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细胞外囊泡(Evs)来源的microRNA-122(miR-122)激活核因子-κB激酶抑制剂(IKKβ)/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导致妊娠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 选取18只妊娠大鼠,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及Evs注射组,每组6只。对照组尾静脉注射无菌滤过PBS 1 ml, Evs注射组给予总量为1 ml无菌滤过PBS稀释的Evs,正常组不干预。检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第20天终止妊娠,测量母鼠和胎鼠的发育指标。比较各组大鼠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RNA水平。体外使用Evs和RNA拮抗剂(Evs+拮抗剂组)对大鼠肝脏细胞进行干预,检测CRP、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及IKKβ/NF-κB通路激活情况。筛查血清Evs中可能差异表达的microRNA,分析其与IKKβ/NF-κB通路激活和妊娠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注射Evs后,妊娠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HOMA-IR明显上升,母鼠和胎鼠质量增加,肝脏组织CRP、TNF-α及I...  相似文献   

2.
胎宝口服液为一种治疗宫内胎儿发育迟缓的中成药。本室对其进行了大鼠致畸胎研究。结果表明,胎宝口服液对大鼠无致畸胎作用、无明显的母体毒性与胚胎毒性。结果还提示该口服液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胎鼠骨骼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1三个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自然分娩的仔鼠全部为活产,无外观畸形。各剂量组出生存活率(出生存活率=第4天仔鼠数/第1天仔鼠数×100%)与哺乳存活率(哺乳存活率=第21天仔鼠数/第4天仔鼠数×100%)与阴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第21天处死仔鼠,检查内脏未发现异常。讨论致畸性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确定受试物是否对孕体产生损害的可能性高于对母体产生损害的可能性。本实验在胎鼠的器官形成期进行染毒,其间胚胎组织对能透过胎盘屏障的外来物质敏感,能反映受试物引起孕体可能的各种毒理学效应。阴性对照组仅出现吸收胎,而无畸胎与死胎;阳性对照组每窝仔鼠均出现畸胎,总致畸率97.96%,其主要畸形表现为短尾、卷尾、露脑、脊柱裂等。二个对照组结果表明本实验系统是可靠的。三个剂量组均未出现畸胎,表明胎宝口服液对大鼠无致畸作用,对孕鼠的母体效应结果表明该口液对孕鼠无明显的母体毒性。胎宝口服液对胎鼠某些骨胳骨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胎肺成熟度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前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终止妊娠前胎肺成熟度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3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A组)和不满意组(B组);以同期孕周相匹配的正常妊娠孕妇30例为对照组(C组),于终止妊娠前行羊水泡沫试验,比较3组胎肺成熟度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血糖控制满意组孕妇胎儿肺成熟与正常妊娠组无显著差异,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孕妇胎儿肺成熟较血糖控制满意组延迟。结论:血糖控制满意的GDM孕妇妊娠37周后胎肺已成熟,终止妊娠前不需行羊膜腔穿刺做胎肺成熟度测定;对血糖控制不满意的GDM孕妇在择期终止妊娠前建议常规行羊膜腔穿刺术测定胎肺成熟度,并同时给予羊膜腔注射促胎肺成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暴露对Wistar大鼠妊娠结果的影响并评估其对胎鼠性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妊娠第12~19天分别用玉米油和不同浓度的DBTD(10、20、30 mg/kg)灌胃染毒孕鼠,至妊娠第20天,检测母鼠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20 d时,孕鼠体重随DBTD剂量升高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 mg/kg组孕鼠子宫重量显著降低;所有DBTD染毒组雄性、雌性胎鼠体重均显著降低,20、30 mg/kg组胎鼠体长显著降低;所有DBTD染毒组雌性胎鼠肛门距生殖器的标化距离显著增长,而雄性胎鼠无显著变化.各DBTD暴露组均未导致胎鼠发生外部畸形,但导致胎鼠趾骨骨化延迟,且在20、30 mg/kg组出现死胎和吸收胎.结论 DBTD暴露影响胎鼠的发育,并可能对雌性胎鼠具有雌性雄性化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的动态血糖图谱变化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128例进行72h连续血糖图谱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妊娠组(65例)空腹血糖值、血糖波动系数、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63例),妊娠糖尿病组血糖达峰时间长且低血糖发生少。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在基线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一致的情况下,动态血糖图谱仍存在差异,动态血糖图谱能够反映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波动全貌,为精细调节糖代谢和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肾炎灵片生殖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治疗肾小球疾病纯中药制剂肾炎灵片的生殖毒性.该剂是对传统中药组方创新和剂型改造,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审批提供安全性资料.方法:①雄性大鼠生殖毒性试验:成年雄性大鼠连续灌服肾炎灵片剂2个月,与正常雌性大鼠1:1合笼.雌鼠第2天起做阴道涂片,见到精子日为妊娠第1天(D1),于妊娠第19天(D19)剖杀,记录孕鼠数、胎仔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仔数及胎鼠的外观检查(性别、体质量、尾长、胎盘质量等).将1/2胎鼠用茜苏红骨骼染色检查骨骼有否畸形;其余1/2胎鼠用Bouin氏液固定,观察内脏发育情况.②雌性大鼠生殖毒性试验:成年雌鼠连续灌服肾炎灵片剂14d,14d后与正常雄鼠1:1合笼交配,第2天起做阴道涂片,见到精子日为D1.妊娠后继续灌药,其中10只孕鼠再灌药第13天停药,D19剖杀,观察指标同上;另10只孕鼠连续给药至整个妊娠期(21d)和哺乳期(21d),观察其受孕、分娩、哺乳和仔鼠存活情况.结果:高剂量6.25 g/kg和低剂量1.25 g/kg的上述雌、雄大鼠生殖毒性试验结果,分别与雌、雄大鼠对照组比较,孕鼠数、胎仔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仔数及胎仔内脏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哺乳和仔鼠存活也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肾炎灵片剂的生殖毒性试验为阴性.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糖尿病内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贝为武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376-3378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收治的25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以2003年1月~2006年6月期间于我院产科治疗的25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于我院生产的2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并将病例组按生产前一天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层分析。结果:①病例组孕妇子痫前期、感染、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剖宫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空腹血糖(FBG)≥5.8mmol/L的孕妇组各种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高于FBG<5.8mmol/L的孕妇组。结论:由于GDM对母婴危害大,应加强对糖尿病孕妇的管理,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治疗肾小球疾病纯中药制剂肾炎灵片的生殖毒性。该剂是对传统中药组方创新和剂型改造,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审批提供安全性资料。方法:①雄性大鼠生殖毒性试验:成年雄性大鼠连续灌服肾炎灵片剂2个月,与正常雌性大鼠1∶1合笼。雌鼠第2天起做阴道涂片,见到精子日为妊娠第1天(D1),于妊娠第19天(D19)剖杀,记录孕鼠数、胎仔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仔数及胎鼠的外观检查(性别、体质量、尾长、胎盘质量等)。将1/2胎鼠用茜苏红骨骼染色检查骨骼有否畸形;其余1/2胎鼠用Bouin氏液固定,观察内脏发育情况。②雌性大鼠生殖毒性试验:成年雌鼠连续灌服肾炎灵片剂14d,14d后与正常雄鼠1:1合笼交配,第2天起做阴道涂片,见到精子日为D1。妊娠后继续灌药,其中10只孕鼠再灌药第13天停药,D19剖杀,观察指标同上;另10只孕鼠连续给药至整个妊娠期(21d)和哺乳期(21d),观察其受孕、分娩、哺乳和仔鼠存活情况。结果:高剂量6.25g/kg和低剂量1.25g/kg的上述雌、雄大鼠生殖毒性试验结果,分别与雌、雄大鼠对照组比较,孕鼠数、胎仔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仔数及胎仔内脏等各项观察指标均...  相似文献   

9.
被动吸烟对孕鼠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孕鼠及胚胎发育影响。方法将妊娠Wistar大鼠暴露于被动吸烟,每天4次,每次10min,连续20d,于第1、10、20d称体重。第20d测孕鼠血清NO浓度,观察死胎、吸收胎发生情况,测量胎鼠体重、身长、尾长、肝重、脑重、宫内发育迟缓情况。结果实验组(n=105)死胎和吸收胎、胎鼠宫内发育迅缓发生率分别为24.76%和53.16%,均高于对照组(9.09%,5.55%),孕鼠血清NO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胎鼠体重、身长、尾长、脑重均低于对照组胎鼠(P<0.01)。结论被动吸烟抑制孕鼠体内NO的生成也抑制了胚胎发育,对胚胎发育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区分娩的孕产妇,孕妇24-28周空腹血糖≥5.1 mmol/L或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任意一点血糖异常即诊断为妊娠糖尿病(GDM).收集到病例组(GDM组)670人,其中OGTT结果 仅1项血糖异常为GDM A组,2项血糖异常为GDM B组,3项血糖异常为GDM C组,随机选择同期非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727例作为对照组,对不同组间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①GDM的患病率为24.17%;②GDM组的年龄、孕次及产次、孕前后体重及孕前后BMI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545、2.990、2.782、4.494、3.930、5.355、4.980,均P<0.05);③GDM组孕产妇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3.928、5.181、26.788、4.975,均P<0.05);④GDM组新生儿巨大儿、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363、4.299,均P<0.05);GDM组新生儿出生孕周小于对照组(t=-2.844,P<0.05);GD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对照组(t=3.664,P<0.05);⑤GDM C组在胎膜早破、剖宫产、巨大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χ2值分别为9.984、8.809、22.971,均P<0.01);而GDM A组和GDM B组仅剖宫产率较对照组升高(χ2值分别为11.749、21.691,均P<0.01);除了巨大儿发生率在GDM A组与GDM C组、GDM B组与GDM 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474、7.461,均P<0.01)之外,其他各组之间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与年龄、孕产史及孕前后体重和BMI有关,OGTT多项血糖异常的孕妇,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应加强对此类孕妇预防保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二肽基肽酶-IV(DPP-IV)的水平,并探讨其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3例GDM患者、38例糖耐量正常孕妇及35例正常非孕妇血清GLP-1及DPP-IV的水平;同时测定3组妇女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并根据HOMA稳态模型提出的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HBCI)进一步评价胰岛β细胞的功能。结果:①GDM患者血清GLP-1水平明显低于糖耐量正常孕妇组及正常非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PP-IV水平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孕妇组及正常非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DM患者与另两组相比,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HOMA-IR明显增大,P<0.05),而胰岛素分泌明显下降(HOMA-HBCI明显减小,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DM患者血清GLP-1水平明显下降,而DPP-IV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在GDM的发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异常(G 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 208例孕妇行50 g葡萄糖筛查(50 g GCT),对149例异常者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糖耐量异常者(G IGT组)71例,妊娠期糖尿病者(GDM组)86例并与对照组300例分别比较妊娠结局。结果:50 g GCT阳性率为6.74%,G IGT及GDM检出率分别是3.22%和3.89%。GDM及G IGT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率、新生儿病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50 g GCT,及早确诊GDM及G IGT,GDM与G IGT均能对妊娠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林红  覃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01-3503
目的:了解南宁市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及高危因素,评价50g葡萄糖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24例孕24~28周的孕妇进行50g糖筛查,1h血糖≥7.8mmol/L者再行OGTT检测。结果:2324例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为2.67%,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发生率为2.15%;高危因素有巨大儿、肥胖、异常孕产史、反复霉菌性阴道炎、糖尿病家族史、反复尿糖阳性等。结论:对妊娠期所有孕妇进行50g糖筛查可减少GDM漏诊,对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4.
蒲杰  李蓉  梁家智  郑淑娟  王浩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58-2460
目的:探讨成都市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 iabetes m ellitus,GDM)孕妇糖筛查(50 g GCT)和糖耐量(75g OGTT)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6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建卡产检的2 514例孕妇进行GCT检查,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在24周以前进行检查;无高危因素者在24~28周检查;在妊娠中晚期出现体重增长过快、胎儿发育过大、羊水过多等情况的孕妇即使之前GCT试验阴性,也应及时重复GCT检查;GCT异常者3天后行75 g OGTT检查。结果:①成都市GDM发生率为4.97%;不同筛查孕周GCT异常率和GD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8周检出率最高;②成都市GDM 50 g GCT 1 h血糖值呈正态分布,平均值为(9.53±1.47)mmol/L,且随着孕周的增加,50 g GCT 1 h血糖值呈逐渐增高的趋势;③75 g OGTT平均空腹血糖值为(5.03±1.08)mmol/L,1 h血糖值为(11.56±1.36)mmol/L,2 h血糖值为(10.12±1.29)mmol/L,3h血糖值为(7.33±1.15)mmol/L,空腹血糖偏低,而服糖后1 h、2 h、3 h血糖值偏高。结论:①对孕妇常规进行血糖筛查是有必要的,GCT检查最佳筛查孕周为24~28周,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宜初诊时进行检查,对首次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而有高危因素者应在以后的孕周复查以防漏诊。②根据成都市GDM 50 g GCT和75 g OGTT的分布特征,在制定适合我国的GDM标准时,有必要进行不同地域的多中心研究,对现有糖筛查和糖耐量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认和调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妊娠期妇女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9月妊娠期妇女87例,分为正常糖耐量孕妇组35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组32例及妊娠糖尿病孕妇组20例,测定各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将同期体检健康的女性39例作为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正常妊娠组的空腹血糖和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相比,糖耐量受损孕妇组和糖尿病孕妇组的空腹血糖和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P<0.05);与糖耐量受损孕妇组相比,糖尿病孕妇组的空腹血糖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可预测妊娠糖期尿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随访及临床干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不同时期的糖代谢情况,了解GDM患者产后糖代谢紊乱发病率。方法:对100例GDM孕妇按产后饮食情况分成两组,分别为正常饮食组(64例)和糖尿病饮食组(36例),于产后6周、6个月、1年行OGTT及其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正常饮食组64例,产后6周、6个月、1年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0.6%、51.6%和53.1%,糖尿病饮食组产后6周、6个月、1年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9.4%,22.2%和27.8%,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饮食组高于糖尿病饮食组,GDM患者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GDM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以糖耐量异常为主,产后继续饮食控制可有效减少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浆ghrelin的水平,并分析该指标与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50例GDM患者、40例正常妊娠妇女及40例对照组的空腹血浆ghrelin浓度,并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脂,计算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一步分析ghrelin与血糖、胰岛素、血脂、HOMA-IR的相关性。结果:(1)GDM组血浆ghrelin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妇女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GDM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及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2)GDM组血浆ghrelin浓度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及HOMA-IR呈显著负相关(r=-0.48,P<0.05;r=-0.49,P<0.05;r=-0.43,P<0.05;r=-0.64,P<0.01)。结论:ghrelin参与了GDM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过程;血浆ghrelin浓度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敏感指标在评价GDM胰岛素抵抗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苏州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及对妊娠的不良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2004年8月~2006年12月对苏州市各大医院及太仓市建卡的大部分孕妇采用50g葡萄糖负荷试验,共筛查孕妇4166例,阳性者再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设糖尿病组(GDM)及糖耐量异常组(IGT),以糖筛查正常的孕妇作对照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筛查4166例孕妇中GCT阳性者1394例(33.46%),总糖代谢异常率为6.29%,其中GDM150例(3.60%)、糖耐量异常(IGT)者为112例(2.69%)。GDM及IGT的发生率随孕妇年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GDM组和IGT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GDM孕妇巨大儿占19.33%。GDM孕妇中剖宫产76.67%,子痫前期9.33%、羊水过多7.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4例,1例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期糖筛查有利于早期检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以便加强管理,减少对母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产程中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产程中血糖管理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2年8月至2007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435例孕期确诊为糖代谢异常,并进行产程血糖监测的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组孕妇为206例)(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A1型(GDMA1)组孕妇为136例(GDMA1组),妊娠期糖尿病A2型(GDMA2)组孕妇为93例(GDMA2组)。比较三组不同程度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产程中产程随机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水中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妊娠期糖耐量减低、妊娠期糖尿病A1型、妊娠期糖尿病A2型三组孕妇所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9%,2.9%及1.1%,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602)。产程随机血糖浓度〈7.8mmol/L的孕妇与产程随机血糖浓度≥7.8mmol/L(未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所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GIGT组为3.0:1.3,GDMA1组为0.0:1.8,GDMA2组为0:0,各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后即刻血糖水平与产程平均血糖水平不相关(P=0.260,0.861及0.296)。结论基于孕期的良好治疗和新生儿期的适当处理,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产程中血糖对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有限,对高危新生儿出生后的严密血糖监测、及时喂养,可能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