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伟 《江苏中医药》2009,41(9):47-49
犀角地黄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原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鉴于犀角属国家禁用之品,故现多以水牛角替代。笔者在儿科临床中每每运用此方,取效满意,现介绍医案5则如下。  相似文献   

2.
犀角地黄汤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热伤血络、蓄血留瘀、热扰心营而设.笔者在临床中用犀角地黄汤治疗肺结核咯血、过敏性紫癜、中毒性肝炎、支气管扩张咯血、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8.犀角地黄汤类方鉴别运用犀角地黄汤见于唐代名医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十二卷吐血门》。主治“伤寒、温病,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证,及鼻衄吐血不止,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者”。该方虽仅由犀角、生地、芍药、丹皮四味药组成,但立法精良,反映了凉血散瘀、清热解毒的大法,开辟了治疗热入血分,且有瘀血之证的法门,故后世温病学家将之立为血分热证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犀角地黄汤始见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发扬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为温病热入营血证凉血散血之剂,实一剂良方、名方。但近年来囿于部分成见,主要是寒温门户之思维定式,临床应用中将该方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急危重症,并累经犀角禁售之劫,其应用有所偏颇、局限,笔者认为该方临床应用可遍及多个学科,即使换犀角为水牛角,亦可获一定疗效,今试撰文结合病例以图正之。  相似文献   

5.
仇伟  虞舜 《江西中医药》2007,38(10):78-80
犀角地黄汤是一首凉血化瘀名方,古代多用其治疗外感温热病证.近年来,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内伤杂病因虚致热,由热生瘀,亦可使用犀角地黄汤治之,应用此方治疗内伤杂病的临床报道屡见不鲜,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犀角地黄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原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热伤血络、蓄血留瘀、热扰心营而设,历代医家多认为其为温病血分证之代表方,主要用于治疗外感温热病证。近年来,一些医家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突破古人多用于外感病证的局限,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多种内伤杂病,甚至在一些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等的治疗中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米烈汉 《陕西中医》1997,18(9):405-407
<正>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乾隆年间江淮瘟疫大流行时,著名医家余师愚针对疫疹热毒侵入营血化燥,三焦相火亢极之证创造的方剂。该方载于其所著《疫彦一得》一书。余氏此方组成甚有见地,且运用石膏颇有独到之处,认为“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此方是由石膏知母汤,犀角地黄汤和黄连解毒汤三方加减组成,故具有石膏知母汤的大清气分热,泻肺胃热邪;犀角地黄汤的清热凉血,解毒化斑;黄连解毒汤的泻火解毒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不宜作温病血分证代表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百年来,《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之犀角地黄汤作为温病血分证代表方虽有其重要作用,但临床上相当一部分血分证患者用此方治疗后,病情未能好转甚则濒临危亡,说明该方治疗血分证其力欠足,不适宜作为血分证代表方剂。寻找更有效的方剂作为治疗血分证的代表方,是提高温病血分证疗效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对此作一初步探讨如下。1 《千金》犀角地黄汤重在凉血散瘀犀角地黄汤的创立者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该方的....  相似文献   

9.
王鹏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2):53-55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所创制的名方,载于其所著的《疫疹一得》一书中,由石膏、生地、黄连、犀角、栀子、黄芩、知母、赤芍、桔梗、玄参、丹皮、连翘、竹叶、甘草组成,综合了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三方加减而成,其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颇强。现将该方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 犀角犀角为犀牛科动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 爪哇犀 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苏门犀 Rhinoceros su matrensis(Fischer)等的角,又称乌犀角、香犀角,是稀有动物药材。商品分为暹罗角和广角,以暹罗角质量最好。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还含有其他蛋白质、肽类及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甾醇类等。犀角角蛋白的组成氨基酸中,胱氨酸占8.7%。犀角有清热、凉血、定惊、解毒作用,可  相似文献   

11.
犀角(水牛角)地黄汤治疗内科杂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犀角地黄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千金备急要方》,与晋代《小品方》记载的芍药地黄汤药同而名异,为治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有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等症而设。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其《温热论》曾言:“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虽未提及犀角地黄汤,但就其所举的药味,实为犀角地黄汤之加味。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  相似文献   

12.
清瘟败毒饮儿科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瘟败毒饮出自清代著名医家余师愚所著的《疫疹一得》一书。此方是由石膏知母汤、犀角地黄汤和黄连解毒汤三方加减组成。故具有石膏知母汤的大清气分热,泻肺胃热邪。犀角地黄汤的清热凉血,解毒化斑。黄连解毒汤的泻火解毒作用。笔者在儿科临床运用此方,治疗温热火邪充斥内外所致的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犀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等功能,是一种用途广泛,价昂货缺的进口药材。国内曾以水牛角代替犀角入药取得成功,已被纳入国家药典。华北广大地区盛产黄牛,牛角货源丰  相似文献   

14.
1概述犀角犀角来源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犀科动物印度犀、苏门犀、黑犀、白犀的角,前三种称逻罗角或犀角,后两种称广角。犀角入药功效显著,它具有清心安神、凉血止血、泻火解毒的功效。著名的开窍三宝紫雪丹、至宝丹与安宫牛黄丸的组方中,都有犀角的成份。在传统的组方用药中犀角  相似文献   

15.
介绍房定亚教授治疗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经验。认为应辨病与辨证并举,专病专方论治;热入营血、损伤络脉者,予清热解毒凉血之犀角地黄汤;营血不足、风毒外袭者,予养血祛风之当归饮子;湿热毒邪壅滞者,予清热利湿解表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并举验案3则。  相似文献   

16.
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荨麻疹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犀角地黄汤源于唐·孙思邈《千金方》,是清营凉血的方剂之一,由犀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四味药物组成。专为温热之邪燔于血分而设,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宗旨。历代医家常用此方治疗吐血、衄血、便血、神昏谵语等症。自1977年以来,笔者辨证运用于治疗30例荨麻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56岁,其中7个月~16岁5例,17岁~30岁7例,31岁~56岁18例,平均34.3岁。病程7天以内者22例,  相似文献   

17.
清瘟败毒饮出自《疫疹一得》,为清代医家余师愚所创制。本方以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方复合加减而成。方中以石膏、知母清阳明经之大热为主,犀角、生地、玄参、丹皮、赤芍清营凉血解毒,黄芩、黄连、栀子、连翘清热泻火解毒,竹叶清心除烦,桔梗载药上行,甘草和胃,共奏清热解毒,泻火  相似文献   

18.
清瘟败毒饮治疗急性重症皮肤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敏洁 《新中医》2007,39(12):70-71
清瘟败毒饮出自《疫疹一得》,由石膏、生地黄、犀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连翘、玄参、甘草、牡丹皮、竹叶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功效。笔者在多年临床中运用此方加减治疗急性重症皮肤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犀角地黄汤,温病大家叶天士将其列为温病热入血分证的代表方,并沿用至今,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文章首先对其方源、组方技巧稍做论述,随后重点对该方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配伍苦寒之品进行概括,即血热未漫者应慎用,气分有热者宜择用,热毒炽盛者需加用。  相似文献   

20.
犀角原为常用中药。商品角分为“暹罗角”和“广角”两类。暹罗角取自印度、泰国等地的印度犀、爪哇犀与苏门犀;广角取自非洲的白犀或黑犀。 犀角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痉定惊,用于温热病的壮热火炽、神昏谵语、惊厥抽痉及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等症。配用犀角的方剂甚多。著名的有犀角地黄汤、清营汤、神犀丹、安宫牛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