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节手术与关节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关节镜技术已应用近 90年。在矫形外科临床 ,初期主要用于半月板检查与手术 ,现在可以在任何一个稍大的关节进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意味着损伤小 ,保护更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关节镜的出现带动了关节外科微创技术的应用与提高。随着设备的完善 ,其优势将更明显大于传统手术方式 ,当然还不能完全独立进行各种关节手术。本文就其应用予以综述。关节镜在关节影象学检查中的优越性关节影象学检查包括X -线关节造影、B超、CT、MRI、关节镜。关节镜能够直接观察病变 ,其它只作间接反映 ,虽然容积、表面三维重建技术能够…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关节外科有了长足的进展,外科理念、技术、器械的进步,使人们在更高层次上审视关节外科治疗的指征、手术选择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关节外科近10年来的发展状况,扼要回顾了关节镜外科、关节成形术和软骨修复领域中的最新进展,提出关节外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官晓庆  曾俊 《护理学杂志》2007,22(24):56-56
关节镜手术时为保持术野的清晰及减少出血,需用大量的生理盐水灌注关节腔,灌注液易渗透术者的手术衣,破坏无菌环境,妨碍手术进程.  相似文献   

4.
官晓庆  曾俊 《护理学杂志》2007,22(12):56-56
关节镜手术时为保持术野的清晰及减少.出血,需用大量的生理盐水灌注关节腔,灌注液易渗透术者的手术衣,破坏无菌环境,妨碍手术进程。我院自开展关节镜手术以来,手术医生使用3L防水围裙保护无菌手术衣不被浸湿污染,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类骨折,由于治疗结果难以预料甚至有导致严重关节功能不良的可能,早期多倾向于保守治疗。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及器械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治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可破坏膝关节周围封闭的软组织环境导致潜在关节不稳、关节内术野不清造成对骨折形态的误判、剥离范围过大引起皮肤软组织愈合困难,因而人们转而寻求以最小的侵入方式完成胫骨平台骨折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的方法,关节镜技术即是其中之一。关节镜下手术不仅可以使骨折得到精确复位,还能避免关节周围软组织再次损伤。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骨科、关节科和运动医学专业主任、医生:足踝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而现有技术有时存在明显缺陷。关节镜手术因其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功能恢复快,而受到专科医生和患者普遍好评。为了推广该项新技术,特举办足踝关节镜手术理论及操作培训班,学习内容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确保全部学员可以进行尸体操作。学员可获得国家继续教育Ⅰ类学分(项目编号:2012-04-07-200)。举办单位:国家卫生部关节镜培训基地——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会务组将在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全  相似文献   

7.
任晔  郭风劲  游洪波  陈安民  王江 《骨科》2016,7(5):375-377
随着微创内镜技术在骨科临床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关节外科医师选择微创的方式处理关节疾病。由于肩关节镜学习曲线长,难度大,暂未能得到普及和推广;而且有别于其他骨科内镜技术,肩关节镜下操作时需要良好的出血控制,又不能使用止血带,使得出血控制成为了学习关节镜的第一道重要障碍[1]。因此,以安全为前提,简单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证术中全程视野清晰,对关节外科医师意义重大。选取我科2015年6月至8月的6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采用多通道关节灌注,有效地控制了术中出血,改善了术中视野,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关节镜探查结果,分别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成形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和半月板全切除术。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股四头肌萎缩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Ikeuchi评分为(89.42±6.78)分,显著优于术前(42.22±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5%。结论根据关节镜探查结果,实施相应的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手术,具有创伤小,对关节干扰少,术后恢复快,可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势,应作为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在诊断和治疗髋关节疾患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Liu Y  Li Z  Wang Z  Yuan X  W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912-915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诊治髋关节疾患中的价值。方法:对54例(68髋)髋关节疾患进行了关节镜手术,其中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龄17-64岁,平均44岁。左侧18例,右侧22例,双侧14例。髋臼软骨肉瘤2例行关节镜下组织活检,髋臼盂辰损伤2例、髋关节感染3例、骨性关节炎21例均行关节镜清理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关节镜监视下钻孔减压和滑膜切削清理术16例,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关节镜游离体取出7例,强直性脊柱炎滑膜清理术3例。结果:髋臼软骨肉瘤、关节盂唇损伤和髋关节感染经关节镜检查、活检明确了诊断并得到了有效治疗;股骨头坏死和髋骨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关节镜术后解除了疼痛,延缓了发展,改善了关节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术后Harris评分提高27分。结论:关节镜手术对髋关节疾患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退行性股骨髁间窝前交叉韧带撞击症 16膝。作者对关节镜在本病诊断中的优点、分型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所有病人均合并骨性关节炎 ,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前部或定位不确定的钝痛、渐进性关节伸屈障碍和反复关节积液。关节镜术野良好 ,可动态检查前交叉韧带在运动中所受阻碍的情况 ,提高本病诊断率并有助于分型 ,关节镜下可将本病分为三型 :磨损型、挤夹型、混合型。治疗采用关节镜下股骨髁间窝扩大成形术加镜下关节清理术。结果 随访 13例 ,平均 19 5个月 ,术后关节功能均超过术前水平 ,尤其关节伸屈功能障碍改善明显 ,目前尚无复发需再次手术者。结论 关节镜术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益处颇多 ,关节镜下股骨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主要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盘状半月板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手术成功,3例术后出现关节积液,经穿刺等处理治愈。术后随访16~42个月,Lysholm评分终末随访时(86.17±7.32)分,较术前(57.83±12.98)分显著提高(P<0.01)。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在形成稳定的半月板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半月板的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关节镜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现代关节镜微创技术,不仅可以达到传统手术使关节达到解剖复位、生物有效固定的目的,还可避免使关节周围软组织再次损伤。极大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我院自1997~2002年应用关节镜治疗SchatzkerⅡ、Ⅲ型骨折5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肩关节外科领域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肩关节外科作为骨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国外发达国家发展迅速,但国内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只有少数大医院成立了独立的肩关节外科专科。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完善及人工肱骨头置换的应用,使肩关节外科的治疗手段更加多元化,以往那些所谓的禁忌证逐渐都可以进行手术得到解决。本期《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介绍了肩关节外科部分的治疗方法与经验,包括肩关节脱位、肩胛骨骨折、肩峰撞击征、肩关节不稳等手术治疗。在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微创、最佳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是医生及患者的追求与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接受关节镜手术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心理支持、术中配合、预防并发症、康复指导等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血肿、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6~12 d。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依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为78.89%。结论对接受关节镜手术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术期精心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综述地塞米松在关节置换术与关节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阐述地塞米松在关节置换术与关节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现状和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表明术前或/和术后24~48 h静脉注射10~24 mg地塞米松可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和阿片类药物用量,安全性高。关节镜手术中,于神经周围联合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及4~8 mg地塞米松,可延长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但术后镇痛效果尚有争议。结论 地塞米松在关节与运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具有镇痛、止吐、延长神经阻滞时间等作用。未来需加强其在肩、肘、踝关节置换术及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并重点关注地塞米松长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固定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等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78.34±12.89)min,术中出血量为(43.12±6.23)m L。术后随访12~21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79.82±7.76)d。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02±1.87)个月。末次随访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良率为94.74%(36/38),未发生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膝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操作精确度高、观察病变范围全面、并发症少,可促进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及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镜手术是利用高分辨率可变换视角的Hopkins内镜开展鼻窦手术.使鼻腔、鼻窦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并且利于一些凹陷和裂隙内的病灶清理。可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在直视下手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晰,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人体近指间关节的解剖结构特点,探索关节镜的手术入路和术中牵引力,为近指间关节关节镜手术的开展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5具国人新鲜尸体示、中、环、小指共40个近指间关节及10个拇指指间关节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找出合适的关节镜人路和术中牵引力.利用2个废弃指进行临床手术模拟实验研究.结果 选择近指间关节的桡背侧或尺背侧作为关节镜的入路,以3.0 kg的牵引力最为合适.在手术模拟实验中,成功置入1.9 mm的关节镜并清晰地观察到关节内各个结构.结论 近指间关节关节镜手术用于明确关节内病变的诊断和辅助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患者的治疗经过及效果,采用传统切开治疗16例,关节镜下治疗12例。[结果]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为关节镜组(36.09±5.35)分,切开组(35.76±4.63)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结果为关节镜组(59.37±5.20)分,切开组(58.46±4.90)分;最后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为关节镜组(88.41±5.61)分,切开组(78.36±5.17)分;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结果为关节镜组(89.62±4.20)分,切开组(79.32±5.30)分(P<0.01)。关节镜组与切开组相比,手术时间、引流量、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屈膝90°所需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关节镜下治疗PVS优良率为83.3%,传统切开手术治疗PVS优良率为75.0%;术后随访6个月~5 a,两组均有复发病例。[结论]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准确观察病变范围和钳取病理组织以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关节镜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16例双侧臀肌挛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关节镜手术组56例,对照组为传统开放手术组60例,根据蔡斌等[1]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并对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应用、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经术后6个月~11年的随访,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关节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镇痛药物应用、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5项指标明显优于切开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疗效、复发率与切开手术组无显著差异,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关节镜治疗臀肌挛缩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手术瘢痕小、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等优点,且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