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推拿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诊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药结合推拿手法综合治疗,10 d为1个疗程。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31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00%(76/80)。结论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可取得较好效果,治疗中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在运用上述疗法的过程中,中药治疗应辨证施治,手法治疗力度要适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康医学》2015,(13)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推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头晕、头痛、颈部酸痛和上肢麻木的再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头晕、头痛、颈部酸痛和上肢麻木的再次发生率分别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灸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推拿治疗,能明显提高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临床症状,安全无不良反应,建议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医理疗治疗颈椎病108例疗效观察许将,李西华(临沂市第一人民医院)关键词针炎;推拿;颈椎病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主要因颈椎及其附属器官退行性改变引起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供血障碍等造成一系列的复杂变化。在治疗上,国内外目前采用的方法虽多,但...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方法多样,一般认为综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效果明显。我们采用推拿、针刺、中药治疗颈椎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52例,女56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6岁,平均47.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年;临床分型:神经根型52例,椎动脉型30例,交感神经型15例,韧带钙化型11例。病因:有外伤史者28例,无外伤史者80例。无外伤史者与长期低头工作或不正确生活姿势有关;职业多见于秘书、司机、会计。1.2临床症状颈、肩、背部酸沉疼痛,强直僵硬感,肱骨外侧酸沉疼痛,上肢和手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手法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2年10月门诊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后者主要进行辨证取穴针刺疗法,观察组在行针刺疗法基础之上配合推拿手法。结果按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32/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与推拿相结合,治疗颈椎病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分别用单纯针灸和针灸加推拿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各31例进行治疗.结果 针灸加推拿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量,总有效率为96.8%,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陶静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7(3)
颈椎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15%左右。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以颈肩臂部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0岁以上长期低头工作或睡眠姿势不良者易患本病。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是椎间盘突出、软骨、韧带等发生退行性及继发性改变,从而导致椎体不稳,血液循环障碍,累及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理改变多为长期、慢性的过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多见,目前正趋向年青化,其中30~40岁以下的白领阶层占颈椎病的50%以上,成为危害白领人士的职业病。 相似文献
10.
11.
综合治疗颈椎病1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菊仙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4):60-61
颈椎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自2000年~2005年共收治各种类型颈椎病160例,均采用推拿按摩、理疗、中药离子透入等综合治疗,并分别对各种治疗方法采取针对性护理,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理疗方法的观察和研究应用,总结出在颈椎病治疗过程中的针灸推拿的重要性和发展。观察利用当归注射液和维生素联合针对颈椎病的实际疗效。方法:通过对该院接受的300颈椎病患者的病情状况和实际针灸推拿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临床效果的对比和观察,得出针灸实际效果作用结论。首先将患者分为两组,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针灸法治疗,实验组则要联合穴位注射方法治疗,2d一次针灸推拿治疗,接受四到五个疗程。结果:然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和记录分析,得出结论。观察研究发现穴位联合注射针灸推拿治疗的方法效果远远高于普通针灸推拿治疗。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颈椎病治疗上联合性针灸推拿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最快速彻底的治疗患者的病痛。 相似文献
13.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创华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2):49-49
笔自2002年以来,采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干预组联合中医推拿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4±0.1)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为(4.2±0.5)分,椎间盘高度为(4.9±0.6)mm,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确切,可加速患者康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同时采用针灸和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09月-2013年0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采用针灸和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接受治疗时间、功能恢复时间都比观察组多,观察组的恢复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快。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同时采用中医针灸和推拿手法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西医治疗多采用药物、运动、牵引疗法等手段,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治疗受药物不良反应、运动与牵引等禁忌证的影响,应用受限.而中药、推拿、拔罐、针灸等是中医常用特色疗法,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病因选择不同治疗方案,起到对症治疗作用,促进患者康复.目前,中医治疗方案在多种疾病中均有应用,且已取得一定的干预效果.因此明确颈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结合牵引、推拿手法和功能锻炼综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16例经X线片、CT扫描、MRI等检查结合症状、体征确诊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中药外敷结合牵引、推拿手法和功能锻炼10~20次综合治疗颈椎病160例(治疗组),并设牵引、推拿手法和功能锻炼疗法综合治疗156例(对照组)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5.0%,对照组治愈率为42.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结合牵引、推拿手法和功能锻炼综合治疗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牵引、推拿手法和功能锻炼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联合应用针灸和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应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针灸和推拿疗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χ2=5.38,p=0.0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针灸和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采用推拿和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236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联合进行推拿和针灸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91%。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采用推拿和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承受的痛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 ,是以颈椎骨质增生 ,骨关节软骨退化 ,椎间狭窄以及神经组织增生纤维化 ,刺激并压迫神经根 ,临床表现以头颈背固定或游走性疼痛 ,麻木重者 ,甚至肌肉萎缩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采用针灸结合推拿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 ,取得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共 91例 ,男 5 2例 ,女 39例 ,年龄 30~70岁 ,病程 1 5~ 10年。其中治疗组 6 1例 ,对照组30例 ,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1.2 症状与体征临床表现为头晕 ,头痛 ,耳鸣耳聋 ,恶心 ,呕吐 ,体位性眩晕 ,视物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