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回顾分析 5 6例肾癌病人的术前螺旋CT多期扫描的资料 ,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 :肾癌 5 6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综合其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手术和病理结果 ,结合文献资料予以分析。结果 :典型肾癌表现为大小不等肾肿块 ,混杂密度占多数 (4 3例 )。增强后其实质及边缘不同程度一过性强化。少见有钙化、脂性和致密性肿块及全肾受累者。螺旋CT多期扫描显示CT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Ⅰ期肿瘤 91% ,Ⅱ期肿瘤 89% ,Ⅲ期肿瘤 94 % ,Ⅳ期肿瘤 10 0 % ,总体符合率为 93%。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是 75 % ,静脉瘤栓 10 0 % ,周围结构受侵 10 0 %。结论 :螺旋CT多期扫描可作为肾癌临床诊断评估和术前分期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肾癌和10例正常肾组织中Livi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Livin在10例正常肾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Livin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而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结论】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肾癌的发生、进展有关,可以用来作为判断肾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为肾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肾嫌色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及与病理分型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肾嫌色细胞癌的术前螺旋CT征像及病理结果。结果 18例CT平扫,等密度4例,低密度10例,高密度4例。6例有小囊变灶,2例有点状钙化。17例单发肿块,1例累及全肾。多期增强扫描:18例皮质期轻度强化,强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肾皮质。实质期及肾盂分泌期肿瘤密度均低于肾实质,10例髓质期较皮质期明显强化,11例实质期强化程度较髓质及皮质期明显。1例全肾不均匀强化,有小囊变,无钙化。实质期及分泌期10例显示假包膜。2例肾门淋巴结肿大,2例肾周脂肪囊侵犯。病理Robson分期:Ⅰ期13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Ⅳ期0例。MVD平均14.86±2.04条/高倍视野;VEGF表达阳性4例(22.22%)。MVD、VEGF表达和肾癌分期与肿瘤CT强化程度有相关性(r_s=0.421,P〈0.05)。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有较典型的CT特征及病理特点,有助于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56例肾癌病人的术前螺旋CT多期扫描的资料,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肾癌5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综合其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手术和病理结果,结合文献资料予以分析。结果:典型肾癌表现为大小不等肾肿块,混杂密度占多数(43例)。增强后其实质及边缘不同程度一过性强化。少见有钙化、脂性和致密性肿块及全肾受累者。螺旋CT多期扫描显示CT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Ⅰ期肿瘤91%,Ⅱ期肿瘤89%,Ⅲ期肿瘤94%,Ⅳ期肿瘤100%,总体符合率为93%。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是75%,静脉瘤栓100%,周围结构受侵100%。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可作为肾癌临床诊断评估和术前分期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我院术前CT拟诊肾肿瘤,并有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的53例CT资料,探讨CT对肾肿瘤的诊断反对肾细胞癌术前分期的价值,53例中CT诊断正确50例(94.3%),肾细胞癌术前分期整体正确率85.3%。对肾肿瘤的诊断,CT优于B超和静脉肾孟造影,平扫时肾癌密度与病理类型有关,透明细胞癌多为低密度或近似等密度,颗粒细胞癌多为高密度。肾肿块内部斑点状钙化是恶性肿瘤的CT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4例,行螺旋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结果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9例,稍低密度4例,稍高密度1例,2例为囊实性肿块,其中1例伴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11例呈明显强化,3例呈轻中度强化。肾实质期肿瘤密度迅速减退,肾盂期肿瘤密度进一步减退。结论小肾癌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小肾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肾癌组织中pokemon的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7例肾细胞癌手术切除的癌、癌旁及临近正常组织,应用逆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标本中pokemon基因的表达,并对其与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Real—timePCR检测肾细胞癌、癌旁及正常对照组织中pokemon的mRNA表达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细胞癌组织中pokemon的mRNA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最大直径、TNM临床分期及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okemon的mRNA表达和肾细胞癌的发病及恶性程度有关,可能成为肾癌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8.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肾癌和10例正常肾组织中Livi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Livin在10例正常肾组织中均不表达,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5.4%.Livin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Livin和肾癌的发生、进展有关,可以用来作为判断肾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为肾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肾脏偶发小肿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对192例肾脏偶发小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其影像学检查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诊断为肾脏透明细胞癌16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8例,后肾腺瘤14例。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后肾腺瘤、术后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癌3例,术前诊断肾癌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肾癌、后肾腺瘤超声表现为低回声为主58.1%(93/160),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表现为高回声为主44.4%(8/18)。CT扫描肾癌增强扫描CT值略高于后肾腺瘤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位于肾脏边缘突向肾外部分大于肿瘤1/2者占83.3%。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生存率与保留肾单位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而且保留肾单位手术后仅1例再发肾癌。结论影像学检查难以准确判断肾脏偶发小肿瘤的性质,肿瘤位于肾脏边缘突向肾外部分大于肿瘤1/2者可能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偶发小肿瘤应该采取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10.
双侧肾癌发病率低, 病因不明。肾透明细胞癌是双侧散发性肾癌的主要病理类型, 双肾癌组织学一致性较高。手术是双肾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术式包括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等。治疗方案的制定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临床表现、肿瘤大小、数量及位置、淋巴结受累状况和主观意愿等。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病理特点、生长速度、治疗方式、手术切缘情况等。双肾癌患者的预后总体上与单侧肾癌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诊治情况。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450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0例患者中,男287例,女163例,平均年龄54.2岁。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375例,颗粒细胞癌40例,其它类型肾细胞癌35例。临床分期为T1NOM0267例,T2NOM0142例,T3期以上(含乃期)41例,其中偶发肾癌263例,有症状肾癌187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72例,保留肾单位手术78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8例,术后行α-干扰素治疗161例。平均随访时间37个月(4个月~60个月)。结论:B超、CT是目前肾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对于局限性小肾癌而言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对侧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联合生物治疗对肾细胞晚期病人的作用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MA、Vimtin、CD34蛋白、Ki-67指数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肾细胞癌、10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Ki-67指数、EMA、Vimtin、CD34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资料,探讨其与临床分期间的关系。结果肾细胞癌与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细胞癌不同Robson分期间EMA、Vimti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D34、Ki-67蛋白在肾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且高分期肾细胞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期肾细胞癌。肾细胞癌患者有40例获得随访,共随访2年,死亡病例9例,尚存活病例31例,2年内死亡病例组CD34、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2年内尚存活病例组(P<0.01)。结论肾细胞癌中CD34、Ki-67指数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提示CD34、Ki-67指数可作为临床判定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DNA倍性在肾细胞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仪和图像分析技术对 5 6例肾细胞癌标本进行DNA含量测定 ,按照肾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细胞类型进行DNA倍性的统计学分析。并对近二倍体和非整倍体肾癌患者的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癌的DNA非整倍体率与癌细胞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递增关系 ,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的非整倍体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各病理细胞类型间的DNA非整倍体率无显著性差异。近二倍体肾癌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整倍体肾癌患者 (P <0 .0 1)。结论 DNA倍性与肾癌预后相关 ,综合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DNA倍性可对肾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肾癌不同亚型的CT征象及CT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经过手术和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肾癌的87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不同亚型分类,其中透明细胞癌4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6例,嫌色细胞癌18例。比较三种亚型肾癌患者平扫及增强后CT值,比较三种亚型肾癌病灶大小和强化方式,并分析肾癌亚型与CT征象的关系。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CT值较嫌色细胞癌患者显著较高(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中强化均匀者为23.26%较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57.69%与嫌色细胞癌患者66.67%显著较低(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生坏死或囊变的概率为81.40%较乳头状肾细胞癌57.69%、嫌色细胞癌22.22%显著较高,嫌色细胞癌者发生坏死或囊变的概率较乳头状肾细胞癌显著较低,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边缘清晰的概率为30.23%较乳头状肾细胞癌76.92%和嫌色细胞癌88.89%显著较低(P0.05)。结论肾癌不同亚型之间的CT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能通过CT征象及CT定量分析对肾癌亚型进行初步判断,对肾癌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ZH2和CTGF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50例)及相应癌旁肾组织中EZH2和CTGF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肾癌组织中EZH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P<0.01),而CTGF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肾透明细胞癌中EZH2升高和CTGF降低的程度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病理分化程度、性别、年龄等的关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ZH2和CTGF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EZH2可能成为肾透明细胞癌一个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yclinDl在肾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肾癌及10例正常肾组织的cyclinDl蛋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yclinDl在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3%,在肾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0.8%;cyclinDl与肾癌的组织学分级负相关。结论cyclinDl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肾癌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判断肾癌严重程度分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葛波  杨燕伟  周英琼  陈锋  高漓 《华夏医学》2003,16(6):779-781
目的 :研究上皮钙粘附素 (E- cadherin,E- cad)和 CD4 4基因含 V6外显子的变异体 (CD4 4 v6 )在肾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病理、临床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检测 4 6例肾癌和 1 2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 E- cad和CD4 4 v6的表达。结果 :E- cad在肾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2 6 .1 % )显著低于正常的肾组织 (75 % ) ,P<0 .0 1 ,且与肾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显著相关 (P<0 .0 5 ) ,CD4 4 v6在肾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5 8.7% )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1 6 .7% ) ,P<0 .0 1 ,且与肾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系 ,与淋巴转移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肾癌组织中 E- cad无表达或低表达 ,CD4 4 v6基因的高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魏英  王小林  谢明瑞  马铭 《吉林医学》2014,(7):1359-1361
目的:通过检测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肾癌中的表达,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54例肾癌和2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Hpa蛋白的表达,分析Hpa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pa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肾脏组织明显增高(P<0.05)。Hpa的表达水平与肾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有转移的肾癌患者中Hp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者(P<0.05)。Hp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Hpa与肾癌的发病及浸润转移等不良预后相关,并有可能成为判断肾癌预后的指标和靶向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诊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2例肾盂癌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报告移行细胞癌8例,鳞癌2例,腺癌2例。肿瘤侵犯肾实质9例,侵犯肾包膜6例,肾门淋巴结有转移5例,输尿管浸润3例,并膀胱肿瘤2例,侵犯肾血管、腹主动脉1例,侵犯肾上腺1例,侵犯十二指肠、胰腺1例。随防6月-10年,1年生存率72.7%,5年生存率3.82%,平均生存3.6年。结论:肾孟癌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放射学检查,早期诊断、及时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TEN,p27,CyclinD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TEN,p27,CyclinD1在44例肾细胞癌及10例正常肾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结果]PTEN,p27,CyclinD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1%,52%,64%,而在正常肾组织中分别为100%,20%,30%.PTEN与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27,CyclinD1与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呈负相关,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TEN,p27,CyclinD1可作为判断肾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