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30例低平牙槽嵴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全口义齿修复低平牙槽嵴,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牙槽嵴,对比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和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咀嚼功能对比上,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总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咀嚼功能总优良率(7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在美观性、语言性、舒适性和稳定性四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语言性、舒适性和稳定性对比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口义齿在修复低平牙槽嵴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尤其是改良全口义齿进行修复美观度更高,咀嚼功能恢复优秀,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乐涛 《当代医学》2012,(29):53-54
目的探讨无牙颌特别是下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方法无牙颌且下牙槽嵴低平患者26例进行精细设计、制作,并测试修复效果.结果下牙槽嵴低平患者经过全口义齿修复21例效果令人满意,其余5例经垫底、重做咀嚼功能也得到改善.结论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牙槽嵴是修复基础,但不是决定因素,通过精细设计、精良制作、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修复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全口义齿在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颌牙槽嵴低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全口义齿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改良型全口义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咀嚼功能优良情况以及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咀嚼功能优良率以及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全口义齿在牙槽嵴低平患者的口腔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改良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平牙槽嵴患者行改良全口义齿修复对美观效果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9例低平牙槽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修复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全口义齿修复,观察组采用改良全口义齿修复.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牙槽嵴低平患者接受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牙槽嵴低平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则实施改良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牙槽嵴低平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牙槽嵴低平患者治疗后的咀嚼功能优良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咀嚼功能优良率(82.00%)(P0.05);实验组义齿使用总满意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84.00%)(P0.05)。结论改良全口义齿修复在牙槽嵴低平患者治疗中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改善其咀嚼功能以及固定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下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病例采用传统方法修复,探讨增加其固位和稳定的方法.方法:对38例下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采用二次印模法,灌制超硬石膏终模型,应用自凝塑料基托求颌位关系、降低垂直距离、降低<牙合>平面的位置、后牙排列反<牙合>、伸展基托边缘等方法进行修复,统计修复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8例下牙槽嵴低平的患者都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要求.结论:对下牙槽嵴低平患者采用以上修复方法,能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力.  相似文献   

7.
徐桂  李玉华 《中外医疗》2011,30(3):51-52
目的 寻求利用口腔现有条件为牙槽嵴过于低平的患者制作全口义齿的方法.方法 利用患者口腔现有条件,通过对义齿制作过程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处理及精神心理指导,由同一名主治医师和同一名技师对25例无牙颌低平牙槽嵴患者制作全口义齿,根据全口义齿修复3个月后,患者对外观、语音、咀嚼能力、固位、舒适性5个方面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牙颌患者松软牙槽嵴的义齿修复方法。方法:选取就诊的42例无牙颌松软牙槽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中性区排牙和牙槽嵴顶排牙法制作义齿。治疗后6个月、1年和2年后随访复查。结果:与中性区排牙法相比,使用牙槽嵴顶排牙法制作义齿的患者其松软牙槽嵴范围无明显扩大,义齿使用的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牙槽嵴顶排牙法制作全口义齿对无牙颌松软牙槽嵴患者修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霍红  社琛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53+155-153,155
目的探讨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特点和效果。方法对48例牙槽嵴低平的老年患者,通过二次取模,准确地颌位记录,排牙,基托边缘及磨光面做解剖式处理,充分利用唇、颊、舌肌固位,制作全口义齿。结果经过1-5年追踪观察,临床效果良好。一次治疗成功45例(91.7%),重新制作3例(8.3%),其中固位不良2例,局部压痛剧烈1例。结论对牙槽嵴低平的老年患者,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时使用平衡观念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低平无牙合牙槽嵴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中,修复效果好的11例,修复效果较好的有17,修复效果一般的有5例,修复效果不佳的2例失败重新制作的1例.结论 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中使用平衡观念有助于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获得理想固位的方法。方法选择20032013年我科就诊的老年低平牙槽嵴患者68例,采用二次印模法,制作恒基托确定颌位关系,并选择适当的排牙方法,改进基托厚度和外形,进行新的全口义齿修复,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 68例患者都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要求,咀嚼时基托稳定。结论通过对取印模,确定颌位关系,排牙以及基托制作的改良,可以使老年低平牙槽嵴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获得理想的固位。  相似文献   

12.
张培培 《中外医疗》2014,(25):108-109
目的探讨分析存在严重下颌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固位和稳定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2013年10月间在该院行下颌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修复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2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全口义齿修复,对7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型修复方案设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4例患者满意,12例患者有所改善,5例患者认为无差别,佩戴满意度为76.19%,观察组66例患者满意,13例患者有所改善,佩戴满意度为100%,两组患者临床修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7例患者咀嚼功能为优,8例患者为良,6例患者为差,优良率为71.43%,观察组41例患者为优,34例患者为良,4例患者为差,优良率为94.94%,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严重下颌牙槽嵴低平患者行改良型全口义齿修复固位和稳定方法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固位稳定效果并使咀嚼功能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付秀杰  郭婷婷  刘佳柏 《吉林医学》2012,33(7):1432-1433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牙槽嵴严重吸收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的稳定性。方法:收集2008年~2011年于长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共48例,应用二次印模法,中性区确定颌位关系及人工牙排列位置,选择牙合干扰最小的牙合型等方法进行全口义齿修复。随访1年,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制作的总义齿都明显增加义齿的固位力,减轻压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准确的印模和颌位关系,人工牙的正确位置,减少牙合干扰的牙合型可以提高总义齿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无牙颌患者采用传统方法修复及下牙槽嵴低平患者基托在下颌舌骨嵴区缓冲后适当延长,磨光面成凹面,增加其固位和稳定的方法。方法:对50例无牙颌患者采用传统方法修复,其中10例下牙槽嵴低平患者。在记录上下颌骨位置关系时,水平关系除采用吞咽咬合,张闭口重复,卷舌后舔法时,下前牙蜡堤不要,仅在双侧后牙咬蜡堤,再通过扪诊患者咬合时两侧颞肌嚼肌有明显的收缩并双侧对称和小指置于双侧外耳道触感髁突旋转撞击力量强等来确定水平关系。在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确定后,在上下合托后面的上下模型用蜡加固,避免上合架时关系发生变化。对下牙槽嵴低平患者采用适当降低垂直距离、合平面的位置,后牙雕牙排成,伸展基托等方法进行修复,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0例无牙颌患者,48例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要求。1例放弃戴,1例未复诊。结论:对无牙颌患者采用以上方法,能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和稳定。  相似文献   

15.
全口无牙颌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上下颌的牙槽嵴过度吸收,腭穹降低平,龈颊沟过浅,抬舌时舌侧粘膜与牙槽嵴几乎平齐,致使全口义齿修复固位不佳。本文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一部分患者采用了一种新的全口义齿固位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上:  相似文献   

16.
2005~2010年我科收治无牙颌患者,对其修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提高下牙槽嵴低平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牙颌患者剩余牙槽嵴丰满组与非丰满组间下颌骨和髋部骨密度的差别;探讨导致严重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危险因素。方法:将6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无牙颌患者依据下颌剩余牙槽嵴吸收程度分为丰满组和非丰满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全部研究对象右侧髋部与左侧下颌角的骨密度;在同性别组内对比丰满组和非丰满组间下颌角和髋部骨密度的差别。结果:非丰满组下颌角和髋部骨密度显著低于丰满组和有牙颌对照组;丰满组髋部骨密度与有牙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下颌角骨密度则显著低于有牙颌对照组。结论:严重剩余牙槽嵴吸收患者可能具有全身和局部骨密度降低的危险背景。  相似文献   

18.
柳祝说  匡柏清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2):115-115,117
目的探索一种全口义齿修复中对低平牙槽嵴处理方法。方法选取52例低平牙槽嵴需做全口义齿修复者,用三次印模法获取患者口腔模型,将义齿边缘制作成边缘厚2.5mm条索状,观察其封闭和固位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该方法制作的全口义齿普遍固位力增强。结论三次印模法和条索状边缘对低平牙槽的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固位有助。  相似文献   

19.
<正>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是牙列缺失病人的常规修复方法。但对于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病人而言,获得满意的固位和稳定的全口义齿是口腔修复医师尚需解决的临床难题。通过总结在2007~2011年间,来我院就诊的51例牙槽嵴低平的老年病人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经验和体会,在此详细阐述了从取模、颌位关系的转移及校对、人工牙齿的排列、义齿外形的制作等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为临床获得满意的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宏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6):643-644,647
目的:比较舌侧集中殆与解剖殆全口义齿修复对低平牙槽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口腔科低平牙槽嵴患者30例,分别戴用舌侧集中殆与解剖殆全口义齿,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美观满意度、语言满意度、咀嚼满意度及稳固性和舒适性。结果:戴用3个月后,舌侧集中殆全口义齿总有效率高于解剖殆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方案在美观满意度、语言满意度两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侧集中殆全口义齿治疗方案在咀嚼满意度、稳固性和舒适性评分均优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侧集中义齿修复对低平牙槽嵴具有美观、牢固、舒适的优点,患者适应性和满意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