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脑脊液γ-干扰素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清及脑脊液的γ-干扰素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8例结核性脑膜炎、3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及31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的γ-干扰素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γ-干扰素含量为(327.3±86.8)ng/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38.6±14.3)ng/L](P<0.01),且重叠性很小;而两组血清含量很低并相近,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脑脊液γ-干扰素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7.8%、98.5%。结论检测脑脊液γ-干扰素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有较大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志英  蔡云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61-161
目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增高水平的差别用作鉴别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方法:在治疗前采集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标本10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标本35例,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腺苷脱氨酶,用长征试剂测定ADA、氯化物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ADA、氯离子水平分别为52.2&#177;15.8μ/L、9.5&#177;1.3Iμ/ml、70.9&#177;25.1mmol/L、100.6&#177;26.3mmol/L。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P〈0.01)。结论:对血液进行ADA、氯离子水平检测,有助于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血清及脑脊液中γ-干扰素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②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6例结核性脑膜炎和3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γ-干扰素水平.③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γ-干扰素含量为(564.8±89.5)ng/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98.5±24.3)ng/L,(P<0.01)];而两组血清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脑脊液γ-干扰素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5%、94.2%.④结论 检测脑脊液γ-干扰素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有较大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中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胱抑素C(Cys-C)含量对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25例结核性脑膜炎、27例化脓性脑膜炎、21病毒性脑膜炎和15例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进行脑脊液中Cys-C含量的测定.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Cys-C浓度[(2.957±1.027)mg/L]、化脓性脑膜炎组Cys-C浓度[(3.235±1.324)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65±0.538)mg/L](P<0.001);病毒性脑膜炎组中Cys-C浓度[(1.914±0.770)mg/L]显著低于对照组[(2.365±0.538)mg/L](P<0.05).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Cys-C浓度也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1.914±0.770) mg/L](P<0.01).结论 脑脊液中Cys-C的含量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临床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50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178.8±79.55)ng/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93.32±30.51)ng/L](P<0.05);血清VEGF水平与鼻咽癌患者组织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晚期(Ⅲ、Ⅳ期)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190.57±83.45)ng/L]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患者[(145.33±75.46)ng/L];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225.78±95.36)ng/L和[(243.43±98.57)ng/L]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患者[(158.68±82.51)ng/L和(171.63±83.15)ng/L](P均<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检测可用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脑膜炎IL-23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23(IL-23)的水平,探讨IL-23在结核性脑膜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23的水平,以及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IL-23的水平。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IL-23水平为(69.83±13.44】pg/m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的(21.76±5.82 】pg/mL(p<0.01)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组的(37.75±9.74】pg/mL(p<0.05)。结论 IL-23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高表达,提示IL-23可能参与了人类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及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氨试剂测定腺苷脱氨酶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并测定了 95例病人脑脊液腺苷脱氨酶 (ADA)活性 ,以探讨其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意义。病人分为 4组 :结核脑膜炎 2 5例 ;病毒性脑膜炎 43例 ;化脓性脑膜炎 9例 ;其他疾病 18例。结果分别为 :(14.6 8± 9.5 3)u/L、(3.38± 0 .96 )u/L、(5 .2 3± 3.2 3)u/L及 (2 .99± 1.32 )u/L。结脑组与非结脑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若以 6u/L为阳性界限值 ,脑脊液ADA检测对结脑病人的特异性为 98.9% ,敏感性 96 .0 %。脑脊液ADA活性测定对于结脑与非结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改进后的脑脊液ADA测定方法更为简便、快速、灵敏 ,适合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腺苷脱氨酶(ADA)对三种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检测结核性脑膜炎20例.化脓性脑膜炎17例,病毒性脑膜炎22例患者的脑脊液中LDH、ADA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LDH为85.62±20.45μ/L,ADA为5.23±3.23μ/L,结核性脑膜炎组LDH78.92±22.39μ/L,ADA为14.68±9.53μ/L.病毒性脑膜炎组LDH为22.42±9.57μ/L ADA为3.38±0.96μ/L.  相似文献   

9.
凌再芹  孔海丽  朱峰  李磊 《重庆医学》2021,50(12):2089-2092,209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该院结核内科收治的176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6例为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48例为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9例为病毒性脑膜炎组.以头痛为主诉而脑脊液正常患者43例为头痛症状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脑脊液IL-33、ADA水平,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头痛症状组(P<0.05).治疗6周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4周后、治疗2周后、入院当天(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与ADA水平呈正相关(P<0.05).IL-33、ADA联合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95%CI:0.790~0.949),特异度为95.8%,灵敏度为76.1%.结论 脑脊液IL-33、ADA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情好转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凌再芹  孔海丽  朱峰  李磊 《重庆医学》2021,50(12):2089-2092,209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该院结核内科收治的176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6例为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48例为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9例为病毒性脑膜炎组.以头痛为主诉而脑脊液正常患者43例为头痛症状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脑脊液IL-33、ADA水平,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头痛症状组(P<0.05).治疗6周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4周后、治疗2周后、入院当天(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与ADA水平呈正相关(P<0.05).IL-33、ADA联合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95%CI:0.790~0.949),特异度为95.8%,灵敏度为76.1%.结论 脑脊液IL-33、ADA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情好转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对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确诊的37例结核性脑膜炎、38例化脓性脑膜炎、40例病毒性脑炎及40例非脑炎患儿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脑脊液ADA. 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ADA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ADA>8U/L作为阳性阈值,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1%、98.3%、94.2%、93.8%、94.4%. 结论脑脊液腺苷脱氨酶可作为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ELISA法和连续检测法对23例化脓性脑膜炎、26例结核性脑膜炎、2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NSE水平和ADA活性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22例)进行比较。结果①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及结核性脑膜炎组(结脑组)的脑脊液NSE水平较病毒性脑膜炎组(疱疹性)、对照组显著升高(均为p<0·001);②病脑组脑脊液NSE和AD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结脑组患者脑脊液中ADA活性明显高于化脑组、病脑组及对照组(p<0·001);④化脑组ADA较对照组和病脑组升高(p<0·05)。结论脑脊液NSE的水平测定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一项实验指标;而脑脊液ADA活性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更大。因此,同步检测脑脊液NSE和ADA对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 (ADA)和癌胚抗原 (CEA)的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对 12 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 ADA、CE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ADA活性分别为 (46 .2± 18.6 ) U/ L和 (8.3± 5 .5 ) U/ L ,二者间差异存在显著性 (P<0 .0 1)。同时 ,抗结核治疗后 ,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 ADA活性分别为 (2 2 .8± 8.3) U/ L 和 (7.7± 4 .2 ) U/ L。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CE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2 .6 %和 71.4 % ,特异性为 97.4 % (P<0 .0 1)。结论 :胸腔积液 ADA和CEA的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有鉴别诊断价值。ADA还可以作为抗结核治疗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的测定在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结核组,选择46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非结核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ADA活性及阳性率测定结果。结果:结核组脑脊液ADA活性和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DA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的有效方法。方法66例儿童结核性脑膜炎颅内高压患儿分别以改进法(实验组)、传统法(对照组)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比较术后患儿临床表现、颅内压水平、脑脊液性状、脑脊液外渗及颅内感染情况及存活率。结果两组在颅内压恢复正常例数、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外渗、颅内感染及意外情况、存活率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进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优于传统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关坚红  马玉姗 《中外医疗》2012,31(36):26+28-26,28
目的探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该科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2例,利用四联抗结核药,激素,脱水,脑脊液置换术等综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32例。结果存活31例,成功率96.8%。结论综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清及脑脊液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中枢神经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取同期21例非脑炎头痛患者纳入对照组,均行MRI检查、血清及脑脊液PCT检测,比较两组MRI阳性率、血清及脑脊液PCT水平与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MRI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及脑脊液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血清及脑脊液PC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及脑脊液PCT水平检测联合MRI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人体中枢神经感染疾病,为患者有效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与降钙素原(PCT)在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中的鉴别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4名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及45名病毒性脑炎(病脑)患者,依据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严重程度评分量表评判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变化,采用ELISA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蛋白与PCT水平,并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后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三者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比较其诊断效能。 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中度及重度损害的患者明显多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治疗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蛋白与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毒性脑炎组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蛋白与PCT水平明显低于结核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及脑脊液的NSE、S100蛋白及PCT水平测定在寻常脑炎的鉴别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结论 通过对寻常脑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蛋白与PCT水平进行比较发现,NSE、S100蛋白与PCT水平变化与CNS感染严重程度评分结果一致,较好的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治疗变化,并且有助于结脑与病脑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脂肪阿拉伯酸甘露聚糖抗体(LAM-IgG)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LAM-IgG0结果77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例中,血清LAM-IgG阳性率为45.45%,30例对照组阳性率为3.33%,特异性为96.67%;脑脊液LAM-IgG阳性率为48.05%,特异性为l00%,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索RNA病毒所致毒性脑膜炎(病脑)的临床实验诊断方法。方法: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和非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为对象,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脑脊液标本中RNA病毒(包括肠道小RNA病毒组、柯萨奇病毒及风疹病毒),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检测脑脊液和血液中柯萨奇病毒-IgM和风疹病毒-IgM。结果:RT-PCR方法的特异性为100%,阳性率分别为肠道小RNA病毒组35.3%、柯萨奇病毒29.8%、风疹病毒9.7%;而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本的特异性为93.7%(COX-IgM)和95.2%(RV-IgM),敏感性分别为38.2%和8.4%,检测脑脊液则无阳性发现。结论:RT-PCR是一种临床实验确证诊断病脑的有效而实用的方法,与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本)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诊断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