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同期双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997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17例同期双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 17例双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中 ,11例年龄小于 35岁 ,14例为近视患者 ,10例仅存在单眼主观症状 ,12例患者发现多发对称性视网膜裂孔。结论 青少年近视是双眼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 ,多数双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仅有单眼主观症状 ,且存在双眼对称性视网膜裂孔  相似文献   

2.
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芬  徐军  樊文英  侯志嘉  马凯  刘宁朴 《眼科》2007,16(4):256-259
目的探讨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设计回顾性、非对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99例12岁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6月至2006年3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12岁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99例119眼,记录患者就诊原因、裂孔形状和视网膜脱离特点,对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指标病史、患眼屈光度、视网膜脱离的形态和特点。结果27例27眼有眼部钝挫伤史。26例37眼屈光度数>-4.0D,13例14眼有既往白内障手术史,5例7眼伴先天性脉络膜缺损,还有29例34眼原因不明。患者就诊时60眼(50.4%)视网膜全脱离,66眼(55.5%)发生C级以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结论近视和眼部顿挫伤是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患儿就诊时视网膜脱离范围常较大、且多伴有较严重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故应加强对具有危险因素患儿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随着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成功率的提高,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逐渐增多。我科自1998年6月-2000年6月对18例(18眼)视网膜脱离患者曾行巩膜环扎术后网脱成功复位,并发白内障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随诊6~24月,观察视网膜脱离是否复发及其视力预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2002年6月收治的52例71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中33例41眼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结果 接受普通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13眼中8眼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61%;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10眼全部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视网膜脱离手术,特别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有效地使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复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网膜切开与切除术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间行视网膜切开与切除的5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其中外伤性视网膜脱离21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0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例,巨大裂孔性网脱8例,其他3例伴有球内异物。结果所有患者出院时视网膜解剖复位,有效率100%,30例视力不同程度改善。术后随访3-14月(平均6月),视网膜复位42例,占93%,视力>0.05者12例,占27%。结论视网膜切开和切除术提高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原发性视网膜脱离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好发年龄为2 0~ 5 5岁[1]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 ,近年来老年患者发病率明显增高。为了探讨老年患者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特点 ,现就我院1992~ 1998年收治的 6 0例老年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6 3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2~ 1998年期间我院共收治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2 5 2例 ,其中 6 0岁以上者 6 0例 ,占同期该病住院患者的 2 3 .81%。7年间老年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 ,从 16 .13 %升至 34.0 9%。6 0例中男性 40例 ,女性 2 0例。年龄 6 0~ 77岁 ,平均年龄 6 4.38岁。单…  相似文献   

7.
巩膜层间或巩膜外填压封闭裂孔是治疗视网膜脱离有效手段之一。我科自1980年以来,采用自体真皮巩膜层间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51例(54眼),现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51例中男34例,女17例;年龄断小11岁,最大67岁。单眼48例,双眼3例。病程:一月以内23眼,1—6月26眼,6月以上5眼。原发性脱离(裂孔原性)44眼,继发性脱离8眼,先天异常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1950~1973年的视网膜脱离患者中,严格挑选了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视网膜脱离102例(114眼)。临床分析结果主要如下:男性为72.5%。发生脱离的年龄由13个月到56岁,31~50岁最多,平均32岁。术后发生脱离的间隔期,  相似文献   

9.
例1.患者女性,37岁。2013年6月3日入院。入院诊断左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双眼高度近视。5月前曾以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垫压+冷冻视网膜复位手术,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嵴隆起,孔位于嵴上视力恢复正常。2日前患者左眼视力突然下降,人院检查VOD0.5,VOS0.6,NCT:R:12mmHgL:10mmHg左眼角膜清,前房(-),晶状体(-)。眼底检查:嵴隆起,嵴上视网膜裂孔翘起,颞侧嵴后方视网膜脱离,未波及黄斑部。人院诊断:左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10.
学术快讯     
年纪较轻者白内障手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回顾在同一个单位10年连续施行的1793例超声乳化患者的病历记录。视网膜脱离总体发生率1.17%。小于5岁者视网膜脱离发生率(5.17%)较高,70岁以上者较低(0.64%)。复杂性白内障手术者视网膜脱离发生危险较高但Nd:YAG激光后囊切开者的发生危险并未升高。白内障手术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平均时间间隔39个月。因此对5岁以下的白内障手术患者应重新评价。成年人患者同时出现的双眼视神经炎回顾2000~2004年纽约眼耳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1864岁的15例急性双侧视神经炎患者资料。排除发病前存在多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首次巩膜扣带手术(SB)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失败原因,并观察再次S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非对照研究。2014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首次SB失败患者42例4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均为单眼。平均年龄(29.40±16.13)岁。视网膜脱离累及范围<1、1~...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并发交感性眼炎一例吕林,陈伟奇患者男,35岁,因左眼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反复红痛3个月,右眼视力骤降4天,于1993年11月29日收入院。患者1981年因右眼视网膜脱离在当地行视网膜脱离手术。术后视力为0.8。1993年8月左眼又出现视力...  相似文献   

13.
儿童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的特殊类型 ,在视网膜患者中所占比例为 3%~ 9% [1 - 3]。其中一部分患儿为双眼发病 ,对视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儿童双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价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8~ 2 0 0 1年 4 a间收治的 9例儿童双眼视网膜脱离患儿 (年龄≤ 15岁 ) ,占同期儿童视网膜脱离 10 .2 3% .年龄 11~ 15岁 ,平均 13.3岁。男 8例 ,女 1例。除 1例 1眼有 1a前拳击外伤史 ,余均无明显外伤史。 9例患儿中未见伴有明显先天异常病变。视网膜脱离 6 d~ 1a,平均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后囊膜完整的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发病因素及手术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后囊膜完整的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21例(21只眼)患者的资料. 结果 21例中行玻璃体切割术16例,行巩膜扣带术5例.随访8个月至2年,视网膜首次复位的19例,占90.5%;待取油及惰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的临床特征。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77例(77只眼)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7例(67只眼),女性10例(10只眼);年龄7~64岁,平均年龄(35.0±14.5)岁。根据致伤原因、复发视网膜脱离的时间、玻璃体的状态和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将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患者年龄分布的情况;采用眼数和百分比描述不同分组的病例数量与病例分布的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致伤原因导致复发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百分比,以及不同玻璃体状态下,患者视网膜脱离的位置范围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中,因眼内异物致伤的患者有16例(16只眼),占20.8%;闭合性眼外伤患者有19例(19只眼),占24.7%;除眼内异物伤以外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有42例(42只眼),占54.5%。经卡方检验,三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7,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闭合性眼外伤组患者和开放性眼外伤组患者与眼内异物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7.01;P<0.05);闭合性眼外伤组与开放性眼外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05)。患者复发视网膜脱离前的手术次数为1~6次,平均(2.4±0.9)次。视网膜脱离复发发生在前次手术后3个月内的有44例(44只眼),占57.1%;视网膜脱离复发发生在前次手术后12个月以上的有5例(5只眼),占6.5%。视网膜脱离复发前,行玻璃体手术的有72例(72只眼),占93.5%;行巩膜外加压术的有5例(5只眼),占6.5%。所有患者中,眼内硅油存留的有49例(49只眼),占63.6%;眼内房水填充的有24例(24只眼),占31.2%;下方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有34例(34只眼),占44.2%;视网膜全脱离的患者有26例(26只眼),占33.8%。硅油填充眼的患者中,视网膜全脱离的有13例(13只眼),占26.5%;下方视网膜脱离的有27例(27只眼),占55.1%。房水填充眼的患者中,视网膜全脱离的有13例(13只眼),54.2%;下方视网膜脱离的有6例(6只眼),占25.0%。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5.90;P<0.05)。硅油填充眼的患者中,鼻侧视网膜脱离的有4例(4只眼),占8.2%;房水填充眼的患者中,鼻侧视网膜脱离的有1例(1只眼),占4.2%;玻璃体无填充的患者中,鼻侧视网膜脱离的有2例(2只眼),占50.0%。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5,P<0.05)。所有患者中,视网膜前或视网膜下存在增生膜的有71例(71只眼),占92.2%。行再次手术的患者有74例(74只眼),占96.1%。其中,行玻璃体手术的有71例(71只眼),占96.0%;行硅油填充术的有67例(67只眼),占94.4%。术后3~24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再次手术的患者中,视网膜复位的有35例(35只眼),占47.3%;行硅油填充术的患者中,硅油未取出的有26例(26只眼),占38.8%。 结论外伤性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6.
总结分析视网膜脱离裂孔的好发部位,提高裂孔的检出率是进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的重要前提。笔者注意到视网膜裂孔常常多出现在斜肌抵止点附近,因此对我科28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裂孔分布,尤其与斜肌关系进行临床公析。现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以1981年1月至1986年5月,我科住院手术治疗裂孔原性视网膜脱离病人286例(男186例,女100例),共291眼。其中右155眼,左126眼,双眼发病5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9岁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裂孔长度达眼底周长1/4或更长的称巨大裂孔。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虽占少数,但因治疗困难,疗效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率在50~63%。且由本组患者分析,多数为青少年,因此更应重视。现将1979年6月至198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9例、41眼视网膜巨大裂孔,简要小结,试找出其特点,并讨论其治疗。  相似文献   

18.
近半个世纪来,网脱手术发展迅速。我院自1981年6月—1991年6月,采用导光电凝器封闭网膜裂孔,共治疗61例(61眼)视网膜脱离,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1例61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均系本院门诊病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1岁,平均45.6岁。右眼31眼,左眼30眼。病程最短1天,最长2年,以2周—3月为多。61眼中每眼均伴裂孔,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21年6月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9例(9只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疗效,随访(4.96±4.78)个月.结果:患者年龄(30.44±20.11)岁,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因黄斑裂孔引起视网膜脱离7例,经施行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腔注入空气和手术后俯卧位的方法获得成功。选例标准:选自近3年期间因黄斑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者7例,患者年龄59~70岁;术前视网膜脱离时间为10天~2个月,5例有高度近视(≥-7D),并合并玻璃体后脱离。一例中度近视(-3.50D),一例远视(+1.75D):视网膜脱离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