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基础治疗+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对照组50例,采用基础治疗+口服西肽普兰片。两组均治疗60 d。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优于对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HAMD、HAMA、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中药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治疗焦虑抑郁的同时对于卒中的相关症状如言语及肢体功能等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减轻了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上,有的患者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症状并存,被称为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MADD),如果抑郁与躁狂交替出现,又被称为双向情感障碍。MADD在许多诊断系统如ICD-10和DSM-Ⅳ中被界定为与自主神经症状相关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混合性障碍。MADD患者一般都有较大的慢性化倾向及较大的社会功能的损伤与工作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论述目前所知的引起卒中后焦虑抑郁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生存过程中焦虑抑郁症状的出现进行预测,以便于早期诊断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抑郁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常与残疾和病死率增高相关.文章就卒中后抑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下降和无价值感,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3。PSD会明显影响卒中患者的恢复,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增高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作为全球高发的疾病,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共病焦虑抑郁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现有的研究表明两者可能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发病机制上也有一定共通性,但两者共病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的定义及诊断量表、流行病学、相互影响机制和治疗等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老年期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老年期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共患率,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瘠积常合并腹泻,往往迁延不愈,笔者自拟益气健脾补肾止泻方,治疗瘠积合并腹泻5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门诊39例,住院17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MI岁者12例,1~2岁者37例,>2岁者7例。病程>1月者28例,l~2月者20例,2月以上者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88年4月全国中医诊断疗效标准会议制订的沉积诊断标准。腹泻每ds次以上,性状完谷不化或水样、或蛋花样、带泡沫粘液,色黄、绿,带白色块样物,但不必俱全,且腹泻持续时间半月以上者。排除慢性菌痢、慢性细菌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等所引起的腹泻。1.2治…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急性期焦虑抑郁共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公布的题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的研究报告指出,在整个21世纪,中国都将处于老龄社会,2030年以后,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将随着老年扶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并最终超过50%,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被称为老年人"伴随者"的脑卒中,其发病与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指数增加[1].  相似文献   

10.
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30%以上的卒中患者合并卒中后抑郁(PSD),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了卒中后的致残率。近20余年来,PSD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介绍PSD的药物治疗,并简要介绍了电惊厥疗法、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神经精神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工作生活质量。近年来,作为一种无创性神经调节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已应用于卒中的康复治疗,但其在PSD治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对rTMS治疗PSD的疗效、可能机制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高亚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304-5305
睡眠障碍俗称失眠,主要变现为入睡困难、早醒、多梦、身体不适等,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国外有文献报道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0%~40%〔1,2〕,严重影响老年人休息,并可诱发和加重多种躯体疾病。临床上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心理压力、躯体疾病、环境因素以及生活习惯等〔3〕。本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卒中后的抑郁和焦虑通常会被漏诊或不恰当的治疗。这可能反映了在伴有卒中相关残疾的老年患者中进行情绪异常诊断的困难,也反映了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治疗疗效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病率在23%~60%之间.文章对PSD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前个性、文化程度、卒中和抑郁病史、卒中类型、卒中部位、神经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失语以及社会支持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抑郁是指患者卒中后出现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 常伴有躯体症状, 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等非侵袭性脑刺激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文章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卒中后抑郁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健脾益气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配合TP(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40例接受含氟尿嘧啶类方案或含紫杉类方案或含铂类方案化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例不服用健脾益气方,常规化疗;治疗组20例在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自拟健脾益气方中药,至化疗结束。在化疗结束后评估恶心呕吐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骨髓抑制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恶心呕吐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骨髓抑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配合化疗能明显减轻胃癌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增强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胡凯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136-3137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病率较高,平均达30%~50%,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焦虑、失眠、易激惹、兴趣丧失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预后~([1]).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PSD的干预治疗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讨卒中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卒中后焦虑、抑郁是常见的急性脑卒中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伴焦虑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根据患者焦虑状况,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睡眠障碍伴焦虑组(20例)和睡眠障碍不伴焦虑组(6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估,采用"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睡眠障碍伴焦虑组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的分值均高于不伴焦虑组(P0.05或P0.01)。睡眠障碍伴焦虑组火热证候和阴虚阳亢证候得分高于不伴焦虑组(P0.05或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伴焦虑患者与不伴焦虑患者相比,其睡眠质量差,睡眠紊乱和日间功能障碍明显,其火热证候和阴虚阳亢证候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系统性治疗措施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将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系统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40例,且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措施,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3个疗程后,系统性治疗组疗效(痊愈15%,显效47.5%,有效25%,总有效87.5%),优于常规治疗组(痊愈5%,显效25%,有效35%,总有效65%);治疗前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3个疗程后系统性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常规治疗组均低(P〈0.05)。结论系统性治疗措施是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显著控制卒中后抑郁,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