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苦参片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苦参片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用氨基色谱柱,以乙腈-无水乙醇-2%磷酸溶液(81∶10∶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结果:苦参碱在(5.25~210)μg.mL-1、氧化苦参碱在(5.70~22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苦参碱为99.6%,RSD=0.35%;氧化苦参碱为99.4%,RSD=0.2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实用,可用于控制苦参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复方鹿仙草颗粒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鹿仙草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HPLC方法,用以控制复方鹿仙草颗粒的质量.方法:色谱柱为氨基柱;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1∶9.5∶9.5);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1.0mL/min.结果:苦参碱在0.0676-2.028μg范围内,氧化苦参碱0.1533-4.59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苦参碱=0.99994,r氧化苦参碱=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苦参碱为102.5%,氧化苦参碱为97.4%(RSD苦参碱=2.1%,RSD氧化苦参=0.97%,n=6).结论:本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鹿仙草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6,(5)
目的建立参芪养心丸(黄芪、丹参、苦参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定性鉴别黄芪、丹参和苦参,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有量,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同时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有量。结果黄芪、丹参、苦参的分离度良好,斑点清晰。黄芪甲苷在0.995 0~31.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5%(n=6)。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 250~0.036 00 mg/m L(r=0.999 7)和0.000 898 4~0.028 75 mg/m L(r=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RSD=1.6%)和98.4%(RSD=1.7%)。结论该标准能有效控制参芪养心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和完善痔舒适栓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三七、蛇床子、槐角、冰片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苦参碱在0.4708~4.70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具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0.75%(n=6),氧化苦参碱在0.4564~4.564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具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9%,RSD=0.89%(n=6)。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痔舒适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和完善痔舒适栓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三七、蛇床子、槐角、冰片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苦参碱在0.4708~4.70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具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0.75%(n=6),氧化苦参碱在0.4564~4.564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具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9%,RSD=0.89%(n=6)。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痔舒适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消炎止痢灵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消炎止痢灵片中的苦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以及甲氧苄氨嘧啶的含量。结果:①方法专属性强。②在0.0845~1.0560μg范围内,苦参碱峰面积与进样量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r=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2.3%);在0.0600~0.7500μg范围内,氧化苦参碱峰面积与进样量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r=0.9993),加样回收率为100.8%(RSD=2.4%)。③在1.03~12.91μg范围内甲氧苄氨嘧啶峰面积与进样量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r=1.0000),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0.93%)。结论: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消炎止痢灵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膜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NH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5:7.5:7.5)为流动相,柱温30℃,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1.0 mL/min,理论塔板数按氧化苦参碱计算,不低于5 000。结果苦参碱在0.632 4μg~3.46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9%,RSD=1.41%:氧化苦参碱在0.070 8μg~0.354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38%,RSD=0.8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靠,专属性好,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妇炎膜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江维克  王丽 《中成药》2005,27(1):45-48
目的:建立苦参药材及其制剂--复方石韦片(石韦、苦参、黄芪、篇蓄等)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Hypersil C18 ODS2色谱柱,以甲醇-0.2%三乙胺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氧化苦参碱在20.7~207.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在苦参药材及制剂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和100.3%,RSD为1.5%和0.67%;苦参碱在20.7~207.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在药材及制剂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和100.6%,RSD为1.2%和0.74%.结论: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苦参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润燥止痒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润燥止痒片质量标准.方法 在原剂型标准基础上对苦参、桑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进行改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苦参碱进样量在0.1022~2.04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6%,RSD为1.92%(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苦参片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Thermo色谱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1.36g,加1 m l三乙胺,加水至1000 m l,用磷酸调节pH5.5)(3∶9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 in,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氧化苦参碱在0.005 5~0.088 mg/m l之间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99.41%,RSD为1.28%;苦参碱在0.106~0.170 mg/m l之间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9.35%,RSD=1.25%。结论该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苦参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复方血三七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血三七颗粒中当归、大血藤、葛根进行定性鉴别;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规范对复方血三七颗粒的水分、溶化性进行检查;HPLC法测定复方血三七颗粒中槲皮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出当归、大血藤、葛根,斑点清晰,专属性好;颗粒的水分平均值为8.24%,RSD值为1.75%,溶化性良好;槲皮素在20~80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7%,RSD值为1.98%;总黄酮在0.01~0.1 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结论:本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复方血三七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视舒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玄参、红花、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出玄参、红花、甘草,且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含量,进样量在0.041 08~0.123 24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为0.6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视舒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复方黄芪风湿止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防己、连翘三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是0.2004~1.6032μg,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6%,RSD为0.4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的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4.
清脑降压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清脑降压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当归、决明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含量。结果当归、决明子薄层图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黄芩苷在0.076~1.52 m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52.585X-0.2942,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6%。RSD为1.67%(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定壮骨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理化反应法鉴别壮骨片中的党参、肉苁蓉 ;薄层色谱法鉴别其中的怀牛膝 ;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中黄柏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 :党参、肉苁蓉、怀牛膝对理化反应和薄层鉴定有专属性。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在 1.0 1~ 6 .0 6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76 ,平均回收率为97.6 ,RSD为 2 .82 %。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 ,重现性好 ,上述结果可作为壮骨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伤科外敷黄油纱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油浸、渗透法制备伤科外敷黄油纱;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大黄、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大黄素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大黄素在0.108~0.92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87%,RSD=0.89%(n-=5)。结论该制剂方法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制备方法可行,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伤科外敷黄油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木贼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木贼配方颗粒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对木贼配方颗粒中的山奈素进行测定,并对木贼配方颗粒相关指标进行检查。结果:TLC方法中木贼配方颗粒在与木贼对照药材对应位置上,呈现相同颜色的斑点;山奈素的线性范围为0.040 48~0.404 8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44%(RSD=1.21%,n=9)。木贼配方颗粒水分、溶化性、粒度均达到药典颗粒剂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木贼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肾炎宁胶囊的质量标准(由黄芪、三七、枸杞子、牛膝等组方)。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枸杞子、牛膝、三七进行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所含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25%,相对标准偏差为2.79%,黄芪甲苷在2.138~10.69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定桔梗冬花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桔梗、甘草进行定性鉴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甘草中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甘草酸在 0 .186 6~ 1.6 794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97,平均回收率为 98.70 ,RSD=0 .77。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