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克罗恩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连载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丽英  冯志杰 《临床荟萃》2004,19(22):1319-1320
对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的认识可以追溯至1932年,首先由美国医师Burrill Crohn描述为末段回肠炎(terminal ileitis);以后相继命名为肉芽肿性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regional enteritis),强调在整个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本病定名为Crohn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现代免疫学的迅猛发展,对CD病因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相关基因的筛查、对肠道细胞及某些细胞因子在C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认识,为有效药物治疗CD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1998年生物制剂infliximab投入美国市场,用于治疗中、重度CD和Crohn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该病自1950年以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并有多种肠外表现;当前国内仍以基础“三联”疗法(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硫唑嘌呤)和营养支持治疗为主;也面临误诊、复发及疗效不佳等方面的挑战。因此,从本期开始,编辑部将邀请有关专家,就CD的流行病学研究、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及其应用、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要点、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治疗、药物治疗进展等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和经验分6次连续进行系统介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冯志杰 《临床荟萃》2004,19(24):1428-1430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以欧美国家多见.我国以往认为少见,但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这可能与诊断技术提高和人们的警惕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克罗恩病的药物治疗进展(连载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建召  郝晓 《临床荟萃》2005,20(3):179-180,F003
随着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临床上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思路,并研制出一些针对发病机制治疗的新药,为了便于临床工作者有所参考,对CD的药物治疗分两部分进行介绍,一是已用于临床治疗的传统药物与新开发的生物制剂;二是药物的选择方法及维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克罗恩病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支持治疗(连载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岚  尹凤荣 《临床荟萃》2005,20(2):115-117
营养状况与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营养不良是CD患者常见和突出的并发症,见于大约2/3或3/4活动期住院CD患者及1/3门诊患者,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CD本身的症状,诸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等导致的摄食不足、厌食及吸收障碍是造成蛋白一热卡性营养不良和其他营养成分缺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例1】男,19岁。因腹痛、腹胀、呕吐16小时入院。有反复腹痛、腹胀、食欲缺乏、低热、稀便史3年。查体:贫血貌。肝脾未触及,腹部胀满,叩呈鼓音,右侧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腹部X线透视示:全腹小肠积气扩张,右侧腹部及右下腹可见阶梯状液平。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经补液、胃肠减压等治疗后行手术探查。术中见小肠胀气明显,距末端回肠30 cm处肠管间粘连扭曲形成梗阻,肠管表面散在紫黑色斑块,血运差。切除坏死肠管,端端吻合肠管。术后病理诊断:克罗恩病。【例2】女,26岁。因右下腹疼痛3天,加重6小时入院。有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D与对照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西餐、蔬菜水果、饮酒、居住条件与CD发病有关(P<0.20)。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西餐为CD发病的危险因素(P=0.015,OR=12.729,95%CI 1.656~97.855)。结论:进食西餐可能为贵州地区C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克罗恩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慧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66-2168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层炎症性病变,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遗传因素有关,累及范围从口腔到肛门,但主要累及末端回肠及邻近结肠,常呈节段或跳跃式分布。胃肠道以外的器官如关节、皮肤、眼及肝胆胰等也可累及。临床以腹痛、腹泻、腹胀、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也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损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超声检查已广泛用于克罗恩病(CD)的研究。超声在CD的初步筛查、疾病活动性评估及治疗监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CD的超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朱文娟 《全科护理》2012,(30):2830-2831
通过对14例克罗恩病病人的精心护理和心理疏导,使病人加强营养、纠正代谢紊乱、焦虑状况好转,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对治疗的配合率。  相似文献   

10.
克罗恩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腹痛位置较固定的病例经超声检查排除其他脏器疾病,进行胃肠道超声常规检查,重点观察和研究胃肠道管壁全层结构声像变化及其特征,同时与临床诊断和治疗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总结克罗恩病的超声表现及特征,评价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30例中超声检查拟诊克罗恩病22例,与临床诊断治疗结果符合率达90.91%(20/22),与手术治疗的病理结果符合率66.67%(4/6)。结论 克罗恩病超声声像具有特异性改变,能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依据,对临床决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EUS在克罗恩病(CD)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为CD的54例患者分别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肠壁厚度、病变处血供情况及病变肠壁血流灌注模式。CD活动性评价参考指标为CD疾病活动指数(CDAI)。结果 CEUS评估CD活动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56%(43/45)、66.67%(6/9)、90.74%(49/54)。CEUS评估CD活动性与CDAI相关性较高(r=0.71,P<0.05),高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r=0.60、0.52,P均<0.05)。结论 CEUS可反映CD的肠壁血流灌注模式,能提示肠壁炎症活动状态,可作为评估CD活动性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克罗恩病的外科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收集2000~2007年两家医院外科手术治疗12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为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腹膜炎、胃肠穿孔或肠瘘。术前诊断仅3例,误诊率极高。全组均经手术治疗,行肠切除术、肠造瘘术、腹腔引流术。术后复发2例,再手术1例。结论克罗恩病为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手术是治疗克罗恩病并发症的主要手段,术后预防复发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21例外科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8%术前钡餐诊断,76.2%误诊,误诊为:弥漫性腹膜炎、肠梗阻、肠结核、肿瘤及便血原因待查,病变累及远端回肠及盲肠多见。21例23次手术治疗其中20例22次行病变部位肠切除术,1例行穿孔修补腹腔引流术,死亡例,复发5例,随诊16例。结论 本病无特异临床表现,X线表现单一溃疡时难以与肿瘤及结构相鉴别,本病常以急腹症,仍率高,急笥大理便血为临床表现者少见。内科治疗为主,外科主要针对其并发症的治疗。病变肠管的切除为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4岁.以腹痛4个月为主诉入院.间断腹痛4个月,时轻时重,无明显规律性,脐周痛为主,哭闹诉腹痛能忍受程度.时有排稀便,日3~4次,有黑便2次.无明显呕吐.入院前2d发热.体温38.0℃左右.无咳嗽,无盗汗,无咽痛.多次于各地医院就诊,但始终未明确病因.入院1个月前在外地医院以"肠淋巴结炎,胆囊炎"抗感染治疗5d,无明显好转.病程中厌食,睡眠差,精神状态可.  相似文献   

15.
<正>克罗恩病(Cronhn`s disease,CD)由Burrill Crohn在1932年发现,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本病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及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本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本病尚无根治方法,许多病人因出现并发症,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很高。本病的复发率与病变范围、炎症侵袭的程度、病程、年龄等因素有关,死亡率随着病程延长而增高。近年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克罗恩  相似文献   

16.
吸烟对克罗恩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近10年来,该病全球发病率成倍上升。一般认为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免疫异常导致。研究表明吸烟是C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使患者病情恶化、并发症增多,服用免疫抑制剂剂量增大,术后复发率升高;患者戒烟后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全身情况显著改善。综述近20年来关于吸烟对CD影响的文献,以期增加人群的知晓率,促进患者戒烟,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特发性疾病,以肠道炎症为特征,并可反复发作。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为IBD的一种,可发生于肠道的任何部位,根据发病部位和发病形式不同,其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并有多种肠外表现。CD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诱发、内在因素(如肠道通透性改变)以及免疫异常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但在高发区有发病率增高的趋势,而且在全世界其他地区其发病率也有所增高。CD的诊断也面临着挑战,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可出现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约30%~40%的患者仅累及小肠,30%~40%可累及回…  相似文献   

18.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表现为复发与缓解交替,病变部位多见于回肠末端及近结肠处,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分布 [1-2].CD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人群,在肠道微生物参与下引起肠道免疫失衡,破坏肠黏膜屏障,导致肠黏膜持...  相似文献   

19.
结肠克罗恩病的X线和CT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罗恩病又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性病变。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病,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收集我院资料,将发生于结肠的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6例,男1例,女5例。年龄29~67岁,平均41岁。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经结肠镜检查证实。6例均经X线全消化道钡餐和钡灌肠检查。2例经CT检查。CT扫描前1小时口服15%泛影葡胺800ml,然后清洁灌肠2~3遍,扫描前再用500ml15%的泛影葡胺灌肠。2 结果X线检查发生于横结肠者表现为3~6cm的狭窄区,最窄处直径03~04cm,近段肠管…  相似文献   

20.
<正>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非特异性胃肠道炎性肉芽肿疾病,可累及胃肠道任何部位,多见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体质量下降、瘘管、肠梗阻为特点。CD以肠壁穿透性炎症细胞浸润、裂隙样溃疡伴有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为病理学特征改变,故CD病程初期多以炎性反应表现为主,而在其反复发作和缓解的病程进展中,可逐渐出现穿孔、肠道狭窄、梗阻、瘘管形成等并发症。CD主要治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