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对TIMI3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86例经急诊冠脉造影显示TIMI3级血流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即刻PCI组(44例)及择期(7~10 d后)PCI组(42例).对两组患者术中支架植入成功率、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事件发生率、住院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结果 择期PCI组支架植入成功率100%,显著高于即刻PCI组88.64%,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事件的发生率即刻PCI组为11.36%,择期PCI组无1例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即刻PCI组为4.54%,择期PCI组为0,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LVEF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TIMI3级血流的STEMI患者行择期PCI比即刻PCI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预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即刻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102例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罪犯血管前向血流TIMI 0级,且伴有明显血栓负荷影像的STEMI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预处理至前向血流恢复TIMI3级后.随机分为即刻PCI治疗组(n=52)及择期(7~10d后)PCI治疗组(n=50)。比较两组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情况,PCI治疗中慢血流或无复流事件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PCI治疗后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择期PCI治疗组冠脉支架植入成功率显著高于即刻PCI治疗组(100%哪86.54%,P〈0.05),且使用支架数量较少;即刻PCI治疗组治疗中慢血流或无复流事件的发生率为9.62%。择期PCI治疗组无1例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PCI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69%,择期PCI治疗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预处理迭TIMI3级血流的STEMI患者行后续择期PCI治疗比即刻PCI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马震  宁彬  董西学  杨媛媛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559-560,568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静脉应用和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2005年5月-2010年6月,共计116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术前静脉应用组(静脉组,n=58)和术中冠脉内应用组(冠脉组,n=58)。两组患者均在PCI前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口服、肌肉注射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术后即刻观察疗效,出血事件及应用术前术后ST段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CTFC)、2周后室壁运动记分(WMSI)等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冠脉组患者治疗后ST段完全回落率(≥70%)、TIMI血流分级(TIMI3级快血流)、校正的TIMI帧数明显优于静脉组(P〈0.05)。随访2周,两组患者WMSI、EF均改善,但冠脉组较静脉组改善更多(P〈0.05)。两纽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改善冠脉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上优于静脉内给药。结论在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低分子肝素基础上,PCI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较静脉内应用可更加改善STEMI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2周心肌组织灌注疗效,而出血并发症未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或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78例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PCI术前4-6h给予替罗非班,n=39)与即刻组(PCI术中导丝通过病变时立即给予替罗非班,n=39),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聚集率(PAR)、心电图ST段改变、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给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给药后cTnI、CK—MB均明显增高(P〈0.01),PAR显著降低(P〈0.01),但给药后两组患者此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以及TMPG分级均显著改善(P〈0.01),且术后早期组患者TMPG分级显著优于即刻组(P〈0.05);给药后两组患者ST段压低程度显著减轻(P〈0.01),缺血导联数目显著减少(P〈0.01),且给药后早期组患者ST段压低程度显著低于即刻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MAC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高危ACS患者PCI围手术期能够有效增加心肌灌注,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态,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和欣维宁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硝普钠与欣维宁联合用药组(A组,n=32)和欣维宁组(B组,n=31)。2组患者使用相同的PCI手术方法,对术中判断为无复流的患者,A组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和欣维宁,B组注射欣维宁。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即刻及用药后5min的造影图像,分析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同时观察术中血压变化,术后1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后半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结果:A组患者TIMI3级获得率、CTFC值均优于B组(P〈0.05),术后1周A组患者NT-proBNP低于B组而LVEF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联合欣维宁能明显改善PCI术中的无复流现象,并可能部分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STEMI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PCI术+替罗非班)和对照组(直接进行PCI术)两组,比较两组术后血流TIMI分级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两组术后LVEF及住院时间;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TIMI分级II级及III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比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非大量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观察组ST段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咀显,且PCI术后观察组缺血导联的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明显改善了STEMI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中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STEMI行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在出现无复流现象后注射硝酸甘油,观察组加用注射替罗非班。结果观察组首次注射药物后5 min冠脉造影及PCI术结束前末次冠脉造影的TIMI 血流分级3级和心肌灌注分级( TMPG)3级的左室射血分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矫正的TIMI帧数(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段完全回落率、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肌钙蛋白I峰值、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STEMI患者PCI术中出现无复流后的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组织灌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负荷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院、并接受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92例,分为试验组(冠脉内负荷替罗非班+PCI)42例和对照组(静脉负荷替罗非班+PCI)50例。观察两组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30d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及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输血等的发生。结果试验组PCI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各级TIMI血流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PCI术后即刻达TIMI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30min达到TIMI3级血流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h、4h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66%(P〈0.05)。两组间所有出血相关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脉内负荷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改善术后心肌灌注,降低心血管事件,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用药途径应用替罗非班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2009年11月~2012年4月收治的STEMI患者18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1例。患者均行PCI术,术前应用替罗非班。观察组患者冠脉内用药,对照组患者静脉内用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率(86.81%)高于对照组患者(61.5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率(87.91%)高于对照组患者(41.76%)(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1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沪〉0.05)。结论STEMI冠脉内替罗非班给药疗效安全可靠,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次全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住院期间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初发STEMI患者分为次全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急诊PCI(易化PCI)组36例和直接PCI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门.球时间、PCI手术时间、恶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率、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患者自发病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5±1.35)hV8(5.04±1.26)h,P〉0.05];易化PCI治疗组PCI术前IRA开通率、PCI术后IRA开通率和住院期间LVEF明显高于直接PCI组[41.7%VS18.8%,P〈0.05;97.2%v881.3%,P〈0.05;(57.00±6.73)%V8(51.34±5.28)%,P〈0.05];易化PCI组PCI手术时间、恶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直接PCI治疗组[(1.08±0.25)hVS(1.53±0.38)h,P〈0.05;13.9%VS34.4%,P〈0.05];两组患者MACE、主要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易化PCI组门.球时间高于直接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69±19.02)minVS(78.00±11.18)min,P〈0.05]。结论次全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急诊PCI治疗STEMI能提高PCI术前和术后IRA再通率,改善心室功能,降低恶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PCI手术时间,且不增加MACE和出血风险,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梗死相关血管冠脉血流(TIMI)的影响。方法 116例STEMI患者根据PCI术中是否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分为常规治疗组(66例)和替罗非班组(50例),对比2组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观察2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0%vs 84.8%,P〈0.05);校正的TIMI计帧数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5.9)帧vs(29.6±6.2)帧,P〈0.01〕。术后1周替罗非班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介入治疗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为安全,可以明显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对心肌再灌注的影响,为今后挽救STEMI患者濒死心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110例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及PCI-者与直接PCI者的PCI术中TIM13级血流情况、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CK—MB酶峰值时间、术后半小时ST段回落〉50%的情况及术后1月LVEF等再灌注指标。结果试验组的TIM13级血流者发生率为85.7%,对照组69.1%:试验组的无复流现象发生率为0,对照组10.3%;试验组的CK—MB酶峰值时间的均数为12.03h,对照组为13.61h;试验组术后半小时STL段回落〉50%的发生率为905%,对照组为75%;试验组的1月后EF〉50%的发生率为950%,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的STEMI患者的术中TIM13级血流情况、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酶峰值时间、术后半小时ST段回落〉50%情况及术后1月LVEF〉50%的情况优于直接PCI者。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提高STEMI患者的再灌注水平.有效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68例,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TIMI 0-1级。其中37例行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血栓抽吸组),另外31例经传统方法完成PCI术(传统PCI组)。比较两组患者IRA的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传统PCI组相比,血栓抽吸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血肿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并没有减少(P〉0.05)。但血栓抽吸组IRA术后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传统PCI组(P〈0.05),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球囊使用例数及术后30 d部分MACE发生率低于传统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能够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IRA血流,降低无复流/慢血流现象及近期MACE的发生率,显著改善STEMI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血栓抽吸导管在ACS急诊PCI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在ACS常规急诊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9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高危、极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随机分为联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A组(51例),同期未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B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校正TIMI帧数(CTFC)、术后心肌呈色分级(BMG)、术后ST段抬高回落幅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有无差异。结果 A组TIMI血流3级、CTFC、BMG、术后ST段抬高回落幅度及LVEF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常规急诊PCI中联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TIMI血流、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及术后心功能,但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心肌染色分级(MBG)方法及校正TIMI计帧(CTFC)方法评价急诊PCI术后心外膜血流正常患者的心肌微循环状态,探讨术后MBG分级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35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h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IRA为前降支的单支病变,并行急诊PCI治疗。术后IRA血流达TIMI 3级[校正TIMI计帧数(CTFC)〈40帧],管腔残余狭窄〈20%。术后重复造影测定CTFC值及MBG分级。血管成形术的成功标准为:IRA血管残余狭窄〈20%,前向血流TIMI 3级(校正TIMI计帧数CTFC〈40)。所有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根据PCI术后即刻造影MBG分级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心肌再灌注(MBG 0~1级),B组为心肌再灌注(MBG 2~3级)。两组患者分别术后2~4周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局部室壁运动指数(RWM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DVI)。[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冠脉造影证实急诊PCI术后35例患者均获得TIMI3级血流(CTFC〈40),其中12例出现心肌微循环无再灌注现象(MBG0~1级),发生率34%。尽管术后前降支CTFC〈40帧,但两组患者平均TIMI帧数CTFC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A组平均CTFC(31.9±4.5)帧;B组平均CTFC(18.4±4.2)帧,P〈0.01。两组患者从发病到PCI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9.6±2.3)h vs(6.1±3.0)h,P〈0.01。MBG水平与PCI术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住院期间A组患者的EF值明显低于B组,(45.1±5.1)%vs(58.0±8.0)%,P〈0.01。A组LVEDVI高于B组,而两组间RWMI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诊PCI术后微循环灌注水平(MBG)与心功能改善密切相关。成功的急诊PCI术应为TIMI 3级血流,同时具有心肌微循环的良好灌注(MBG 2~3级)。早期急诊PCI对恢复和维持正常的微循环灌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廖旺  李斌  王圣  王卫  吴明  王青 《海南医学》2011,22(17):16-1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时间与30d主要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探讨急性STEMI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VCI)患者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的短期疗效。方法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EMI且应用替罗非班的患者共80例,按使用替罗非班的时间随机分为早期应用组和延迟应用组,比较两组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情况、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风险等。结果早期应用组初次冠脉造影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3级血流获得率显著高于延迟应用组(25%vs6.3%,P=-0.040)。早期应用组30d心衰(HF)发生率显著低于延迟应用组(12.5%vs33.3%,P=-0.035)。两组间出血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结论急性STEMI患PCI术前即开始应用替罗非班,可能有助于早期改善心肌灌注,降低近期HF等临床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心电图ST段早期回落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STEMI患者140例,按PCI后2 h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抬高总和较术前的下降百分比(ΣSTR)分为A组(ΣSTR≥50%,84例)和B组(ΣSTR<50%,56例),比较两组患者PCI后梗死相关动脉( IRA)的TIMI血流分级、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及住院期间严重心脏不良事件( MACE)发生情况,对可能影响住院期间MACE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A组术后1周LVEF(54.1±5.1)%明显高于B组(46.7±4.0)%;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A组(6.0%)显著低于B组(25.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影响MACE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ΣSTR、发病至IRA再通时间、糖尿病史,ΣSTR贡献最大。结论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后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的早期回落对PCI后的近期预后有重要的独立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采取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30例治疗资料作以回顾分析,并根据其穿刺动脉不同分为经桡动脉组60例(观察组)与经股动脉组70例(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PCI治疗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治疗即刻成功率为95.0%,较对照组95.7%无统计学差异(P〉0.05);严重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经桡动脉PCI治疗ACS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住院时间短,可作为治疗ACS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失去早期经静脉溶栓时机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早期静脉溶栓成功并择期行PCI在预后中的差别。方法选取该院诊治的STEMI患者120例,并根据其PCI时机分为溶栓组和延迟组:溶栓组82例,溶栓时间距发病时间小于或等于6 h ,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及择期行PCI;延迟组38例,入院后即予PCI ,PCI时间距发病12~24 h。记录患者各阶段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判断PCI前后梗死相关动脉(IRA )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PCI后,溶栓组的 TIMI分级:0~1级为4.88%(4/82),2~3级为95.12%(78/82);延迟组TIMI分级:0~1级为5.26%(2/38),2~3级为94.74%(36/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3个月,两组间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及左室射血分数(LEV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延迟组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溶栓组(P<0.05),两组间梗死后心绞痛及发病3个月后心源性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急诊 PCI可尽早疏通IRA ,在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及发病后3个月心功能改善等方面,与发病早期溶栓成功并择期PCI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王红雷  董平栓  邢适颖 《医学争鸣》2009,(20):2205-2208
目的: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观察对有大量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4例有大量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间的冠状动脉血流、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和30d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等并发症.结果: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组的梗死相关血管TIMI3级血流比例增多(89.3%vs85.4%,P〈0.05)、框格计数法计算的梗死相关血管血流量增加[(1.68±0.23)mL/s vs(1.42±0.31)mL/s,P〈0.05]、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变大[(64.3±7.8)%w(48.6±6.5)%,P〈0.05)]、住院期间和30d时的MACE事件发生率降低(10.7%vs18.8%,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时,对血栓负荷重的急性STEMI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和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