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水平的改变及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例冠心病按疾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OMI)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5组血浆FⅦ和血脂水平,并对危险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FⅦ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组FⅦa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FⅦc与对照组比较,SA组FⅦ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OMI组、AMI组中FⅦag较对照组及SA组均显著升高(P〈0.01).FⅦa与FⅦc呈正相关,FⅦc与FⅦag呈正相关(P〈0.05);FⅦa与FⅦag无明显相关性,冠心病患者FⅦ水平与性别和年龄均无关(P〉0.05).SA、UA、OMI组血脂指标与FⅦa、FⅦc、FⅦag无明显相关性(P〉0.05);AMI组TG分别与FⅦa、FⅦag呈明显正相关(P〈0.05).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三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G与FⅦa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OMI组FⅦ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梗死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TG可通过引起FⅦa增高对冠心病病程起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凝血因子Ⅶ(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Ⅶ,hFⅦ)是参与血液凝血级联反应的蛋白之一,在凝血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hFⅦ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先天性或获得性血友病患者的出血,还可用于非血友病患者的创伤性大出血.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hFⅦ不仅安全,而且还易于大规模生产.已有文献报道在利什曼原虫、昆虫细胞、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以及转基因兔乳腺中成功表达重组hFⅦ.因此,开发能高效表达重组hFⅦ的表达系统,将使大规模生产hF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国人缺血性脑卒中与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arg353gln及del(-323)ins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PCR技术和分子杂交技术对北京地区2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FⅦ基因arg353gln及del(-323)ins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并与279例北京地区的非卒中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FⅦ基因arg353gln及del(-323)ins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4.
杨洋  唐佳  滕飞鹏 《淮海医药》2005,23(3):217-218
凝血因了 (factor ,F )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 ,对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但多种因素对 F 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总则》[1 ] 中规定对血浆以30 0 0 r/ m in离心 30 min后获得乏血小板血浆来进行凝血因子的测定 ,但是随着离心时间的延长 ,凝血因子活性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源性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和内源性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的水平,探讨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DMAP)的关系,为监测DMAP的发生和将来可能针对此环节实施的预防措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我科就诊的T2DM患者以大血管病变程度进行临床分组:重度DMAP(sDMAP)组、轻度DMAP(mDMAP)组、非DMAP组,并设对照组,对4组FⅦ、FⅧ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组FⅦ、FⅧ高于对照组(P<0.01);sDMAP组和mDMAP组高于非DMAP组(P<0.01);sDMAP组高于mDM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Ⅶ、FⅧ是DM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Ⅶ、FⅧ水平与是否T2DM及DMAP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IHD)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水平的改变以及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不同临床类型IHD患者102例,检测其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FⅦ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并行相关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结果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OMI)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FⅦa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或0.05);UA、OMI、AMI组的FⅦc、FⅦag与正常组和SA组的FⅦag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FⅦa与血浆三酰甘油(TG)水平、FⅦa与FⅦc、FⅦc与FⅦag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IHD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IHD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较FⅦc或FⅦag更敏感。OMI组的FⅦ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梗死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TG可通过引起FⅦa增高对IHD的病程起着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膳食营养成分摄入量与老年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3d膳食回顾法对老年高脂血症和非高脂血症各2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高脂血症组在膳食的脂肪摄入量、脂肪占总热能比例、胆固醇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纤维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老年人通过控制总热能摄入、降低脂肪占总热能的比例、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和适度运动量等措施,有可能降低高脂血症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刘宝  曾晓霞 《中国药房》2010,(46):4321-4323
目的:对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进行药物经济学考察。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方法,对血友病药物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治疗血友病止血时间短。相对于激活凝血酶原复合物,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更具成本-效果优势,其治疗费用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并不一定是价格。结论: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的价格不应成为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超  陈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82-84
凝血因子与静脉血栓形成存在相关性。研究表明: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携带者、凝血因子ⅤLeiden、激肽原基因(KNG1)突变携带者罹患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血浆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Ⅷ、Ⅸ等水平增高罹患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也显著增高,凝血因子FⅩⅢVal34Leu多态性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保护性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是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控制饮食、增强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改善IGT患者的血糖水平,在饮食干预中,膳食脂肪摄入量及脂肪种类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饱和脂肪酸撮入过多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可改善IGT患者的耱代谢和脂代谢,有利于糖尿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回汉族人群冠心病与血浆中凝血因子Ⅶ的相关性,为冠心病新危险因子的发现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比较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冠心病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组(80例)间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差别,FⅦa:采用重组可溶组织因子法,FⅦAg:用ELISA法,FⅦc:用一阶段凝固法。结果回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a活性2.6±0.5,高于正常对照组2.2±0.7(P<0.005)。汉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a活性2.5±0.8,高于正常对照组2.2±0.7(P<0.005)。回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c活性103.04±16.70,高于正常对照组86±22.0(P<0.005)。汉族冠心病凝血因子FⅦc活性102.66±17.33,高于正常对照组87.5±22.0(P<0005)。FⅦ:Ag较稳定,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FⅦa、FⅦAg与FⅦc3项凝血因子可以为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事件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FⅦ活性的增高与冠心病患者动脉血栓形成发病可能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40例AMI患者血浆FVIIag含量、FVIIa水平、FVII;C及AT-Ⅲ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名健康人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并探讨其在急性心血管事件中的意义.结果 AMI患者血浆FVIIag含量、FVIIa水平及FVII:C高于(P〈0.05或P〈0.01),且FVIIa水平升高更显著,而血浆AT-Ⅲ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血浆凝血因子Ⅶ和AT-Ⅲ参与AMI时的凝血过程,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增高及AT-Ⅲ活性降低可能是急性心血管事件敏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提起“膳食纤维”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使普通百姓也知道“多吃膳食纤维对身体有好处”。但究竟什么是膳食纤维?即膳食纤维这个名词的确切概念是什么?膳食纤维究竟包括哪些成分?它到底对人体有哪些“功”与“过”?甚至营养学家也难以做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便秘指排便次数减少,7d内排便次数少于3~4次,排便困难,坚如羊粪。在一般人群中,便秘发生率为7%,而老年人可达到40%~80%。便秘可导致患者身体不适,可引起肛周感染、肛瘘、肛裂等、粪块嵌顿引起肠梗阻。便秘是心脑血管死亡诱因之一,可诱发急性心衰、心律失常等导致猝死,便秘还使患者产生焦躁不安等不适心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邛崃市孕妇营养知识水平和膳食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理想膳食模式(DDP)调查评价400例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和膳食行为。结果营养知识和DDP的总体得分较好,但标准差较大。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得分越高,其饮食行为的DDP越接近理想模式,膳食构成越合理,饮食越有规律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的营养保健问题突出,应大力宣传孕妇营养保健知识,同时应建立和健全各级孕期保健体系、提高产科工作者孕期营养知识水平、加强孕期营养,从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及病残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邛崃市孕妇营养知识水平和膳食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理想膳食模式(DDP)调查评价400例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和膳食行为.结果 营养知识和DDP的总体得分较好,但标准差较大.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得分越高,其饮食行为的DDP越接近理想模式,膳食构成越合理,饮食越有规律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的营养保健问题突出,应大力宣传孕妇营养保健知识,同时应建立和健全各级孕期保健体系、提高产科工作者孕期营养知识水平、加强孕期营养,从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及病残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物警戒》2006,3(3):187-187
欧洲药品监督管理局(EMEA)警告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一些曾经用过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治疗A型血友病的患者产生了针对此凝血因子的抗体,结果导致出血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张正荣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87-3088
目的 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血管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参加太极拳锻炼的120名退休干部为研究对象,全部老年人均学习1个月(45 min/次、5次/周),自我锻炼5个月(60 min/d、5d/周),监测太极拳锻炼前后的动脉血压、血液状况、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肺功能.结果 锻炼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显著降低(t=9.466、6.225,均P<0.05);锻炼后脉压差、心血管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锻炼前(t=10.909、4.069,均P<0.05),锻炼前后血管静息状态直径无差异(P>0.05);锻炼后血容量、反应性舒张程度均显著升高(t=3.773、8.467,均P<0.05);锻炼后的高切、低切全血黏度均明显降低(t=4.803、3.246,均P<0.05);锻炼后的肺活量、最大吸氧量、总呼气时间均显著升高(t=6.833、11.327,均P<0.05).结论 规律性太极拳锻炼可明显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及肥胖者迅速增加,与此相伴随的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1]。肥胖是导致血脂紊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但近年研究发现肥胖程度并不能全面反映体重与血脂的关系,脂肪分布也是一个独立的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CT定量测定腹部的脂肪分布,评价其与血糖及血脂的相关性,并分析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