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索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老年人AMI中合并AVB的18例作分析。结果合并AVB下壁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壁组,其对口才在病死率、心源性休克及心衰发生率各方面有较大影响。结论老年人AMI合并AVB是明显影响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2004-03-2009-0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共收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新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9例,其中1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多体位投照观察病变特点,明确梗死相关动脉.并根据主要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的支数,分为左主干病变,单支病变,2支病变,3支病变.结果:14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均提示冠状动脉严重病变.单支病变1例,2支病变3例,3支病变8例,左主干加3支病变2例.梗死相关动脉12例为左冠状动脉,闭塞部位1例在左主干;9例在左前降支近段,其中4例提供侧支至右冠状动脉远段,2例提供侧支至左回旋支远段;1例在左前降支中段,右冠状动脉变异,开口于闭塞远段;1例在左回旋支近段,提供侧支至右冠状动脉.2例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闭塞部位1例在近段,为优势型;1例在中段,远段提供侧支至左前降支之第一间隔支.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新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多为多支多处重度狭窄,梗死相关动脉供血范围较广,分别或同时累及第一间隔支动脉、房室结动脉,间接提示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与转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合近几年来的国内外文献,阐述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与转归,认为积极、及时的冠脉再灌注治疗,尤其是右冠PTCA及支架治疗恢复房室结动脉供血,是房室传导阻滞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0例老年人AMI中合并AVB的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显示老年人AMI合并AVB者下壁组发生率高于前壁组,老年人AMI合并AVB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率均高于不合并AVB者(P<0.05或P相似文献   

5.
房室传导阻滞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而左、右冠状动脉病变均可导致下壁心肌梗死。由于心脏冠状动脉供血至心肌的部位及范围不同,因此其病变导致的心肌梗死的程度与范围也不尽相同,相应地可产生不同的心电图表现。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心电图知识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并确定其闭塞部位(近端、中端或远端),也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紧急再灌注治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对250例AMI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250例AMI合并AVB64例(占26%);②老年组合并AVB42例(占42%),中青年组22例(占15%);下组合并AVB44例(占36%),前壁组20例(占15%);且合并AVB其明显增加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以CK峰值居高,住院死亡率显为特点。表明AMI合并AVB以老年人发生率高,部位多位于下壁组,是影响其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单纯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单纯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并不困难 ,但两者并存即少见且诊断较困难。患者男性 ,6 7岁。因心前区疼痛伴恶心、呕吐来院就诊 ,即往有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史 ,体检血压 110 80mmHg(1mmHg =0 .133kPa) ,心率 6 0次 min ,入院时查心电图QRS波宽 0 .16s,电轴- 7° ,Ⅰ、aVL呈qR型伴R波粗钝 ,Ⅱ呈RS型 ,Ⅲ、aVF呈rS型伴S波粗钝 ,V1 似呈QS型 ,V2 、V3呈rS型伴S波挫折 ,V6呈qR型伴R波挫折 ,ST段Ⅰ、aVL、V6 下降≤ 0 .1mV ,V1 ~V3呈弓背抬高 0 .4~ 0 .6mV ,T波Ⅰ、aVL、V6 倒置 ,Ⅱ、Ⅲ、…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患者的临床预后。  方法 收集本院近 10年收住院老年AMI 2 0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 2组 ,观察组 (伴有RBBB) 2 4例 ,对照组 (不伴RBBB) 179例 ,进行一般情况及并发病比较 ,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再分为 3组 ,AMI伴新出现持久性RBBB组 13例 ,与AMI伴新出现短暂性RBBB组 6例及AMI既往有RBBB组 5例进行临床特点及病死率比较。  结果   2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病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病死率、心功能不全及房室传导阻滞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观察组中 3组比较 ,新出现持久性RBBB患者的前壁AMI及病死率比新出现短暂RBBB及既往有RBBB患者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  结论 AMI伴新出现持久性RBBB患者临床经过危险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发生的房室传导阻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不同时期发生的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非创伤性心电监测法监测466例Q波型心肌梗死病人AVB的发生率和药物治疗反应及演变。其中65例病人发生AVB,按发生的不同时期分为两组:①早发组,15例为发病8小时内出现AVB;②晚发组,50例为发病8小时后出现AVB。结果:466例心肌梗死中,发生房室传导阻滞65例(14%)。晚发组比早发组死亡率高(P<0.05);晚发组泵衰竭多于早发组(P<0.05);用阿托品治疗后早发组比晚发组有效。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AVB早发组比AVB晚发组病情较轻,部分病人药物治疗有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部位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48例Q波型AMI病人中合并AVB的36例进行临床及心电图分析。结果AMI合并AVB者下/后壁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壁组(P〈0.01),AMI合并AVB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均高于不合并AVB者(P〈0.01)。结论下壁AMI易并发AVB,AMI合并AVB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HRV)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及死亡的关系。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5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RV各项时阈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均值SDNNID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将AMI后2.5年内因心源性死亡人数与存活人数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进行对比。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SDNN、SDANN、SDNNIDX、rMSSD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心率变异性越大,AMI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LCX)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连续收治的108例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梗死相关血管分为两组:RCA闭塞致心肌梗死组85例(RCA组),LCX闭塞致心肌梗死组23例(LCX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 RCA组血清肌酐水平、三支血管病变、心力衰竭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LCX组[(93±26)μmol/L比(79±15)μmol/L,38.8%比13.0%,34.1%比13.0%,18.8%比0,均为P<0.05],RCA组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LCX组(29.4%比0,P<0.01),两组患者右冠脉优势型、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比69.6%,1.2%比0,均为P>0.05)。结论 RCA梗死相关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比例高于LCX梗死相关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AVB预后的意义。方法1992年~2005年连续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AVB患者51例(Ⅲ°AVB组),每组选择前后相继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例,共102例构成非Ⅲ°AVB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以及再灌注治疗的差异。观察Ⅲ°AVB组12h内有效再灌注治疗的病例和未能再灌治疗的病例住院期间的转归。结果(1)与非Ⅲ°AVB组比较,Ⅲ°AVB组发病年龄较大,下壁或右心室梗死比例高,住院期间死亡、心室颤动、KillipⅣ级心功能、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需要起搏治疗的例数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Ⅲ°AVB组排除既往有心肌梗死史及合并其他全身疾病的病例5例,其余46例,17例发病12h内再灌注治疗,住院期间死亡1例,29例未再灌注治疗,死亡12例,P<0.0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AVB预后差,住院期间死亡率高。12h内再灌注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死亡例数相对较少,这种预后的差异是否有普遍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 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观察了 1995年 1月~ 1998年 5月 133例 AMI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 CK)及其同工酶 ( CK-MB)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2 9例 AMI并发 RBBB(占 2 1.8% )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RBBB者。表现为 CK及 CK- MB浓度更高 ,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 (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 )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 P <0 .0 0 5 )。结论 :AMI并发 RBBB可能是大面积梗死、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 ,可以作为一个预示危险的标志 ,对这些患者进行积极的介入性治疗 ,重建血管 ,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非创伤性心电监测法监测122例心肌梗死患者AVB的发生率及其对药物治疗反应、演变过程和最终预后。结果 122例AMI患者中20例发生AVB(16.4%)。17例发生于下/后心肌梗死者,3例发生于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者。按AVB发生的不同时期分为早发组(发病8 h内,n=8)和晚发组(发病8 h后,n=12),晚发组并发症显著高于早发组(25﹪vs 83.3﹪,P<0.05);早发组对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治疗反应较好(P<0.05);早发组Ⅲ度AVB 7例、Ⅱ度AVB 1例,持续时间短。晚发组Ⅰ度AVB 5例、Ⅱ度AVB 6例、Ⅲ度AVB 1例,持续时间长;早发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晚发组死亡5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MI病人中下/后壁心肌梗死易并发AVB;8 h之内发生的AVB以Ⅲ度AVB为主,早期发生的AVB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心肌梗死伴与不伴室壁瘤形成的临床病理差异.方法 对107例经尸检证实的老年人(60~90岁)心肌梗死按伴与不伴室壁瘤形成分为室壁瘤组与对照组(室壁瘤组31例,对照组76例)进行临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室壁瘤组有心绞痛史者占45.2%( 14/31),少于对照组的92.1%(70/76,P=0.047).室壁瘤组合并高血压77.4%( 24/31),多于对照组的36.8%( 28/76,P=0.033).室壁瘤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占54.8%(17/31),多于对照组的23.7%( 18/76,P=0.033);前降支严重病变(狭窄大于Ⅲ级)占96.8%(30/31),多于对照组的51.3% (39/76,P=0.048).室壁瘤组的死亡原因以心力衰竭和室性心律失常多见[56.3% (18/31)],室壁瘤形成部位则以前壁及心尖处多见[87.1%(27/31)].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伴室壁瘤形成患者多合并高血压,既往常无心绞痛史,冠状动脉以前降支单支严重病变常见,死亡原因以心力衰竭和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室壁瘤部位则多见于前壁及心尖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现左心室游离壁破裂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冠状动脉造影特征,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共619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左心室游离壁破裂者4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患者并发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左心室游离壁破裂距AMI发作的平均时间为(3.58±2.58)d。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组年龄[(66.9±9.8)岁比(61.7±12.5)岁,P<0.05]、女性比例[37.2%( 16/43)比18.9% (34/180),P<0.05]、就诊时间[7.00(4.00~20.00)h比5.00 (3.00 ~ 8.00)h,P<0.05]及入院时收缩压[(127.6±24.6) mm Hg(1 mm Hg=0.133 kPa)比(122.0±17.3)mm Hg,P<0.05]、血肌酐水平[(110.6±61.1) μmol/L比(82.1±30.9)mmol/L,P<0.01]和血糖水平[(9.14±2.82) mmol/L比(6.49±2.30) mmol/L,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组急诊溶栓的比例高于对照组[13.95% (6/43)比2.78%(5/180),P<0.05]。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显示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组的单支病变比例高于对照组[55.0% (11/20)比37.4% (34/91),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前进法确定AMI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的预测因素包括女性、高龄、就诊时间延迟、就诊时收缩压和血肌酐偏高(P均<0.01)。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组患者在心脏破裂前往往有提早下床活动、躁动、排便、剧烈咳嗽、呕吐等异常活动[41.9% (18/43)],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组的院内病死率达97.7%。结论 女性、高龄、就诊时间延迟、就诊时的高血压及就诊时血肌酐升高是AMI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成功的再灌注治疗以及入院后积极控制血压及异常活动可减少AMI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62例老年AMI患者进行男女比较,分析其患病例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 男女患者比例为1.3:1,但80岁以后女性AMI患者明显多于男性(22.5%比8.8%,P<0.05)。女性和男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9.4%和19.8%(P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观察组),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对照组)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CK峰值(2498±1369U/L),明显高于对照组(1757±1026U/L)(P<0.05).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2.5±1.1,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1.7±0.9),(P<0.01).观察组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0%、16%),明显高于对照组(4%、4%)(P均<0.05).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15.6%)显著高于对照组(4.4%)(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新出现的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确定完全性房室阻滞(CAVB)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伴有或不伴有右室梗死(RVI)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65 例AIMI病人临床资料,222 例无合并RVI的病人(Ⅰ组),43例合并RVI病人(Ⅱ组),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合并CAVB再将其分为两个亚组(无合并CAVB组(Ⅰa、Ⅱa组)及合并CAVB组(Ⅰb、Ⅱb 组))。选择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AIMI合并CAVB明显增加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P< 0.01;AMI合并RVI虽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2)溶栓治疗显著降低AIMI住院期间死亡率,特别是AIMI同时合并RVI和CAVB的病人,P< 0.05;(3)与CAVB、RVI并存的AIMI以心脏合并症及CK峰值居高,住院死亡率显著为特点。结论 AIMI合并CAVB及RVI表现出极高的心脏合并症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可能是梗面积较大的结果,但是RVI及CAVB的协同作用可能是影响AIMI预后的另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