GOS评分呈负相关(r=—0.53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 SWI成像检出出血灶的数目远多于CT和MR常规序列,可对sTBI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更为全面的影像学依据,在sTBI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PI弥散加权成像在诊断早期局灶性脑梗死中的价值,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85例临床可疑为脑卒中患者,24h内行CT检查,排除了颅内出血性疾患,随即行常规MRI及EPI弥散加权成像。结果上述85例患者中78例为早期局灶性脑梗死,病灶直径最小者约2.5mm,最大者20mm左右,其中脑质内合并其它病灶者46例,CT诊断与DWI无一例相符,常规MRI检查发现梗死病灶位置和数目与DWI完全相符者13例;另32例脑质内不合并其它病灶,CT怀疑缺血性病灶区域与DWI相符者9例,常规MRI检查发现梗死病灶位置和数目与DWI完全相符者23例。结论对于临床怀疑脑卒中患者,在行CT检查排除了脑出血后,结合常规MRI,行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可快速、准确地诊断早期局灶性脑梗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宜兴市和桥医院收治的81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DWI检查及临床综合诊断,并以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等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MRI、磁共振DWI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的结果,常规MRI、磁共振DWI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及常规MRI、磁共振DWI对急性期、超急性期、亚急性期脑梗死的检出率。结果 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阳性69例,阴性12例;经磁共振DWI检查显示,其中阳性68例,阴性13例,其中67例为真实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常规MRI检查显示,其中阳性67例,阴性14例,其中60例为真实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MRI、磁共振DWI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的阳性检出率[82.72%(67/81)、83.95%(68/81)]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DW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常规MRI检查(均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磁共振成像(T2WI、T1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FLAIR)、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早期脑梗死的价值。方法:72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包括超急性期23例,急性期49例。全部患者行脑常规MRI、FLAIR、DWI和3D-TOF-MRA检查。结果:2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的DWI、常规MRI、FLAIR和3D-TOF-MR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39.1%和78.2%;49例急性期脑梗死的DWI、常规MRI、FLAIR和3D-TOF-MR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83.7%、91.8%和80.0%。DWI扫描发现脑梗死发病<6小时、6~24小时、24~72小时病灶ADC值分别为0.34±0.03、0.41±0.03、0.45±0.04,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方面,DWI优于常规MRI、FLAIR和3D-TOF-MRA;FLAIR优于常规MRI,对皮层和脑室旁病灶显示更佳;FLAIR、DWI联合MRA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