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婷婷  董江宁  韦炜 《安徽医学》2012,33(11):1523-1526
目的探讨胰腺常见囊性病变的CT表现特征。方法结合临床病史及病理类型,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间共31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包括假性囊肿14例,真性囊肿2例,浆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腺癌2例1例伴明显液化坏死,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胰腺假性囊肿12例发生于胰周,2例发生于胰腺实质内,呈圆形或椭圆形囊状低密度影;真性囊肿2例均发生于胰腺实质内,呈多囊状改变;囊腺瘤8例均位于胰腺体尾部,浆液性呈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黏液性囊较大,可见条状分隔及斑点状钙化影;黏液性囊腺癌2例位于胰体部,可见壁结节;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位于胰腺体部,1例位于胰尾,均以囊性成分为主,边缘可见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及斑点状钙化影;胰腺癌2例,1例位于胰头部,坏死囊变区内见索条状软组织成分,1例位于胰颈部。结论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有很多共性,也有其各自的特征性表现,多层螺旋CT(MSCT)可以显示病变内部的细微结构,对胰腺囊性病变的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钟永海 《当代医学》2009,15(7):128-130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本组16例胰腺囊性病变中先天性囊肿2例,CT清晰显示囊壁薄而光整,囊内无分隔及实性组织成分。潴留性囊肿2例.CT表现为其与胰管相连,囊壁稍厚,囊肿近端均为胰腺癌。假性囊肿7例(急慢性胰腺炎所致4例、外伤所致2例、手术所致1例),CT表现为囊壁不规则,外伤性假囊肿密度复杂多变。感染性囊肿2例,CT表现无特异性,肿瘤性囊肿5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粘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1例),肿瘤性囊肿多有软组织成分,囊壁多不规则,囊内多可见分隔。结论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创新》2016,(21):46-50
目的:深入研究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特点,寻找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影像特异性,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本院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分析CT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结果:真性囊肿3例,假性囊肿5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2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癌)5例,实性乳头状瘤4例。结论:CT对于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MRI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CT、MRI资料,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胰腺不同性质囊性病变的影像征象分析。结果胰腺真性囊肿2例。假性囊肿9例,其中8例位于胰体尾,5例有胰腺炎或外伤病史。浆液性囊腺瘤4例均为微囊型,其中3例位于胰头,囊壁菲薄,囊内分隔放射状排列,1例中央见钙化。黏液性囊性肿瘤7例,胰头2例为多房分叶状肿块,体尾部5例为单囊肿块,囊壁及分隔较厚。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均位于胰头,3例为老年男性;MRCP示2例分支胰管型呈与扩张主胰管相通的"葡萄串状"囊性肿块。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均为年轻女性;胰头3例,体尾1例;肿瘤包膜完整,实性成分渐进性强化。胰腺癌囊变2例术前诊断困难。结论胰腺囊性病变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对部分患者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刘靖  钮建武 《中外医疗》2010,29(31):19-20,22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此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结果假性囊肿15例,囊腺瘤6例,囊腺癌3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2例,囊实性肿瘤2例,淋巴上皮囊肿1例。结论胰腺囊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须综合判断,除了CT表现外,还应结合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胰腺囊性、囊实性病变的螺旋CT表现与分析,探讨螺旋CT对胰腺囊性、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最后证实的34例胰腺囊性、囊实性病变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病例均于注药后28、60 s,分别获取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图像.结果:34例胰腺囊(实)性病变的CT表现如下,①胰腺真性囊肿1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7~79岁.②多囊胰1例,女性,77岁.③胰腺假性囊肿14例,女性6例,男性8例,年龄36~71岁.④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局部囊变1例,男性,63岁.⑤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均为女性,年龄21~34岁.⑥胰腺囊腺癌2例,女性1例,年龄60岁;男性1例,年龄77岁.结论:胰腺囊性、囊实性病变有较为特征性CT影像表现,螺旋CT检查能全部发现胰腺囊(实)性病灶,作出准确的定位及定量诊断;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以对大部分病例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MRI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33个病灶)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MRCP和多期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31例患者中,单纯性囊肿1例,囊壁薄且均匀,囊内呈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潴留性囊肿2例,均与胰管相通,其中1例伴发胰头囊腺癌.假性囊肿2例、坏死性包裹4例,均有胰腺炎病史,2例假性囊肿囊壁均匀,囊内为均匀长T1长T2信号;4例坏死性包裹囊壁厚薄不一,囊内信号不均.浆液性囊腺瘤5例,囊壁及间隔纤细,各囊腔之间信号相同,3例呈蜂窝状.黏液性囊腺瘤5例,2例可见壁结节,3例患者各囊腔间信号一致;黏液性囊腺癌5例,均可见壁结节,各囊腔间信号不一.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呈与主胰管相通的"葡萄串"状囊性病灶.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3例为囊实性,2例以囊性成分为主,增强后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MRI在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5,(11):1520-152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3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胰腺真性囊肿2例,潴留性囊肿1例,囊壁薄光滑无结节。假性囊肿10例,其中5例伴有胆管和(或)胆囊结石。黏液性囊腺瘤4例,位于胰体尾部,囊腔直径均>2cm,其中乳头状腔内突起1例,胰周侵犯,淋巴结肿大2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均在胰头部,呈多囊性病灶或蜂窝状。导管乳头状瘤1例,显示主胰管明显扩张,胰头部可见结节影。胰腺脓肿2例。结论:64排螺旋CT检查对胰腺囊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康文全  付剑云 《医学综述》2013,19(15):2757-2761
胰腺囊性病变为一组异质性疾病,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对其自然病史知之其少,大多无症状,多为其他原因影像检查时偶然发现。最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包括胰腺假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和实体假乳头状肿瘤。多种方法包括影像学、细胞学和囊液分析对诊断有帮助,但鉴别诊断具挑战性。不同类型的胰腺囊性病变处理显著不同。胰腺假性囊肿和浆液性囊腺瘤为良性病变,无症状时无须切除。而黏液性囊性病变如黏液性囊腺瘤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则具恶性倾向,这些病例常有外科切除指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特点,为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4年南京医科大学上海一院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并最终经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纳入82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其中假性囊肿26例,先天性囊肿2例,潴留囊肿4例,浆液性囊性肿瘤14例,黏液性囊性肿瘤1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囊性变1例。超声、C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超声内镜(EUS)对囊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6.6%、30.4%、37.8%、20%、40%及77.8%。16例胰腺假性囊肿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壁内引流术,余66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胰腺囊性病变多无特征性临床表现,CT、MRI和EUS为囊性病变诊断的重要方法,对除假性囊肿外的其他病理类型,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癌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6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总结其CT表现?结果: 浆液性囊腺瘤13例,多为圆形或分叶状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影,7例见纤维分隔,5例中央可见点状钙化,门脉期囊壁及分隔强化较明显?黏液性囊腺瘤8例,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影,单囊2例,多囊6例,囊壁厚薄不均,2例囊壁及分隔可见钙化?黏液性囊腺癌5例,壁结节较大,位于胰头者1例伴胰管扩张和 CA-199增高,内见钙化者1例,胰周脂肪间隙欠清晰者2例?结论: CT能较好显示胰腺囊腺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瘤的临床资料和CT征象。结果9例胰腺囊腺瘤均呈多发囊状改变,且囊的大小不等,每例最大囊的直径均大于2.5cm。囊壁厚薄不均,有乳头状结节突入囊腔4例,囊内有分隔5例,囊壁点状、弧形钙化4例。结论胰腺囊腺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表现典型者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CT、MRI对于胰腺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的诊断价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临床确诊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肿瘤CT、MRI的表现进行诊断总结分析.结果 病变分布情况:4例位于胰腺体部,2例位于胰腺头、颈部,1例位于胰腺尾部.主要影像特征5例表现CT平扫胰腺低密度囊性病灶,2例变现为实性病灶,MRI检查主要表现胰腺内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及混杂异常信号病灶,病灶边界清晰或不清.后经手术、病理证实胰腺淋巴管瘤2例,脂肪瘤3例,畸胎瘤1例,胰腺淋巴瘤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于诊断胰腺少罕见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医学综述》2013,19(4):753-75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SPTP的CT表现,比较分析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共同之处,找到与胰腺其他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5例SPTP中胰头部发病2例,胰体部1例,胰尾部2例,术前CT全部检出病灶,诊断3例,怀疑1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80%。SPTP在CT上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囊实性肿块影,瘤体边界多较清楚,瘤体较大则有明显的占位效应,淋巴结肿大或转移极少见,极少数病例可有胰管或肝内胆管扩张。CT增强后病灶边界显示更为清楚,包膜完整显示并有明显强化,动脉期及静脉期瘤内实性部分呈持续性轻度强化的特征。结论 SPTP为胰腺少见的肿瘤类型,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掌握其CT特点有助于与胰腺其他肿瘤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谢建强 《当代医学》2009,15(3):32-33
目的探讨胰腺结核和胰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和诊断要点。方法3例胰腺结核和胰周淋巴结结核,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抗结核治疗后3~4个月后复查CT后明确诊断。结果CT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2例为胰头部结核伴胰周淋巴结结核。1例为胰头、体部结核伴胰周淋巴结结核。CT表现为胰头部增大。胰头、体区见多发结节状混杂密度灶或囊实性包块,壁较薄,有轻-中度强化,并伴有胰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多呈环状强化。结论胰头、体区多发结节状混杂密度灶囊实性包块并伴有胰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淋巴结呈环状强化,结合病史,可提示胰腺和胰周淋巴结结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腹部囊性病变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腹部囊性占位1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各个病变CT表现的特点。结果 腹腔内囊性占位3例,其中2例巨大的大网膜囊肿,1例肠系膜囊肿。腹膜后囊性占位13例,7例胆总管囊肿,2例腹膜后淋巴管瘤,1例囊性畸胎瘤,3例重度肾积水。结论 小儿腹部囊性占位,病变小者诊断容易;巨大囊性病变形态不规则,位置难定,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MSCT表现,探讨MS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56例胰腺囊性病变的MSCT表现。结果 (1)假囊肿18例:单房囊性病灶,10例壁薄,无强化;8例壁厚,均匀线样强化。(2)真囊肿2例,单房囊性病灶,无强化。(3)肠源性囊肿1例,单房囊性病变,壁略厚且有强化。(4)8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中央可见星芒状钙化,增强后分隔强化;6例表现为单房囊性病灶,增强后病变无强化。(5)黏液性囊腺瘤5例:2例表现为单房囊性病灶,3例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增强后壁有强化。(6)囊腺癌5例,肿瘤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其中4例伴肝脏转移,1例伴邻近血管受侵征象。(7)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3例为囊实混合性,4例以实性为主,3例以囊性为主。其中2例肿瘤有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门静脉期延时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8)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囊性病变与扩张胰管相通,病灶内可见壁结节。(9)胰腺癌伴囊变4例及胰腺囊性转移瘤1例。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能很好显示胰腺囊性肿瘤内部结构及邻近脏器、血管受累改变,对其诊断及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胰腺囊性肿瘤的MS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为胰腺囊性肿瘤的MSCT资料,其中浆液性囊腺瘤8例、粘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腺癌4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腺转移瘤2例。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8例浆液性囊腺瘤中,6例表现为"微囊型",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病灶边界清楚,由数个直径约1mm~2cm的小囊组成,中心有星状纤维瘢痕;2例表现为"大囊型",病灶由单个薄壁大囊构成,中心无星状瘢痕;6例粘液性囊腺瘤均表现为多房大囊性病变(直径〉2cm),类圆形或形态不规则;4例粘液性囊腺癌表现多房大囊性病变,囊壁厚并见壁结节,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4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表现为多发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伴胰管节段性扩张;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表现为肿瘤内大范围囊变、坏死低密度区,囊壁厚薄不均匀,囊内见软组织密度样突起;2例胰腺转移瘤原发病均为肺癌,胰腺病灶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影。结论胰腺囊性肿瘤较为少见,掌握胰腺囊性肿瘤的不同MSCT征象,有助于我们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对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肾脏囊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囊性肾癌5例,多囊肾15例,肾盂源囊肿3例,肾盂旁囊肿4例,髓质海绵肾1例,肾结核14例,双肾囊性病变及占位伴发VHL综合征1例。结论肾脏囊性病变因形成机制及病理特点的不同使其在CT表现上有着各自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更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