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WLL)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对尘肺的疗效.方法 选择进行WLL及BAL治疗的住院尘肺患者各100例,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等指标.结果 BAL和WLL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BAL:(2.3±1.1),WLL:(2.1±1.0)]明显低于治疗前[BAL:(4.0±1.8),WLL:(3.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L和WLL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及氧分压(PO2)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AL和WLL两组间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肺灌洗方法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及氧分压,两种肺灌洗方法对尘肺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肺灌洗(WLL)治疗尘肺的远期效果.方法 70例尘肺患者根据X线胸片进展情况,矽肺分期、年龄及接尘工龄等按1:1比例随机分为灌洗组与对照组,进行远期疗效对比观察;并对157例病例资料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结果 治疗2年后,灌洗组咳嗽、咳痰及气喘好转率分别为62.5% 、75.0%及81.8%,明显高于对照组(24.0%、23.8%及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年后,灌洗组气喘好转率(59.1%)与对照组(21.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比治疗前稍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VC与FEV1.0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2、4年后,灌洗组X线胸片无变化率高于对照组,进展与明显进展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组22例快型矽肺治疗2、4年后的X线胸片无变化率(75.0%、58.3%)明显高于对照组(30.0%、20.0%),灌洗组治疗后2年X线胸片进展率(16.7%)、治疗后4年X线胸片明显进展率(8.3%)低于对照组(50.0%和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9例WLL治疗患者,治疗后2~3年咳嗽、气喘好转率分别为74.4%、76.3%;治疗后4~5年、6~7年咳嗽、气喘好转率仍为55.0%~57.1%.随访85例WLL治疗患者的肺功能,治疗后2~3年FVC与治疗前比较,基本保持不变或轻度下降;治疗后4~5年、6~7年FVC均下降,尘肺期别越低,下降幅度越小.随访108例WLL治疗患者,治疗后2~3年、4~5年、6~7年X线胸片随访显示,尘肺期别越低,X线胸片稳定无变化率越高,Ⅱ、Ⅲ期尘肺组X线胸片无变化率与0+、Ⅰ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LL是治疗矽(尘)有效的方法,特别对早期矽肺、快型矽肺施行WLL更为有效.对晚期矽肺应慎重选择WLL.  相似文献   

3.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灌洗液残余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IL)中灌洗液残余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560例尘肺患者WLL术中灌洗液残余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灌洗液残余量与病情、并发症、体重以及不同灌洗液残余量与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 尘肺O+期灌洗液残余量为(228±11.2)ml、Ⅰ期为(625±9.1)mL、Ⅲ期为(736±8.2)ml、Ⅲ期为(894±15.2)ml,不同期别尘肺灌洗液残余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期尘肺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感染及支气管痉挛患者的灌洗液残余量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体重越大,灌洗液残余量越多;WLL术中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灌洗液残余量的增加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尘肺期别、术前并发症、超体重影响WLL灌洗液残余量;残余量多,手术时间延长,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WLL)治疗煤工尘肺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100例壹期煤工尘肺患者进行WLL治疗,对治疗前、中、后动脉血气、肺功能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壹期煤工尘肺行WLL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肺功能于灌洗后1个月有所改善,血氧饱和度于双肺灌洗结束后有所下降,术后10 d的PaO2有所提高。提示煤工尘肺行WLL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改善肺功能;WLL治疗也可能导致一过性肺创伤,故患者术后1周要加强临床的监护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评价间歇加压通气、肾上腺素和加压灌洗在大容量全肺灌洗(WLL)中对残留液体吸收、改善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以150例WLL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加压通气组(28例)、肾上腺素组(31例)、加压通气+肾上腺素组(29例)、加压输液袋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进行两肺分期WLL,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X线胸片表现、临床症状、肺功能等.结果 各组间各项临床症状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灌洗前比较,肾上腺素组肺活量(FVC)、25%肺活量流速(FEF25%)分别升高6.3%和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灌洗前比较,对照组FVC降低5.7%、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和FEF25%分别升高10.9%和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指标灌洗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术中、术后,加压通气组、加压通气+肾上腺素组和对照组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0、0和12.5%(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的灌洗液总量和肺部残留液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压通气+肾上腺素组灌洗后3h胸片两侧光密度之差值最低为0.152±0.053,加压通气组为0.194±0.074,加压输液袋组为0.197±0.054,肾上腺素组为0.214±0.054,对照组为0.241 ±0.109,除肾上腺素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压通气、肾上腺素和灌洗液加压联合用于WLL,有利于肺部残留液体的转运吸收,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尘肺观察对象和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行大容量肺灌洗术后再次从事接触粉尘工作,对其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准北矿业集团职业病防治院行大容量肺灌洗手术的尘肺观察对象及Ⅰ期煤工尘肺患者,术后再接尘者为术后接尘组(86例),术后不再接尘者为灌洗对照组(86例);以其同班组年龄、接尘史、接尘种类大致相同的工友作为未灌洗对照组(86例).分别在术后接尘组和灌洗组常规灌洗接受大容量肺灌洗术前、灌洗术后1个月及灌洗后1年时随访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等指标.结果 术后1个月,术后接尘组和灌洗对照组临床表现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和未灌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术后接尘组和灌洗对照组临床表现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未灌洗对照组临床表现评分明显高于术后接尘组和灌洗对照组,灌洗对照组临床表现评分明显低于术后接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术后接尘组和灌洗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术前水平和未灌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灌洗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术后接尘组,未灌洗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术前、术后接尘组和灌洗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接尘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术前,灌洗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对象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肺灌洗术后应避免继续从事接尘工作,以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WLL)治疗尘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行WLL治疗的尘肺并发COPD患者357例,术前充分抗炎、解痉、祛痰治疗;术中保障麻醉平稳、应用代谢快、无蓄积的麻醉药物;采用高频、低通气量通气方式、压力控制或PRVC模式呼吸管理;严格掌握第二肺灌洗条件、停止麻醉条件及拔管条件.监测手术时间、术中气道压、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与50例无并发COPD WLL治疗患者比较.结果 尘肺并发COPD组患者WLL后胸闷、气短、咳嗽咳痰的改善率分别为81.8%(270/330)、85.9%(244/284)、78.7%(207/263).并发中、重度COPD组单肺分期灌洗率明显高于无COPD组及并发轻度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中度COPD组单肺灌洗率明显高于并发重度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轻、中、重度COPD组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无COPD组,并发轻、中度COPD组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并发重度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中、重度COPD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术后窦速发生率明显高于无COPD组,中度COPD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并发重度COP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LL对治疗尘肺并发COP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91年3月至2007年10月对3422例尘肺患者进行了WLL,对临床症状、肺功能.胸片、并发症等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肺灌洗术后10 d,胸闷、胸痛、气短的好转率分别为99%、86%、88%,3年疗效持续巩固.45例3年随访情况表明,体力明显增加32例(71.7%),治疗后体重平均增加2.18 kg,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91.1%.肺功能在小气道阻力、弥散功能方面有明显改善.30例WLL.术后6~7年疗效持续巩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改善,18例FVC、MVV、FEV1.0 DLco异常患者治疗后4~5年的肺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30例)x线胸片的进展率为16.4%,明显进展率为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94年前并发症发生率为48.11%,1995至2000年为8.40%,2000年后为1.54%o结论WLL是治疗尘肺病有效方法之一,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可降低不良反应,确保WLL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NIV)对尘肺患者大容量肺灌洗(WLL)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接受WLL治疗的68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在WLL后均予吸氧治疗6 h,治疗组在WLL 2 h后还接受NIV治疗4 h。2组患者均在WLL前及治疗后进行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动脉血气分析、灌洗侧肺的CT平均肺密度值(MLD)以及肺功能检查。结果 2组患者在WLL术前所有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均明显变差,MLD增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VAS评分为(3.23±1.10、3.62±1.23、2.31±1.23),动脉血氧分压为(118.34±10.17)mm Hg,MLD为(-702.3±36.6)Hu,用力肺活量(83.18±11.0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77.60±10.07)%,一氧化碳弥散量为(67.34±10.6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NIV可以促进尘肺患者WLL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自噬活动的差别.方法 对116例行全肺灌洗的观察对象和煤工尘肺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并收集其肺灌洗液,纯化后得到肺巨噬细胞,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自噬形态,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自噬标志性蛋白LC3及自噬调控蛋白beclin1、mTOR和p-mTOR的表达量,分析接尘观察对象、Ⅰ、Ⅱ、Ⅲ期煤工尘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自噬活动的强弱变化.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自噬活动在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中Ⅱ期煤工尘肺肺泡巨噬细胞中有自噬溶酶体明显多于观察对象和Ⅰ期煤工尘肺,Ⅱ期煤工尘肺的肺泡巨噬细胞中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明显少于Ⅱ期煤工尘肺.Ⅱ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巨噬细胞LC3Ⅱ/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Ⅰ期,Ⅲ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巨噬细胞LC3Ⅱ/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Ⅱ期,Ⅲ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巨噬细胞LC3Ⅱ/Ⅰ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Ⅰ期,Ⅱ期煤工尘肺患者Beclin1蛋白表达量高于接尘观察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煤工尘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mTOR和p-mTOR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接尘观察对象和Ⅰ期,Ⅲ期尘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mTOR和p-mTOR表达量明显高于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自噬活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