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奔豚汤 原文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者.  相似文献   

2.
俞长荣教授应用奔豚汤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长荣教授应用奔豚汤的经验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州350003)俞宜年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福州350003)许仕纳奔豚汤方出《金匮要略》,原是为“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而设。俞长荣教授临证上也常用奔豚汤,而有其独特的经验。他认为,本方适用于七...  相似文献   

3.
冲脉的生理功能包含调节人体气机升降与渗灌储藏气血,其病理特点主要为冲气上逆,临床表现为气机上冲类症状及腹痛,在寸口脉表现为牢脉和长脉,在冲阳脉与太冲脉表现为大脉和动数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之循行与冲脉循行相近,可知冲脉与肝、胃、肾关系密切。基于《金匮要略》经文探索冲脉气逆的证治,痰饮病主要症状为气从小腹上冲胸咽,病机为水饮挟肾气不敛而冲气上逆,治以温阳化饮敛冲气;肾气奔豚主要症状包括脐下悸、气从少腹上冲心及气上冲咽,治以温补阳气、化饮降逆;肝气奔豚表现为气上冲胸和腹痛,其病机为肝郁化热致冲气逆,治以疏肝清热降逆;呕吐病、胃反病、妊娠恶阻病均以呕吐为主要表现,其病机包含肝寒、中虚、胃气逆、痰饮,均挟有冲脉气逆,当分别治以散肝寒、补中气、化痰饮、降冲气。  相似文献   

4.
奔豚气辨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奔豚气一病,临证常遇,然今之《实用中医内科学》未作专病论述,故对此病的诊断治疗无规可循。笔者重温历代医家著述,结合临床体会,将其临床辨证分型简述如下。1 肝气郁结 挟热上冲型 主证: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腹或心下疼痛,往来寒热,时发时止,病后如常入,可伴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相似文献   

5.
周雨龙  司廷林 《中医学报》2022,37(4):723-727
奔豚气病位在肾,气之源头为肾间动气,任冲二脉为气之通路,其根本病机为肾阳虚损,水饮作为关键病理因素贯穿疾病始终.阴证奔豚即肾积奔豚,因肾中寒水留积,致动气沿任脉上冲形成,此属虚寒证;阳证奔豚因寒水郁遏相火,相火妄动,则动气经冲脉上逆,致奔豚气发作,实为虚热证.《金匮要略》以三方治疗奔豚气,侧重不同:桂枝加桂汤温肾、苓桂...  相似文献   

6.
奔豚汤是汉代张仲景治疗肝郁挟热而致的奔豚气病方,药物组成有:葛根、当归、芍药、川芎、黄芩、半夏、甘草、生姜、甘李根白皮。  相似文献   

7.
逍遥散新用     
<正>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肝郁血虚之证。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用之治疗奔豚、失眠、带下、咳嗽,疗效显著,现举隅报道如下。1病例1.1奔豚病例1:李某,女,57岁。自觉脐周疼痛,有气从小腹上冲至咽喉,纳呆,大便则每便前腹痛,而便质正常,嗳气常作。舌苔厚腻,脉弦。该患者脐周疼痛自觉有气上冲,属于奔豚。嗳气亦为胃气上逆之象,大  相似文献   

8.
从奔豚汤之“寒热往来”谈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往来寒热为少阳病主证之一,也是小柴胡汤适用证"但见一证便是"的主要指征.<金匮要略>中奔豚气病可见往来寒热,但仲景并没有使用小柴胡汤治疗.通过对两者寒热往来病因病机、伴随症状的分析,明确两者区别,指出"但见一证便是"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而"抓主证"则是仲景辨证论治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9.
奔豚,最早见于《灵枢》,此后《难经》亦有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定义为:“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临床上奔豚病并不少见,症状典型者居多,多为肾脏寒气上冲,或肝脏气火上逆,方用奔豚汤、桂枝加桂汤等[1],而小柴胡汤治疗奔豚病临床上较少见,且本案病例特点与常见的奔豚病有所差别,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奔豚汤具有养血平肝、理气降逆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郁化热型奔豚气。张立山使用《金匮要略》奔豚汤治疗有肝郁化热、血虚水盛之表现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疗效确切,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该文分析张立山运用《金匮要略》奔豚汤治疗的典型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期为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奔豚气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在发作时先从少腹气撑作痛,继而自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咽喉,此时病人极端痛苦,后则冲气渐平,病亦渐轻,终至平复如常.所以说:"发作欲死,复还止".  相似文献   

12.
秦军  戴桂满 《河北医学》1996,2(4):375-376
奔豚气与腹主动脉搏动(050091)河北中医学院秦军,戴桂满奔豚气是一种发作性的病证,发作时病人自觉有气从小腹上冲胸咽,烦乱不安,难以忍受,平复则如常人。本病很少有器质性病变,常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笔者认为奔豚气的临床特征是:①脐下腹主动脉明显搏...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所论述的奔豚气病,是以“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为特征的病。它与《难经·五十六难》所载的肾积奔豚形似而实异:肾积奔豚素有积块,“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止后积块仍在;此奔豚气病素无积块,发作止后仍如常人。载奔豚气病的得病,先曰“皆从惊发得之”,后曰“皆从惊恐得之”,至其发病却有自觉“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愚反复思之,其得病是在体内脏腑阴阳失调的基础上,“惊则气乱’气机逆乱而发。现不揣浅陋试述之,谬误在所难免,请同道指正。 盖惊则气乱,心主神明,神气逆乱,是为心病;恐则气下,恐则伤肾,是为肾病。仲师言惊而不言心,是以惊代心病;言恐而不言肾,是以恐代肾病。  相似文献   

14.
李根白皮主要功效为清热、降气逆,是《金匮要略》奔豚汤中的主药,也是历代医家治奔豚气病的专药,其泄奔豚气效果极佳.奔豚汤的临床拓展应用极其广泛,涉及到各系统疾病,范围覆盖到内、外、妇、儿等各科.奔豚汤中君药李根白皮疗效确切,不可或缺.然如今李根白皮货品短缺,须寻他物进行替代.常用替代品有敛肝降逆之桑白皮、代赭石,疏肝之川...  相似文献   

15.
张锡纯在《医论·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中认为吐血有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诱因,但其根本在于胃气之上逆,组方重用代赭石,主张降胃为要。其将吐血的诱因分为因热、因凉、因肝胆之气上逆、因冲气上逆、因阴不潜阳及因气随血脱而胃气上逆六者,并根据临证经验,分别确立了"清热泻火,重镇降逆""温中降逆,健脾消积""凉肝泻火,重镇降逆""平冲降逆,下气止呃""滋阴清热,纳气平喘""补气养血,纳气平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升降理论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奋心阳,平水气上冲之急。《伤寒论》65条云:“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欲作奔豚,言其将作未作之势,乃由汗后虚其心阳,水火失济,水停下焦,复有随冲气上逆之势。方中桂枝振奋心阳于其上,重用茯苓泻肾邪于其下,共起温化寒水的作用,又以甘草大枣培运中土,俾水邪得以分化,不致泛滥成灾。振阳于上,泻邪于下,调和于中,使升降如常,冲逆得除。  相似文献   

17.
奔豚症针灸治愈三则胡美凤(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邮编310004)奔豚症属现代医学神经官能症的范畴。临床表现为发作性下腹之气上冲胸心,直达咽喉常伴有腹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惊,手足清冷、寒热往来,甚则呕唾吐沫,发作过后自行缓解,一如常人,多有反...  相似文献   

18.
一、何谓奔豚气病?奔豚气病与肾积奔豚有何不同? 答:《金匮要略》所论述的奔豚气病,从其命名来看,奔即奔突,指上冲之势。豚是小猪之称(也有的认为是指江豚)。由于这种疾病,发作时少腹气撑作痛,继而气从少腹向上冲至胸咽,其气上冲如惊猪奔跑之急(江豚上冲之势),故而得名。此病的发生与心、肝、肾有关,其气上冲之机理,与冲脉有联系。临床特征:“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 《金匮要略》所论之奔豚气病,重在“气”字,发作时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咽喉,此时,病人极端痛苦,但待冲气渐平,则不留任何症  相似文献   

19.
观之临床 ,奔豚气殊不少见。究其病因病机 ,虽然多与情志变化有关 ,而病位有在肝、在心、在肾和属实、属热、属虚的不同 ,笔者辨证论治数例皆取得了满意疗效。1 肝气郁结化热 ,气火冲逆顾某 ,女 ,31岁 ,教师 ,1 996年 3月 5日初诊。因似有一物自下腹部上冲至心脘半年余 ,经多处中、西医治疗无效而来诊。患者自诉半年前因邻里纠纷而致忧思不解 ,数日后觉有一块物自下腹区上冲至心脘 ,痛苦难忍 ,休止时如常人 ,经常发作。诊见 :除上述症状外 ,口苦、舌质红、舌苔薄黄、右脉和缓 ,左脉略弦。患者平素性情急躁 ,多忧郁 ,此为郁极肝火冲动所致。…  相似文献   

20.
奔豚证,又称为贲豚、奔豚气,因患者自感心慌、胸闷,气上冲胸,甚则欲死,犹如豚之奔跑而得名。本病首见于《灵枢》,认为其与“肾经”有关,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专设奔豚气病篇,指出精神因素,如惊、恐是其诱因。现代医学虽无奔豚证的病名,但据其证候表现与神经官能症颇为相似。龙惠珍主任认为,奔豚证虽多与肾经有关,但临证所见患者则多以脾胃虚弱证侯突出,指出本病多由于后天之本虚弱,气血亏虚,阳气内伐,血不养神,导致气机失调,心神不宁,遇事善惊。故治宜健运脾胃,安神定志之法,方选四君子汤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