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常见原因,探讨相应临床诊治预防措施.方法 回顺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外科收治并行PD治疗的331例壶腹周围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PD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7.2%,其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6.7%,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5%.PD常见消化道出血部位为胰肠吻合口出血(40.0%)、胃肠吻合口出血(20.0%),该组未发生胆肠吻合口出血.PD的消化道出血可发生在术中(20.0%)、术后24h内(20.0%)和术后24 h后(60.0%).术中出血的部位为胰肠吻合口胰腺断端,术后24 h内出血部位为胰肠吻合口空肠断端,术后24 h后出血部位为胃肠吻合口和空肠输出襻.PD后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手段包括:单纯开腹手术止血(40.0%)、血管介入后开腹手术止血(40.0%)、单纯血管介入栓塞止血(20.0%).结论 PD后消化道出血的常见部位在胰肠吻合口和胃肠吻合口,一线的诊断治疗手段为血管介入和栓塞.消化道内窥镜止血是可以选择的方式,而开腹手术止血是最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动脉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动脉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有3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4例患者术后有胰漏、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经动脉造影确诊并经栓塞止血治愈。结论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术后并发胰漏、腹腔脓肿是发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动脉出血的危险因素,经动脉血管造影和栓塞对诊断和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胰肠吻合方式与术后胰漏及吻合口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行PD的5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26例PD患者行胰肠吻合的方式: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吻合(简称黏膜对黏膜吻合)359例,其中149例硅胶引流管内置(简称引流管内置),130例硅胶引流管引流至体外(简称引流至体外),80例硅胶引流管未放置(简称引流管未置);胰腺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165例(简称套入式吻合),均未放置硅胶引流管;胰肠侧侧吻合2例(简称侧侧吻合),均未放置硅胶引流管。结果526例PD患者术后共发生胰漏34例(6.46%),胰肠吻合口出血8例(1.52%),死亡32例(6.08%)。①黏膜对黏膜吻合的胰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套入式吻合〔4.18%(15/359)比11.52%(19/165),χ2=10.029,P=0.002〕;黏膜对黏膜吻合与套入式吻合的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6/359)比1.21%(2/165),χ2=0.159,P=0.691〕。②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式中,引流管内置者和引流至体外者的胰漏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引流管未置者〔2.68%(4/149)比11.25%(9/80),χ2=7.132,P=0.008;1.54%(2/130)比11.25%(9/80),χ2=9.410,P=0.002〕;引流管内置者与引流至体外者的胰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4/149)比1.54%(2/130),χ2=0.433,P=0.510〕。引流管内置者与引流至体外者的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4/149)比1.54%(2/130),χ2=0.433,P=0.510〕。结论黏膜对黏膜吻合方式胰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套入式吻合方式,但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胰管内硅胶引流管内置或引流至体外均能降低术后胰漏的发生率,但是对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C级胰瘘并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总结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胰瘘(术后5 d)并出血(术后21 d)患者的诊治经验和体会。结果发现胰瘘后第2天开始应用生理盐水经腹腔引流管持续局部冲洗,胰瘘引流量逐渐减少;发现腹腔出血后立即应用肾上腺素盐水经腹腔引流管持续局部冲洗、结合凝血酶局部保留灌注,24 h后出血停止;继续应用生理盐水持续局部冲洗7 d,术后第28天康复出院。结论非手术治疗可成功救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迟发性C级胰瘘并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1983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共115例的并发症。结果 PD 术后并发症41例(35.7%),死亡7例(6.1%);并发症中以上消化道出血(UGIB)为最多,共21例(18.3%)。按并发 UGIB 与否分为 UGIB 和非 UGIB 两组,UGIB组的 PD 术中估计失血量、输血量多于非 UGIB 组;UGIB 组的死亡率为23.8%,高于非 UGIB 组的死亡率2.1%(P<0.05)。UGIB 组死亡5例,均合并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应激性溃疡8例(38.1%),胃空肠吻合口出血6例(28.6%),胆道出血3例(14.3%),原因不明10例(47.6%);其中吻合口出血均伴不同程度的应激性溃疡。出血后的处理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止血6例(28.6%),保守治疗15例(71.4%),止血术后死亡3例,非手术治疗死亡2例。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是 PD 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7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出血者8例,发生率为10.3%。8例出血病例中,腹腔出血2例(早期和晚期各1例);消化道出血6例(早期1例,晚期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感染、胰瘘及胰胃吻合为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胰胃吻合、术后腹腔感染和胰瘘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确切的手术、术后预防胰瘘和控制腹腔感染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应根据出血的部位、时间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预防其发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颈)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处理方式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9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颈)切除术资料。结果370例手术术后共发生出血35例,其中11例死亡。35例出血中腹内出血14例,消化道出血22例(1例兼有腹内和消化道出血)。12例出血发生于术后72h内(早期组),23例发生于72h后。72h内出血原因多与手术操作有关,而72h后出血多继发于胰胆漏或吻合口溃疡。72h内出血者经内镜或再手术止血8例,7例好转,死亡1例,保守治疗4例死亡3例(P〈0.05);72h后出血者再手术与保守治疗差别不明显(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多项临床特征包括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并未增加术后出血危险,而合并胰胆漏是术后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改善手术技术,严密止血,妥善处理胰残端,预防胰胆漏发生,并积极治疗术后早期出血是降低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率,降低手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其诊治。方法;对21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的术后病死率为6.5%。19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8.8)%,6例最终导致死亡(1.6%)。胃肠道出血11例,腹腔内出血8例。共发现有5例是由于胰瘘腐蚀周围血管造成(26.3%),其中死亡3例。10例行再次开腹手术。慢性胰腺炎手术后发生出血2例(7.7%),肿瘤手术后发生出血17例(9%)。131例术前有梗阻性黄疸(60.9%),其中15例发生术后出血(11.5%)。结论:预防术后出积压,术中细致操作最重要。其次,术前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术后严密及时发现并发症,预防性使用止血药物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PD的4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D术后出血34例,发生率8.1%;死亡7例,死亡率20.6%.其中,早期出血19例,晚期出血15例;腹腔出血20例,消化道出血14例.再手术19例中死亡3例(15.8%).早期出血的死亡率低于晚期出血(P<0.05).结论 术中精细操作、确切止血,术后预防胰瘘、胆瘘及胰肠或胆肠吻合口周围积液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及时果断的再手术止血是治疗术后出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腹部外科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一难度较大的手术。在评价某个单位腹部外科水平时,常常把能否很好地开展这一手术作为综合指标之一。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败的因素当中,术中和术后出血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论述。1PD术中出血的防治1.1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分支出血分离胰腺与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以及胰腺钩突部的处理是PD的重要步骤之一。在这些重要步骤的操作当中,如不小心,容易损伤门静脉或SMV及其分支,特别是当门静脉、SMV与胰腺有紧密粘连,或钩突部肿瘤浸润静脉壁,以及钩突部汇入SMV的小静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1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共发生术后出血20例,发生率14.1%.20例出血病例中,腹腔出血7例,消化道出血14例,1例兼有腹腔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在7例腹腔出血中,早期和晚期出血分别有3例和4例;14例消化道出血中,早期出血3例,晚期出血11例.20例患者中7例死亡,死亡率为3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感染和胰瘘为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感染(OR=6.918)和术后胰瘘(OR=3.948)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较高.术中严密止血,术后预防胰瘘、感染及应激性溃疡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应根据出血的部位、时间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15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5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共发生术后出血16例,发生率10.4%.2例术后临床死亡,死亡率为12.5%.16例中腹腔出血7例,消化道出血9例,1例兼有腹腔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在7例腹腔出血中,早期和晚期出血分别有5例和2例;9例消化道出血中,早期出血3例,晚期出血6例.统计分析显示,术后感染(P=0.002,P<0.01)和胰瘘(P=0.048,P<0.05)为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是严重并发症,术中确切止血、术后预防胰瘘、预防感染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应根据出血的部位、时间和严重程度及时、果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胰头及壶腹部恶性肿瘤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联合脏器切除,良性肿瘤及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吻合采用胰肠或胰胃吻合两种方式。患者术后出血时间〉5d定义为晚期出血。消化道出血为消化道出血组,腹腔出血为腹腔出血组。按出血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出血。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包括介入和开腹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治疗晚期出血。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46例患者中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4例,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门静脉切除或置换术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肠系膜上静脉置换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肝方叶切除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左半肝切除术1例。246例患者中行改良胰肠端侧吻合127例,行胰胃套入吻合53例,行传统胰肠端端套人吻合39例,行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27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15例,病死率为6.10%(15/246)。术后29例患者发生晚期出血,出血发生率为11.79%(29/246)。其中消化道出血14例,腹腔出血15例。29例出血患者中轻度出血9例(消化道出血5例、腹腔出血4例);重度出血20例(消化道出血9例、腹腔出血11例)。17例患者术后发生先兆出血,其中消化道出血5例、腹腔出血12例。29例患者均经常规保守治疗,消化道出血组患者保守治疗成功率为8/14,腹腔出血组为2/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失败患者均中转手术治疗。20例重度出血患者中行手术治疗19例,1例经保守治疗成功。9例轻度出血患者全部行保守治疗,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其余均获治愈。29例术后晚期出血患者中死亡10例,病死率为34.5%(10/29)。消化道出血组患者病死率为2/14,腹腔出血组为8/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常有先兆出血征象,出血程度多为重度。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多可治愈,腹腔出血需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PD治疗的222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出血的原因、时间、治疗及转归等,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PD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发生迟发性大出血17例(7.7%),包括腹腔出血13例,消化道出血4例,总体死亡率35.3%(6/17),出血时间为术后12(5~23)d。术前总胆红素≥171 μmol/L(OR=1.011,95% CI:1.000~1.020,P=0.043)、术后腹腔感染(OR=4.012,95% CI:1.302~12.357,P=0.016)、术后B级以上胰瘘(P<0.05)是PD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术前降低胆红素水平、积极治疗术后胰瘘和控制腹腔感染是预防PD术后迟发性大出血发生的关键,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结合核素显像在小儿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核素显像在小儿消化道出血,特别是Meckel憩室、肠重复畸形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998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22例反复便血或黑便患儿进行”“锝酸盐(^99mTcO4^-)显像检查,均行腹腔镜探查术。结果22例中18例^99mTcO4^-显像阳性,4例^99mTcO4^-显像阴性^99mTcO4^-显像阳性的患儿均经腹腔镜探查及病理证实,其中14例Meckel憩室,4例小肠重复畸形;4例”^99mTcO4^-显像阴性患儿行腹腔镜探查术,3例未见器质性病变,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Meckel憩室。结论核素显像是诊断小儿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可为手术治疗提供诊断依据。腹腔镜结合核素显像对小儿消化道出血不仅具有诊断及治疗价值,而且减少开腹探查的盲目性及创伤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运用胰肠吻合与双荷包胰胃吻合的近期疗效,探讨胰肠吻合和双荷包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合理性选择.方法 回顾性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3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胰肠吻合12例,双荷包胰胃吻合26例.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双荷包胰胃吻合组胰瘘发生率(0%)、手术时间[(327.50±32.56) min]、术后住院天数[(10.31±2.44) d]显著少于胰肠吻合组[分别为3/12、(425.83±33.77) min和(14.33±4.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漏、术后腹腔出血、胃排空延迟、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术中出血量虽然亦低于胰肠吻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荷包胰胃吻合是较胰肠吻合相对安全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前者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在近期疗效上对预防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具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