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神经功能及后遗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HIE患儿9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接受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及治疗后6个月内的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NBNA评分为(34.81±3.75)分,高于对照组的(30.68±3.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内,试验组后遗症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能够促进HIE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合并窒息的功能恢复及血浆神经肽Y(NPY)的影响,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HIE合并窒息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患儿在早期亚低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仅采取早期亚低温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清糖分解烯醇酶(NSE)、S-100β蛋白、血浆NPY水平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患儿NSE水平、S-100β水平、NP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儿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意识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02%(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能够有效降低患儿NPY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临床体征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结合高压氧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9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其中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神经节苷脂结合高压氧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85.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结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有效缩短原始反射和肌张力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5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干预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早期干预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视、触、听觉刺激、运动刺激以及前庭功能训练至6个月,联合治疗组除上述治疗,给予GM1。所有病例均于3、6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和检测。结果日龄15、30 d时早期干预组与联合治疗组的NBNA评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的3、6月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最高,早期干预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5)。结论早期干预有助于HIE患儿智能发育,改善HIE预后。在早期干预基础上联合GM1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新生儿窒息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2例新生儿窒息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的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吸吮能力恢复时间和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实施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治疗效果判定。结果两组新生儿的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吸吮能力恢复时间和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治疗效果判定,观察组的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新生儿窒息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实施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部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临床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将68例窒息复苏后伴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A(38例)、B(32例),B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对症护理,A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头部亚低温疗法,时长72h,期间给予密切监护,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不同时点生命指标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①患儿亚低温疗法及密切监护后,A组患儿不同观察时点心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血压、呼吸频率则无明显差别。②A组无死亡病例,B组治疗期间死亡4例(12.5%);随访1年后,A组33例(86.8%)患儿智力正常,B组20例(62.5%)患儿智力正常,两组临床预后差异显著(χ2=5.598,P=0.018)。结论采用亚低温疗法能显著改善并提高窒息复苏后伴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疗效,亚低温治疗中要施以密切监护与系统化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络酮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8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治疗组(对照组)35例,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组(观察组)47例,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87,P>0.05);②观察组患儿的意识、反射及肌张力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33、-10.079、-6.560,均P<0.05);③观察组患儿7天及10天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961、13.124,均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并能提高神经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早期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常规给予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镇静解痉、改善微循环、控制脑水肿、促进组织代谢等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并对患儿进行密切监测与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2、24、48、72 h RR、HR、SBP、DBP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12、24、48、72 h RR对照组分别为(40.2±7.2)、(38.8±9.4)、(37.1±9.6)、(40.1±10.2)次/min,观察组分别为(38.8±6.4)、(40.0±9.2)、(38.0±10.2)、(38.7±9.8)次/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09、0.508、0.358、0.551,均P>0.05);HR对照组分别为(127.5±12.6)、(124.2±11.6)、(120.6±10.4)、(117.5±11.3)次/min,观察组分别为(104.9±11.4)、(100.8±12.3)、(97.7±11.2)、(96.5±10.7)次/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05、7.706、8.342、7.513,均P<0.05);SBP对照组分别为(57.2±8.6)、(52.7±11.2)、(57.2±5.8)、(59.2±7.2)mm Hg(1 mm Hg=0.133 kPa),观察组分别为(58.2±7.7)、(54.5±8.4)、(56.3±8.4)、(60.5±8.4)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82、0.716、0.491、0.654,均P>0.05);DBP对照组分别为(36.3±8.5)、(40.5±7.7)、(39.8±8.7)、(41.6±8.4)mm Hg,观察组分别为(35.1±6.7)、(39.2±8.6)、(41.8±9.4)、(40.8±7.6)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17、0.627、0.869、0.393,均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患儿早期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护患儿各项生命指标,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7月随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7例HIE患儿,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38例给予单一纳洛酮治疗,观察组39例给予纳洛酮+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行为各指标:神经行为评分(NBNA)、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及血清CK-BB、cTnI水平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后遗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cTnI及CK-B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对照组为10.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与纳洛酮联合治疗HIE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儿血清CK-BB、cTnI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凋亡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HIE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血清凋亡因子[程序化细胞死亡基因5(PDCD5)、可溶性Fas配体(sFasL)、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神经功能[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改善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PDCD5、sFasL、sF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S100-β、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HIE,可延缓并抑制患儿细胞凋亡及受损脑组织进一步损伤,患儿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氧化应激因子及神经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HIE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连续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神经行为评分(NBNA),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9.54%)(χ2=5.09,P=0.02);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IL-18及Caspase-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出生后14 d、28 d,观察组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的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脑部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应激损伤,有效保护脑部神经,提高患儿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窒息新生儿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评估窒息对新生儿的脑损伤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51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进行行为测定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并与同期因轻度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住院的足月新生儿82例(对照组)的行为测定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窒息组7天NBNA总分36.32±1.28分,14天NBNA总分37.74±1.32分,对照组7天、14天NBNA总分均≥3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15、4.49,均P〈0.05);窒息组BAEP异常率35.29%,对照组BAEP异常率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P〈0.05);轻度窒息组BAEP异常率25.64%,重度窒息组BAEP异常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P〈0.05);窒息组中小于胎龄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发生率69.2%,适于胎龄儿异常率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因此对窒息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可以用来评估脑功能及听力情况,为临床干预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新生儿窒息并发医院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及耐药性、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新生儿窒息并发医院感染患儿中呼吸系统感染43例(33.6%)、全身感染38例(29.7%)。共培养出病原菌143株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41株(28.7%),大肠埃希菌39株(27.3%)。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对碳青霉烯类、加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比较敏感。胎龄<37周、宫内窘迫、出生体质量<2 500g、住院时间≥7天、机械通气、肠外营养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除宫内窘迫外其他均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新生儿窒息并发医院感染主要以呼吸系统及全身感染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且多数为多药耐药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而对碳青霉烯类及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敏感。胎龄低(<37周)、宫内窘迫、出生低体质量(<2 500g)、住院时间长(≥7天)、机械通气、肠外营养为新生儿窒息并发医院感染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入住濮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监测治疗开始后0、24、48、72h外周血清NSE含量;比较两组患儿生后7、14、28d新生儿NBNA评分。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0、24、48、72hNSE水平分别为(20.32±6.75)ng/L、(23.26±2.89)ng/L、(38.12±7.96)ng/L、(31.91±10.14)ng/L;对照组分别为(19.76±3.82)ng/L、(24.41±5.91)ng/L、(48.67±9.96)ng/L、(41.78±3.46)ng/L;两组血清NSE含量在0、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8、72h亚低温治疗组NSE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d,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14、28d NBNA评分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能有效降低NSE水平,具有脑保护作用,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亚低温使用过程中部分环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短期预后的影响,为HIE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8月3日—2018年12月31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90例中重度HIE患儿亚低温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中度HIE患儿73例,重度HIE患儿17例。按照不同时间窗(6 h vs.12 h)分组,在6 h组再按照窒息复苏后是否进行复温分为升温组及降温组两组,收集亚低温治疗前后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数据、住院时间、一般临床特征。结果 重度HIE患儿窒息复苏后6~12 h开始亚低温治疗,不同时间窗治疗后aEEG图形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4±2.06 vs.3.00±1.41,t=2.27,P<0.05)。窒息复苏后尽快进行主动降温组与进行保暖复温组比较,亚低温治疗结束后24 h主动降温组的aEEG图形评分更高,且重度患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3±2.06 vs.7.00±1.00,t=-2.37,P<0.05)。结论 窒息复苏后尽早进行亚低温治疗可升高治疗后aEEG图形分值,改善神经系统表现,一定程度上改良短期预后,长期预后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6.
冯思  马杏娟 《健康研究》2022,42(1):90-93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并发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早发现早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128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统计患儿缺血性脑损伤发病率.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新生儿窒息并发缺血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窒息新生儿缺血性脑损伤发生率为28.91%(37/12...  相似文献   

17.
何国庆  陈辉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083-208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采用头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经头部MRT或CT确诊为HIE的足月儿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24例以及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观察组)24例。两组患儿均采取维持血压、血糖,稳定内环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低颅内压力,给予氧气支持,解痉镇静等综合性治疗,观察组患儿于出生6 h内给予头部低温治疗,并于治疗后72h再对患儿头部复温。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后神经系统症状发生情况,并于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8天对两组患儿进行神经行为功能(NBN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神经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可起到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安全可靠,远期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并发感染性肺炎的病原菌特点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8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98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集痰液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对发生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分析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等临床资料,归纳新生儿窒息并发感染性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998例窒息新生儿中,共有102例并发感染性肺炎,感染率为10.22%;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占59.5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9株占37.4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株占3.05%;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较敏感。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是新生儿窒息并发感染性肺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并发感染性肺炎通常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通过加强新生儿护理和肺炎防治,增加营养供应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消毒与隔离,指导产妇合理膳食,做好产前检查,并制定合理的分娩方案和加强产程监护,进而降低新生儿窒息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 在评价高压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意义。方法: 将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 同时每例在出生后1 ~7d、12 ~14d、26~28d分别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生后1~7d治疗组和对照组NBNA值分别为33 .3±8 .83、32. 7±7. 34, 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出生后26 ~28d治疗组和对照组NBNA值分别为39. 03±2 .92、37. 72±2. 91, 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1周内两组NBNA值<35分与>35分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26~28d两组NBNA值<35分与>35分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减轻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后遗症, 改善预后, NBNA对高压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