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翼管的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翼管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重组图像上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健康成年人和40例颌面部外伤病人(病变未波及翼管)进行MSCT颌面部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后,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显示(VR),并对三维图像进行旋转、切割及测量。结果翼管的形态、走行及其周围毗邻结构可在MSCT轴位扫描图像、MPR及VR三维切割图像中得到全面、清晰、立体直观的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相结合可清晰、立体直观的认识翼管及其周围邻近骨性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正常腭鞘管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重组图像上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0名健康成年人和3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及30例行颌面颈部CTA检查的患者(病变未累及腭鞘管)进行MSCT颌面部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后行后处理重组,主要为多平面重组(MPR).结果 腭鞘管及其毗邻结构在MSCT轴位、MPR冠状位、矢状位及曲面重组(CPR)得到全面、直观地显示.MSCT轴位像上腭鞘管的形态稳定,位于翼腭窝后方及翼管前口内方,呈三角形,其夹角为(31.3 ±3.1)°.MPR冠状位像上腭鞘管形态呈多样性,主要为圆形(17.0%)、椭圆形(30.7%)、三角形(40.0%).腭鞘管下壁自前向后逐渐由完整向程度不等的骨性缺损过渡.MPR矢状位腭鞘管呈三角形或裂隙状.CPR可直观显示其与翼腭窝、翼管、圆孔、蝶腭孔、翼上颌裂,翼腭管,腭大小管的交通情况.结论 MSCT可清晰、直观地显示腭鞘管及其周围毗邻骨性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矢状位重组图像测量蝶窦外科径线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在薄层CT矢状位重组图像上对173名成年健康自愿者(男91名,女82名)的343个蝶窦的部分径线进行测量。结果除外部分特殊病例(如Onodi气房)外,从蝶窦口至前颅窝底及蝶窦下壁最低点的垂直距离分别平均为(9.54±2.5)mm及(12.64±3.7)mm。从蝶窦口至蝶窦后壁的水平距离平均为(18.13±1.6)mm或(28.9±2.5)mm。从蝶鞍最低点向前至蝶窦前壁的水平距离平均为(17.72±1.5)mm。除部分蝶骨小翼过度气化的病例外,沿前颅窝底从蝶窦的前壁至其后壁的水平距离为(9.08±4.3)mm。除部分斜坡过度气化病例外,从蝶窦后壁最远点向前至蝶窦前壁的水平距离平均为(21.82±7.4)mm。结论 CT矢状位重组可用以测量蝶窦的解剖径线,有助于避免外科手术时并发症的发生,但对部分过度气化的蝶窦需个别对待。因此,术前蝶窦矢状位CT的观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副肾动脉的多层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显示副肾动脉(ARA)的能力。方法:MSCT行上腹部增强扫描100例,对比剂90~100ml,流率3ml/s,重建层厚2.5mm,间隔1.25mm,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处理。结果:回顾性薄层重组图像共显示ARA38例,其中单侧26例,双侧12例。后处理方法中,MIP图像显示ARA29例,18例患者VR图像显示了ARA解剖走行,MPR只能节段显示ARA。结论:MSCT回顾性薄层重组及三维重组图像能够显示ARA,MIP是显示ARA大体解剖的最佳方法,两者结合,能够为血管造影术及外科手术前提供更多的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内听道重复畸形(DIAC)的MSCT表现,并探讨MSCT对该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01年至2012年间5例(6耳)DIAC患者的CT表现,利用原始数据行内听道斜矢状位、斜冠状位,容积再现(VR)和仿真内镜(VE)重组.结果 MSCT显示6耳内听道被骨性间隔分为双管状,上部骨管与面神经管相连,下部骨管与前庭和耳蜗相连;其中3耳骨性间隔不完整;4耳可显示蜗神经管狭窄,4耳合并前庭及外侧半规管发育不良,其中2例同时合并小耳廓畸形,1例合并小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及听小骨发育不良.6耳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图像可清晰显示其双管结构及骨性分隔,VR图像可全面立体显示4耳骨性间隔及双管结构,VE可清晰显示共同内听道内口2耳内骨性分隔.结论 MSCT可清晰显示DIAC的内听道被骨性间隔分为双管状及伴发畸形,可确诊该病,结合多平面重组、VR和VE技术可立体直观显示其特征,并可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眶内壁筛孔进行CT影像学观察及测量,为功能性鼻腔内窥镜手术(FESS)及多种眶内壁入路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106例患者行薄层MSCT容积扫描,图像数据传至AW 4.2工作站行多层面重组(MPR)及三维(3D)重组,观察各筛孔的显示情况,测量各筛孔与前鼻棘的距离、各筛孔间的距离、筛后孔至视神经眶口的距离、筛孔至前鼻棘连线与鼻底平面的角度.结果:眶内壁筛孔总数显示为单孔、二孔、三孔、四孔、五孔的比例分别为0.5%、54.7%、42.9%、1.4%、0.5%.筛前孔、副筛孔(单个)和筛后孔的显示率分别为100%、42.9%和99.5%.筛前孔、副筛孔、筛后孔至前鼻棘的距离分别为(59.1±3.6)mm、(62.5±3.7)mm和(65.7±3.6)mm,三者至前鼻棘连线与鼻底平面的角度分别为(56.5±4.9)°、(50.1±4.2)°和(46.7±3.5)°.结论:MSCT三维重组技术可以满意显示筛孔,并可对其毗邻关系进行测量,对FESS及眶内壁入路手术避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组与轴位骨窗诊断颅骨骨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009年5月至10月本院连续性颅脑外伤病例500例,颅脑CT扫描资料薄层重组后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组,盲法评估轴位骨窗、VR及MIP三维重组图像检出骨折的情况.结果 轴位骨窗、VR、MIP平均检出骨折例数分别为53例(10.60%,53/500),73例(14.60%,73/500),87例(17.40%,87/500),其中粉碎性骨折10例(2.00%,10/500),三种方法均可检出,三者检出骨折条数分别为86、139、210条(粉碎性骨折除外,不计其数量),无论是例数还是条数,轴位骨窗与MIP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VR与MI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MIP相比轴位骨窗漏诊骨折34例(39.08%,34/87),124条(59.05%,124/210).MIP检出颅缝分离21例(4.2%,21/500),轴位骨窗检出2例,VR检出1例.结论 MSCT扫描MIP重组对颅骨骨折检出率高,轴位骨窗对颅骨骨折漏诊率高,VR重组显示颅骨解剖结构有优势,MSCT三维重组可作为颅骨骨折诊断的常规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肝右后下静脉(IRHV)的显示能力及其解剖特征。资料与方法对55例受检者肝静脉行MSCT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重组,观察IRHV特征。结果55例受检者的肝静脉图像中有15例出现IRHV,显示率为27.27%。IRHV至第二肝门的最小距离34.4mm,最大距离78.4mm,平均值(53.28±11.42)mm。IRHV管径与肝右静脉(RHV)管径存在互补的关系。结论MSCTA可以评价IRHV的解剖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对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和特征,探讨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排MSCT对30例CTPV患者,行上腹部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 (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异常的门静脉及侧枝血管情况.结果:CTPV的MSCT平扫示门静脉结构不清,肝门区可见多发的结节状软组织影.增强扫描示动脉期10例有肝实质灌注异常;门静脉期18例患者门静脉主干和(或)左右分支增粗,内可见充盈缺损,4例门静脉显示不清;8例门静脉主干和(或)左右分支在正常范围内;1例门静脉主干变细.胆管周围静脉丛(100%)、胆囊静脉(60%)及胃左静脉(23.3%)呈点状、簇状扩张.MPR、MIP、VR可直观地显示各曲张血管的走行及曲张程度.结论:MSCT及图像后处理系统对CTPV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门静脉栓塞及其周围纡曲扩张的侧枝静脉为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0.
MSCT重组技术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SCT重组技术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RVES)诊断中的方法与价值. 资料与方法 26例(LRVES)患者经16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 结果 MSCT通过MPR及VR三维成像可清楚地显示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CT征象.正常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在下降之前从腹主动脉呈近似直角分出,其平均角度为(85.6±10.5)°,经过左肾静脉中点垂直腹主动脉的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相邻边缘的直线距离为(15.4±4.2)mm,而病变组则分别为(35.6±9.5)°和(5.7±3.6)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左肾静脉受阻远端前后径的最大值与夹角段前后径的最小值之比平均为3.6±1.5. 结论 MSCT重组技术能直观显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影像特征,是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