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干扰影响生活质量的程度,探讨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QOL。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问卷(QOL—I)对218例患者进行测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水平,研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比一般人差,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焦虑抑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症状或不良反应增强,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结论:在探索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心理干预。通过正确的心理干预,使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得以疏导,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减少住院天数,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有所提升,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使患者心身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选择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观察对象的焦虑、抑郁情绪,选择世界卫生组织...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红玲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5):621-62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抑郁水平、生活质量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利用自评抑郁量表和肾病生活质量评定表,分析患者的抑郁水平、生活质量,随后按抑郁水平分成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析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生活质量尚可,抑郁与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 (WHOQOL 10 0 )调查了 1134名大学生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AS和SDS评分呈高度正相关 (r =0 6 91,P <0 0 1) ,SAS和SDS分与WHO QOL 10 0各成分及生活质量自评分各等级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rSAS =- 0 2 6 5 ,rSDS =- 0 36 2 ,P<0 0 1)。结论 :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与其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S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WHOQOL-100)调查了1134名大学生,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AS和SDS评分呈高度正相关( r=0.691,p&;lt;0.01),SAS和SDS分与WHOQOL-100各成分及生活质量自评分各等级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SAS=-0.265,rSDS=-0.362,P&;lt;0.01)。结论: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与其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与中医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提出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加快体现中医学特点量表的研究开发,以期疗效评价体系在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同时有利于中医药疗效评定为国际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伤口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及抑郁、焦虑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
互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0例慢性伤口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
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
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慢性伤口患者抑
郁检出率为45.3%,焦虑检出率为14%。慢性伤口患者年龄与其SDS,SAS标准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患者受教育
年限,SF-36各因子,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其SDS,SAS标准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多元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伤口患者的伤口持续时间,SF-36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
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是其SDS标准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患者的受教育年限、一般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是其SAS标准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度降低会
加重其抑郁、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在对慢性伤口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其抑郁、焦虑不良情绪与生活
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特点和生活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生活质量状况,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和190例正常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症状评定量表(SCL-90)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量表测定。结果肝炎组SCL-90中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组SF-36得分在维度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总的健康状况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给予积极的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以及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132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焦虑、抑郁情绪及与其生活质量作相关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中45例(34.1%)存在明显焦虑,47例(35.6%)存在明显抑郁;其中37例(28.0%)存在明显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冠心病患者SAS、SDS评分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0.01)。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各领域评分均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均〈0.05)。且其焦虑、抑郁情绪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且其生活质量降低;其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PCI术前生活质量与术后早期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简易心脏抑郁量表对PCI术后3d内的14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前生活质量不高,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早期抑郁程度在基本人口学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冠心病患者PCI术前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受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西双版纳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收治的72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与常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价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降低,而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对性心理咨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将2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心理咨询治疗。采用自拟乙型肝炎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无差异性(t=0.98,P>0.05),采用针对性心理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P<0.01)。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与评价,并对QOL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角色心理状况、社会机能、活力、躯体疼痛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分别为56±17、65±24、21±30、62±18、28±34、55±28、57±2、68±25和52±1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生存质量指数评分(7.2±2.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F-36总评分及其8个分项目相互之间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F-36总评分与生存质量指数评分呈极显著性正相关(r=0.7841,P均〈0.01)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QOL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分型、乏力、腹水、黄疸、脾肿大、血清ALT与总胆红素升高、血浆白蛋白或(A/G)降低以及HbeAg、HBV-DNA持续阳性等。结论SF-36适用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QOL的测量。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病例和100例对照进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以评价病例和对照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将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多因素逐步回归的方法研究心理状况与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各纬度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总评分以及各纬度(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分值均降低;病例组的SAS总分和SDS总分均高于正常健康人群(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与其生存质量的各个纬度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乙肝、肝硬化患者焦虑程度与躯体角色功能、活力、情绪角色功能得分呈负相关;抑郁程度与躯体角色功能、总体健康、活力、情绪角色功能得分呈负相关,抑郁主要与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存在多元线形关系,焦虑主要与情绪角色功能有关。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正常人群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可能影响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与肝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肝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5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同时根据调查时2周内的AIT和胆红素结果,分成肝功能正常及轻、中、重度损伤4组。肝功能异常者,在上述指标恢复正常后复测1次。肝功能异常者做自身前后比较,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用Jonckheere—Terpstra方法进行肝功能变化的趋势检验。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健康所致角色限制、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感、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问题所致角色受限、精神健康,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以总体健康感、躯体健康所致角色限制、情感问题所致角色限制、生命活力得分相对最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远低于正常者,肝功能损伤严重者的生存质量差。 相似文献
16.
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数量居世界首位,乙型肝炎病毒(HBV)对人体危害大,CHB患者生存质量(QOL)偏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中医药发(2008)23号〕确定湖北省中医院为肝病重点研究基地,为研制防治肝病疗效确切的中药新药,本院制定并实施了基地重点病种研究项目。目的 了解多中心临床研究中采用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QOL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8月参加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湖北)重点病种的13个研究中心的CHB患者611例,入组患者均采用恩替卡韦(ETV)治疗48周,并随访1年。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中医症候量表评判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以及采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QOL。结果 611例CHB患者中,脱落/中止50例(8.2%),共纳入561例。CHB患者治疗后腹部症状、乏力、全身症状、活动、情感功能、焦虑、CLDQ总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综合分(PCS)、心理综合分(MCS)、SF-36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合并症、地区的CHB患者治疗后CLDQ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合并症、地区的CHB患者治疗后PC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合并症、地区的CHB患者治疗后MC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合并症、依从性、地区的CHB患者治疗后SF-36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的年龄、病程、中医症候量表得分与CLDQ总分、PCS、MCS、SF-36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是CLDQ总分、MCS及SF-36总分的影响因素,病程、中医症候量表得分是CLDQ总分、PCS、MCS及SF-36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地区CHB患者QOL存在差异,病程、中医症候量表得分与CHB患者QOL呈负相关,病程越长,中医症候量表得分越高,病情越重,QOL越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8例,均给予LAM(100 mg/d)联合ETV(0.5 mg/d)抗病毒治疗,疗程为4个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相关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及健康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以判断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结果经4个月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 <0.01);SF-36评分升高( P <0.01)。结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Child-Pugh评分,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感染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80例作为人选对象,根据是否实施护理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系统的护理干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依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生活、饮食、用药、心理、隔离知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心衰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和体力运动训练等康复护理,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追踪和观察。2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测试,观察2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康复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康复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改善CHF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gG)的检测及内标、外标两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比对,更好地了解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经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COBAS AMPLICOR定量PCR(内标法)检测不到乙肝病毒DNA(HBV-DNA)、用Abbott AxSYM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面抗体(抗-HBs)阴性、e抗原(HBeAg)阳性(HBeAg>4 S/CO)、抗-HBe阴性、抗-HBcIgG阳性的42例血清,再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HBV-PCR外标法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Light Cycler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结果 42例ALT/AST正常,HBeAg阳性(HBeAg>4 S/CO以上),HBeAg的平均值42.26 S/CO.COBAS AMPLICOR定量PCR(内标法)未检测到HBV-DNA(<300拷贝/ml)的血清;用Light Cycler定量PCR仪(外标法)检测HBV-DNA,有7例为阳性,7例HBV-DNA的平均含量3.1×105拷贝/ml,,阳性率17%.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并不说明体内病毒复制一定活跃.经治疗后,病毒复制下降,部分患者e抗原仍阳性,e抗原何时消失有待进一步研究.血清学标志与HBV复制状态存在不一致性,兼顾内、外标两种PCR方法检测HBV-DNA更客观. 相似文献