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are KV技术于胸部低剂量CT体检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胸部健康体检者分成两组:A组采用常规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案,固定管电压120 kV,B组采用Care kV技术,参考管电压120 kV,其他扫描条件两组一致: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参考管电流50 mAs。扫描后分别用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指标综合评价两组图像的质量,并记录CTDIvol、DLP,计算ED,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受检者吸收有效剂量分别为(1.18±0.29)mSv和(0.82±0.24)mSv,B组较A组分别降低了30.5%。结论 CareKV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可在保正图像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在腰椎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搜集行腰椎螺旋CT检查的患者120例,分成A、B、C、D组4组,除管电流外,其余参数均相同,A组用常规管电流320 mAs扫描,B组用200 mAs扫描,C组用100 mAs扫描,D组用50 mAs扫描。对4组管电流技术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图像噪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DL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的DLP值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椎间盘层面MPR重组图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与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VR重组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L3~4、L4~5、L5~S1椎间盘水平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00 mAs管电流扫描所得的椎间盘层面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且大大降低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所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剂量MSCT扫描降低肝癌患者腹部CT检查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肝癌患者27例,初诊时采用常规螺旋扫描(常规扫描组),复诊时采用轴位扫描(低剂量组),两组均采用120 KV管电压及自动管电流技术,噪声指数为9,分别行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比较两组在图像质量、噪声值和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噪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有效剂量低于常规扫描组(P<0.05)。结论轴位扫描和自动管电流技术能有效降低肝癌患者腹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并且图像质量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胸部组织CT设为不同扫描参数对图像噪声的影响及图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需要进行低剂量CT胸部组织扫描的志愿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256层CT扫描机,设置管电流为17mAs,按照不同管电压、自动曝光控制的不同分为4组; A组120kV,DoseRight; B组100kV,DoseRight; C组120kV,固定管电流; D组100kV,固定管电流。所有图像分别采用混合迭代重建和全模型迭代重建进行肺部组织、胸壁软组织、脊柱旁软组织、主动脉重建,比较4组噪声及图像质量。结果:使用i Dose与IMR重建图像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A、B组较C组质量好(P <0. 05),D组图像质量最差; C组、D组的i Dose重建图像评分低; 4组SNR值依次降低; A组有效剂量最高(P <0. 05)。结论:胸部低剂量扫描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变化不明显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鼻窦中的应用,以期获得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方法对临床怀疑儿童鼻窦炎的80例患儿进行不同参数的头颅CT平扫检查,将其按抽签方法随机分组:A组(120 k V,80 m A)、B组(120 k V,40 m A)、C组(100 k V,80 m A)和D组(100 k V,40 m A),每组20例,分析比较各组头颅CT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结果管电流由80 m A降到40 m A时,辐射剂量明显下降,但获得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管电流40 m A不变时,管电压100 k V的辐射剂量明显120 k V,获得图像质量亦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采取100 k V和40 m A参数进行16层CT低剂量扫描儿童鼻窦获得的图像质量,既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离体猪肺标本低剂量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扫描的最佳管电流。方法:应用GE 公司Brightspeed Elite 16层螺旋CT对5具离体充气的新鲜猪肺标本进行常规扫描和不同低剂量HRCT扫描(常规扫描管电流为200 mAs,低剂量时管电流分别取80、60、40、20、10 mAs,其他扫描参数不变)。评价扫描图像质量,并计算每次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获得最佳管电流的低剂量容积HRCT技术方案。结果:当管电流分别为80、60、40 mAs时,辐射剂量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90,P=0.000),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当管电流为20 mAs时,辐射剂量更低,图像质量基本满足诊断要求;当管电流为10 mAs时,辐射剂量最低,但图像质量较差,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选择管电流在40 mAs时,能同时保证CT图像质量及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这对临床工作中患者肺部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技术在胸部 CT 平扫中降低辐射剂量和减少图像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0例胸部 CT 平扫患者按扫描时间分为 A、B、C 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开启智能毫安技术(CARE Dose 4D)模式,A 组采用120 kV、B 组采用100 kV、C 组采用 CARE kV 技术。使用 PACS 工作站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测量胸廓入口层面脊柱旁肌肉、肺动脉干层面及右下肺静脉层面的降主动脉 CT 值、噪声等,记录扫描参数等。对组间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扫描时自动选择管电压及管电流,其中包括13例100 kV、47例120 kV、10例140 kV。B 组与 A 组比较,有效毫安秒(the effective mAs)、CT 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吸收剂量(ED)分别降低10.35%、46.69%、46.26%;C 组与 A 组比较,分别降低35.08%、35.34%、33.48%,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胸廓入口层面组间两两比较,C 组和 A 组间的噪声( SD)、信噪比(SN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 组和 B 组比较,C 组的 SD 显著低于 B 组,而 SNR 和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的条状伪影及伪影严重程度明显少于(轻于)A 组和 B 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低剂量 B 组。中下肺层面图像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ARE kV 技术能够根据患者体型和解剖部位自动地选择管电压和调整管电流,提高工作效率,在显著降低胸部 CT 平扫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胸廓入口层面的噪声,减少图像伪影,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 CT 在腕关节低剂量扫描中的最佳条件和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常规 X 线检查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及其他病变的患者行64层螺旋 CT 作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分为3组,低剂量 A 组扫描条件120 kV/60 mAs,低剂量 B 组扫描条件100 kV/40 mAs,对照组扫描条件120 kV/100 mAs。对所得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处理后,分析3组扫描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的差异以及辐射剂量高低等各数据。结果对照组、低剂量 A 组、低剂量 B 组 CT 剂量指数分别为(5.48±0.35)、(3.20±0.26)、(1.33±0.16)mGy,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88.1±2.6、56.0±1.3、23.4±1.5,主观评分为4.70±0.65、4.12±0.93、3.39±0.57。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两低剂量组组间比较主客观 CT 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 A 组、低剂量 B组较对照组图像,在骨质、软组织、伪影及三维重建方面等主观分略有下降,但是得分均值在3分以上,同时辐射剂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当扫描条件降至100 kV/40 mAs,随着患者剂量下降,主观评分下降,但低剂量下的图像重建(VR、MPR)所得三维图像仍能较好显示解剖关系,能准确显示腕关节创伤空间信息,符合临床需要,同时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并保护了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既能满足诊断需要,又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的眼眶病变最佳CT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 使用4层螺旋CT对120例眼眶部疾病患者分别行常规剂量(120 KV,200 mA,0.5 s)及低剂量(120KV,30mA、50mA,0.5 s)扫描,分别获得眼眶部CT断层图像,比较不同扫描条件下诊断结果符合率及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结果 25 mAs低剂量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与100mAs常规剂量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但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 25mAs低剂量扫描条件既能满足诊断需要,又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在眼眶疾病的CT检查中可以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胸部低剂量MSCT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和防护意义。方法42例足月新生儿随机等分成3组分别行低剂量30mAs、50mAs及常规剂量200mAs MSCT胸部扫描。统一于气管分叉处测量并记录主动脉CT值及标准差(SD)。比较两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噪声、图像质量、CT剂量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等差别。结果各剂量组随着mAs的降低,图像噪声增加;各剂量组图像盲式阅片评价,50mAs组CT图像质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与常规剂量组无显著差别;50mAs组扫描剂量比常规剂量组相比,CT-DI和DLP分别减少了74.19%和75.00%。结论低剂量MSCT扫描能大幅度减少新生儿胸部检查的辐射剂量,减少新生儿辐射危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消化道出血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大。碘对比剂的CT值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而增加,利用碘的这一特性,本研究试图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最优扫描方案。目的 探讨MSCT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消化道出血模型扫描中诊断出血的可行性,以期获得最优扫描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检测2014年5月-2016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MSCT增强检查诊断并手术证实的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出血点CT值,平均值(212.1±64.5)HU。以测得的出血点CT值为参考值,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4种不同浓度碘溶液,依次为6.40、5.76、5.12、4.48 mgI/ml,120 kV对应CT值分别为(214.7±1.6)、(185.9±1.4)、(162.2±1.4)、(140.5±2.5) HU。对出血模型分组行不同剂量CT增强扫描,常规组120 kV,300 mAs;低剂量组:A亚组100 kV,300 mAs;B亚组100 kV,400 mAs;C亚组80 kV,400 mAs;D亚组80 kV,465 mAs,对比剂浓度对应4种碘溶液浓度。每种浓度扫描7次。由2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测量图像客观噪声、计算图像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记录每组MSCT对模型消化道出血检出情况,并测量出血点CT值,评价出最优扫描方案。结果 常规组CTDIvol为19.6 mGy,低剂量组A亚组CTDIvol为12.4 mGy,低剂量组B亚组CTDIvol为16.5 mGy,低剂量组C亚组CTDIvol为8.2 mGy,低剂量组D亚组CTDIvol为9.5 mGy。低剂量组各组的DLP、ED低于常规组(P<0.05)。低剂量组B亚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A、C、D亚组图像客观噪声高于常规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同一对比剂浓度下低剂量组各亚组模型出血点CT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6.40 mgI/ml与低剂量组B亚组6.40、5.76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相同;常规组6.4 mgI/ml与低剂量组B亚组5.12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B亚组4.48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MSCT双低技术在消化道出血模型扫描中诊断出血是可行的,低剂量组B亚组(100 kV,400 mAs)为最优扫描参数组,在模拟出血速率为0.5 ml/min情况下,该扫描条件下显示模型出血点的最优对比剂浓度为5.12 mgI/ml,对应出血点CT值为(99.4±10.1)HU。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螺旋CT低剂量胃充气造影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90例经胃镜检查拟诊胃癌并需要做螺旋CT检查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参照组采用固定毫安法,120kv,150m As;B、C组低剂量组均采用智能毫安调制法,管电压120KV,使用智能毫安法,噪声指数SD值分别为12、15,造影剂均使用碘海醇(300mg I/ml),1.2ml/kg,扫描后将原始薄层图像在东芝16排CT Vitrea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将轴位图像和重组图像传送至NFPACS上,分别记录每组病例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评价图像质量。结果 A、B扫描图像质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剂量加权指数降低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C组间扫描图像质量、剂量加权指数降低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扫描图像质量/剂量加权指数降低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组使用智能毫安调制法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值,B组扫描条件可以作为常规扫描方案,以降低辐射剂量;C组图像质量显示欠佳,容易造成漏诊,该方案不推荐应用于胃部肿瘤扫描;在不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减少辐射剂量可获得与常规剂量相同的影像信息和图像质量,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更好的对胃癌进行诊断,力求减低病人的辐射量,提高低剂量筛查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结合iDose4迭代算法在冠状动脉低剂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拟诊或疑诊冠心病患者200例,分为两组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CTA)检查:A组为常规剂量组100例;B组为低剂量组100例,其中根据数据后处理算法不同将B组分为B1组( iDose4算法)、B2组[滤波反投影法( FBP)]。CTA检查:管电压120 kV,A组管电流800 mAs,碘对比剂非离子型370 mgI/100 mL;B组管电流200~500 mAs,根据BMI选择,<18 kg/m2,200 mAs;18~20 kg/m2,300 mAs;21~22 kg/m2,400 mAs;≥23 kg/m2,500 mAs,碘对比剂非离子型300 mgI/100 mL。采取主观和客观两种评价方法分析图像。结果有效辐射剂量( ED)组间比较:A组8.37~14.46 mSv,B组4.28~10.23 mSv,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比较A组,B1组ED平均降低40.09%;图像噪声A、B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噪声较低。图像质量评分,A组与B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1、B2组间比较,图像噪声及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B2组, B1组噪声平均下降12.9(29.93%),图像质量评分平均上升0.37(13.26%)。结论冠状动脉的多层螺旋CTA检查,应用iDose4算法,根据BMI调整管电流,能有效地减少图像噪声、提高图像的质量,可以在保障诊断准确的前提下,达到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管电流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应用于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88例行胸部CT平扫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50 mAs)和低剂量(25 mAs)扫描。常规剂量组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记为A组;低剂量组分别行FBP、iDose4-1、iDose4-3、iDose4-5迭代重建(IR),依此记为B、C、D、E组。测量并计算每组图像的CT值、噪声、信噪比以评价图像客观质量;由2名副主任医师职称的放射诊断医师按5级评分法对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价;记录CT扫描仪剂量报告中提供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对图像主客观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ED较常规剂量组降低52%,25 mAs联合FBP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较常规剂量组降低且为低剂量组中最低(P<0.05);25 mAs联合iDose4-1迭代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不及常规剂量组(P<0.05);25 mAs联合iDose4-3迭代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与常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 mAs联合iDose4-5迭代重建组图像主客观质量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时,采用25 mAs联合iDose4-3迭代重建技术,可获得与常规剂量组相当的图像质量,同时使辐射剂量降低5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新生儿头颅CT成像最佳低管电流,保证图像质量。方法将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4组,头颅成像管电流分别为标准组250mAs,低剂量组为150mAs、100mAs和75mAs。将各低剂量组图像与标准组进行比较,分别计算各组ED平均值,及各低剂量组ED减少的百分比。结果与标准剂量组比较,各低剂量组ED分别降低了41.59%、60%和70%;低剂量组150mAs和100mAs图像质量与标准组无差别,75mAs组图像质量略有降低,但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论应用75mAs管电流进行新生儿头颅成像,有效剂量显著降低,并获得了诊断所需的图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低剂量扫描在脑梗死及脑血肿患者复查中适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脑梗死及脑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诊及复查时均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20层螺旋CT检查进行全颅脑扫描,管电压均为120 kV。初诊时使用260 mAs的管电流,复查时分别给予140、100、80 mAs的管电流。即按照剂量不同分为260 mAs组、140 mAs组、100 mAs组和80 mAs组。比较四种不同剂量扫描下的图像质量,比较不同剂量扫描下的图像噪声值情况及扫描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剂量扫描组(260 mAs组)的图像质量与低剂量扫描组(140、100、80 mAs三个剂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60 mAs组扫描时的噪声值与140 mAs组、100 mAs组、80 mAs组对比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0 mAs组、100 mAs组、80 mAs组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组(260 m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0 mAs组、100 mAs组、80 mAs组扫描时的辐射剂量仅占常规剂量时的53.37%、38.40%、30.45%。结论:低剂量CT扫描不仅能满足临床基本需求,还可降低辐射剂量,脑梗死及脑血肿患者进行低剂量扫描是可行的,复查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80、100或140 mAs的剂量。  相似文献   

17.
蒋晶  赵会  何阳 《中外健康文摘》2012,(37):220-221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组2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产生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盲法评判两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1)低剂量扫描组的CTDIw吸收剂量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17.7%;(2)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以较好为主,较常规剂量组稍差,但未出现不合格图像,不影响诊断.结论采用120kV、90mAs左右的低剂量对新生儿进行头颅CT扫描,既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能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组2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产生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盲法评判两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1)低剂量扫描组的CTDIw吸收剂量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34.9%;(2)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以较好为主,较常规剂量组稍差,但未出现不合格图像,不影响诊断。结论:采用120kV、70mAs左右的低剂量对新生儿进行头颅CT扫描,既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能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颈椎间盘扫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同一患者行常规剂量(250mAs)扫描,并根据体质量指数(BMI)进行低剂量扫描,设置如下:BMI〈18kg/m2为90mAs,BMI18~24kg/m2为120mAs,BMI25~30kg/m^2为150mAs,BMI〉30kg/m^2为180mAs,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并比较两种扫描剂量指数和图像噪声。结果低剂量扫描比常规剂量扫描图像噪声高,但不影响诊断,各组间图像质量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问以及它们与常规剂量组间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根据BMI设置不同低剂量在颈椎间盘CT扫描中是可行的,不仅满足了临床诊断的需求,还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低管电流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对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临床怀疑为结肠息肉病变的患者平均分为3组,行宝石能谱CT降低管电流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其中按固定管电流分别为50,30,15 mAs进行扫描,其他参数按常规进行,并对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固定管电流为50 mAs(A组)时,结肠仿真内镜成像(CTVC)及透明重组图像(Raysum)平均评分为(2.93±0.26)分,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1.68±0.00) mGy和(80.62±3.44) mGy cm;30 mAs(B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2.53±0.52)分,剂量平均分别为(1.01±0.01) mGy和(45.09±5.54) mGy cm;15 mAs(C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1.93±0.70)分,剂量平均分别为(0.05±0.00) mGy和(22.16±1.96) mGy cm.3组CTDIvol与DLP平均分别降低了80.05%、88.00%、94.06%和80.73%、88.95%、94.57%.结论:降低管电流在CTVC成像中,在管电流与辐射剂量分别降低88%以上的情况下,仍能兼顾图像质量,而降低至94.57%时,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