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氨及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3例,按组织学分型分为轻、中、重度胃炎,按有无中性粒细胞的出现分为活动性和非活动性胃炎;胃液氨的测定采用氨试剂盒,sIgA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HP检出采用尿素酶试验及Warthin-Starry染色。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49.21%。HP阳性胃炎患者中胃液氨浓度及sIgA浓度明显高于HP阴性一者,差异极显著(P<0.001)。HP阳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氨与HP阳性非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氨无差异(P>0.05)。而P阳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液sIgA明显低于中、重度者,差异极显著(P<0.001)。结论 HP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之一,其致病机制与HP产生的氨的损伤作用以及sIgA保护作用降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道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及胃癌的关系日益引起临床医学界的重视。HP是消化道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致病菌,胃MALT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子,且与胃癌的发生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密切关系[1]。笔者采用13C-尿素呼气试...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兵 《广西医学》1996,18(4):326-328
本用病理切片改良Giemsa法及HE染色对98例胃癌及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非贲门部胃癌,HP主要在癌周粘膜,HP的阳性率及密度与粘膜的炎症程度及活动性呈正相关,HP在胃窦部,胃底部检出率高于胃体部。CAG的HP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提示在癌缘活检找HP较捷便,HP与胃癌及CAG癌变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胃部细菌学的研究长期以来被忽视。至 1 984年 ,Warren及Marshall在Lancet上报导了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标本中 ,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HP的发现对胃部疾病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已清楚 ,HP是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发生与发展的病原菌 ,也是胃癌及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mucosa -associatedlymphoidtissue ,MALT)淋巴瘤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人类感染HP后的后果如何 ,与HP的菌株变异、被…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下胃粘膜病变特点。方法:经胃镜证实的452例一胃炎患者,取胃窦及胃体粘膜病理学检查及HP检测。结果:452例慢性胃为HP同率为77.88%。不同类型胃炎HP感染次序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清表萎缩性胃炎(79.64%)〈慢性萎缩性胃炎(86.15%);慢性非活动性胃炎(65.38%)〈N生活动性胃炎(80.45%)。HP阳性患者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发生率明显高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病理类型及年龄分布上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胃镜检查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者2949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重点观察了幽门螺杆菌,慢 活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在年龄分布上的特点以有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见HP相关性胃炎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无论在年龄分布上还是在慢性胃炎各类型中的分布上都有明显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1 ]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pylori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 ,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 ,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病因 ,也是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协同致癌因子。目前对HP阳性的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进行抗HP抗菌  相似文献   

8.
两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治疗和护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定珍 《广西医学》2001,23(6):1517-1518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而迁延不愈。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 ren及Marshall首次成功地从人胃粘膜组织分离出一种弯曲样细菌 ,即幽门螺杆菌 (HP)。研究表明 ,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活动性密切相关〔1〕。经观察比较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必须彻底根除HP ,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治疗护理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病人 80例 :左上腹慢性疼痛 3个月~ 1年 ,镜下胃粘膜出现点片状或条状红斑 ,粘膜粗糙不平 ,有出血点或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抗菌疗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洛赛克+羟氨苄青霉素;B组采用洛赛克+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分别于1W,2W后复查胃镜,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切片。结果:A组1W治愈为43.5%,2W后治愈为78.3%,B组1W治愈为73.9%,2W治愈为100%。  相似文献   

10.
于静  张昊 《中原医刊》1995,22(4):36-36
本文应用ELISA检测115例伴有心脑肺及胃肠病的老年患者血清抗HP抗体(IgG),结果发现:老年患者HP总检出率55.7%,各年龄组间随增龄而递减,80岁组低于60岁组;有消化道症状组明显高于无症状组;糖尿病、慢阻肺、胃肠疾病组高于冠心病、脑血管病组;慢性活动性胃炎高于非活动性胃炎组,其差异显著(P〈0.05 ̄0.01),而在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学与细菌培  相似文献   

11.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83例胃病患者胃液IgG含量,结果发现胃癌患者胃液IgG含量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P<0.01);而胃癌患者胃液IgG含量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测定胃液IgG可作为胃癌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亦可用于筛选癌前病变和普查胃癌高发区人群。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胃粘膜病变的关系及意义,我们复习了1342例胃镜活检的病理档案材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HP在慢性胃炎的阳性检出率为74.4%。HP阳性率和胃炎的活动性有关。在活动性胃炎为77.4%与非活动性胃炎的63.9%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个结果表明HP感染可能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另外,HP阳性率在肝癌为9.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液氨浓度与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应用氨测定试剂测定 10 9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和 5 7例非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胃液标本中氨的浓度。结果 :Hp感染者胃液氨的浓度显著高于非Hp感染的胃炎者 (P <0 0 1) ;轻度胃炎组与重度胃炎组、中度胃炎组与重度胃炎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5 )。结论 :胃液氨浓度与Hp相关性慢性胃炎及其胃粘膜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79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及经胃粘膜活检证实伴有慢性糜烂性胃炎者作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1分钟尿素酶法),以了解HP感染与慢性糜烂性胃炎之间的关系。另以30例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者为对照组。179例NUD伴慢性糜烂性胃炎者有75例(41.89%)HP阳性,对照组仅3例(10%)HP阳性(P<0.05),说明NUD伴HP感染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有关,但与胃粘膜有无萎缩、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了解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5例不同程度胃粘膜病变活检组织中HP感染,p21、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慢性萎缩性伴肠上皮化生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2)HP阳性组p21阳性率(49.1%)明显高于HP阴性组(14.6%)(P<0.01),且p21蛋白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3)检测p53突变体,HP阳性组慢性萎缩性伴肠上皮化生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亦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且HP阳性组p53蛋白表达率(42.6%)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HP感染在癌前病变及胃癌病变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结合有无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探讨其变化的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对符合条件的慢性胃炎31例、胃溃疡30例、胃癌27例患者同时进行电子胃镜、^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血清CRP浓度的检测。结果:胃溃疡组血清CRP浓度水平(9.24mg/L)高于慢性胃炎组血清CRP水平(2.8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CRP水平(35.19mg/L)高于慢性胃炎组及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及胃溃疡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慢性胃炎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高于HP阴性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及HP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胃癌早期诊断的信息,而且还有助于对良恶性胃疾患的鉴别诊断;胃溃疡组CRP水平与有无HP现症感染有关,慢性胃炎组和胃癌组CRP水平与HP现症感染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 P)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揭示 H P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利用 D N A 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对正常胃粘膜、 H P阳性和 H P阴性胃良性病变及胃癌等130 例活检组织进行细胞凋亡状态的研究。结果: H P阳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凋亡指数明显增加,而 H P阳性异型增生和胃癌的凋亡指数降低;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 H P阳性组的凋亡指数明显递减。结论: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形成的过程中, H P可能在前期诱导细胞凋亡,而后期呈现抑制细胞凋亡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对1300例慢性胃炎的胃粘膜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幽门螺旋菌(HP)的感染率为60%(780/1300)。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活动性胃炎与非活动性胃炎的感染率分别为82.26%(102/124)和57.70%(663/1149),发现菌量与病变的活动性有密切关系。提示螺旋菌对胃粘膜有直接致病作用,是导致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胃液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研究二者和癌前疾病的关系。实践结果表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间无显著差异,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也无显著差异,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浅表胃炎有显著差异,表明溃疡病与萎缩性胃炎既和胃良性病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差异,具有癌变的可能,只是接近癌肿的程度不同,胃十二指肠溃疡更接近于胃良性病,萎缩性胃炎更接近于胃癌。本文支持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为癌前疾病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