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针疗法.2组均为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 d,连续治疗4周,共计治疗20次.治疗前后应用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比较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70.0%(P<0.01),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评分治疗后增加分数(20.62±6.35)分,亦高于对照组的(13.63±4.25)分(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具有较好的康复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吴仪  李宁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84-418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5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分别于干预前后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痉挛指数(CSI)、上肢肌张力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FMA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中西医结合组FMA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CSI低于干预前,中西医结合组CSI低于常规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上肢肌张力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中西医结合组上肢肌张力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痉挛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取穴、针法、针刺部位、操作方法等方面,综述针刺治疗中风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研究概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探讨针刺结合Bobath疗法降低脑卒中后肌张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住的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Bobath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Bobath疗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定患侧肌张力。结果:治疗后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Bobath疗法降低脑卒中肌张力明显优于单纯Bobath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针刺拮抗肌配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下肢肌张力的恢复及增高做以探讨,探寻出一套有效地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予以恢复,保证生命健康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被确诊为缺血性中风后下肢张力增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针刺拮抗肌培训配以康复训练来进行治疗,而参照组则采用一般的针刺配以康复训练来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采用针刺拮抗肌配以康复训练治疗方法来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参照组所采用的一般针刺配以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两种治疗方法针对缺血性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病症均有效,但实验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参照组,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丽梅 《大家健康》2014,(8):253-254
目的:针对针刺拮抗肌配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下肢肌张力的恢复及增高做以探讨,探寻出一套有效地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予以恢复,保证生命健康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被确诊为缺血性中风后下肢张力增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针刺拮抗肌培训配以康复训练来进行治疗,而参照组则采用一般的针刺配以康复训练来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采用针刺拮抗肌配以康复训练治疗方法来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参照组所采用的一般针刺配以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两种治疗方法针对缺血性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病症均有效,但实验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参照组,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75例,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组(治疗组)38例及传统针刺组(对照组)37例。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疗程后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偏瘫肢体痉挛程度、总体痉挛状态综合疗效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判定。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优于对照组(75.68%)(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熏蒸1号"辅助治疗肌张力增高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熏蒸1号"(桑寄生30 g,白芍30 g,伸筋草30 g,宽筋藤30 g,鸡血藤30 g,杜仲20 g,黄芪20 g,桂枝10 g)熏蒸治疗,每次治疗20 min;对照组36例予常规康复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周日休息,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基本正常化治疗组17例,对照组1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肌张力改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熏蒸1号"辅助治疗肌张力增高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能降低肌张力,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肌筋膜松解手法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 纳入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3例)。2组均给予针刺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筋膜松解手法治疗。为期6周的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康复疗效,观察相关指标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定屈膝肌群肌张力大小,降低即为治疗有效。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评定痉挛程度;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屈膝肌群MAS得分、血清Hcy水平显著降低,FMA-LE评分、CSI评分显著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MAS得分、血清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MA-LE评分、CS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筋膜松解手法联合针刺可有效降低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肌张力,减轻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10.
林海燕  付岳平  林海 《河北医学》2002,8(5):480-480,F00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CVD)占急性脑血管病的6 0~ 80 % ,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需长期护理及成人致残的首要病因[1] 。其恢复期的神经细胞修复和机体功能恢复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2 ] ,此期生命体征趋向稳定 ,医疗时间长 ,疗效反应较慢 ,治疗方案以简便有效最为重要。复方丹参针广泛应用于AICVD急性期 ,疗效确切 ,我们自 1998年1月起对 6 0例恢复期患者采用复方丹参口服治疗 ,并对不同剂型作了比较 ,以了解其应用价值和疗效。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6 0例患者经头颅CT或MRI确诊 ,男女比 36 /2 4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针和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照本研究纳入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入选病例分成腹针组30例、体针组31例、腹针和体针结合组31例,根据腹针理论的取穴原则,选取腹针的腧穴并使用一定的针刺手法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神志、语言、上肢瘫、下肢瘫等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结果 3组治疗前后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腹针组与体针组之间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1)。腹针和体针结合组疗效以及ADL评分均优于其他2组(P<0.01)。结论认为腹针是一种治疗中风病的有效针刺方法,疗效与体针相当,但腹针与体针结合能更好地改善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气虚阴虚患者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状态,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ADL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腹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观察其即刻镇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腹针治疗,1个疗程10次,每次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利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每次治疗前后相比, 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所有治疗前比较,评分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并且具有即刻镇痛效果。治疗次数与疗效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杜文华  陈琳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5):91-92,95
目的明确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60例中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单纯西药组(对照组)和针灸结合西药组(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同时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证候的改变,观察两组患者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口角歪斜、偏身感觉异常、头晕目眩等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药和针灸结合治疗对于中风后患者的整体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相关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a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CVD),又名脑梗死,多因脑动脉血管严重的狭窄、痉挛或完全阻塞所致。在急性期通过药物溶栓、抗血小板等治疗后可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逐渐稳定,但存活者致残率高,仅有30%的患者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日常工作,其中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是最主要的后遗症。大量的研究显示,针灸对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平衡针灸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本院康复科神经内科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平衡针灸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ADL能力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改良巴氏指数(MBI)为 79.41±5.8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为29.12±3.12;Berg平衡量表(BBS)为40.42±4.87,患者10米步行所需时间为(41.89±7.17)s,患者6 min内步行的距离为(41.08±2.96)米;②Holden步行能力评定治患者的Holden步行能力评定达3~5分者共32例(80.0%),治疗组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灸疗法可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ADL能力,提高其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救治对于患者病情的转化和预后至关重要,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发现临床常规取穴常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以阳经为主,阴经为辅,而醒脑开窍针刺法则反其道而行,以阴经穴为主,阳经穴为辅,且越早介入针刺,疗效越佳,两种取穴方法迥异。醒脑开窍这一独特的取穴规律为临床实践的研究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与方法。笔者结合上述发现,提出可通过基础实验研究寻求最佳阳经穴与阴经穴的配比,加以最适刺激手法与刺激量,优化组合,获取最佳治疗方案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在缺血性中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验8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HP-IgG,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血清抗CagA抗体以及抗VacA抗体,比较合并HP感染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HP感染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非缺血性中风患者(65.0%和47.5%,P<0.05),HP感染增加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为2.05(1.09~3.88);Ⅰ型(Ca-gA VacA )HP菌株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型,也增加患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其OR及95%CI是2.29(1.08~4.85)。结论HP感染是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Ⅰ型(CagA VacA )HP菌株可能在缺血性中风发生发展中发挥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5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予针刺脾俞、肝俞、肾俞、大肠俞24次,对照组予口服匹维溴胺8周.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腹泻、腹痛、精神心理问题积分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治疗上述症状的有效率分别88.5%,91.7%,80.0%.结论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目前已发表的腹针文献,了解腹针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外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了解文献内、外部特征.结果 最终获得目标文献1 356篇.腹针疗法已成为热点,但我国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相关研究涉及医、教、研等多个领域,可治疗疾病143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研究尤为突出;研究类型以RCT/CCT居多(669篇);已发布腹针国家标准1项、出版专著4部.结论 腹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有非常好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高质量循证研究、建立实践指南等工作,更好地为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