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椎脊柱结核个体化治疗的效果.方法:2010年8月至2015年06月共收治30例胸腰椎脊柱结核病人,经术前严格的抗痨治疗后,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疾病的程度、发病部位、脊柱的破坏程度、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依从性,选择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0.5)个月.手术时间60~240 min,平均(150±10.5)min,出血量100~800 ml,平均(300±20)ml;全组术后均无窦道形成,2例伤口延迟愈合,疼痛缓解程度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标准:术前(7±0.66)分;术后(1.88±0.6)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前(79±3.8);术后(17.8±2.3).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移位,6例有脊髓和神经功能受损均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获得融合.无一例复发.结论: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式,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脊柱结核个体化手术方式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前路组、后路组与前后路联合组,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凸畸形矫正角度、椎体高度重建、手术前后ESR(血沉)及CRP(C反应蛋白)指标.结果 前路组手术时间(9...  相似文献   

3.
许建中  张泽华  周强  何清义  谢肇  代飞  罗飞 《重庆医学》2007,36(11):1005-1007
目的 评价病灶清除、神经减压及植骨融合等个体化治疗对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方法 39例患者中颈椎结核6例,颈胸段结核5例,胸椎结核24例,胸腰段结核2例,胸椎、腰椎附件结核各1例.其中36例为活动期病变,3例为静止期病变;其中3例行单纯病灶清除术、13例行前路植骨融合、21例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2例附件结核患者行椎板切除减压,1例行后路内固定;术后按3SHRE/9HRE方案化疗,佩戴支具6个月,定期复查神经功能、平片、CT或MRI ,每月监测肝功能、血沉.结果 随访6~46个月,平均27个月,结核病变无复发,后凸角无明显丢失;术前3例严重痉挛性瘫痪患者中2例术前C级,术后无明显好转,1例术前B 级术后为D 级;术前B级、D级各有1例术后为D级;其余34例神经功能于术后7d~3个月恢复E级(87.2%),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为B级、C级、D级患者平均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98、48、35d.结论 脊柱结核伴截瘫神经压迫多缓慢产生,预后与创伤性截瘫明显不同;对活动期病变及时减压,预后较好;而静止期病变脊髓长时间受压导致的严重痉挛性截瘫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延长,恢复程度差,甚至无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4.
韦善平 《广西医学》2011,33(8):1077-1078
目的 总结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4例脊柱结核患者,在积极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术式治疗.结果 本组24例患者,优20例(83.3%),良3例(12.5%),差1例(4.2%),优良率为95.8%;术后血沉明显降低,植骨融合率为100%,后凸畸形明显矫正,无内固定断裂、...  相似文献   

5.
脊柱结核的一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目的:评价一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间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57例,其中经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35例,经后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16例,后路内固定并前路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6例。采用钛合金材料内植入物38例,不锈钢材料内植入物19例。结果:所有57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除3例失访外,其余5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2年),结核无局部复发,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1.6度。随访期内,有2-4度的角度丢失。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8个月。结论:一斯手术治疗可以完成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基本环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采用钛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内植入物进行一期内固定均安全,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6.
药敏试验指导下脊柱结核个体化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实施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指导下脊柱结核个体化化疗,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6例脊柱结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收集脓液、干酪样组织,常规处理后接种液体培养基,使用BACT/ALERT 3D系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培养阳性者接种至改良罗氏培养基,按绝对浓度法进行11种药物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4-5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定期(1、3、6、9、12个月,以后每6个月1次)随访,观察血沉、平片、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骨块融合和畸彤矫正情况.结果 培养阳性率41.3%(19/46),全程平均耗时42 d(30~58 d).耐药率21.7%,其中异烟肼耐药10.8%,利福平和乙胺丁醇耐药2.1%,链霉素耐药6.52%,力克肺疾耐药4.34%,左氧氟沙星耐药17.39%.除4例明显胃肠道反应、1例药物型肝炎患者完成12个月疗程,其余18个月.随访18~44个月,平均25个月,切口均2周内愈合.椎间植骨均获Ⅰ级骨性融合,融合时间9~12个月.结论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组成脊柱结核12~18个月个体化联合化疗方案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8.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燕农 《华夏医学》2007,20(5):930-93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护理要点,探讨有效护理对策,以提高该手术的护理质量。方法:对65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护理过程提示,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注意观察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及督导化疗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脊柱结核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多采用病灶清除术,必要时同时行植骨术。我院骨科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共施行此类手术47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脊柱结核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浩  林宏生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20-22,42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新中国建立以前,民间有“十痨九死”之说,可见当时结核病的猖獗程度。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发现和应用以及社会卫生与经济状况的改善和发展,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大幅度降低,但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流动人群的增多、不能有效控制传染源及艾滋病流行而并发结核感染病例的增多等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龄化人口结构的改变以及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基数的增加,近年来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脊柱结核占结核感染的1%3%,是引起骨损坏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3%,是引起骨损坏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43%;磁共振成像可早期诊断、治疗脊柱结核,然而脊柱结核进展缓慢隐蔽,脓肿及椎间盘炎形成前诊断困难。该文拟对脊椎结核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口甲级愈合77例,局部渗出15例,经换药及四联抗结核治疗,12例痊愈,3例有窦道形成,其中2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第3次手术治愈。随访0.5-15年,2例局部复发。结论:围手术期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广泛彻底病灶清除,消除残腔,充分引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行手术治疗的44例老年人脊柱结核的病例资料。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1.4岁。合并截瘫者23例。15例行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前路内固定术;5例选择经前路清除病灶、植骨、后路内固定术;10例行采用经肋横突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11例行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和内固定术;3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随访时间1.5~7.0年,平均3.7年。总结住院期间合并症、并发症及其处置和手术疗效。结果术前有内科合并症者35例。术后全身并发症22症次,主要包括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肺部感染等,1例术后肺部感染死亡,其余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局部并发症23例次,主要包括窦道形成、髂骨供骨区疼痛及椎弓根螺钉松动等。术后1.5年、2.5年因心肌梗死及脑出血各死亡1例,余皆生存,病灶治愈。合并截瘫者完全恢复13例,部分恢复6例。结论老年脊柱结核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积极的围手术期评估和正确处理围手术期合并症是老年人脊柱结核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术配合自拟骨痨汤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3年10月-2008年1月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自拟骨痨汤治疗脊柱结核58例。结果:本组58例切口除2例(形成窦道)外均一期愈合。术后1-3用患者局部症状明显改善;3~6周血沉恢复正常。58例均获随访,随访10-48个月(平均26个月)。按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愈50例(86.2%),好转6例(10.3%),无效2例(3.5%),总有效率96.5%。结论:手术配合自拟骨痨汤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是肯定的;有提高治愈率,缩短卧床时间,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张征乾 《中外医疗》2016,(18):41-42
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该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93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后路手术,对照组采取前路手术,对比患者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达(23.27±4.13)mm,后凸角高度为(17.63±2.79)°;观察组后凸角高度(5.34±3.07)mm,椎体前缘高度(32.15±4.06)°,观察组术后改善情况、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椎前路手术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后凸角与椎体前缘高度,有效的减轻了椎体的压力,并具有较好地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疫情日益严重,颈椎结核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且致残率高,一直是脊柱外科医师研究的热点。随着对颈椎结核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脊柱内固定技术的不断提高,颈椎结核的治疗发展迅速,尤其是外科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非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手术入路及微创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5月~2010年5月临床收治的33例腰椎结核患者经前路腹膜外或后路经椎弓根椎体病灶清除,术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7~10天,观察在院治疗效果和愈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33例腰椎结核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28个月,无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是腰椎结核手术治疗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在促进炎性积液排空、伤口愈合和防止术后复发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樊守刚 《中外医疗》2016,(13):19-21
目的:探讨腰骶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64例,病例纳入标准为经手术治疗的发生于腰骶段(L4~S1)脊柱结核病例,其中有24例出现并发症,平均42.3岁。手术并发症为:①髂血管损伤15例,②髂血管血栓形成8例,③植骨块松动移位8例,④病灶清除不彻底6例,⑤伤口窦道经久不愈3例,⑥脑脊液漏3例,⑦神经症状加重2例。处理:①立即修复髂血管,②溶栓治疗,③返修手术调整髂骨块,再次病症清除,④延长引流管放置时间,加强换药,⑤应用神经营养药物。结果全部病例经2月~4年随访,植骨融合良好20例,下肢神经症状缓解16例,髂血管恢复再通8例,伤口一期愈合16例,3例窦道延迟愈合时间6月~2年。结论并发症总结及处理:①髂血管损伤最常见,主要是髂内血管损伤多见。②植骨块移位。③病灶清除不彻底与窦道形成有一定的关系。④脑脊液漏和神经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方案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1999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脊柱结核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80岁,平均40.5岁;累及连续节段者18例,累及椎体41个,平均2.3个.其中颈胸段结核1例,胸椎结核6例,胸腰段结核2例,腰椎结核7例,腰骶段结核2例;累及跳跃节段者5例,1例累及T10/11,L2/3,1例T2,4,1例T11/12,L4/5,1例T10,L2/3,1例T7-L1,L4/5;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1~8个月,平均3.7个月;单纯后路手术9例,单纯前路手术4例,前后路联合手术9例,分期手术1例.结果 手术时间120~360 rmin,平均190min.术中失血量200~2000 ml,平均680 ml.术中出现髂内静脉损伤2例.术后并发症:切口窦道形成1例,切口积液2例,肺部感染2例.随访24~120个月,平均36.3个月,脊柱结核获得治愈,无复发.2例患者于术后2年取出内固定.3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均达到E级.结论 脊柱结核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需适当延长,以3个月为宜,根据患者一般状况、病变及脓肿部位灵活选择前路,后路或联合入路手术方案,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坚持18~24个月化疗方案,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SAP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 47例SAP患者中39例(82.9%)治愈,其中非手术治疗10例,治愈7例(70.0%);手术治疗37例,治愈32例(86.5%)。结论对SAP患者,应根据病因、病期的不同,实施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