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ISH组,选择同期的5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均利用脉搏波速度分析仪监测大动脉的僵硬度。结果 ISH组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导致大动脉血管僵硬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PTH)及对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ISH患者组101例,同期年龄匹配的老年对照组69例,中年对照组37例。记录入选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肝肾功能、钙磷水平;采用动脉硬化自动测量仪测定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并使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PTH和25羟维生素D〔25(OH)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均数间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三组间ba PWV及血清PTH和25(OH)D的差异;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收缩压和ba PWV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老年ISH、老年对照和中年对照三组中,按以上顺序,血清PTH水平分别为〔(53.7±23.4)、(42±15.1)、(28.4±7.9)ng/ml,P0.05〕,ba PWV分别为〔(1 926±332)、(1 552±145)、(1 207±90)cm/s,P0.05〕,上述二指标老年ISH组最高,中年对照组最低;而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1.8±8.3)、(17.2±7.0)、(30.5±9.1)ng/ml,P0.05〕,老年ISH组最低,中年对照组最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TH与年龄(r=0.251,P0.01)、血压(r=0.216,P0.01)及ba PWV(r=0.264,P0.01)呈正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血脂、BMI、钙磷水平等因素后,年龄、PTH水平是ba PWV独立相关因素(β=0.55、0.238,均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PTH水平也逐渐升高,收缩压和大动脉僵硬度也随之增加;PTH可能与老年ISH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大动脉弹性和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均检测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质指数(BMI).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空腹抵抗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水平,用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评价IR.应用VP-1000动脉硬化分析仪测定受试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患者平静呼吸下取平卧或30°左侧卧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①高血压组血清抵抗素、TNF-α水平、baPWV与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baPWV、TNF-α、HOMA-IR 、IVST及LVPWT呈正相关(均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水平仍与baPWV、TNF-α、IVST及LVPWT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与HOMA-IR无关;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组收缩压、TNF-α、血清抵抗素水平是影响baPWV、LVH的独立因素.结论 血清抵抗素水平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和左室肥厚的重要因素,二者是导致高血压左室肥厚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麻压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S) 水平变化;分析 TAS相关因素;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TAS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男性患者100 例,年龄69~92岁,平均 (83.3±6.2) 岁,分为非高血压组 (n=37) 和高血压组 (n=63),通过化学发光定量法榆测其血浆TAS,同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尿微量白蛋白 (MAU)、血脂、血尿酸、转铁蛋白等,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 (CIMT).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 TAS 值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68±0.058 mmol/L与1.094±0.048 mmol/L,P=0.045).单变量分析显示:TAS 与尿微量白蛋白 (r=-0.311,P=0.014)、血尿酸 (r=-0.399.P=0.001),超敏CRP (hsCRP) (r=-0.269,P=0.011) 呈负相关;校年龄以后作偏相关分析提示TAS与hsCRP (r=-0.334,P=0.02) 呈负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TAS降低,且与超敏CRP有一定相关性,通过TAS来评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炎症反应和抗氧化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表现为大动脉血管壁中层弹性减退,胶原含量增加,弹性纤维减少、断裂、钙化[1],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大动脉弹性改变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271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均检测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质指数(BMI).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水平,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应用VP-1000动脉硬化分析仪测定受试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 (1)高血压组血清抵抗素水平、baPWV和TNF-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65±0.12)μg/L比(0.59±0.13)μg/L;(1513.24±182.30)cm/s比(1301.69±151.15)cm/s;(5.69±1.98)μg/L比(3.83±2.38)μg/L;均P<0.01].(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baPWV、TNF-α、HOMA-IR呈正相关(r=0.219,r=0.212,r=0.183,P均<0.05);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水平仍与baPWV、TNF-α呈正相关(r=0.238,P<0.01;r=0.207,P<0.05),而与HOMA-IR无关.(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组收缩压、年龄、TNF-α、血清抵抗素水平是影响baPWV的独立因素(R2=0.368,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随着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S)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门诊收治的年龄>60岁EH患者(老年EH组)122例,收集基线资料(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血压及合并发症)并检测常规血生化指标(血脂、肾功能、肝功能及血糖),根据高血压分型将老年EH组进一步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亚组、全期型高血压(SDH)亚组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亚组,分析总体及不同亚组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S)、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内皮型NO合成酶(e NOS)水平,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不同时期肱动脉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同时选取130例>60岁非EH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老年EH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基线资料及常规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老年EH组总体及不同亚组的血浆TAS、NO、e NOS及FMD水平降低,血浆ET、IMT水平升高,且ISH亚组的以上指标均劣于其余亚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示:老年EH患者血浆TAS水平与血浆ET水平(r=-0.512)、IMT(r=-0.647)呈负相关,与血浆NO(r=0.473)、e NOS水平(r=0.368)及FMD(r=0.604)呈正相关(P<0.05)。结论门诊老年EH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降低,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尤其在ISH型中更显著,抗氧化能力降低可能参与了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过程,应加强此类患者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41例中青年人(对照组)和43例老年人(老年组),分别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测量受试对象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结果老年组血浆抵抗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老年组中高血压亚组血浆抵抗素与正常血压亚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高血压亚组抵抗素水平略高于正常血压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与年龄呈正相关(r=0.31,P<0.01;r=0.28,P<0.05),与体质指数呈正相关(r=0.23,P<0.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r=-0.31,P<0.05),但在各实验组中,抵抗素与体质指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与年龄和体质指数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无糖尿病病史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4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测量血压、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2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并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其腰围,BMI,血压,IRI,hsCRP和抵抗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5),高血压组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腰围、收缩压、IRI及hs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1,0.425,0.608,0.447,均P<0.05),对照组血清抵抗素与IRI及hs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6,0.452,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腰围、IRI、hsCRP及抵抗素与高血压相关(OR值分别是1.042、1.368、1.129、1.082,均P<0.05).结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高血压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提示抵抗素可能通过炎症,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 ,探讨抵抗素在老年人糖耐量降低中的意义。 方法 酶免疫测定法检测 5 5例高血压患者 (老年组 2 5例 ,非老年组 30例 )和 13例正常血压非老年者 (对照组 )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 ,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 (AUCG) ,根据Cederholm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和OGTT开始 30min胰岛素和血糖变化的比值 (△I3 0 /△G3 0 ) ;测定体重指数 (BMI)及腰臀比 (WHR)。 结果 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老年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5 )和对照组 (P <0 0 5 ) ,分别为 (2 9 6± 12 4 )、(2 3 1± 8 9)和 (19 7± 5 3) μg/L ;空腹血糖 (FPG)老年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5 )和对照组 (P <0 0 5 ) ,分别为 (6 4± 1 2 )、(4 8± 0 4 )和 (4 9± 0 6 )mmol/L ;ISI老年组 (32 8± 10 8)显著低于非老年组 (4 8 8± 15 8) (P <0 0 5 ) ;△I3 0 /△G3 0 老年组 (8 6± 7 2 )显著低于非老年组 (14 0± 10 5 ) (P <0 0 5 )。年龄与抵抗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FPG与年龄及抵抗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年龄与ISI及△I3 0 /△G3 0 呈显著负相关 ,抵抗素浓度与ISI及△I3 0 /△G3 0 呈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改变。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分析仪测定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和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PWV)分别作为评估中央弹性大动脉和外周中等肌性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对43例健康老年人:男24例,女19例,年龄60~79岁,平均(68.2±4.6)岁和87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40例,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4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41例,女46例,年龄60~78岁,平均(68.1±5.2)岁,进行脉搏波速度检测。结果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CFPWV显著高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正常血压者(均P<0.01),CRPWV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CFPWV与脉压(r=0.229,P=0.009)及年龄(r=0.203,P=0.020)呈显著正相关,CRPWV与脉压及年龄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脉压是CFPWV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 Resistin)水平与高血压发生及其血压水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Resistin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正常对照组72例,2型糖尿病组8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125例;其中将2型糖尿病合发高血压组根据血压水平再分为3个研究亚组.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Resistin水平,比较血清Resistin浓度在各组的变化.结果 血清Resistin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高于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esistin水平是影响血压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R2=0.086,P<0.05).血清Resistin水平于不同高血压病变严重程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2),控制其他高血压危险因素(如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糖)后,Resistin水平仍与高血压病变程度正相关.结论 血清Resistin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及其血压水平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男性843例,根据血压情况分为高血压组(556例)和非高血压组(287例)。检测血清抵抗素、胱抑素C、C反应蛋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血脂、血糖和肌酐,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受试者各项指标,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血清抵抗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四分位区间抵抗素水平的升高,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抵抗素与收缩压、年龄、ln肌酐、胱抑素C、lnTG、lnC反应蛋白和lnNT-proBNP呈正相关(P<0.05);与舒张压、eGFR、TC、LDL-C和lnHDL-C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病史及药物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血清抵抗素水平无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抵抗素水平不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抵抗素水平的升高,高血压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提示抵抗素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80岁)男性患者220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异常组(80例)和血脂正常组(140例),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并分析两者关联。结果血脂异常组患者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较血脂正常组高[(7.16±0.77)ng/ml比(6.21±0.63)ng/ml,P<0.05],血清抵抗素浓度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γ=-0.231,-0.254,-0.243,均为P<0.01),与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γ=0.127,P<0.01),在控制了年龄、病史和相关用药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抵抗素水平独立相关(P=0.017)。结论老年男性血脂异常患者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升高,可能与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维生素D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及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肌注维生素D3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平均舒张压(24h ...  相似文献   

16.
不同糖耐量状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目的 了解不同糖耐量状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 ,探讨肥胖与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 酶免疫测定法检测 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型DM 18例 ,糖耐量低减 (IGT)2 6例 ,正常糖耐量 (NGT) 2 7例 ;男 33例 ,女 38例〕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 ,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 (AUCG) ,根据Cederholm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测量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计算体重指数 (BMI)、体内脂肪百分比 (BF % )及腰围 /臀围比 (WHR)。结果 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μg/L) :DM组 (2 9.8± 12 .1)显著高于NGT组 (2 2 .0± 8.4 ) (P <0 .0 5 ) ,略高于IGT组 (2 5 .1± 10 .4 )(P >0 .0 5 )。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与AUCG(r =0 .38,P <0 .0 0 1)及BF % (r=0 .35 ,P <0 .0 1)呈显著正相关 ,与ISI呈显著负相关 (r =- 0 .2 4 ,P <0 .0 5 ) ,与SBP、DBP、BMI及WHR无相关。结论  2型DM患者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 ,血清抵抗素浓度与血糖浓度及BF %的相关性提示人体抵抗素可能是肥胖与糖尿病连系所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抵抗素是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并且它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本研究主要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他们的血清抵抗素水平由低到高平均分为3组,第一组(血清抵抗素水平1.233~3.701 ng/ml)91人,第二组(血清抵抗素水平3.728~8.777 ng/ml)91人,第三组(血清抵抗素水平8.809~28.658 ng/ml)90人.结果:第三组的颈动脉IMT和颈动脉最大IMT均大于第一组和第二组(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在控制了年龄、血糖、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等因素之后,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颈动脉IMT(β=0.220,t=5.793,P=0.000)呈独立的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了年龄、血糖、体重指数、舒张压、糖尿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之后,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颈动脉最大IMT(β=0.189,t=4.733,P=0.000)也呈独立的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增厚的颈动脉IMT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Res)水平的变化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关系.方法: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BMI分为:肥胖组(BMI≥24,A组,23例)与非肥胖组(BMI<24,B组,28例),另选26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空腹血清Res水平;同时检测血脂、血压、身高、体重,计算BMI;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IMT.结果:与C组空腹血清Res水平[(20.92±1.42)μg/L]相比,A组[(24.26±1.98)μg/L]和B组[(22.03±2.15)μg/L]明显升高,分别为P<0.01和P<0.05;A组与B组比较,Re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Res均与收缩压(r=0.554,P<0.05;r=0.411,P<0.05)、TG(r=0.453,P<0.05;r=0.482,P<0.05)正相关,A组Res还与BMI(r=0.390,P<0.05)正相关,C组Res与收缩压(r=0.397,P<0.05)正相关.A组IMT[(1.17±0.48)mm]显著高于B组[(0.94±0.55)mm]和C组[(0.85±0.42)mm],均P<0.05;IMT与Res、年龄正相关.结论:Res与IMT、高血压、肥胖正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脂联素等水平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门诊高血压病人40例,按照体重指数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的两个亚组,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并测定其血抵抗素、脂联素瘦素和空腹胰岛素等水平,并选取健康查体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非肥胖和肥胖两个亚组,抵抗素水平升高[分别为(23.55±2.05)μg/L比(25.95±1.77)μg/L,P<0.001;比(27.67±1.72)μg/L,P<0.001];脂联素水平降低[分别为(16.45±3.59)μg/ml比(13.45±3.26)μg/ml,P=0.001;比(11.48±2.50)μg/ml,P<0.001];两个亚组比较,抵抗素(P=0.0140)和瘦素(P=0.041)均有统计学差别;两亚组抵抗素均与收缩压(r=0.445,P=0.049;r=0.516,P=0.020)、胰岛素(r=0.506,P=0.023;r=0.871,P<0.001)、瘦素(r=0.494,P=0.027;r=0.449,P=0.047)呈正相关,与脂联素(r=-0.711,P<0.001;r=-0.868,P<0.001)呈负相关;对照组抵抗素与收缩压(r=0.352,P=0.026)、平均动脉压(r=0.486,P=0.001)、胰岛素(r=0.392,P=0.012)、瘦素(r=0.640,P<0.001)呈正相关,与脂联素(r=-0.337,P=0.034)呈负相关。逐步线性回归显示两个亚组中脂联素是影响抵抗素的独立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清抵抗素、瘦素、胰岛素水平升高而脂联素水平下降,与血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脂肪分泌的相关激素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代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中大动脉僵硬度与代谢综合征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148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根据其存在代谢综合征成分的个数分为非代谢综合征组、代谢综合征高危组和代谢综合征组;采用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大动脉僵硬度。结果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r=0.427,P<0.01)、收缩压(r=0.444,P<0.01)、脉压(r=0.498,P<0.01)和血糖(r=0.366,P<0.01)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r=-0.216,P<0.05)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代谢综合征评分是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校正R2的模型里,相关系数为0.24。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分增加与大动脉僵硬度升高有密切关系,提示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对预测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