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手部蹼状瘢痕挛缩常继发于严重烧伤、烫伤及外伤等,从而导致严重的外观畸形及功能障碍。一般指蹼深处多有部分正常皮肤组织,而相邻的指侧亦有正常皮肤组织存在,应充分利用其正常皮肤再造一个接近正常的指蹼,对恢复手的功能十分重要。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们采用蝶形皮瓣治疗手部蹼状瘢痕挛缩患者27例,术后外形及功能均良好,无再次挛缩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总结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掌筋膜挛缩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10年1月,应用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掌筋膜挛缩8例。切除病变筋膜组织后,手掌软组织缺损用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供区缺损由手掌的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术后远端发生小面积表浅感染,经换药后愈合。随访1~5.6年(平均3.6年),本组患者中未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供区与受区外形和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成活率高、安全有效,是治疗掌筋膜挛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拇指指蹼瘢痕挛缩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恢复拇指指蹼瘢痕挛缩患者的手功能,1986年~1994年对不同原因所致拇指指蹼瘢痕挛缩64例,根据不同伤情、皮肤及拇收肌挛缩的程度,选择皮瓣转移的方法进行修复。术后用克氏针弯成形弹性装置撑开拇指指蹼或用克氏针穿过第1,2掌骨保持拇外展位。结果表明,术后应用形弹性装置撑开拇指指蹼可以保持拇指指蹼有足够宽度,防止其再次挛缩。认为,修复拇指指蹼时应根据皮肤及拇收肌挛缩的程度,采用恰当的修复方式才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肩胛区岛状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方法 以旋肩钾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钾区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 本组共9例,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钾区岛状皮瓣6例,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3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 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与腋窝接近,转移方便,操作简单,是修复腋窝瘢前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总结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指蹼挛缩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3月,收治6例指蹼挛缩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16~68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深Ⅱ度烧伤2例,机器绞伤2例,压砸伤2例。瘢痕挛缩病程3个月~3年。瘢痕挛缩指蹼:示中指2例,中环指3例,环小指1例。指蹼最大外展度5~10°。指蹼斜坡和蹼沟消失。术中首先行挛缩指蹼开大,开大后指蹼缺损范围为20 mm×8 mm~30 mm×13 mm;然后采用大小为25 mm×10 mm~35 mm×15 mm的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移位修复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重建指蹼外形良好,质地柔软,有接近正常指蹼的指蹼斜坡和蹼沟。指蹼最大外展度达40~60°。手掌切口无瘢痕挛缩,掌指关节活动正常。结论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具有不损伤主干动脉的优点,是修复指蹼挛缩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肩胛区岛状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方法 以旋肩胛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胛区岛状皮瓣 ,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 本组共 9例 ,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 6例 ,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 3例 ,皮瓣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结论 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 ,与腋窝接近 ,转移方便 ,操作简单 ,是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HT5”H方法以旋肩胛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胛区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本组共9例,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6例,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3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与腋窝接近,转移方便,操作简单,是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应用指固有动脉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指固有动脉背支,掌背动脉背支、掌背动脉返支相互串联吻合为皮瓣血管轴,根据受区缺损面积大小、形状在手背设计皮瓣逆行旋转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示指指端缺损3例,环指指端缺损2例,示指背侧缺损2例,掌侧缺损1例,中指中节环形缺损3例,示指远节环形缺损4例,缺损面积最大6.5 cm×7.5 cm,最小2.5 cm×1.5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伤指术后皮瓣质地、厚度、色泽与受区相似,不臃肿,耐磨,手指伸屈功能满意,外形美观,皮瓣两点分辨觉10~15mm,感觉良好.结论 皮瓣具有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旋转弧度长,供区损伤小,适用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优点.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The use of a distally based third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 island flap to resurface three-fourths of the proximal phalanx of the ring finger is reported. 相似文献
12.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第2、3、4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从1993年4月至1998年7月,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7例10指.软组织缺损平均为 2.5cm xl.5cm.其中1例因合并指骨缺损行带掌骨复合组织移植.结果经半年~6年的随访,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全部生长愈合,手指外形良好.结论此皮瓣质地好,血供恒定,适宜于修复手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14.
Wafa AM 《Th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2008,33(6):905-908
Web space reconstruction is the key point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yndactyly treatment. A design of the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 flap was used as an island flap based on the direct cutaneous branch arising from the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flap to reconstruct congenital web syndactyly. The flap rotated from 0 degrees to 180 degrees and passed under a skin bridge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flap to reach the web defect. Such design enables a better use of the skin territory from the intermetacarpal space proximal to the pedicle, with a short donor site scar and a more supple reconstruction of the web space.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reports the clinical use of the second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 island flap in a series of 12 cases and discusses the results. In two cases, a double flap based on the second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 from the dorsal skin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fingers without using the second web was raised as a modification of the dorsal flap. 相似文献
16.
掌背动脉逆行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目的 探讨用掌背动脉皮瓣及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2例病例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应用做一回顾性分析。对手术病例就其手术适应证、组织供血特点、静脉回流方式、复合组织移植的种类及远期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22例皮瓣及复合组织瓣术后均成活,受区手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手背供区外形及功能正常。结论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复合组织瓣是修复手指软组织和功能重建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改良的示指近节背侧皮瓣在轻中度虎口挛缩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原来的示指背侧岛状瓣或舌状瓣改成连同虎口一起的示指背侧局部转移皮瓣重建虎口,使皮瓣游离和虎口开大整体进行,简化了手术方法.结果 临床应用11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3~18个月(平均8.5个月)的随访,局部外形美观,拇指功能恢复良好.虎口开大的优良率为94.6%.结论 改良的示指近节背侧皮瓣转位重建虎口是修复虎口挛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设计第2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临床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获得成功。方法:对50只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手标本,在放大镜下观察第2掌背动脉及伴行静脉的起端,皮支、终末支的走行;测量血管各部位的直径。结果:第2掌背动脉终末支分布于第2指蹼、示中指近节皮肤;皮支和其它掌背、掌指动脉间有丰富的吻合支。临床应用8例,顺行皮瓣7例,逆行1例。修复手背、拇指皮肤缺损,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临床应用第2掌背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时,可设计成顺行或逆行皮瓣,均能成活。 相似文献
19.
20.
M. Schoofs E. Chambon P. Leps F. Millot J. Bahm F. Lambert 《European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1993,16(1):26-29
Summary Experience with the distally pedicled first dorsal metacarpal flap is presented.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the flap is discussed, and four examples are presented from a group of ten cases. In this series, all flaps were successful.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 second web reverse dorsal metacarpal flap and venous reverse flap of the dorsal part of the hand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