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的黑热病于1958年达到基本消灭后,坚持监测,积极防治,1973~1985年仅查见11例病人。为全面评价对该病的防治效果,于1991~1992年对苏北4个市、14个县(市、区)、56个乡镇进行了一次全面监测,所查地区无现患黑热病人,既往病人无复发,也未查见白蛉,人群免疫状况和黑热病基本消灭后的非流行区人群免疫状况基本一致。有理由认为:江苏省的黑热病防治效果巩固,已由原来的流行区转为非流行区。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黑热病已于1958年基本消灭,但作者等于1973、1977~1978年在洛阳、周口、新乡等地区仍发现有中华白蛉和鳞喙白蛉残存。因此,于1987年6~7月在我省的伏牛山区和豫东平原,选点对白岭残存情况进行了监测调查。调查方法在我省伏牛山区的渑池、卢氏、伊川县及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省基本消灭黑热病后黑热病的发病及有关流行因素的变动情况.方法血清学结合病原学检查确诊病人,在代表地区调查媒介白蛉残存情况,抽样LDT检测了解人群黑热病感染情况.结果1983-1999年全省发现3例病人,1例为当地感染,2例输入;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对16~25岁人群LDT结合IFAT抽样检测未发现有黑热病感染者.结论河南黑热病流行已经中止,基本消灭的成果是巩固的.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1983—1999年黑热病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我省基本消灭黑热病后黑热病的发病及有关流行因素的变动情况。方法 血清学结合病在学检查确诊病人,在代表地区调查查媒介白蛉残存情况,抽样LDT检测了解人群黑热病感染情况。结果 1983-1999年全省发现3例病人,1例为当地感染,2例输入;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对16-25岁人群LDT结合IFAT抽样检测未发现有黑热病感染者,结论 河南黑热病流行已经中止,基本消灭的成果是巩固的。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曾是我国黑热病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建国初,全省平均发病率为350/10万,当时估计全省患病人数达18万,约占全国黑热病流行省、市、区病人总数的1/3。自1951年开始对黑热病进行全面防治,发病率逐年下降,至1958年达到黑热病基本消灭的标准。随后,进一步清除传染源和扑灭白蛉,经多次抽查、考核证实,自1972年后我省未再发现新感染病人。为落实卫生部《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方案,于2002年6月,在原黑热病高发地区泰安市郊区,开展黑热病传播媒介白蛉的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黑热病基本消灭后三十年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东省原是我国黑热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通过普遍治疗和扑灭白蛉,该病已于1958年达到基本消灭。此后长期坚持监测。1972年以来,未再发现新感染的病人;中华白蛉已很少见,在84.8%的村庄内已告绝迹,对20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作利什曼素皮内试验,无1例呈阳性反应。监测结果表明,黑热病在山东的传播早被阻断,该省已由原来的重流行区逐步地转化为非流行区。  相似文献   

7.
自1958年来,江苏省对黑热病继续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至1985年,全省共发生11例黑热病病人。为全面考核黑热病在江苏省的流行趋势.于1991和1996年两次对原黑热病流行区11个县市区56个村庄近万人进行了黑热病流行病学和免疫学观察。在1991年的调查中:未发现现患病人,未查见中华白蛉,人群LDT阳性率在0~9岁组最低,未有IFAT阳性者。在1996年的调查中:也未发现病人,0~9岁组没有LDT阳性者.未有IFAT阳性者。两次调查结果发现,各个年龄组LDT阳性情况与黑热病基本消灭地区(如山东)一致。可以认为,江苏省目前已无现患黑热病病人,中华白蛉密度极低,人群免疫状况与黑热病基本消灭地区相同。所以.江苏省黑热病防治效果巩固。  相似文献   

8.
黑热病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解放初期,仅我省就有黑热病二十多万人。“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全省人民经过反复斗争,一九五八年基本上消灭了黑热病。在消灭黑热病这场斗争中,王兆俊同志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早在解放前,王兆俊同志看到因得不到治疗而死亡的黑热病人,就下决心从事防治研究工作。但在暗无天日的旧中国,这仅是一种幻想。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刚诞生,王兆俊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国外留学回来,主动向卫生部要求来到我省临朐、泰安等地农村,参加黑热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消灭黑热病后的白蛉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中北部曾是黑热病流行较严重的地区,据疫情报告,1954年发病率为8.3/10万,经过全面的防治,发病率逐年下降,1958年宣布基本消灭。此后,进一步肃清传染源和扑灭媒介白蛉,多次抽查、考核,未发现新的病例。但1989年以来,又陆续报道“黑热病”14例,为了查明黑热病在湖北地区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97~1998年开展了黑热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传播媒介白蛉进行调查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华东地区近30年发现的黑热病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热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曾流行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山东、苏北、皖北平原是重流行区之一^[1]。新中国成立后,普遍开展了黑热病的防治工作,使患病率逐年下降,至1958年先后达到基本消灭黑絷病的标准,继而转入监测,病例更趋少数。根据本所诊治及1980年全国黑热病防治科研会议上交流的资料。70年代以来共确诊黑热病31例^[2,3],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卫生部、全国丝虫病防治科研技术指导组史宗俊教授带领全国丝虫病考察组一行5人,于5月20日来我省考察丝虫病工作。考察组主要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我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工作情况,指导我省今后消灭丝虫病工作,推动全国消灭丝虫病的发展。考察组听取了我省丝虫病监测工作情况汇报,并考察了苍山、邹县、宁阳三县的丝虫病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认为山东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做了大量的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今后全国消灭丝虫病提供了科学  相似文献   

12.
山东原是寄生虫病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 ,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 ,早在 2 0世纪 5 0年代 ,山东就率先在全国基本消灭了黑热病 ,2 0世纪 80年代又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和疟疾 ,获得全国防治工作“三连冠”,创造了我国灭病史上的辉煌业绩。进入 2 0世纪90年代 ,主要对丝虫病和疟疾实施了基本消灭后的监测 ,进行了华支睾吸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的查治 ,开展了绦 /囊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调查研究等工作 ,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1 黑热病据 2 0世纪 5 0年代初调查显示 ,山东省 135个县 (市 )…  相似文献   

13.
1960年来我国黑热病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1960年以来我国黑热病的状况及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建国后,经采取消灭传染源及媒介的综合措施,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河南以及陕西关中等广大平原地区的黑热病在50年代后期即达到了基本消灭。此后由于继续不懈地防治,发病人数不断地下降,自1972年以来均未有新病例出现,媒介白蛉也近绝迹。近三年仅在西北的荒漠和山丘地区有少数散发病例的报告。在20多年的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中又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对我国黑热病流行病学分型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最后,为了加速全面消灭黑热病的步伐,针对我国黑热病现存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和防治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黑热病流行态势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复查湖北省自 1989年起陆续报告的 14例“黑热病”,及评估我省黑热病的流行现况。 [方法 ]复查“黑热病”患者的骨髓片、免疫学检查 (L DT、IFAT)、接种动物及真菌培养、媒介 (白蛉 )和保虫宿主 (犬 )的调查。[结果 ]除 1例输入的和 1例残存的皮肤型黑热病外 ,其余 12例为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1997~ 1999年在 9个地市的 2 3个县 (市 )的 2 5个乡镇进行了免疫学监测 ,对 13 890人采用利什曼素皮内试验 (L DT) ,阳性率 0 .0 0 7% ,40岁以下的人群无阳性。其中 175 6人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 ,结果均为阴性。在调查区内未发现中华白蛉。查犬 30 2只 ,未发现病犬。 [结论 ]湖北省已消灭黑热病 ,且防治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15.
黑热病为一种地方性虫媒传染病 ,在四川西北山区的流行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后经过大规模的防治 ,四川省的黑热病至5 0年代后期已基本消灭。 80年代中后期 ,黑热病年发病数出现了大幅度的回升 ,1990年年发病数高达 117例。为有效控制黑热病疫情的迅速上升 ,“八五”期间 ,在疫区大力开展了以灭犬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此后 ,发病人数便逐年下降 ,1995年年发病数降至 2 7例 ,与 1990年相比 ,下降了 76 .92 % ,有效的控制了黑热病疫情。此后几年的年发病数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1995~ 1999年 ,四川全省共有黑热病患者 85例。下面是对此 85例疫…  相似文献   

16.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临床症状的观察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陈谘,屠昭平,张莹珍,何水荣,刘景元福建省立医院郑松龄,唐水英我省自1988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人群血检监测微丝蚴率已降至0.05%以下。监测剖验传播丝虫病媒介,未发现蚊媒自然感染。在病原与蚊...  相似文献   

17.
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寄生虫病防治现状寄生虫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对流行严重、危害最甚的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等寄生虫病的防治与研究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国疟疾年发病数已从1954年的697万下降到1990年的11.7万,到1990年已有95.3%的丝虫病流行县、市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早在1958年,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及陕西关中等主要流行区已基本消灭黑热病;钩虫病的防治与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其它一些危害较重的寄生虫病各地也做了不少工作。“七五”期间开展的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8.
汶川、理县和茂县是四川羌族聚居地,也是全国黑热病主要高发地区之一。黑热病长期以来危害羌族人民的身体健康,经过多年的防治,末能控制流行。1990年我们采用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很好防治效果,使整个地区灭犬前后发病数相比下降59.8%。 1 防治前的概况我省羌族地区黑热病主要流行以威州镇为中心的50公里范围内的三角地带。五十年代消灭家犬后,发病数一度下降,但是,由于传染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于 1989年经卫生部组织专家抽查复核确认 ,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为了及时掌握我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人群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 ,自 1990年起对原不同流行地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不同时间的人群进行了抗体监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监测对象 随机抽取不同流行区监测点 6-60岁人群为监测对象 ,其中 1原中高度流行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 7年的吴江市、滨海县和沭阳县以及基本消灭丝虫病后 12年的赣榆县 ,共 12 85人 ;2原中低度流行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 8年的泰兴县和六合县 ,共 842人 ;3原低度流行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 10年的…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向有黑热病散在发生。经过长期反复查治后,该病已基本控制。近数年仅在武乡县偶有黑热病零星病例。 为了查清在武乡县黑热病散在发生的山区贾豁乡阳村和未曾发生黑热病的丘陵区城关镇下村的白蛉种类和数量,于1986年6~7月间,对上述两个村内外的白蛉作了监测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