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南京市社区不同肥胖和代谢类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布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2021年4―6月在南京市12个区,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招募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临床生化指标测量。根据代谢及肥胖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体重正常代谢正常(metabolically healthy and normal weight, MHNW)、体重正常代谢异常(metabolically unhealthy but normal weight, MUHNW)、代谢正常性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 MHO)和代谢异常性肥胖(metabolically abnormal obese, MAO)。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389名,平均年龄为(65.14±7.71)岁,男性598名(43.05%)。其中MHNW者296名(21.31%),MUHNW者319名(22.97%),MHO者109名(7.85%),MAO者665名(47.87%)。年龄越大,发生MUHNW和MAO的比例越高;女性、糖尿病病程≥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代谢性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为人群高血压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于2009年在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徐舍2个乡镇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纳入4 128名成人进行流行病学基线调查。排除基线2 012名高血压病例,截至2020年7月对2 116名非高血压对象进行高血压发病随访。根据体重和代谢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代谢正常体重正常(metabolically healthy and normal weight, MHNW)、代谢正常超重/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verweight/obesity, MHO)、代谢异常体重正常(metabolically unhealthy and normal weight, MUNW)、代谢异常超重/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verweight/obesity, MUO)。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代谢性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联进行分析,进一步做分层分析、异质性检验及相加与相乘交互作用分析;排除随访第一年发病的高血压对象、排除偏瘦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随访到新发高血压6...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江苏省无锡市社区人群中不同肥胖和代谢类型的现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无锡市18周岁及以上、居住满6个月及以上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分析4种不同肥胖和代谢类型患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肥胖和代谢类型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8102人,体重正常代谢正常(MHNW)占37.33%,体重正常代谢肥胖(MONW)、代谢正常性超重/肥胖(MHO)和代谢异常性超重/肥胖(MAO)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8.43%、23.78%、23.93%。在体重正常人群中,MONW的患病与年龄增大、水果摄入不足(OR=1.44,95%CI:1.14~1.82)以及豆制品摄入不足(OR=1.28,95%CI:1.08~1.51)有关。在超重/肥胖人群中,年龄增大、过度饮酒(OR=1.25,95%CI:1.05~1.48)、吸烟(OR=1.31,95%CI:1.09~1.58)是MAO人群的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对戒烟、限酒、增加豆制品和水果摄入的健康促进,体重正常者应加强豆制品和水果摄入以防向MONW转变;超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博州成人肥胖代谢表型异质性情况,探讨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肥胖代谢表型分布变化情况,为有针对性地选择加强干预的人群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与2019年新疆博州参与全民健康体检的成年人群相关数据,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个代谢指标,综合判定体质量和代谢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代谢正常非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non-obesity, MHNO)、代谢异常非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non-obesity, MUNO)、代谢正常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MHO)和代谢异常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besity,MUO)。采用配对t检验和配对χ2检验分析2016年与2019年博州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BMI、代谢情况和肥胖代谢表型分布差异性。结果 2016年博州5 484名成人的肥胖代谢表型分布为MHNO者1 460例(26.62%),...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代谢异常型超重(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verweight,MUO)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甚于代谢正常型超重(metabolically healthy overweight,MHO).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成人MUO的患病率水平及变化趋势,探讨人群教育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上海市2002-20...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各肥胖亚型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探究各个肥胖亚型的膳食质量和膳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为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膳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自2013年8月哈尔滨市社区医院736名年龄在25~70岁之间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群基本情况及FFQ膳食调查。应用逻辑回归分析各肥胖亚型是否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应用DBI评分方法,评价各肥胖亚型人群的膳食质量。结果在全部调查人群中,MHNW占总人数的29.35%,MHO占11.14%,MONW占32.07%,MAO占27.45%。MHNW和MHO有着相似的生化指标水平,MONW生化指标水平略高,MAO的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MHNW相比,MHO、MONW和MAO的OR值分别为10.80、2.25和16.66。膳食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各亚型人群存在相同程度的摄入不足(DBI-LBS),摄入过量和总体膳食质量存在明显差别,即MHNW、MHO、MONW和MAO的膳食问题呈现逐步增高的趋势。结论各个肥胖亚型在总体人群中都是普遍存在的,MHO、MONW和MAO都是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均明显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各个肥胖亚型存在不同程度的膳食质量问题,肥胖和代谢异常的发生均与膳食有着密切联系。改善人群膳食质量,对于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和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血清水平与不同肥胖表型的关联,为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 2018年11月—2019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择肥胖人群,基于代谢异常情况分为代谢异常型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besity,MUO)组和代谢健康型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MHO)组(每组72人),同期选取体重及代谢正常并与肥胖人群进行性别、年龄匹配的体检人群73人设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检测IL-5和IL-13血清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两种细胞因子与不同肥胖表型的关联,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两种细胞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IL-13的MHO组和HC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L-5的MHO组和HC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MUO组的IL-5和IL-13的血清水平升高明显,与MHO组和H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5和IL-13血清水平与MHO表型的发生未存在显著关联,但均与MUO表型的发生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IL-5每升高2 pg/ml,MUO表型发生的优势比增加81%(OR=1.81,95%CI:1.40~2.35,P<0.001),IL-13每升高10 pg/ml, MUO表型发生的优势比增加5%(OR=1.05,95%CI:1.03~1.07,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β=0.296,P=0.000)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β=0.217,P=0.008)是IL-5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β=0.186,P=0.018)和尿酸(uric acid,UA )(β=0.200,P=0.019)是IL-13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IL-5与IL-13与代谢健康型肥胖表型无显著相关,与代谢异常型肥胖表型具有显著正向关联,两种细胞因子可能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胖表型与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为我国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LRS)数据,将参加2011年和2015年2次调查且基线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群纳入研究对象。肥胖表型根据体重和代谢状态分为代谢正常非超重/肥胖组(MHNO)、代谢正常超重/肥胖组(MHO)、代谢异常非超重/肥胖组(MANO)及代谢异常超重/肥胖组(MAO)。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肥胖表型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3 781个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 775人(46.95%),平均年龄为(57.76±8.57)岁。经过4年随访,高血压发病率为22.59%,控制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MHO、MANO和MAO组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显著高于MHNO组(均P<0.01),其HR值和95%CI分别为1.35(1.11~1.63)、1.51(1.15~1.97)、2.00(1.68~2.38)。结论MHO表型和代谢不健康表型(MAO/MANO)均会显著增加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代谢正常肥胖个体(MHO)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80例体检人群资料,其中正常对照组、代谢正常肥胖组和肥胖伴代谢综合征组各60例.观察空腹血糖(FDG)、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体质指数(BMI)和其他躯体指标的差异.结果:MHO组BMI、腰围、ALT、GG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于肥胖伴代谢综合征组(P<0.01).MHO组收缩压、舒张压、FBG、2hBG、TG、HDL-C、LDL-C、AST、eGF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明显低于肥胖伴代谢综合征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TG、BMI为ALT、GGT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MHO个体具有发生代谢异常风险,并非健康的无害状态.  相似文献   

10.
卢燕  张贤 《上海预防医学》2012,24(3):156-159
[目的]了解上海市湖南社区老年人体质指数(BMI)的分布情况及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高尿酸、代谢综合征等患病情况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干预。[方法]对社区中60岁以上老人进行体检,询问病史,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结果]639名资料齐全的老人平均BMI为24.15±3.38,其中男性为24.11±3.15,女性为24.18±3.53。超重、肥胖比例达51.64%,高于体重正常组,男性60~69岁组肥胖比例最高。60岁以上老人高血压检出率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高达83.40%和87.01%,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血脂紊乱检出率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高达67.98%和75.33%,高于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女性血脂紊乱检出率高达66.86%,高于同组男性的50.42%。代谢综合征检出率在超重、肥胖人群中分别为35.97%、61.04%,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高尿酸血症在肥胖组中达36.36%,高于另3组。高血糖检出率以超重和肥胖组为高。[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前控制体重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利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陈光英  黄琪花  陈丽娟 《中国校医》2013,27(8):597-598,601
目的探讨正常体质量代谢性肥胖(MONW)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寻找代谢综合征早期防治切点。方法选择湛江师范学院1406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和身高、体质量、血压、腹部和颈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心电图、血生化等检测。MONW组分别与正常体质量组、肥胖组的相关病症进行比较,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湛江师范学院教职工MONW检出率为18.5%,其中男性为24.4%,女性为14.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22.9,P<0.01)。MONW组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颈动脉硬化或斑块、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冠心病和代谢综合征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其他相关病症检出率均低于肥胖组(P  相似文献   

12.
对肥胖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来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912-2914
[目的]调查研究高校肥胖大学生的肥胖程度对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肥胖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抽取河南科技学院2005级1 472名学生,测量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体重指数(BMI]与血压、台阶指数、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心率、SCL-90各园子分等测试成绩的关系. [结果]肥胖学生的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学生(P<0.05),肥胖学生的台阶指数、握力、肺活置、立定跳远等成绩不及格率高于正常人群(P值均<0.05),不及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肥胖人群>超重人群>正常人群(P值均<0.05),心理健康方面,肥胖学生在7因子显著高于正常学生(P<0.05). [结论]大学生肥胖者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随BMI的升高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逐渐下降,因此高校可通过运动与肥胖、饮食与肥胖、心理与肥胖讲座及改变肥胖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及开设身体锻炼课程和加强课外辅导来控制肥胖学生体重,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肥胖悖论和代谢正常型肥胖正在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就代谢正常型肥胖的潜在机制及其预后价值产生争议。研究代谢正常型肥胖有利于阐明肥胖悖论及不同程度肥胖对人群危害的潜在机制。本研究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代谢正常型肥胖的新认识、生活方式因素以及脂肪因子对代谢正常型肥胖的影响、代谢正常型肥胖研究的新机遇进行综述,以期探究代谢健康型肥胖可否长期保持并逐步降低体重,用以改善人群心血管病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从而达到相关疾病一级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肥胖悖论和代谢正常型肥胖正在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就代谢正常型肥胖的潜在机制及其预后价值产生争议。研究代谢正常型肥胖有利于阐明肥胖悖论及不同程度肥胖对人群危害的潜在机制。本研究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代谢正常型肥胖的新认识、生活方式因素以及脂肪因子对代谢正常型肥胖的影响、代谢正常型肥胖研究的新机遇进行综述,以期探究代谢健康型肥胖可否长期保持并逐步降低体重,用以改善人群心血管病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从而达到相关疾病一级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刘秀英  赵燚  金晶  杨建军  张毓洪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689-2691,2700
[目的]研究肥胖与代谢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部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共调查1612人。描述肥胖患病率的分布,并用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肥胖与代谢相关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结果]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超重、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29.65%,8.06%和33.7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回族患病率高于汉族(P﹤0.01);与体重正常人群比较,超重人群高血压、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的危险性较高(OR值分别为2.2,1.9和1.5);肥胖人群高血压、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危险性分别为3.2和2.8;腹型肥胖人群高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危险性分别为2.6,1.4和2.3。[结论]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肥胖代谢相关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体质指数和腰臀比值在评价老年人群健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肥胖与超重已成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WHO于 1 997年将肥胖列为一种疾病[1-4] 。本资料对江苏某农村地区老年居民的健康资料进行了分析 ,并将体质指数 ( BMI)和腰臀比值 ( WHR)应用于老年人群健康的评价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人群 选择常熟、江都 1 0 8户生活在当地满 30年以上、年龄在 5 0~ 69岁身体健康的农村居民 ,男女各半。1 .2 调查方法( 1 )体格检查 :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心电图和血生化检验。利用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 ,BMI=体重 ( kg) /身高 ( m2 ) ;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代谢肥胖表型与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以期对不同风险人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市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血生化等指标检测。根据代谢正常或异常及体重正常或肥胖组合形成的四种代谢肥胖表型将居民进行表型分类,分析不同表型与IS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159名研究对象,其中有1106人患有IS。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与代谢正常体重正常组相比,代谢异常体重正常和代谢异常肥胖组的IS风险增加,OR分别为1.76(95%CI:1.33~2.34)和2.03(95%CI:1.52~2.72);而代谢正常肥胖组与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代谢异常体重正常表型和代谢异常肥胖表型可能是IS的危险因素,而代谢正常肥胖表型与代谢正常体重正常表型的IS风险无差异,提示代谢异常相较肥胖可能对IS风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Arg16/Gly多态性与哈萨克族人超重、肥胖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入选557例新疆北部的哈萨克族牧民,男性232例,女性325例,年龄30~70岁,按体重指数(BMI)<24 ks/m2、24~27.9 kg/m2、≥28 kg/m2将入选人群划分为正常、超重及肥胖组3组.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入选人群的β2-AR基因Arg16/Gly多态性,观察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正常、超重及肥胖3组中的分布频率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结果]正常、超重、肥胖3组间相应Arg16/Arg、Arg16/Gly、Gly16/Gly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8、0.45、0.27,0.36、0.46、0.18和0.33、0.43、0.24;3组间Arg16、Gly16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1、0.49,0.59、0.41和0.55、0.45,3种基因型及二种等位基因在正常、超重及肥胖3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3种基因型在哈萨克族男性、女性人群中正常、超重及肥胖3组中的分布频率也来发现统计学差异. [结论]哈萨克族人群β2-AR基因Arg16/Gly多态性与哈萨克族人群的超重、肥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于淼  袁聚祥 《现代养生》2023,(21):1637-1641
目的 探讨钢铁企业工人生活行为和职业有害因素对不同肥胖表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以参加河北钢铁公司职业体检的4972名钢铁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肥胖和代谢健康状况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代谢健康非全身肥胖(MHNO)在总人群中占27.8%,代谢不健康型非全身肥胖(MUNO)在总人群中占23.6%,代谢健康肥胖(MHO)在总人群中占15.1%,代谢不健康全身肥胖(MUO)在总人群中占34.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工龄、倒班作业、噪声作业以及高温作业在4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状况与MUNO表型有关(P<0.05)。以MHNO为参照,MHO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和噪声作业与MHO表型有关(P<0.05)。以MHNO为参照,MUO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龄、饮酒状况和倒班作业与MUO表型有关(P<0.05)。结论 以MHNO为参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状况与MUNO...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为肥胖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超重肥胖儿童作为病例,正常体重儿童作为对照.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出生资料、饮食行为习惯等,分析进餐速度与儿童期肥胖的关系. [结果]平均每顿用餐时间、性别、出生体重、母亲糖尿病史及孕前高体质指数和吃西式快餐的频率与儿童期肥胖有关.进餐时间与肥胖的OR值为0.951(95%CI:0.927~0.976),吃西式快餐与肥胖的OR值为1.189(95%CI:1.005~1.407).高出生体重的OR值为1.278(95%CI:1.030~2.000). [结论]适当延长进餐时间可降低肥胖风险,巨大儿、母亲糖尿病及吃西式快餐是儿童期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