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冷光源反角涡轮机在微创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科室门诊需要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牙的186例患者(186颗牙齿),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93颗,术后记录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患者畏惧感及手术并发症(断根、干槽症、术后面部肿胀、张口受限、邻牙松动)的情况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微创组的拔牙手术操作时间短,患者畏惧感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低,发生断根、干槽症、术后面部肿胀、张口受限、邻牙松动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冷光源反角涡轮机在下颌水平阻生牙微创技术拔除过程中,手术时间短、降低了手术创伤并明显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机在微创下颌多根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本院实施下颌多根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158例,根据拔除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79例。对照组常用采用传统拔牙器械锤凿去骨方式拔除,观察组采用高速涡轮机去骨方式拔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畏惧率、术后疼痛感、满意度、张口受限度、肿胀度、拔牙窝完整性和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不畏惧率达到77.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仅为(14.87±3.13)分钟,显著短于对照(P〈0.05);术后肿胀度、痛度评分、拔牙窝完整性和张口受限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满意度评分达到(8.89±1.6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39%,显著低于对照组17.72%(P〈0.05)。结论与传统机械锤凿去骨比较,采用高速涡轮机去骨法拔除下颌多根阻生智齿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感轻,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20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各100颗。分别采用传统锤凿去骨法和涡轮机去骨法拔除,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张口受限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张口受限、肿胀程度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锤凿去骨组出现干槽症与下唇麻木分别为5例和1例,涡轮机去骨组分别为1例和0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锤凿去骨法相比,采用涡轮机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应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在笔者科室就诊,需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实验组行微创拔牙术,对照组行传统拔牙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并发症、患者畏惧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0±7.2)min和(40.0±10.5)mi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畏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术应用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对患者心理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冠周局部注射和口服)在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中的疗效。方法:对480例患者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根据阻生类型进行分组(高位、中位、低位),每组中再分为实验组(拔牙术后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和对照组(拔牙术后口服地塞米松),对患者术后第1、3、7天进行随访分析,对患者肿胀指数、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拔牙术后第1天和第7天,高位组、中位组和低位组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肿胀指数、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高位组和中位组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肿胀指数、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组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肿胀反应中具有更好的预防效果(P<0.05),在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中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P>0.05)。结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冠周局部给予地塞米松能够防治和减轻术后肿胀、疼痛以及张口受限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创拔牙术和传统拔牙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12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63例与对照组149例,分别行微创拔牙术和传统拔牙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张口受限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及肿胀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开口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并发症主要包括断根、邻牙损伤和牙窝不完整,观察组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干槽症、张口受限和术后恐惧,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低、张口受限率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应用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与传统拔牙器械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20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可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7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拔牙器械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观察组给予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两种拔牙器械的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VA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较传统拔牙器械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冶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835-1836
目的:评估牙种植机在断根拔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口腔科门诊拔牙中断根的患者56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拔除法和牙种植机辅助断根拔除法,比较手术时间及术后3天创口疼痛程度。结果:传统组28例拔除16例,另12例因操作困难改种植机法全部拔除,归为中转组;种植机组28例全部拔除。手术时间种植机组明显短于传统组(P<0.01),疼痛程度种植机组明显轻于传统组(P<0.01)。结论:牙种植机应用于断根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翻瓣技术拔除下颌中位水平阻生智齿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就诊于笔者医院口腔综合科的410例下颌中位水平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7例,对照组203例。观察组采用不翻瓣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翻瓣技术。比较两组术后出血、疼痛、肿胀、感染、张口受限、干槽症的发生情况以及PoSSe评分比较,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oSSe评分(71.24±5.01)分,高于对照组的(52.09±9.48)分(P<0.05)。结论:不翻瓣技术用于拔除下颌中位水平阻生智齿时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开口受限、面颊部肿胀等并发症,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涡轮机法与锤凿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96例(137颗牙)就诊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则分为研究组(48例,67颗牙)和对照组(48例,70颗牙)。对照组采取锤凿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研究组则采用涡轮机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张口受限程度、颊面部肿胀程度、肿胀消退时间、术后3天的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18.65±2.49分钟vs 28.43±4.17分钟,t=16.766,P=0.001),张口受限值较对照组低(1.08±0.14cm vs1.87±0.24cm,t=23.654,P=0.001),颊面部肿胀程度较对照组低(1.27±0.22cm vs 2.02±0.37cm,t=14.493,P=0.001),肿胀消退时间较对照组快(4.50±0.58天vs 6.88±0.75天,t=20.829,P=0.001),术后3天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3.18±0.39 vs 4.45±0.52,t=13.537,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50%vs 37.50%,χ2=8.000,P=0.005)。结论与锤凿劈冠法相比较,采用涡轮机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各种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涡轮机微创手术在下颌埋伏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手术拔除下颌埋伏阻生齿的患者184例,根据不同拔牙方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凿骨劈冠法)和观察组(涡轮机微创拔除术),每组92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拔牙时间、拔牙窝完整性得分、疼痛评分、骨愈合时间及PoSS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速涡轮机微创拔除下颌埋伏阻生牙,手术时间短、创口损伤轻、愈合快,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曦 《中国美容医学》2013,(21):2137-2140
目的:通过对微创拔牙器械和传统拔牙器械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为临床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拔牙方法和发展牙槽外科微创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临床需要拔除的下颌阻生齿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微创组107例,传统组103例,分别应用无痛微创器械和传统拔牙器械拔除患牙,比较二者术中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率、敲击增隙率和患者畏惧率及术后第1~3天的局部疼痛和肿胀、张口受限程度,术后下唇麻木、干槽症、关节疼痛和伤口感染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率、敲击增隙率、患者畏惧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微创组手术后下唇麻木、关节区疼痛、干槽症、伤口感染率也均低于传统组。结论:在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手术中,无痛微创器械能明显提高牙槽外科操作效率,因而减少患者术中不适,术后肿胀和疼痛的发生。此外微创技术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损伤下齿槽神经而导致下唇麻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法与锤凿劈冠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150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锤凿劈冠法拔牙,研究组采用超声骨刀法拔牙,对比两组拔牙用时、出血量、术后疼痛、面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拔牙用时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面部肿胀和张口受限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与锤凿劈冠法相比,超声骨刀法可提高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易引起冠周炎、临牙龋齿等并发症,尤其青壮年智齿冠周炎剧烈疼痛,甚至张口受限,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应尽早拔除。拔除此类阻生智齿是较复杂的牙槽外科手术。传统的锤凿劈冠法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常伴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较大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冠部改良拔牙法和常规的微创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将120颗下颌水平阻生智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改良拔牙法,对照组常规微创拔牙法拔除。比较两组拔除的手术时间,评价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冠部改良拔牙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疗效要优于常规的微创拔牙法,更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高速涡轮机辅助微创拔牙法与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05—2016-05间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9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6例)行传统凿骨劈冠法拔除,观察组(93例)行高速涡轮机辅助微创拔牙法拔除。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速涡轮机辅助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8月在笔者科室就诊要求拔除下颌第三磨牙,且全景片显示智齿牙根尖连结下颌管,并经锥形束CT(CBCT)扫描确认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分别采用截冠留根法拔除(观察组)和传统拔牙法拔除(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情况、颌面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手术并发症及牙根移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颌面部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张口受限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断根移位(2.28±0.57)mm,前6个月移位较快,后期趋于稳定。结论: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轻,且断根可上移萌出,远离下牙槽神经管,降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采用涡轮机法与锤凿劈冠法治疗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为临床上下颌阻生颌智齿拔出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随机将本院口腔门诊收治的86例(126颗牙)由于下颌阻生智齿实施拔出术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牙,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反应、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口腔复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拔牙时间为(18.1±3.2)分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5.3)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的压根折断、邻牙损伤、颌骨骨折、颞下颌关节脱位术中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下唇麻木、干槽症、张口受限、颊面部肿胀五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3.4±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4),观察组的下唇麻木、干槽症、张口受限、颊面部肿胀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涡轮机法拔出下颌阻生智齿具有比锤凿劈冠法更短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低,采用涡轮机法拔出下颌阻生智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锥形束CT(CBCT)在拔除下颌第三阻生齿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 4月-2023年2月于我院行下颌第三阻生齿行拔除术治疗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全景曲面体层片检测,研究组行CBCT检测,比较两组拔牙时间、术后恢复情 况、拔除术并发症发病情况及牙根状态检测符合情况。结果 研究组拔牙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时 长、颌面部肿胀程度、肿胀时长、术后出血时长、张口受限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 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 P <0.05);研究组牙根分叉、牙根与邻牙位置关系及牙根、神经管 位置检测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在下颌第三阻生齿行拔除术中采用CBCT对患者实施检 测,可了解患者的第三阻生齿牙根状态,明确第三阻生齿与邻牙、周围组织关系,有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 实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对于促进术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速涡轮牙钻磨裂沟法(斜磨、纵磨、横磨)加牙挺多点楔入与常规劈冠法在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评价磨裂沟法加牙挺多点楔入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实验组195颗阻生齿,用磨裂沟法加牙挺多点楔入,对照组165颗阻生齿,采用常规劈冠法,分别拔除。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面部水肿、张口受限及干槽症发病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面部水肿、张口受限及干槽症发病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磨裂沟法加牙挺多点楔入是将复杂的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为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初步建立简单化、标准化、规范化、微创化、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