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的临床特点及导致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NID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贫血:轻度占41.93%,中度占34.41%,重度占23.66%,高发年龄段为0~3岁。由单因素分析,贫血严重程度与手术史、外伤、腹泻、呼吸道感染、添加辅食、民族、孕周、出生体重及年龄明显有关(P<0.05);与生产方式、性别明显无关(P>0.05);由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有手术史、外伤、腹泻、呼吸道感染、出生体重是儿童NIDA贫血的高危因素(P<0.05);添加辅食、年龄、孕周及民族可能为混杂因素(P>0.05)。结论:婴幼儿是儿童NIDA的高发年龄段,出生体重与既往病史是儿童NIDA贫血的高危因素,喂养不当仍是引发儿童NIDA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和贫血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贫血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14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缺铁性贫血息儿中婴幼儿占76.31%,农村患儿占58.77%,城市患儿占41.23%,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者占64.04%.住院病例中有合并症者占82.46%,合并感染者占50.00%,呼吸道感染者占80.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喂养方式及病程与贫血程度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1岁以内的小儿、病程1~3月是贫血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缺铁性贫血高发于要幼儿,农村儿童较城市儿童多见,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者较人工喂养、混合喂养者多见,贫血程度与年龄、病程关系密切.针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新生缺铁性贫血患儿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10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常规体检的非缺铁性贫血的新生儿108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问卷调查法调查两组新生儿喂养现状,采用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缺铁性贫血患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发放23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13份,回收有效率为92.61%。本次研究共纳入105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其中母乳喂养占比48.58%(51/105),人工喂养占比26.67%(28/105),混合喂养占比15.25%(16/105)。两组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母体HIV感染、母孕期贫血、妊娠糖尿病以及妊娠高血压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2.5 kg、母乳喂养、母体HIV感染、母孕期贫血是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OR=0.318、0.209、4.614、5.090、0.294;P<0.05)。结论 新生儿贫血与体重、喂养方式及母孕期疾病等因素有关,应重视新生儿的早期筛查,选择合理的干预方案预防新生儿贫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婴儿时期营养性贫血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345例6月婴儿(206例为营养性贫血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及种类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人工及混合喂养儿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母乳喂养儿(P〈0.025);3个月 ̄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及合理添加辅食种类的婴儿贫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5)。结论:贫血的发生与出生体重,胎龄无关,而与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时间  相似文献   

5.
陈艳玲 《湖南医学》2014,(10):1988-1990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升镇辖区婴幼儿贫血的发病情况,探讨影响婴幼儿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测定2013年1~12月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健康查体的1200例6~36月龄婴幼儿末梢血血常规,分析各年龄段贫血患病率。根据贫血情况分为贫血组( n =410)与非贫血组( n =790),收集2组幼儿的儿保资料,包括幼儿父母的文化程度、孕晚期孕母贫血史及严重程度、6个月内婴幼儿的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时间、辅食添加种类、婴幼儿断乳时间以及断乳后食品种类、婴幼儿既往贫血及治疗史等。分析影响婴幼儿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辖区6~36月龄婴幼儿贫血的总发生率为34.2%(410/1200)。其中轻度贫血为27.1%(325/1200),中度贫血为7.1%(85/1200),无重度贫血。6~12月龄婴幼儿贫血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文化程度、6个月内喂养方式以及是否适时合理添加辅食是婴幼儿贫血的影响因素。【结论】本辖区婴幼儿贫血总患病率仍较高,提高婴幼儿父母育儿知识、指导合理喂养并适时添加辅食是今后改善婴幼儿贫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康北高原6~36月龄婴幼儿的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原藏区婴幼儿贫血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2月在康北区域医疗中心甘孜县人民医院门诊首次就诊的6~36月龄婴幼儿的人口特征、出生信息、贫血相关指标、喂养方式、辅食添加,妊娠晚期母亲贫血,抚养人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相似文献   

7.
许春玲 《农垦医学》2012,34(3):238-241
目的:了解本地区4月~3岁哈族与汉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干预及治疗措施.方法:对儿科门诊就诊及住院哈族、汉族婴幼儿做血常规检测.结果:4月~3岁哈族与汉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病因素比较,孕母是否患有贫血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儿不同性别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喂养方式比较,单一喂养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它疾病是否有关系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严重程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果比较,给予铁剂治疗后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月~3岁哈族患儿母亲孕期贫血,居住在农村,哈族患儿单一喂养方式是导致哈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重要因素,哈族发病率比汉族患儿缺铁性贫血高,哈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中、重度发病程度发生率均比汉族高.注重哈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防治,从育龄产妇做起,合理饮食,及时给哈族婴幼儿添加辅食,定期查血红蛋白,早期干预是降低哈族患儿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与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出生989例婴幼儿,按照母乳喂养情况将所有婴幼儿分为3组,分别为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以及人工喂养组,对比分析3组婴幼儿的贫血以及缺铁情况。结果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27.70%,以轻中度为主,其中母乳喂养组婴幼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婴幼儿,而人工喂养组婴幼儿中度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人工喂养2例婴幼儿出现重度贫血。结论母乳喂养可以有效地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及时适量添加辅食和补铁剂,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12例早产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原因与非母乳喂养、胎龄小、出生体重低、辅食添加时间迟等因素有关,而与其生长发育良差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儿缺铁性贫血(IDA)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缺铁性贫血婴儿273例为病例组,未患IDA婴儿273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IDA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定期参加产检及培训、按时添加辅食、母亲孕晚期贫血、患儿近1个月有腹泻或呼吸道感染、主要看护人并非父母亲是婴儿IDA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近1个月有腹泻或呼吸道感染、母亲孕晚期贫血是婴儿ID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按时添加辅食、定期参加产检培训是婴儿IDA的主要保护因素(P<0.05).结论 患儿近1个月有腹泻或呼吸道感染情况、母亲孕晚期贫血是婴儿IDA的主要危险因素,按时添加辅食及定期参加产检培训是婴儿IDA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全血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全血微量元素关系。方法:12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抽血检测全血微量元素含量;并以80例健康小儿为对照。结果:12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全血标本显示铜、锌、钙等微量元素均降低,而铅、镉等元素含量显著升高。结论: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全血微量元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学龄前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状况以及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我们调查了泰安市泰山区804名3~6岁学龄前期儿童,通过病例—对照1:4配对方法,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缺铁性贫血发病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前期儿童缺铁性贫血平均患病率为10.07%,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下降,对贫血发病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食入肉类、蔬菜、水果较少,铝锅烹调,人工喂养婴儿及食欲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宁海地区学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相关因素,为儿童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对本地区学龄儿童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学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及风险因素。结果宁海地区学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为15.6%,相关因素为年龄、学校寄宿、厌食、偏食、进食不规律、家长文化水平,危险因素为厌食、偏食及进食不规律。结论宁海地区学龄儿童营养不良性贫血发病率较高,应改善学龄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降低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与老年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入选的冠心病患者测定各项临床指标,根据冠脉造影、血红蛋白等结果分为缺铁性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及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等亚组,分别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缺铁性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性别、年龄、体重、血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病史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缺铁性贫血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对于轻度狭窄病变及中度狭窄病变,缺铁性贫血组所占比例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5);对于双支病变、三支病变与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病变,缺铁性贫血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贫血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和缺铁性贫血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冠心病老年患者,缺铁性贫血提示病变较重的冠心病类型,故缺铁性贫血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氰化高铁法,对武汉市区与近郊区的2099名4~17岁儿童少年作了贫血调查和有关因素的分析。经调查,儿童的贫血率达66.56%;男62.97%,女70.24%,差异有极显著意义。12岁后血红蛋白均值女低于男,而贫血率则男低于女。血红蛋白量与挑食儿童的百分比二者间呈明显的负相关。身体发育差的儿童贫血率明显较发育好者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贫血及产褥期贫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建档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孕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受试者孕期及产褥期贫血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贫血分为妊娠合并贫血组与妊娠未合并贫血组,产褥期贫血组与产褥期未贫血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贫血及产褥期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孕期贫血总发生率为24.58%(59/240);产褥期贫血发生率为18.33%(44/2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贫血组与妊娠未合并贫血组受试者的年龄、受孕方式、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的孕次、产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胎儿个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孕次、多产次、孕前低BMI、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妊娠期合并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褥期贫血组与产褥期未贫血组受试者的年龄、孕前BMI、孕次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的产次、胎儿个数、是否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娩方式、是否母乳喂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产次、多胎、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是产褥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顺产是产褥期贫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多孕次、多产次、孕前低BMI、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妊娠合并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多产次、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产褥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顺产是产褥期贫血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网织红细胞6项参数: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在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的筛查与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儿童患者共计108例,另选取5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患儿与正常儿童的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结果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MCV、MCH、MCHC出现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RDW升高,与地中海贫血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地中海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RET#、RET%、IRF、MFR%、HFR%均升高,LFR%降低,且地中海贫血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 MCV、MCH、RDW三项指标可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进行初步鉴别。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对临床筛查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有提示作用,且其变化在地中海贫血中比缺铁性贫血更显著。结合运用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可以提高两种疾病的筛查率和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18.
住院儿童贫血转归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住院患儿贫血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住院病历记录和自拟调查问卷分析787例住院贫血儿童。用SAS8.1统计软件包对所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贫血的转归:787例贫血患儿出院时贫血的转归:41例(5.21%)患儿痊愈,535例(67.98%)患儿好转,211例(26.81%)患儿未愈;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母孕期健康状况、患儿居住地、就诊原因、住院是否及时、贫血程度、原发病转归和是否输血与住院患儿贫血的转归有关。结论 原发病转归、是否输血、住院是否及时、贫血程度等与住院儿童贫血的转归有关,其中原发病好转或治愈和输血是住院儿童贫血好转或治愈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社区0~2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和追踪指导后,降低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方法连续3年对石围塘街社区本地户口0~2岁健康儿童进行缺铁性贫血筛查,有针对性的对贫血患儿进行治疗,以及为所有研究对象作膳食营养的追踪指导。结果连续3年的防治和追踪指导后,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与第一年的基数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积极的防治和追踪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社区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